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怎么补比较好?

用户7817379104514


挥手间,哥上大学都有20年前的事了。20年前高考我的文言文可是满分的。虽然没有嚣张到在考场用文言文写作文,但是说真的,我的文言文还是相对比较好的。文言文如何学习这个问题我还真有些不成文的经验,看到这道题了,就来说说!

文言文,是古人的一种书面文体,让我觉得吧,就是以为你古人记录的载体太贵(从钟鼎到竹片,兽皮等),所以只能将口头语言压缩再压缩,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说白了,文言文也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那么文言文能简练到什么程度呢?我举个例子,二战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自己的二战回忆录中用了极大的篇幅去描述战争中策略的重要性,而看过那些以后,我的脑子里只浮现了五个字:兵者,诡道也!没错,就是《孙子兵法》的开篇。可能我举的例子有些偏,我来说个现实的例子,ayawawa,一个给众多女性灌过毒鸡汤的知名博主,据说她的课在女性圈里非常受欢迎,但是我看过她的一些言论后,脑子里只浮现了四个字:扬州瘦马!没错,ayawawa就是挣着你的钱,然后把你变成扬州瘦马。这是文言文简练的特点。

文言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数都会引经据典。比如,启蒙铁三角之一周兴嗣的《千字文》,王勃的《滕王阁序》,甚至辛弃疾的词,都是用典的典范。这里也举个例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怀古》几乎就是句句用典: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你都能知道吗?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所以,典故掌握的多少,也是直接影响文言文学习的重要部分。而典故之外的那些故事,你又能说多少呢?还是上面说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典故,那么引申出来的还有那些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纸上谈兵等,你能不能和我一样随口说出呢?

掌握了两个文言文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说如何学习文言文,简单说就是博览群书,不要觉得文言文诘屈聱牙就不读,笔者从小学五年级第一次开始读《史记》原文,用了三年时间才读完了本纪、世家和列传,然后继而开始阅读的是《资治通鉴》,高中毕业的时候,读到王莽篡汉(当然中间也看什么古文观止啊之类的读物),然后……到今天依然是王莽篡汉!现在的学生们的情况比我那个时候不知道好到那里去了,别说你没时间,时间都是自己找的,你要读书找家长买个kindle我就不信家长不给买。别给我说,手机也能读,你扪心自问,你用手机是读书的吗?kindle的好处就是它就是个单纯的阅读器,别无他用。我呢,并不懂什么语法,什么定语前置谓语后置什么什么的,但是我看到现代文能直接翻译成古文,看到古文能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之啊什么的一会儿是实词一会儿是虚词,管他那么多干嘛,你直接将文言文从书面文体变成白话文,还有看不懂吗?它之字爱指代什么指代什么。

所以,博览群书(忽然我想起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的小学班主任给我的希望就是这个词,我还真做到了),是学好文言文的不二法门,与其记那么多搞不明白的语法,还不如多背两篇《古文观止》来的实在。这里也现个丑,曾经有人提问让将李健的《传奇》歌词改成文言文,我也改了一篇,作为结尾吧!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年华早逝,容颜不改)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瑶梦佳期相聚)

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独灯青、孤月冷、佳人难见)

想你时你在天边

(翘首企望)

想你时你在眼前

(执手相望)

想你时你在脑海

(辗转难忘)

想你时你在心田

(此生不忘)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三生石旁忘川水)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今生执手偕老)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驻足相看,相顾无言)

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咫尺天涯路,唯念)

我是轮回的刻度,一个伪文化人,看刻度,有态度!


轮回的刻度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对于初高中学生而言,文言文绝对是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许多学生在征战文言文这场战役中“铩羽而归”,功败垂成。

文言文为何那么难呢?穆老师为大家分析如下:

🐝〖1〗语法结构不同

现在语法与古代语法顺序的不同,具体表现在特殊句式上,具体试题体现在翻译题。

🐝〖2〗生僻实词难懂

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生僻的实词,影响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更影响学生做题心情。

🐝〖3〗虚词意义难懂

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与于,则者之),意义及用法变化多端,学生难以掌握。

🐝〖4〗句子翻译较难

尤其是句子翻译中,出现较难理解的实词,变幻莫测的虚词,难以捉摸的特殊句式……

🐝〖5〗概括与分析难

文章内容本就难懂,如果再让你概括文章内容与分析

🐝〖6〗畏惧心理,排斥心理

文言文酸涩难懂,让许多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知难而退、失去信心与耐心,让文言文学习难上加难。

接下来,穆老师通过

苏州中考、江苏高考近几年文言文考查表,了解一下文言文考查情况。如下图:

〖1〗苏州近7年中考文言文考察表

〖2〗江苏近9年高考文言文考察表

通过这两张表,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的考点也就那么几个,如下图:

说了这么多,那么,文言文到底该如何补呢?穆老师为大家分析如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树立自信心,敢于突破

二、掌握文言文各考点对应的知识点

例:文言文断句技巧



(要想看到具体知识点,可参考穆老师之前的回答,里面有详细解析!)

三、多去阅读文言文相关书籍

如《二十四史》、《世说新语》等

四、平时练习文言文,一定要做到“逐字逐句”去翻译,这样才有效果。


五、准备好文言文错题集,尤其是实词,更要去积累,像背英语单词一样去记,久而久之,就会获得长足进步。

当然,也要保证书本上出现的实词、虚词掌握。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穆说语文


“我的翻译跟标准答案差不多啊,翻译分值怎么这么低呢?”

“古文这块,丢分怎么这么严重,问题究竟出自哪呢”

......

随着人们对语文这一科目的趋渐重视,大大小小一系列的问题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文学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写作等等,把孩子们搞得焦头烂额。尤其是文言文阅读,更是让很多孩子甚至家长不知所措。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

实词、虚词,文言文的骨架与关节

实词篇:

首先,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的基础,就像英语里的单词一样。高中里,需要掌握的实词大概为120多个。不过庆幸的是在古文里,大多数含义是相关联的。就拿“爱”字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爱的程度,把它的含义归纳清楚:喜爱、爱慕、宠爱、吝惜。爱到极致,就“隐藏”起来。这样,“爱”这个实词我们就牢牢的掌握了。

虚词篇:

如果说实词是一块块构成文言文的骨头,那么虚词在我们的文言文里面则充当着关节的角色。高中阶段,孩子们需要熟练掌握18个虚词。数量虽少,但掌握起来绝对不比实词容易。所以,虚词的学习更加需要技巧。拿“而”为例:首先,而可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作助词,放在时间词后,不译,如:

既而儿醒,大啼;

简单的用法不费劲,但作连词来讲,那么多的关系,我们怎么记忆呢?很简单,顺口溜,吃遍天:

孙膑专家,影帝修饰。(孙膑这个军事专家的才能,需要庞涓这个影帝去修饰衬托)这八个字,分别对应一种用法:顺承、并列、转折、假设、因果、递进、修饰、时间范围的界限。例句见下图:


怎么样?找到方法,是不是容易了许多?不过这,才是刚刚开始:

文言文的学习掌握,还需要具备两种能力:翻译与断句

断句篇:

先拿断句来说:很多孩子断句,全凭语感加运气。但真正的断句题,是有章法的:

  • 第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立足整体,避免断章取义!拿到断句题,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通读,以明白该句的大概内容。每次考试有多少孩子死在了断章取义上,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 第二:找标志
  1. 名词、代词(担任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头或结尾)
  2. 找特殊句式,比如.....者.....也;
  3. 找顶针、对偶、排比(文言文句式,相对整齐)
  4. 找虚词(以于而则 在句中,夫惟盖凡 在句前)
  5. 找对引(曰、云、道、言 常断开)
  6. 检查验算:依据整句含义,结合断句方式进行检验,检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虚词和对引这部分,不可以存在思维惯性,一定要认真分析

翻译篇:

翻译永远是文言文里的重头戏。只有我们把各方面知识储备好,才能够登堂入室。通假字、古今异意、词类活用这些需要积累的咱就不提了。我们主要看一下句式问题。虽然说语言习惯从古到今变了太多,但就根本而言,还是一致的:主谓宾,定状补。所以,当宾语被扔到后前面,定语被放在后面,我们就需要给它调回来。不仅如此,语法结构,对我们翻译句子,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B选项,只关注主谓宾关系,就能知道处在宾语部分的轻作动词,浅薄显然不符合。

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是有的,不过就算死有技巧辅助,也必须将积累排在第一位。每天练习一点,坚持下来的话,文言文的掌握,不会太难了。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什么别的方法和建议的话,欢迎在评论区指出,我们一起交流。


琳琅星火


古文如何快速上手?个人以为从兴趣入手最便捷。

【入门级】

倘若文言小白,可以先从浅俗有趣的文学作品开始~~对了,知道我要说《三国演义》!~~这种情景交融故事精彩半文半白的文字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进入古文氛围。

【进阶级】

“三国”看得恍如隔世,回头是不是想知道历史真实的三国?直接推荐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注解版)!注意,此时手边应该有两本工具书伺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代汉语词典》!

里面难度最大的应该是一些上表正议文告之类,用典晦涩需要细读,如诸葛正议“又军诫曰:'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轩辕氏整卒数万,制四方,定海内,况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可得干拟者哉!”……虽然《三国志》文字比《资治通鉴》略微有点艰涩,但配合以前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借助工具书读起来不算困难。

【入境级】

如果《三国志》读通,则《资治通鉴》《史记》之类更不在话下。这里面难点是议论上表檄文祭奠文书之类,如《史记》“太史公曰……”和《资治通鉴》“臣光曰……”《出师表》《讨武曌檄》《祭十二郎》、今人编的《古代榜文汇存》……等等。

【精研级】

由“三国”兴趣一点切入历史,后面就可以慢慢展开,汉以前的文章可以慢慢寻来读~~四书五经类可以有选择的看,建议把五经里的《尚书》《礼记》《易经》先放一放,基础提高以后再说吧。还有《孙子兵法》《吕氏春秋》《荀子》《墨子》……等等,百家之言不可不看(其实内容挺有趣)。

可能看官会纳闷,为什么不提《古文观止》?那可是古文精选读物哎!须知本文是强调兴趣入手,《古文观止》里文章(已经包括前面提到的一些读物)以散文骈文为主,虽字句精美,但故事性欠奉。如把前面文章看进去,回头再读此类精品,可谓一语三叹,手不释卷矣……

【神游级】

精读《老子》《庄子》《尚书》《礼记》《易经》《道德经》……包括一些佛经(《五灯会元》《金刚经》等),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类似蓍草占卜、佛理辩难等。

大凡古代名篇,字句锤炼精细,读之琅琅上口,久习之必不负所学!闲暇可以遍览文人笔记小说诗词,趣味多多~~唐诗宋词元曲自不必说,其它如《世说新语》《东京梦华录》《天工开物》《履园丛话》《阅微草堂笔记》……等等,神游故国不知所终,也是一层境界。

以上个人浅见,还望有识之士拨冗指点~~



午夜随风lost


对于初中生来说,首先要重视背诵和记忆,原文要一字不差的背出来。其次要能准确地理解关键字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翻译出来,这证明你开始学习并理解文言文了。

对于高中生来说,开始要总结归纳并融会贯通。一 文言文中动词用法,有意动、以动、为动等,并对应地列举出学习过的范文里句子 。二 如文言文中常用词:其、之、乎、者、若、夫、无乃等总结归纳,对应列举一些学过的句子 来加深理解。三 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象宾语前置、状语前置、谓语前置等找列句反复揣摩,嚼出味道。四 先秦时期的古文难理解,其中不少是字词意不明 ,通假字如“见”同“现”,修同“羞”;特殊称谓或用品笾、豆、斛等。五 看看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对学习文言文很有帮助,也提升了文学鉴赏力,何乐而不为?

总之,只要你认真好学,总会提高的。在这悟空回答平台里与大家一起学习。谢谢!


美利合众


个人经验,阅读文言文体的故事性名著对学好文言文非常有帮助。

本人小学就读过文言文版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那时候不象现在休闲娱乐活动这么丰富,谁家有小人书,谁的小伙伴就多,因为可以互相交换着看。课余娱乐除了皮筋跳绳,就剩下看书了。

考好的奖励也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水浒传》、《古文观止》这些文言文著作。

感谢没有电子游戏的时代,这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故事丰富了我的课余时光。

正因为童年深受文言文的熏陶,所以学习文言文于我而言特别轻松,同学羡慕不已。

单纯为了应试不想这么麻烦,也可以考什么学什么。把课本里所有文言文熟读(每天读),精析(所有语法知识点都记住),要求背诵整篇或段落的内容不仅要滚瓜烂熟,还要牢记语法解释。做大量相关练习巩固语感和记忆,以便于活学活用。

语言的学习秘诀都是一样的,注意语感的养成。文言文是古文体语言,想要学好,多读多背多练习,熟能生巧。


阿娥你好


先熟读古文观止,五十篇经典古文熟读基本就没问题了,然后手头要有一本古汉语字典,接着就去读资治通鉴,不要看白话,读不懂的字查字典,读到一半时你会发现你的文言文水平飞升,基本达到看白话的水平,等到读完资治通鉴,可以去读论语,道德经,礼记之类的。而且要读古人注解的版本,因为注解也是文言文,绝对不要看白话文解释的版本。为什么要这个次第?因为文言文也有不同的,相比宋代之后更贴近现代,宋代前更古,风格不同的。最后可以挑战尚书,周易,左传,春秋等到上古文字基本能读懂了,恭喜你,终于达到遍览古书的水平,除了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如天文五行数学音律或者祭文等内容依然读不懂外,其他全无障碍,可以原汁原味体会文言文的韵律之美,逻辑之严密,和古人的大智慧!一定不要惧怕,刚开始要从有趣的文读,不然会感觉枯燥而放弃。另外,小说不是文言文,是古代的白话文,不要混淆了。我亲身体会,十年前读史书也觉得累,后来读资治通鉴,自己去翻译文言文,把它用网文写出来,会发现进步很快,史书的文言文相对简单,现在读史书可以跟读白话文一样快,读白话文就是一目十行


好玩的私塾


文言文始终绕不开一个“背”字。背得越多你知识储备就越多。古人行文常用字不到500个,常用句式也就那么几种。然而用那么少的字和句却表达了很多个意思,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词类的活用现象!而掌握各种词的活用,就必须学好现代汉语语法。只要多背,并且语法够好,就能做到“温故知新”。考试碰到新的文章,只要回忆以前学过课文找出相似的句子,推断一下就可以了。以前我读书时是初中高中课本的文言文全默写,然后我语法学得很好。所以语文考试但凡是文言文类,语法修辞类的从没丢分过。


粗码彪


学习文言文积累很重安,最好有个积累本,做好归纳整理,尤其是对实词虚词的整理,因为一词多义的现象太普通。对于文言句式,最简单的办法是掌握好类型句,教辅书上都有归纳,然后依葫芦画瓢的去验证,做多了自然就通了。再有就是多读文言方面的书或文,坚持一天一短几篇的练习,功到自然成。


斌哥91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