若日本佔領東北後,發現東北大慶油田、盤錦油田二戰歷史會被改寫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東北城市”↑↑↑

其實關乎日本在二戰時候所犯下罪行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歇。日本當年侵佔中國東北地區,進而揚言準備攻佔整個中國。其實觀看整個歷史,你會發現其實日本入侵中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了中國的資源,那麼試想一下,倘若日本在佔領中國的東北地區以後,發現了大慶油田,那麼二戰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

若日本佔領東北後,發現東北大慶油田、盤錦油田二戰歷史會被改寫

第一,從日本方面來看,大慶油田意味著什麼

日本是個島國,那麼國土面積也不會太大,相應的資源就比較匱乏。正是由於缺少資源,才讓日本一次次地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當然,這也是日本每次戰敗的原因。從歷史記載來看,日本在1942年之前,石油的來源無非就是進口與本土的開採,其中進口的數量達到了93%,那麼這樣來說的話,日本本土的產量僅為7%。還有一點就是日本在選擇偷襲珍珠港的時候,也是因為美國多次要挾日本,要中斷對其的石油出口。

若日本佔領東北後,發現東北大慶油田、盤錦油田二戰歷史會被改寫

僅在日本投降14年後,中國就發現了大慶油田,年產量達到了驚人的5000萬噸。有一點需要知道的的是,日本在襲擊珍珠港之前,舉全國之力也僅僅囤了不到500萬噸。整個大慶油田產能就是日本囤貨的好幾十倍。

第二,日本並不具備轉化大慶油田的實力

似乎這一切的焦點就是大慶油田,但是即便當時日本找到了大慶油田,有一點可以肯定,或許整個二戰的歷史細節會因此而發生變化,但應該不會改變最終的結果。

若日本佔領東北後,發現東北大慶油田、盤錦油田二戰歷史會被改寫

說一點就明白了,日本在1942年之前,選擇從美國進口的石油,其實是成品油,為何捨棄廉價的原油,反而去購買高價的成品油呢?其實就是日本沒有提煉石油的能力。反觀中國開採的大慶油田,石油技術工人就已經多達4.6萬人,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便日本能將原油開採出來,日本也沒有能將原油帶回國內,因為沒有運輸船。

若日本佔領東北後,發現東北大慶油田、盤錦油田二戰歷史會被改寫

第三,當時的日本缺的不僅僅是石油

有人會說,若是當時日本佔領東北後,慢慢發展幾十年,侵佔中國便是指日可待,但是有一點,當年東北地區的各種資源其實與同一時期的國際市場相比較,就顯得有點“劣質”了。所以當時東北的資源僅僅可以作為戰時戰備使用,並不適合長期穩定開採致富。因此可以確定,若是日本當年發現大慶油田,或許會刺激其侵略中國的野心,但是二戰的結果並不會改變,日本缺的不僅僅只有石油,缺的是“心眼兒”與“戰略性的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