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万高铁:我带来了万州出行新模式


渝万高铁:我带来了万州出行新模式


和谐号动车进入高铁北站

2016年11月28日,渝万高铁建成通车,万州正式跨入高效、快捷的高铁时代。

渝万铁路来之不易

渝万铁路自重庆北站引出,经江北区、渝北区、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区,至万州北站,正线全长约246公里,为客运专线双线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252.78亿元。其中,万州段47.76公里,投资49.84亿元。它寄托了沿途区县太多的梦想和期盼,其建设难度,从“计划建设工期4年”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它全长246公里中,桥梁和隧道占了70%;尤其万州段,桥梁和隧道占到91%(桥梁42座、隧道22个),呈现出桥隧相连的奇特景象,施工难度和强度非常大。其中,全线最长的分水镇隧道9167米,由于穿过铁峰山背斜,作业面有限难以展开,工期就需32个月,还不算铺轨和后续四电配套。

2010年12月22日,渝万铁路开工建设;2014年11月31日,其第一吊成功;2015年6月29日进入铺轨阶段;2015年11月16日全线最长分水镇隧道贯通;2016年3月29日全线铺轨完成;2016年6月30日万州北站站房竣工;2016年7月3日万州北站南广场主体工程完工;2016年年底前通车。

“逢山开洞,逢沟架桥,铁路建设者们与飞舞的黄沙作伴,奔波在铁路施工的最前线。比如,渝万铁路全线里程最长,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隧道——9公里的分水镇隧道就是用汗水‘泡’出来的。”建设分水隧道和高梁隧道的中铁十一局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隧道全长9公里,列车通过只需几分钟。但就是为了这短短的几分钟,铁路建设者们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崇山峻岭中交通不便,施工中肩挑人扛是常事,隧道内一到夏天就变成了火炉,我们只能将成吨的冰块丢进隧道内帮助降温,工人们长期汗流浃背施工。从2013年3月开工到2015年11月贯通,这条隧道可以说是咱铁路工人用汗水‘泡’出来的。”

进出万州越来越便捷

“渝万高铁开通后,每天开行21对高铁。”据万州北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客流高峰时段,渝万高铁还实施运力重联,及时运送旅客。目前,万州北站日平均客流超过2万余人,客流最高峰时达到4万余人,已成为渝东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郑万铁路全线将于2022年建成通车,渝万铁路与郑万铁路连通之后,万州将融入全国高铁主干线网络,万州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合肥、宜昌等将实现全程高铁。”万州铁路办有关负责人称,渝万铁路目前还是一条“断头路”。但是,这条高铁将与正在建设的

郑万高铁相连后,渝万铁路将与全国高铁主网络相连接,也就是融入了全国铁路(高铁)大通道。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时间上看,渝万铁路和郑万铁路的开通,将大幅缩短万州到上述城市的时间距离。如万州去往上海、广州的时间,将从目前的20多个小时,缩短至6个小时左右;万州至郑州只需4个小时,万州至重庆、宜昌出行时间将缩短至1个多小时,万州至成都、武汉出行时间将缩短至2个多小时,真正实现远在千里,近在咫尺的梦想!

截至目前,万州全区铁路通车里程达157公里。新田港铁路专用线即将取得工可批复,力争今年内实质性开工;渝万沿江高铁推进工可编制工作,力争2020年内开工建设;成达万高铁即将启动前期工作,力争2020年开工建设;渝西高铁(万州——城口段)已纳入全市三年行动计划;沿江铁路及达万利扩能改造工程已纳入相关上位规划。

按“两纵两横”布局,“两纵”指达州—万州—利川、西安—万州—重庆茶园(或黔江);“两横”指重庆—万州—郑州、沿江铁路。规划建设8条铁路,总长约361公里,建成渝东北铁路枢纽。目前,达万铁路、宜万铁路、红溪沟港口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及渝万客专相继建成通车,万州铁路已融入了国家铁路大通道并步入高铁时代。

内容转自三峡传媒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