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都會武術,為什麼八萬人白刃戰打不過鬼子幾百把刺刀?

唐志憲


義和團有沒有人會武術?有,肯定有。但是大多數義和團團眾是不會武術的。

義和團的成分極為複雜,大部分為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少部分官軍、富紳甚至王公貴族,後期也混雜進了不少流氓無賴,“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優隸卒,幾乎無人不團”使得義和團的組織極為鬆散,素質不高。【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後,大多參與戊戌變法的官員被殺,只有領導人康有為、梁啟超經由列強的協助逃往國外,助長了慈禧太后與守舊派大臣對外國人的仇視,使得義和團出現後受到官員的許可。而對民眾而言,第一次英法聯軍侵華後,清朝被迫簽訂天津條約,開放外國人深入內地傳教。而傳教士為了拓展教務,時常袒護教民,引發民眾對外國人的反感,這使得義和團有可乘之機,他們要“扶清滅洋”,他們說天災人禍都是洋人得罪神佛、數典忘祖而來,而且洋人有品德上的缺陷,通姦、亂倫,非常邪惡。所以要請來神仙附身,教導神打,殺死洋鬼子、毀去西方科技,打倒西方列強,最後能“大清一統靖江山”。【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下面我們看看義和團的口號

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

勸奉教,自信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男不倫,女行奸,鬼子皆是子母產。

如不信,仔細觀,鬼子眼珠都發藍。

天無雨,地焦乾,全是教堂遮住天。

神也怒,仙也煩,一同下山把道傳。

非是邪,非白蓮,獨唸咒語法真言。

升黃表,敬香煙,請來各洞眾真仙。

神出洞,仙下山,附著人體把拳傳。

兵法藝,都學全,平定鬼子不費難。

拆鐵道,拔線杆,緊急毀壞火輪船。

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蕭然。

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

這種順口溜似得打油口號,忽悠了一眾素質不高,農民粉絲的擁躉。為什麼義和團會給民眾以一種神功蓋世天下無敵的感覺呢?因為領頭的幾個義和團首領確實是有些真功夫的,如程廷華、李存義都是義和團的大師兄。並且會擺一些奇特的造型和一些刀槍不入的戲法表演。

怎麼樣,是不是跟現在的跳樑小醜有些相似之處?

義和團與正規軍的對決警示——圍攻西什庫教堂

義和團運動興起之後,華北一帶遭到義和團驅趕殺戮的教民和傳教士,陸續逃到西什庫教堂。到1900年6月,整個西什庫教堂差不多聚集了3000多人。在風聲日緊的情況下,總主教樊國樑預感到大事不好,一邊向法國使館求援,一邊自己“整頓武備”,收集了好些低檔次的洋槍和土火槍,囤積了一些糧食,準備應變。【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主教樊國樑

已經捉襟見肘的使館,擠出了41名士兵,攜帶41條新式洋槍,來到教堂。

到了這年的6月15日,義和團總首領的端王爺載漪,意氣飛揚,親帥大隊義和團進攻教堂。

堅信義和團刀槍不入的載漪,原本一鼓而下,拿下教堂,第一輪衝鋒,裡面槍一響,衝在前面的團民沒倒,後面的人很興奮——果真有法術!但是,最前面的人卻不動了,沒有撲上去搶門。原來,槍子還是入了,人沒倒,是因為被後面的人擠住了。接下來幾番衝鋒,越衝,義和團的勇氣越弱,死的人倒是少,敢衝的人更少了。領頭督戰的大師兄跟端王爺一個勁兒地解釋,說是前面死的人,是因為昨晚上跟女人睡覺了,所以法術不靈。

接下來幾天,跟女人睡過的義和團似乎越來越多,誰衝在前面,多半就是一個死。後面的人見事不好,學黃花魚溜邊。大師兄、二師兄也死了好幾個,區區的西什庫教堂,卻巍然不動。後來又來了關公下凡,金刀聖母轉世來圍攻,還是沒打下來。沒辦法,調來支援的清軍只好用老辦法,挖地道,埋炸藥,地道挖到了北堂內仁慈堂下面,炸死了幾百躲在裡面的兒童,但是,義和團卻沒有人敢從地道里殺出來。【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當年,圍困西什庫的義和團和清軍,最多的時候達到十萬人,裡面守衛的人,最先進的武器,就是41支新式洋槍,就是今天類似漢陽造和三八大蓋那樣的步槍,沒有連發武器。就算刀槍不入是假的,參加圍攻的義和團和清軍如果真的勇敢不怕死,一齊湧上去,前赴後繼,推也把圍牆推倒了,踩也把教堂踏平了。但是,這樣的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前面的人中槍身亡,後面的人也就一鬨而散。縱然組織者幾次解釋,幾次重新進攻,但只要義和團民發現刀槍不入不再靈光,他們的勇敢不怕死,也就去了爪哇國。

面對四十名外國士兵尚且如此,如果展開白刃戰會怎麼樣?鴉片戰爭的時候,只要英國人列隊整齊的前進到100米處,齊射,然後刺刀衝鋒(標準的拿破崙時代步兵戰術),清朝的軍隊就已經基本上潰退乾淨了。另外,定海那麼多八旗綠營將士殉城,也是洋鬼子白刃突擊拿下來的,洋鬼子死2個,傷15個。

三元里抗英鬥爭中,英軍馬德拉斯步兵團一個連迷路被鄉勇包圍,幾乎一萬多人對英軍不到二百人,天降大雨火槍失靈,英軍完全憑藉白刃戰突圍而出和大部隊會合,總共死了六個人。 白刃戰很多人會被嚇尿褲子的,刺刀戰術在當時最能反映一支軍隊的訓練和意志。鴉片戰爭的英軍,甲午戰爭的日軍,都是靠最後的刺刀衝鋒打垮清軍,清軍在火器對射階段一般能穩住陣型,到了對方刺刀衝鋒後無一例外崩潰。到了甲午戰爭,清軍也不敢跟日軍拼刺刀。

有一定訓練基礎的清軍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烏合之眾的義和團了,義和團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因素,沒有好的武器裝備、身體素質只是一個方面,但落後的思想和愚昧才是義和團面對現代軍隊一觸即潰的主要原因。

【歡迎關注 老兵到:最有味兒的軍事平臺】


老兵到


1974年秋,我在一家溫泉療養院遇到一個曾經參加義和團的老人。他說,他自幼習武,13歲時跟著哥哥參加了義和團。他們聚集了三四百人,攻入一個教堂,把裡面大大小小的洋毛子、二毛子,包括兩三歲的孩子,殺的一個不留。後來,頭領又率領他們去攻打一個洋人的兵營,遇到洋人軍官率三四十洋兵的阻擊。離兵營不遠,一個洋軍官站在高處,口中哇啦哇啦不知喊的什麼。他們的首領大聲呼喊衝鋒。結果一陣槍響,前面倒下一大片,大家遲疑了,又是一陣槍響,又倒下一片人,他的哥哥也死於非命。這時,大家一鬨而散,拼命逃跑。“唉!你再勇敢,大刀紅纓槍也打不過人家的機槍啊!” 老人嘆息著說。


海上清風8070


正常情況下,大刀是拼不過刺刀的,即雙方經過同等訓練。在人數越多的情況下,大刀輸的越慘。有一個記錄片就是介紹解放軍在60-70年代專門做過一次實驗,就是驗證大刀與刺刀對比,從班排連的人數測試,都是刺刀贏,而且人數越多,刺刀方傷亡越小。感興趣的網友可以去找找相關視屏。

實際一個很直白的邏輯,如果大刀真佔優勢,那它就不會退出歷史舞臺。過去中國軍隊配大刀,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大刀好造,要求不高。二是宣傳的作用。


五指之中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八國聯軍侵華,同樣都是白刃戰怎麼中國人就是打不過外國人呢?

義和團八萬人圍攻西什庫教堂,在廊坊攔截八國聯軍,但是都遭到了失敗

原因主要有這幾點:

一、關鍵在於義和團的大刀全是花架子。因為與白蓮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主要都是靠迷信來吸納人心。那些舞刀弄槍的招式都是花架子,一點都不實用。這些招式光看起來是比較厲害的,但是一到實戰之中就完全不起作用。

義和團的刀法不如太平軍的刀法講究實戰,這就是為什麼太平軍能夠一掃南方的原因。

二、義和團作戰不講究團隊配合,各打各的。

就像掰筷子的原理一樣。義和團作戰都是一擁而上,完全不講究戰術,義和團戰士看到敵人就是一窩蜂的往上衝,雖然比較勇敢,但是隻要遇到正規軍有組織的防禦,這種人海戰術就完全發揮不起作用,往上衝只能是貢獻人頭。

沒有現代軍隊這樣有班、排、連的基層作戰單位,也沒有軍官的有效指揮,往往就是一個領頭的大喊一聲“衝啊!”就全部往前衝。雖然人數佔優勢,但是也架不住這樣消耗。

三、義和團的人員組成都是以農民為主,缺乏有效的訓練。義和團戰士不懂得實戰,都是靠一時熱情激發出來的,說不好聽的,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遇到八國聯軍的槍炮以及有效的反擊之後,軍心渙散,節節敗退。


扒哥歷史


1812年8月17日,英軍在馬里蘭登陸後兵臨華盛頓城外。美國首都城防司令威廉·文德趕忙帶了八千人趕到南邊布萊登斯堡佈防,24日半夜英軍先頭部隊三百人來到布萊登斯堡,布萊登斯堡戰役就在拂曉打響了,八千名美軍以閱兵的分列式隊形接近英軍戰線時英軍一陣排槍後發起衝鋒,美軍馬上潰不成軍,爭先逃命,威廉·文德跑回家去了,八千人只剩下三千人回到華盛頓,英軍一死六傷,死的那位英軍還是被自己後面的人誤擊的


同樣不識字的農民,同樣的武器,在蔣先生手裡被人從東北趕到重慶,在毛先生手裡卻把別人從鴨綠江趕到三八線,說明一個問題:綿羊領導的獅群還是獅子領導的羊群,與人是什麼團毫無關係


萬乘之尊


武術,其實是鍛鍊身體的,而刺刀,是殺人的。

毫無疑問,義和團其實是個民間武術社團性質的業餘組織,而聯軍是正規的作戰部隊。義和團的拳法什麼的,強身健體必備,而聯軍的步槍刺刀都是殺人的。

義和團最初就是由一堆小的武術團體發展而來,這些組織秘密結社,後來在山東高舉大旗。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收攏人心。這些人反對一切洋人的東西,只認自己的傳統。拒絕一切先進,從這一點看,義和團屬於一個頑固不化的迂腐團體,而現在有一個更猖狂的團體和他類似--塔利班。塔利班就是拒絕武器之外一切現代化。

刀槍不入都是騙人的

在義和團中,義和團的首領聲稱可以刀槍不入,這樣,義和團團民就奮不顧身的衝向了聯軍。而義和團的戰績非常慘不忍睹,義和團沒有一次勝利,所謂的勝利都是偷襲。僅僅殺了幾個聯軍士兵,他們殺的更多的是那些傳教士。

而所謂的白刃戰,其實根本沒有。義和團團民都是以一個自殺式攻擊的方式衝向聯軍陣地,而往往沒能逼近敵軍陣地,就都躺下了。這種攻擊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聯軍的步槍能夠殺人於百米之外。

武術高手PK職業軍人

武術,其實是個體育性質的運動,目的在於鍛鍊身體,即便是職業運動員,練武的目的也不是殺人。而士兵的拼刺與格鬥,目的都是殺人。

而聯軍PK義和團,白刃戰的話,義和團沒有任何勝算,尤其義和團是一群烏合之眾,而聯軍長年訓練作戰,戰鬥力已經爆表了。對付義和團的農民們,完全綽綽有餘。

義和團可以說是一群愚昧無知的人做的反抗,但他們的愛國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義和團又不能過分美化,他們做出的出格的事更多。


御史三大人


我們常說“義和團,起山東”,但是義和團主要發端於魯西地區,並且可以再具體分為魯西南的大刀會、直隸交界的梅花拳、魯西北的神拳。雖然義和團有著傳統武術的背景,但是真正精於武藝的主要是團裡的大師兄、二師兄,其他團民大多主要是鄉野農夫甚至無知兒童。他們自加入義和團時間不過幾個月,長的也僅一年,武術水平可想而知,難以到達實戰水平。

(義和團像)

反觀聯軍派出的都是職業軍人,久經沙場。以日軍為例。日軍司令為山口素臣中將,主力是第五師團的第九旅團、第二十一旅團,總計五個步兵聯隊。另有騎兵第五聯隊、野戰炮兵五聯隊和第十六聯隊下轄的三個大隊,以及臨時派遣的隊的兩個步兵聯隊等等。

(日軍)

戰爭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其勝敗是由諸多要素決定的,單單依靠人海戰術是不能成功的,現代戰爭更是如此。八萬名未經軍事訓練的農民乃至幼童投入戰場,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並不會加速勝利的到了,他們只能成為標靶,任人宰割。


老照片


洋鬼子與義和團在武器上面有差距,義和團用的是冷兵器,單純的大刀長矛。而洋人用的是火器,槍上面可以安裝刺刀。大家可以想象,洋人打義和團成員一槍,讓後再刺上一刀,義和團打得過洋鬼子嗎?很顯然,打不過,要說單純的拼刺刀,幾萬人打不過八國聯軍那就奇怪了。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和義和團打白刃戰。要說真的拼刺刀,洋鬼子肯定不是義和團的對手。義和團很多人是習武的沒錯,但是都很迷信,且武術在洋槍洋炮面前依舊不堪一擊。那時的武術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武術不一樣,習武之人舞刀弄劍,但是不能飛簷走壁,刀槍不入。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日本學者佐原篤介在《拳亂紀聞》有一段描述:“

拳匪信槍彈不傷之妄,遇有戰事,竟衝頭陣, 聯軍御以洋槍,死者如風驅草。乃後隊存區區之數,尚不畏死,倏忽間亦中彈而倒。”這段話不用翻譯大家應該也能看懂。可見,義和團的迷信思想很重,以為自己有神的庇護,刀槍不入,與持有火器的洋鬼子打仗,簡直就是當充當炮灰的。

通過《拳亂紀聞》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八國聯軍用的是槍,而非冷兵器。他們用洋槍遠距離射殺,就是給他們當活靶子打。所以,武功再高強,在洋槍洋炮面前也是不堪一擊的。說義和團八萬人與鬼子白刃戰,還打不過鬼子幾百把刺刀,不知道哪裡的說法。八國聯軍侵華,如果用冷兵器,來中國簡直就是來送死的。如果,對方不使用洋槍洋炮,慈禧也不會帶著光緒帝逃跑。

我覺得洋鬼子與義和團拼刺刀,肯定是槍裡面有火藥,在作戰時對準義和團成員打一槍,讓對方失去戰鬥力,然後再用刺刀刺殺。不然,八萬人怎麼可能打不過幾百把刺刀。除了這種情況,幾百把刺刀就想幹倒義和團,真的是天方夜譚。


謀士說


主要目標不明確,指揮及鬥爭無方法,過於自信的結果,毛主席運用了中國歷史最經典的戰術,在鬥爭中找到消滅敵人的好辦法,整理成內部學習的資料,培養了眾多的軍事指揮人才,解放軍的組建,毛主席,劉少奇功不可沒,為現代戰爭軍事思想指明瞭方向,打造成了世界陸軍之王,未來中國海空是重點打造方向,將海陸空武裝戰術更上一層樓,中國人民子弟兵是戰無不勝的,毛主席軍事指導思想,是軍隊的精神力量,是中國軍隊統一服從指揮的法寶!


一言九鼎


誰說八國聯軍只有幾百把刺刀?八國聯軍的兵力構成為:日本海軍540人、陸軍20300人;俄國海軍750人、陸軍12400人;英國海軍2020人、陸軍10000人(英軍部隊包含從印度、澳洲、香港、威海等地徵集來的殖民地軍隊);法國海軍390人、陸軍3130人(包含從越南、老撾、柬埔寨徵集的殖民地軍隊);美國海軍295人、3125人(包含從菲律賓徵集的軍隊);德國海軍600人、陸軍300人;奧匈帝國海軍294人、陸軍100人;意大利海軍80人、陸軍5人。聯軍總兵力合計54329人。而在武器配備方面他們也絕不僅僅只有刺刀,事實上僅戰艦聯軍就調集了56艘。

我們再來看看八國聯軍具體的武器配置:美國的M-1898步槍長1328mm,槍管長832mm,射速每分鐘20-30發,初速度610米/秒,有效射程900米;英國的李式步槍發射303British口徑彈藥,以兩個5發彈夾在機匣頂部供彈;法國的Model-1886步槍發射8×50毫米的金屬外殼步槍子彈,載彈量為8發,並以內置彈倉供彈,還可配備一種長針型的重劍式刺刀;德國的1898式毛瑟步槍為後裝單發步槍,槍重量3.9 kg,長度1.1075 m,槍管長度600 mm,初速度755 m/s,有效射程800 m;意大利的馬林瑟-卡爾卡諾91步槍,發射6.5×52毫米曼利徹-卡爾卡諾口徑無緣式步槍子彈;奧匈的馬林瑟95步槍是馬林瑟-卡爾卡諾91步槍的升級版,戰鬥諸元與馬林瑟-卡爾卡諾91步槍近似;俄國的莫辛納甘91步槍全槍長1306mm,帶刺刀全長1738mm,空槍重4.22kg,槍管長800mm,槍口初速615m/s;日本的30式步槍長1275 mm,重量3.95 kg,裝彈5發,初速度765 m/s,最大射程:3700m。除此之外,八國聯軍1.4萬先頭部隊還裝備了火炮49門。後續部隊5600餘人,裝備有火炮34門。

其實就八國聯軍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言:對付清朝正規軍力有不逮,但對付用大刀長矛武裝起來的沒受過任何專業軍事訓練的義和團可以說是綽綽有餘。而如果再算上八國聯軍在後勤補給、情報傳遞、戰鬥士氣等方面的因素可以說清軍也不是他們的對手,義和團就更不用說了。那麼八國聯軍在後勤補給、情報傳遞、戰鬥士氣等方面有哪些優勢呢?

八國聯軍的後勤補給是通過軍艦、鐵路等近代化手段完成的——他們能跨越大半個地球來侵略中國,而清軍和義和團屬於守勢作戰。名義上大清帝國的百萬大軍對付五萬左右的侵略軍應該是綽綽有餘,可在實際的戰場上聯軍反而集中優勢兵力於局部戰場對清軍和義和團進行圍毆。並且清軍和義和團的後勤補給都是通過原始的人力、畜力完成的,這意味著在實際的戰場上聯軍能以更高效的速度將兵力、武器以及糧食、藥品等戰略物資輸送到前線,也就是說在實際戰場上聯軍的兵力、火力遠比清軍和義和團強大得多。

除了後勤補給上的巨大優勢之外,聯軍在信息情報的傳遞上也是佔盡優勢:聯軍不僅在兵力、物資的輸送速度上擁有巨大的優勢,他們同樣能以極其高的效率完成兵力調度和軍令的上傳下達,因為他們對自己和對手的情況一清二楚。要知道聯軍的信息情報傳遞是通過當時最先進的電報系統,這比通過人力、信鴿這些原始傳遞手段無疑要高效的多。

更為關鍵的是:清政府的腐敗至極使臣民失望不已——甲午戰爭面對蕞爾小邦日本尚且割讓臺灣、澎湖,對內橫徵暴斂搜刮來的財富都被用於統治階級的窮奢極欲。真正為國效命疆場的戰士卻屢屢被朝中清流非議——為抵抗八國聯軍而戰死疆場的聶士成卻被朝廷指責誤國,甚至一度打算將其家屬議罪,這又怎不令戰士們寒心?

最後退一萬步講:就算拋開武器、後勤、情報方面的差距,義和團同八國聯軍進行白刃戰也未必能取勝——近代中國的積貧積弱不僅僅只是武器裝備落後於人。國民經濟的落後導致中國人的營養遠遠不及列強國家,事實上在甲午戰爭時日軍統計過清軍士兵和日軍士兵的身體素質結果發現:日軍士兵在身高、體重、肺活量、呼吸值等各方面均優於清軍。這樣的士兵即使裝備了先進武器,可缺乏專業軍事訓練的他們會用嗎?即使同樣是白刃戰受過專業軍事訓練的職業軍人顯然也強於烏合之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