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自己的情感表达,还是向古人学习的文化传承?

柠萌汁液



人们对艺术的学习首先是对美的热爱和向传统艺术致敬,然后才是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我的情感与审美观念。一个艺术家成熟的作品,严格意义说是兼备诸善和诸美的。比如周星驰的部分电影向李小龙致敬的元素。






就书法方面来说,做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门类,书法从实用到艺术的演变发展,一致都是如此,在继承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演变,在演变过程中出新,通过出新表达一个时代或书法家(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观念、思想情趣、甚至哲哲学的思考。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从文章内容的思绪性到书法的风格、艺术特色同样如此。这就是王羲之的哲思的高度,也是艺术的高度,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这方面就明显要略微损色一小筹,从书法作品到文章内容中折射出的认识或宇宙观的高度。虽然《祭侄文稿》也更包含了非常深沉的忠义昭日月,情感金石坚的家、国情怀。而王羲之的【兰亭序】却是对宇宙生命的思考和艺术语言的表达,为什么说是艺术语言的表达,因为书法的线条和空间本身就是书法家的情感与哲思的记录,就像音乐的音符。这是上升到艺术哲学或美学的层面来看到这个问题,其实基本具体到我们普通人的审美情趣或观念同样如此,其个人审美情趣往往曲折表达折射着一个人自我朴素的审美和认知层次境界,所以说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作品理解不同,就是个人自我审美层次选择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也说明艺术的欣赏、审美、创作与表达是有层次的区别的。对古代经典的继承越多越博大精深,对自我艺术的哲思与情感的表达也就越深刻高远。





翰墨书道


艺术可以是自己情感的表达,也可以是向古人学习的文化传承。

两者并不矛盾。

按照崇尚创新意识的杜尚的观点,艺术只是人类大脑的创造,而不是充满技艺的双手。依照他的说法,艺术应该倾向于自己情感的表达,而不是沉溺于向古人的追索。



所以,自杜尚开始,艺术史走上了真正百花齐放的时代。

从20世纪的初期开始,有马蒂斯的野兽派,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有杜尚的装置艺术,抽象派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形式。

总结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西方的绘画艺术从画的像,走向了画的不像的时代。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艺术始终围绕着创作者情感表达的范畴而展开。



但是,艺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就此放弃了向古人学习的传统。即便是当时对传统古典主义绘画进行反叛与革命的印象派,至今仍然被人当成学习的榜样。

比如俄罗斯的画家康斯坦丁·拉祖莫夫,就是将印象派的技法融汇了现代感的笔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而美国的画家皮诺的作品,似乎与俄罗斯的康斯坦丁·拉祖莫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一百多年之后,从俄罗斯到美国,对印象派技法依然有着痴迷追随者和受益者。



而作为后来的学习者,即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的传统技法,至今依然指导着现代的油画艺术前进的方向。

特别是中国当代的画家中,依然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油画技法,保持着仰视的心态。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那就是,艺术史是一条绵延流动的河流,每一种艺术形式来自不同的支流,但最终都会汇入艺术史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从艺术史来看,每一种艺术形式最终也不过是这条大河中掀起的不同的浪花一朵。


布谷公社


还是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从底起。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从古人传承,必须向前辈请教,必须学习先人积累下来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只有艺术基本功扎实,才能够熟能生巧,才能够创作优秀作品,才能够自成风格,才能够有所作为。当然了,任何人都不是活在空气里的,都有一定的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会背景,都一样有自己的三观。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一定会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描绘失去孩子的蒙娜丽莎的时候,达芬奇就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赋予蒙娜丽莎的微笑,希望现实中的蒙娜丽莎开心起来!





hi123


可以这样理解,没有情感内容的作品称不上是艺术,只是一种艺术方式,就比如三岁小孩在纸上涂涂画画,小孩子的画作和艺术家的画作在视觉上看起来颇有几分相似,但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小孩子的画作是一种“艺术方式”,类似艺术创作的行为,艺术家的画作是“艺术作品”,是经过了成熟的构思布局、色彩线条都是有章法的,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这说法没有错,一个艺术家把自己所经历的、所感受的,用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家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就是用宗教神话题材的艺术作品,让后人了解到当时西方世界人们的生活、社会现象……。

但是也有一些艺术作品在情感表达上过于非常夸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马行空,脱离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换句话说“脱离了生活的纯粹的艺术是不存在的”,

艺术家情感的表达要切合实际,要有积极的能量,这样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只有被认可了,艺术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

艺术是向古人学习的文化传承,这比纯粹的自己情感表达来的更有意义价值一些,文化是衡量艺术的标准,脱离了文化,艺术就丝毫没有了价值,也谈不上是艺术了,虽然现在的艺术和古代的艺术给人的审美感受上有所不一样,但是文化底蕴

一直被保留、被传承着,只是艺术风格发生了改变,

比如,西方的绘画大师都喜欢研习模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天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艺术作品,其意义不是为了学习天才艺术家的创作技法,而是学习传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西方的艺术文化,所以说艺术创作光有情感表达是不够的,还要有属于时代、属于艺术的文化。



诗夜城主


艺术所表达的不只有情感,艺术所表达的是一个人的三观!大部分是非常崇高观念!不管是绘画,歌曲,文字,甚至机械工业都展现了惊人的艺术!

艺术所表现的意义通常与所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想战争时代所表现的大部分都是珍惜生命。爱好和平之类,一般都是祥和的作品!

和平盛世更多的是自我的一种展现,大部分是对自己的技艺,自己的三观,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改变世界造福人类


真正一副美的艺术作品,包涵了了作者的情感,充分体现着作者的绘画水平,相信学习艺术的每一位画友,都曾经历过临摹古人或前辈的优秀作品,也曾借鉴与学习过古人的一些表达方法!










时针轩


艺术,既是情感表达,也是文化传承。两者并不矛盾。

甚至,两者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学习古人,传承古人,便是学习古人的表达经验,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艺术传承,是创新的前提,而自己的情感又是创新的关键。

所以,最好的艺术品,一定是既传承了古人,又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云开书院


“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成为现代艺术切断与传统艺术之脐带的一把利剑,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艺术创新是对个人主义的强调和对传统的背离,是情感的宣泄和文化的断裂



不可否认,在许多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达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这与文化的传承并不矛盾

其实,没有谁能够脱离传统而独行。



不同的只是与传统相背的距离:距离小了,便淹没在传统的声势之下;距离远了,便无法被同时代所接受;只有那恰到好处借鉴与背离,才能成就名与利。



艺术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向前人学习的一种文化传承,这两方面是不能完全剥离开来的。只能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比重不同,因为传承也包含着情感的表达,表达情感也可以借助风格样式的传承。艺术的目的和功能不同,在对情感的表达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比重自然会有所不同。



虽然有极端的表现主义艺术家,标榜艺术是纯粹情感的表达,拒绝承认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关联性,但从艺术表现的技术层面上看,也是一种延续......真的没有谁能够脱离传统而孤傲地独行。



本文借用日本平面设计师 高岡秀策 的作品。借鉴与文化传承不言而喻了,传递的情感有所不同,不再是悲观与伤感,更多的是积极与阳光,或许在他看来,梵高也该享受生活,也该拥有爱情,也该活得洒脱,也该换个心情⋯⋯


最美还是艺术史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表达,是一种审美理想的社会性情感活动。情感表达在艺术创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巨大动力。


在创作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不但要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要传承古代艺术作品的典范、学习先辈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使自己的艺术作品融入古典艺术和情感表达的风格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设身处地,进入作品描绘的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地体验与其相类似的感情,并把这种体验描绘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作品的创作。


黄智637


人类都是从古人进化而来,何况由人类研发了艺术。

所以先结论,基础是向古人故人学习,何不是文化遗产?也就所谓传承了。就像人吃饭,你总得吃饭吧?为什么要吃饭?因为饿。谁叫教你吃第一口饭?当然是父母。而且你还要第一教给你的孩子。

所有的文明和技能一旦发现,就会被流传下去。虽然可能流传的方式不同,比如吃饭。

再说自己的情感表达。比如你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把所有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后,也该走自己的路了。学电脑的也可以搞创作,学美术的也可以去表演,练体育的也可以去歌唱。

当路在自己脚下的时候,总想为所欲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