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為何冒著“抗旨”和做“叛徒”的風險也一定要剿滅義和團?

忠肝義膽嶽老三


其實義和團是一個很複雜的組織,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上只說義和團『扶清滅洋』,但卻沒有說義和團也殺清兵。事實上

最早的義和團,就是一個在反清和扶清之間來回搖擺的組織

戊戌變法那一年,義和拳首領趙三多、閻書勤在邢臺市威縣發動起義。當時起義民眾主要是殺洋人和被洋人豢養的假洋鬼子。但是洋人背後有列強撐腰,若是殺洋人,西方列強必然要進行干涉。朝廷又怕洋人,若是不管不問,追究起來就完蛋了。於是當地的清廷衙門立即派兵對起義民眾進行鎮壓。

轉到來年,山東平原縣又掀起義和團。平原知縣蔣楷立即鎮壓,當地義和拳首領李長水也不含糊,召集附近荏平和高唐等地的義和拳勢力助戰,將清廷派來鎮壓的衙役一頓暴揍。這次事件後來被稱為“平原起義”。

雖然平原義和團打出了『扶清滅洋』的宣傳口號,但是毆打衙役這是謀逆大罪!因此清政府便派出了袁世凱的二哥,山東後補知府袁世敦前去鎮壓。這一次袁世敦帶的清朝正規軍,一水的洋槍隊,義和團不能敵,幾個首領便被清軍遊擊馬金敘活捉。

如果義和團這個事放在幾十年前,必然是要被千刀萬剮,株連九族的!但問題是當時山東確實存在傳教士欺壓中國人,依附於洋人的假洋鬼子為虎作倀,當地官員不管不問的現象,這一點連袁世凱都不否認

“東省民教積不相能,推究本源,實由地方州縣各官,平時為傳教洋人挾制……往往抑制良民……而教民轉得借官吏之勢力,肆其欺凌,良民上訴亦難伸理。積怨成仇,有由然也。”——袁世凱



因此有一些對洋人很反感的官員,比如當時的山東巡撫毓賢就是仇視西方列強,對民眾反洋教情緒比較同情的官員。他認為義和團民氣可用,便沒有追究毆打衙役的義和團的責任。反倒把鎮壓義和團的平原知縣蔣楷和後補知府袁世敦給撤職了。這樣一來,就等於山東巡撫縱容了義和團鬧事

山東的洋教士認為巡撫毓賢拉偏架,便把狀告到了北京的列強駐華大使那裡。在列強的外交壓力下,清政府將毓賢革職查辦,另派了袁世凱代替毓賢署理山東巡撫。

也就是說,袁世凱是因為原巡撫毓賢鎮壓義和團不積極,清廷才改派他署理巡撫。朝廷讓他去山東,就是讓他積極一點,不能像毓賢那樣縱容義和團,否則何必派他去?

於是1899年底,袁世凱在濟南就任山東巡撫之後,就在山東開始嚴格限制義和團的活動,不讓義和團做大做強。

這裡要講一下義和團的組織結構。其實義和團是一個很複雜的組織,從成分來看,既有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也有部分官軍、富紳甚至王公貴族,更有不少不少流氓無賴。所以義和團分為很多種類型,有官團、私團和假團三種。

所謂官團,就是指接受清廷的招撫,向清政府掛號,接受清廷官員的統率,領取其糧餉的團民。這些人得到了清政府的承認,聽從清廷的其調遣。袁世凱到任山東後,對這些官團進行了安撫。

私團則是團民自發組織,政治傾向與官團比較接近。但是獨立性很強,不願意接受清政府的調遣(不信任清政府),具有不可控性。袁世凱到任之後,對山東境內的私團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不聽話的就剿,聽話的就是暫時留著。

再就是假團,一個比私團還鬆散的組織。這種假團又分成兩種情況,一是不服從清政府的統治並起兵攻打縣衙、州府,屬於真正的反清組織。扶清只是這種假團為了反清,使出的一種迷惑手段;二是地痞流氓藉助義和團身份,假裝自己是義和團,但乾的卻是魚肉鄉民、燒殺劫掠的勾當

。這兩種假團,袁世凱沒有跟他們客氣,直接就派兵鎮壓了。



從對三種義和團的剿撫手段來看,袁世凱並不傻。他並沒有一刀切,而是先看哪些勢力可以利用,哪些勢力就是攪屎棍。對於攪屎棍,他是堅定的剿滅態度。但問題是,山東的義和團以攪屎棍為主,聽話的不多。因此山東的義和團大量逃亡,潛入直隸。

當時的直隸正逢大旱,一連幾月沒下雨

。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的求下雨,但是老天爺就是不賞臉。於是義和團中的一些陰謀派就以此做文章,說不下雨是洋人造成的,是天神厭惡洋鬼子。只要把洋鬼子們都殺了,老天爺自然會下雨。因此,直隸飽受旱災困擾的老百姓紛紛加入義和團。在山東被抑制的義和團,在直隸又死灰復燃了。到了1900年5月,直隸義和團的規模超過了十萬人

清廷的陰謀派代表端郡王載漪見義和團的勢力如此之大,他就打起了鬼主意。他對慈禧太后說,洋人現在正準備進北京來談判,他們是對你囚禁光緒帝不滿,來找你茬的!慈禧當時恰好因為廢光緒的事情很傷腦筋,被載漪這廝一通忽悠,又驚又怕。於是她就問載漪,你有什麼好辦法?載漪就說,義和團現在勢力這麼龐大,而且他們扶清滅洋,正好可以為我們所利用。有二十萬義和團,何愁洋鬼子?

慈禧一開始時不同意載漪的說法,但是架不住局勢惡化,載漪又頻頻入奏,極力的在她面前稱讚義和團能刀槍不入,慈禧便信了載漪,允許義和團合法發展,後來還準了義和團進北京的請求。並讓載漪統率虎神營和義和拳,準備與洋人開戰。

備註:戊戌變法後,光緒被軟禁。慈禧預謀廢掉光緒,立載漪的兒子溥儁為帝,但遭到了西方各國的干預。載漪因此遷怒於人,認為只要打敗了列強,他兒子就能繼位,他也能跟著沾光。便毫無底線的扶持義和團,打壓反對義和團的官員。



朝廷對義和團的態度轉變,遠在山東的袁世凱一直都在靜觀事態發展。因為義和團的情況他很清楚,無非就是上面說的三種類型——聽指揮的少,不聽指揮的多!

如果縱容義和團發展,就一定會出事。就在載漪、剛毅等人放義和團進京後,果然就出事了。

1900年5月12日,義和團攻打淶水縣高洛村的洋教堂。練軍分統楊福同前往彈壓,結果清軍在半路遭到數千義和團的伏擊,清軍死傷無數不說,分統楊福同也被打死。

1900年5月27日,三萬義和團佔據涿州,知州龔蔭培無計可施,便絕食坐以待斃。義和團佔據和控制州城,逼死朝廷命官,這跟造反已經沒有何區別了。直隸提督聶士成本來還打算前往涿州鎮壓,結果被載漪和剛毅一通彈劾,連官都丟了。氣的聶士成以死明志,後來還真的戰死在了前線。

義和團中間的一些膽子大看到載漪和剛毅如此支持自己,便開始攻打北京的使館和教堂,這一下就把事情鬧大了。而慈禧太后又不管,結果直接引來了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6月17日,八國聯軍向天津大沽口炮臺的清軍守軍開炮,清軍開炮還擊,雙方激戰過後,大沽口失守,八國聯軍登陸天津。這一下袁世凱坐不住了!因為他知道八國聯軍的目的是打義和團,只要山東沒有義和團,洋人就不會進山東

。於是袁世凱趕緊佈置兵力圍剿義和團,基本把山東的義和團給殺絕了。

到了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緒的名義向十一國宣戰,湖廣總督張之洞與兩江總督劉坤一立刻聲稱這是偽詔,並號召東南各省互保,拒不奉詔。袁世凱一看有人挑頭,趕緊加入了東南互保,並加緊對義和團進行圍剿,最後終於憑藉東南互保和山東沒有義和團這兩項優勢,力保山東沒有受到八國聯軍的影響,也保住了他的北洋新建陸軍。



總的來說,袁世凱是個精明人。他知道自己到山東的任務是什麼,因此從1899年12月署理山東巡撫開始限制義和團,到1900年6月大舉鎮壓義和團。他在這六個月的時間內,他都是看著朝廷的風向進行操作的。起先袁世凱只是挑義和團中的刺頭下手,比如槍斃自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大師兄。讓義和團人心瓦解,不敢再在山東蠱惑人心。大大的遏制了義和團中的投機分子。

進行遏制之後,袁世凱就一直觀望,不得罪載漪和剛毅這些人(聶士成就倒黴了)。後來在確定了八國聯軍侵華後,他立即對義和團進行大清洗。反正連慈禧太后都跑路了,載漪又能耐他何?

至於說袁世凱為什麼要鎮壓義和團,這個道理很簡單。義和團屬於不可控因素,沒有人能保證義和團就一定會貫徹『扶清』這一宗旨。因為義和團中混雜了反清分子,還多次設伏攻打官軍。袁世凱作為實幹派代表,他不可能容忍義和團這種不安定因素存在。後來清政府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後,直隸的義和團就果然打起『反清滅洋』的旗幟。四川的義和拳組織更狠,提出『

滅清剿洋興漢』口號,直戳清政府的軟肋。袁世凱乘機再剿義和團,得到了慈禧的信賴。並在榮祿去世後,受命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一躍而成為中外所矚目的實力人物。

結尾:很多人說慈禧太后支持義和團,袁世凱鎮壓是膽大包天,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因為袁世凱最初到山東時,慈禧太后是不支持義和團的。實際上慈禧是在1900年6月才開始明確支持義和團,那個時候袁世凱早已經將山東的義和團給整肅乾淨了。然後袁世凱加入東南互保,與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結為同盟。到了8月,慈禧宣佈義和團為叛逆,動員清軍絞殺。這個時候的袁世凱不僅無過,反而有功。


Mer86


至少在後來稱帝之前,袁世凱一直是理智和務實的。他對於義和團的態度,源於他對義和團的不信任。之所以不信任,是因為義和團宣揚所謂的“刀槍不入”等反智的東西,這讓袁世凱做出判斷:義和團是一群烏合之眾,只會作亂,難堪一用。

義和團在山東剛剛興起時,袁世凱恰好被調到山東做巡撫。此前,袁世凱一直在小站練兵。練了多少呢?7000新兵。他調任山東巡撫時,這7000兵也隨他到了山東——注意,這是袁世凱能夠在山東剿滅義和團的基礎。

到了山東後,聽衙門裡的手下人說義和團“刀槍不入”,袁世凱嗤之以鼻。但耐不住那些人的聒噪,袁世凱就讓他們安排一下,他要眼見為實。那些人找來幾個所謂“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大師兄,然後當場試驗。結果,槍響了,大師兄們毫髮無損。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但袁世凱不慌不忙站起身來,從袖子裡順出一把小手槍,然後說道:來,再試試我這的槍。

結果,槍聲一響,義和團的大師兄應聲倒地。袁世凱哈哈大笑。原來,此前的那支槍裡的子彈,早就取掉了彈頭。他們想矇蔽袁世凱,可惜老袁技高一籌。

從此之後,袁世凱堅持剿滅山東義和團。義和團沒辦法,只好流竄到了京城、直隸一帶。

義和團能夠在京城生存並擴大,源於一個人的支持——端王。端王支持義和團,是否因為受了矇蔽,相信了“刀槍不入”的鬼話呢?有這個可能性。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想借助義和團對扶洋人。慈禧曾經想用端王的兒子換掉光緒這個皇帝,但洋人反對,端王的兒子沒做成皇帝,於是端王便恨上了洋人。

當時的朝臣,對於義和團的態度分成兩派:一派就是端王的“撫”,另一派是李鴻章等眾多封疆大吏的“剿”。

袁世凱當然屬於封疆大吏的陣營——這也是他主張剿滅義和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最終端王成功蠱惑了慈禧,“撫”派佔據了上風。於是義和團越來越壯大,最終釀成大禍,引來了八國聯軍進京。

慈禧真的是被端王蠱惑嗎?其實慈禧也沒那麼傻。慈禧也是借花獻佛——因為他對洋人的恨,並不亞於端王。於是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態度,慈禧便放手讓義和團去鬧了。

這一鬧不要緊,改變了中國近代史。


趣談秘史


由於袁世凱在山東實行嚴厲剿拳政策,下層士紳對袁世凱頗有不滿,底層民眾對袁世凱更是萬分痛恨,一些下屬對袁世凱的政策充滿了不理解,清朝統治頂層的滿族親貴更是對他的政策不滿,對其百般中傷和傾軋。

面對複雜變換的局勢和清政府的搖擺政策,袁世凱在山東剿團之策確立之後,他的處境非常艱難。袁克文《辛丙秘苑》文中記載:“……省城中謠琢忽起,謂神拳銜憾銜先公,將不利焉,先公一笑置之。而同城諸官轉極驚懼,恐遭波及,乃群詣撫署,跪先公前,乞先公苟從神團以保厥城。先公正色厲言以斥之,謂:公等鹹朝廷大員,竟思屈於妖匪,殊無恥之甚焉者。倘有難,某一人當之,決不累公等也。諸官憾憾而退。或私語人曰:“袁公不奉詔招聚神團,是叛徒也。殺身滅家,不旋踵即至矣。其後奸徒作種種之讕語聳迫先公,而先公卒不為所動,且聯合東南諸省督撫張之洞、劉坤一等共策保障東南半壁之計,故山東以南鹹未遭妖匪蹂踴焉。”

由此也可見袁世凱當時堅決剿滅義和團也是需要很大的膽識和下很大的決心的,不僅要冒“奉旨不詔”做“叛徒”的風險,還要頂住來自社會輿論、迷信以及同僚等等各方面的壓力。

由於毓賢縱容政策的影響和國內民族主義的高漲,袁世凱在八月中旬接到朝廷的電諭要求保護洋人的旨意後,立即讓各州縣遵照辦理。但在日照縣遇到了阻礙。日照縣令接到電諭後,“閱之大怒,謂‘斷無保護洋人之理,此必偽諭’。”立即將送電之人鎖押,後經電局稟知慰帥,將該令記大過一次。”這足以說明袁世凱推行禁團保洋政策的阻力,也從反面證明袁世凱貫徹高壓政策的堅定意志。

袁世凱這種斬盡殺絕的政策,招致了廣大拳民的怨恨。在街上有很多針對他謾罵性的揭帖和漫畫,袁世凱被諷刺為洋人的跟屁蟲,“三毛子”。刺殺他的人層出不窮。《知新報》第126冊《拳事匯志》中報道了袁世凱在民間的形象和他對刺客的嚴密防範:“又東撫袁世凱不助拳匪懲土匪,為拳民所憾,皆有欲殺之勢。民間謠雲:殺了袁尾蛋,我們好吃飯。並在撫署照牆畫紅頂花翎之大龜,伏於洋人臀後,以示痛恨。故世凱防範甚嚴,有於臥室外護密鐵綱之說”。

袁世凱奉行嚴厲剿捕政策後,也時刻受到團民的報復和威脅。當時的史料中曾經記載,“團黨所遣刺客來行刺者甚多”。這說明下層團民對袁世凱恨之入骨。

在清政府發佈支持拳民的詔令後,袁世凱曾在遵從旨意和抗旨之間曾躊躇不決。他四方探聽各地督撫對待清朝詔令的政策,準確判斷形勢之後,不為流俗所動,不懼時人的誤解,堅決貫徹嚴厲禁絕政策,終於把義和團驅往直隸。即使被視為“惟洋人言是從”的漢奸人物,並因此受到下屬和山東士紳的抵制和參動,甚至被下層民眾汙衊、刺殺,袁世凱也不為所動,堅持其嚴厲鎮壓政策。袁世凱能夠不懼在部屬和民眾中的非議而能堅定行事,展示了袁世凱成熟的政治家風範。

儘管當時袁世凱在底層民眾的形象很差,但庚子亂平後,袁世凱最終得到了士紳的諒解,被譽為“山東福星”,更重要的是,他在急劇混亂的形勢中窺破政治大局的眼光使他得以保障山東的安定,並未穩定東南江山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功績在庚子亂平後慈禧論功行賞時,反而助推了他政治上的成功。



野談歷史


清朝著人痛恨不僅是割地賠款,主要是對國人各種舉事民團殘殺暴力達到頂峰。那個朝代都有類似事情成功為王歌功頌德,失敗者任人隨意亂扣帽子罪惡昭章。都是悍衛自家權勢鞏固國勢保持長久。清朝皆然不同是為了討好洋人,它無力抗爭洋人民眾武裝抗敵也不讓。幫洋人剿殺民眾說是亂匪趕盡殊絕比洋人還賣力。李鴻章勾結英人鎮壓太平軍,袁世凱屠殺義和團紅燈照連女人都沒放過兇殘頂點。甲午戰爭它去哪了?抗擊洋人能力那去了?身為重臣不能保家衛國屠殺國人被主子擁戴,能不亡國改朝換代嗎。又血洗同盟會幾次暴動。清朝不亡,民眾難存,清朝不滅,國土難保。


寒冬9300574292975


義和團的歷史是一段及其荒誕的歷史,與太平天國史有過而不及。

如題,原因只有一個,當“拳亂”野蠻成長在京城對洋人、洋行、洋貨大肆燒殺強奪,已經嚴重威脅到了西方列強使館和僑民安全時,八國聯合一致組建軍隊進攻北京,愚昧無知的老太后一口氣同時向11國開戰,結果逃之夭夭,敗相可想而知,京城被洋人控制。停戰條件首先第一條,即是要求懲辦禍首及道歉。


文戈筆記


袁世凱剿滅義和團,是奉了老佛爺的旨意!而不是違抗慈禧的懿旨!同樣討好了老佛爺,可以升官發財,還可以不掉腦袋,就算得罪了義和團,當了叛徒,義和團也拿袁世凱沒有什麼辦法!換作你,你會幫著義和團,得罪老佛爺,然後自己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討好義和團嗎?反正我不會這樣做!希望我的回答,大家能夠喜歡,謝謝!



翠樓看天下



125878215蜂獾


關於袁世凱,大家認為這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覺得袁世凱最重要的一個屬性,便在於他對於封建帝制的迷信,還有就是對於權力的慾望比任何人都強烈。

這也就造成了一點袁世凱是希望天下太平的順順利利的繼承封建統治什麼意思?就是手底下的人民,你們不要整天一天到晚的搞革命啊,或者是鬧造反什麼的,大家一起各自幹好各自的事情,不是挺好的嗎?這樣的話我就能夠坐上皇帝的位置管理你們,我能保證我的國家太平的順利的度過下去。

任何一個信封封建帝制的人都會擁有這樣的思想,所以袁世凱無論處於任何情況,都希望天下太平,太平這兩個字得打引號,他的太平建立在手底下的百姓愚昧的接受封建統治,不要整天想著打打殺殺,好好的工作,耕耘生產出糧食,供奉我們這些封建統治的高層就可以了,其他事情你們別管。

所以,對於袁世凱來講,看到其他的百姓在那裡鬧義和團殺洋人的時候,袁世凱的眉頭皺的是最深的,你們一天到晚的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幹什麼?你們這樣殺洋人或者是練拳不會影響你們秋收嗎?不會影響你們春耕嗎?你們這是影響封建社會的秩序,(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你們影響的事物,對於底層老百姓的管理,我不拿你們開刀,我找誰?

除此以外,袁世凱不是抗旨,他到山東來就是為了管理義和團的事情,在這之前,山東的巡撫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的管理義和團結,果,導致義和團要到北京去鬧事兒,順便在一個縣裡面把這個線裡面的線令逼的是指能夠絕食自殺這件事情,把北京城給鬧的是沸沸揚揚,所以山東巡撫被撤職了,讓袁世凱過去頂替他的位子!

袁世凱到這裡來,如果不做出一些政治成績來的話,慈禧那裡交代不過去!

並且當時的義和團主要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官方承認的團體,也就是這群人專門給官方進行表演,或者是給官方安撫底下老百姓的這一批人稱作官團,當然還有一部分就是私人組織起來的體,個人進行服務的這些稱作私團,另外還有一些假借著殺洋人作為名義開始斂財或者是進行非法的宗教宣傳的一些假團,總之,義和團的成分很複雜,袁世凱到山東最主要是針對私團和假團這兩個團體進行整治。

啊?當然,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以後,慈禧命令全部對於義和團的活動進行鎮壓和剿滅。袁世凱當仁不讓,率領著自己手底下的部隊去剿滅義和團,畢竟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的時候,袁世凱待在山東移動都沒動差,如果不找點理由跟慈禧對付過去,慈禧下一把刀直接晾在她的脖子上,你袁世凱做的工系由李鴻章大嗎?李鴻章做了那麼大的功績,照就被慈禧派過去搶了《馬關條約》,最後吐血而亡,所以袁世凱在慈禧面前表現得就像一隻小貓咪一樣。


漩渦鳴人yy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個人的行狀,總是與個人的意識理念,緊密相連,並不真是偶發的,或者隨意性的,是同一個人長期的經歷,造成的閱歷,並由此形成的精神,息息相關的。當時的滿清政府,由於外國的入侵,數千年擁有的泱泱上國優越感被打破,封建國度閉關鎖國的”世外桃源"遭至破壞,統治者特權既得利益,時時受到威脅,外夷的進逼,又使國家,危機四伏,封建皇朝處在李鴻章所言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緊要關頭,因而排外反帝,是滿清所有官吏,一致的共識。而正是由這一理念,產生的對民間某類人迎合發起的“反帝愛國"運動,諸如天地會、義和團、小刀會等等的慫恿,才會在大天朝,形成全國性的排外浪朝。而袁世凱,長時間在日本呆過,思想精神,多多少少,要比那些封建官僚,更具”國際化\

愚人說道


真正懂得洋務的人都會鎮壓,只不過北方不想南方。南方的幾個督撫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搞了個東南互保就證明了,只不過北方省份就一個山東的袁世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