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皇位爭奪,爭奪最激烈的曹丕曹植,是曹操默許

繼承權的爭奪是我們歷史中常常上演的故事,秦始皇統一六國,胡亥和扶蘇就開始第一場皇位爭奪戰。之後五千年的歷史中更是多次上演這樣的故事,在清朝時期誕生歷史中最激烈的九子奪嫡時間,從開端到結尾,王朝的戰爭除了沙場交鋒,離不開這種皇位爭奪的流血事件,沒有戰場上的明刀明槍,但是皇位爭奪比戰場更殘忍,宮廷之中的流血事件比戰場上更殘忍。

三國演義皇位爭奪,爭奪最激烈的曹丕曹植,是曹操默許

三國亂世也免不了歷史的俗套。諸侯們征戰一輩子,名利的爭奪還有世家榮譽的延續,一位位諸侯為了榮耀子孫,為了留下自己的輝煌,在亂世中打拼一輩子,可惜亂世中雄才武略的諸侯都遇到自己扶不起的後輩,亂世繼承爭奪很多,但是隻有曹操的後代處理最好。

三國演義皇位爭奪,爭奪最激烈的曹丕曹植,是曹操默許

很多讀者有疑惑,三國亂世中,曹丕和曹植的爭奪是曹魏的一場大戲,曹植失敗,楊修被曹操所殺,曹植被曹丕流放,為什麼還說曹操的處理最好?曹丕和曹植的爭奪是在曹操的默許下開始的,他們的爭鬥在曹操的控制之中,曹操也願意讓自己最優秀的兩個兒子爭奪,展示自己的實力,好讓他選擇出最有利於自己勢力的繼承人。

三國演義皇位爭奪,爭奪最激烈的曹丕曹植,是曹操默許

這樣的爭奪雖然殘忍但是是良性的,兄弟兩人的爭奪也沒有太多的火花,最後上位的曹丕也沒有對自己的兄弟兵刃相見,保全曹植的性命。亂世中曹操對於子嗣的教育最好,有的兒子跟隨曹操沙場拼殺,比如曹彰。曹彰年少就選擇一條不同與自己兄弟的道路,年少開始的曹彰就對戰場拼殺產生濃厚興趣,在曹彰的選擇下,他成為曹丕和曹植坐穩皇位最堅定的支持者,不論對曹操還是自己的兄弟都很忠心,讓曹操放心也讓兄弟們放心,最有曹操風度的曹彰退出繼承爭奪也是讓曹丕曹植放心,開始轟轟烈烈的爭奪但是沒有流血。七步成詩則是我們後世的杜撰,已經成為皇帝的曹丕如果還糾結兄弟生命就是辜負曹操的信任。

三國演義皇位爭奪,爭奪最激烈的曹丕曹植,是曹操默許

曹操在世時放任曹丕曹植的爭奪也是讓自己麾下的謀士武將選擇,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繼承者有能力有實力帶領他們繼續在亂世之中建立功業讓他們放心。曹丕幾位之後得到曹魏支持,在他的領導下曹魏實力進一步擴大,成為三國最強大的國家。曹操在在世時就解決繼承人的問題是袁紹和劉表做的“好榜樣”。

三國演義皇位爭奪,爭奪最激烈的曹丕曹植,是曹操默許

袁紹在曹操之前是北方最強大的諸侯,四世三公的美名讓袁紹收攏大量人才,成就高的同時袁紹在繼承人問題上犯了錯誤,沒有明確確立繼承人,讓他的兩個兒子在袁紹含恨離世後開始內鬥,讓曹操坐收漁翁之利,將曹操送上北方霸主的地位。劉表的兒子們更是在曹操口中成為豬犬,沒有任何價值。袁紹和劉表做出的表率讓曹操對待繼承人很認真也很謹慎,最後在鬥爭程度越發激烈的時候控制住局勢,認定曹丕為接班人,結束繼承權的爭奪。

三國演義皇位爭奪,爭奪最激烈的曹丕曹植,是曹操默許

三國三位領袖,曹操的方法最好,劉備的解決最差。劉備只有一個兒子劉禪,劉禪沒有競爭者,但是劉備在得到劉禪之後沒有結局自己之前的遺留問題,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劉備三十多歲開始諸侯爭霸,沒有子嗣對於他的勢力來說是一個隱患,所以在大家的見證下,劉備收劉封為義子,當做繼承人來培養。劉封的表現得到大家的喜愛,大家都認為他就是蜀漢未來的接班人,劉封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劉禪的出生讓劉封被劉備拋棄,沒有處理好劉封成為蜀漢實力的隱患。之後劉封面對關羽的求援,視而不見坐看關羽戰死,之後被劉備處死,讓劉備後悔。劉封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後悔了,所以蜀漢沒有處理好這樣的遺留問題最終讓蜀漢成為最早滅亡的國家。

三國演義皇位爭奪,爭奪最激烈的曹丕曹植,是曹操默許

劉備沒有處理好劉封,東吳的孫權更是犯了眾多諸侯的錯誤,曾經被曹操誇讚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在晚年時期犯了和袁紹劉表一樣的問題,沒有辦法確立繼承人,讓東吳朝政混亂,實力大減。和之前已經被黃沙掩埋的平庸諸侯沒有什麼區別。三國亂世,面對權力的誘惑,諸侯投身戰場,開始自己建功立業的打拼,諸侯們的後代站在父輩的肩膀上,看是眺望屬於自己的榮譽,對於這樣觸手可得的權力更是爭奪激烈,諸侯們的英雄大部分沒有延續到後輩,亂世諸侯,還的看曹操對於兒子的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