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義和團有上百萬人號稱專殺洋人,2年時間為何只殺了231個洋人?

凌毅清


晚清可謂是奇聞不斷。社會混亂;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傳統農業國遭受工業化的衝擊;傳統儒家思想和民間信仰和西方科學技術相互碰撞,自然催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其中義和團就是其中奇葩的一個民間團體。

(義和團練功作法)

義和團最初成立,心態也是極其的簡單。無非是一堆農民地主覺得大清國祚不保,想要起來保護朝廷,消滅洋人。畢竟這大清國自1644年入關以來,對外戰爭還沒輸過,一直就是萬國來朝的大帝國。直到1840年英國強行叩關,大清國才從自己閉關鎖國的天朝美夢中醒過來,“蠻夷”的入侵給這個“天朝上國”帶來了很大的衝擊,西方的船堅炮利、先進的技術,給當時的中國人帶來了極大的衝擊。一部分中國人開始痛定思痛,開始琢磨起來如何像洋人一樣厲害。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開始正式啟動了他的現代化進程。朝廷裡出現了一批支持學習西方的大臣,奕訢、文祥、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等一批有眼光的政治家,他們提出“師夷長技”,成功將西方的先進科技引入中國:建造輪船、生產鋼鐵、發展軍工;並學習西方教育,培養軍事、技術人才。時值大清最不安定的時期,南有太平天國;北有捻軍作亂;西有山西白回、新疆纏回反叛,正是洋務運動富國強軍,讓大清有實力平定內亂,才有了難得的“同治中興”。

(洋務運動時期的中國兵工廠)

然而好景不長,大清朝的官員們在幾次勝仗之後變得驕傲起來,可謂是“文恬武嬉”,他們僅僅以為西方國家的科技引過來就能保大清國祚,但是他們並沒有深刻的反思:近代化不僅僅包括的科學技術,而且還涉及到更深的層面:政治體制、教育體制、社會關係、官員體制和法律的近代化。大清僅僅沉醉於他們剿滅叛亂的喜悅中,慈禧太后雖然是洋務運動的幕後支持者,但是在她的主持下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實質上卻沒有任何進展。

於是,甲午戰爭給了大清官員們狠狠一記耳光:大清割讓土地,賠償白銀,給了這個只是它東方的小國。這一記耳光打醒了很多官員和讀書人,他們認識到:除了模仿西方的外表之外,還要效法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由表及裡的改變這個已經滿目瘡痍的國家。

(馬關條約簽訂)

縱然有識之士已經有了空前的危機感,但是操之過急,在自己主動權不在手裡的時候貿然動手,光緒帝和一幫熱血青年雖想發憤圖強,但是政治經驗不足,又沒有手握兵權。僅僅百日就被守舊派打壓下去。最終光緒帝被幽禁在瀛臺,慈禧垂簾聽政,戊戌變法徹底失敗。

正是戊戌變法的失敗,才讓義和團有了登上大舞臺的機會。守舊派對洋人和一切舶來品進行反撲。義和團最初僅僅是山東一些為了防禦捻軍組成的民團,後來因為和教會衝突,逐漸的又發展成了一些仇教團體,他們對教會和一切西洋東西進行打壓,他們依託民間信仰,宣傳自己有神相助,最出名的就是“紅燈照”、“藍燈照”這些組織,宣傳自己是刀槍不入,民間信仰的神仙都能上身附體;甚至有的團民還開發出了藥物,用於提高團民的精神興奮程度,以此達到說自己有神相助的目的。然而這些簡簡單單的把戲被守舊派都相中,特別是已經老眼昏花的慈禧,把希望寄託在義和團身上,叫他們在山東、直隸、山西地方的拳民組織起來,組織團練,在慈禧的允許下,義和團逐漸被承認為合法的團體。山東的義和團鬧得最兇,結果引起了山東列強的不滿,遂把袁世凱調職為山東巡撫。

(袁世凱對山東的義和團進行鎮壓)

袁世凱對待義和團特別嚴厲,開始取締這些團練組織,山東的義和團運動遂轉向直隸,導致直隸省的社會秩序大亂,拳民四處搶劫,藉口反洋危害民眾的公共財產,但是對慈禧喜歡的東西卻保護的十分周到。比如照相館,就因為慈禧喜歡照相,所以拳民從來不打砸照相館。

慈禧對這些暴民不僅鎮壓,反而把頭目奉為座上賓。接下來義和團的行徑更為猖狂,開始拆鐵路,毀電線,朝中卻無一人反對這些拙劣的把戲。

見義和團運動紅紅火火,慈禧大為高興,宣旨讓義和團進京。一時間北京城塞滿了數萬拳民,一時間流民亂匪、乞丐妓女、流氓無賴擠滿了北京街頭。這些人舉著“奉旨義和團練”

“助清滅洋”“替天行道”的大旗,到處開設法壇,白吃白喝,橫行無忌。專門抓大毛子,(真洋人)還有二毛子(教民)。只要用了洋貨,甚至會洋文,都被認為是毛子。京城頓時亂作一團,陷入瘋狂與混亂之中。

此時狂熱的慈禧和守舊派大臣認為靠這些拳民和巫術就能消滅洋人,即使眼明的大臣極力勸阻也無濟於事。就在1900年5月25日,發生了這件荒唐的事情——大清國向全世界宣戰。然而這些拳民最終暴露了自己都是幌子的實質,神術在雙方短兵相接的那一刻就徹底幻滅。慈禧只能狼狽的逃亡西安。雖然在慈禧回北京的時候已經下令對義和團絞殺,可是義和團對中國帶來的傷害已經無事於補。所幸的是東南各省心知肚明,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還有山東巡撫袁世凱在上海和各國領事簽訂保護東南章程,使東南各省免於兵災。

(日本畫家筆下的庚子拳亂)

這場鬧劇過後,清政府還是老老實實的回到談判桌前,和洋人老老實實的談判。就這樣,清政府收到了洋人送給所有大清國人的新世紀之禮——《辛丑條約》,大清國門洞開,徹底淪為次殖民地。

(辛丑條約簽訂場景)

可惜,如今這場鬧劇依舊被說是反侵略反封建的農民運動,究竟它如何反封建、反侵略,只能說是中國人不堪壓迫群起反抗的集體排外運動。我們可以同情它的初衷,但是卻哀嘆他們的行徑。義和團最初被統治者拿來用做抵禦西方侵略的擋箭牌,最後又被統治者拋棄,被當做是統治者的愚弄對象也是可悲可嘆。從此以後,有識之士徹底失去了對清朝的信心,幾年以後,席捲古老中國的一場革命就要開始了。

參考資料:《義和團史料》等。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戰爭史


有網友問,義和團有上百萬人號稱專殺洋人,2年時間為何只殺了231個洋人? 義和團首先自身戰鬥能力並不是特別強。沒有統一指揮,非常分散,互不統屬。

也沒有進行過任何軍事訓練,也不具備近代武器裝備,更無法進行有組織的攻防戰鬥。義和團號稱百萬,但是其實絕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真正的戰鬥力量只有十分之一。

洋人當時在我國首先也不多,其次是大多數都隱藏在使館,義和團由於戰鬥能力弱,攻打西什庫和使館全部失敗。數萬義和團在西什庫教堂那麼長時間,解決不了70多個洋兵,這肯定是一個戰鬥力弱的問題。

就算洋人有幾十把老式彈倉式栓動步槍,真正如果對打也根本打不過數萬白刃兵的。在鐵路攔截戰鬥,義和團也表現是野戰當中,對聯軍騎兵衝鋒完全沒有辦法,遭到了孟加拉長矛輕騎兵的摧毀性打擊。

在八國聯軍戰爭當中,聯軍確實傷亡超過2000人,但那都是清軍的戰績,特別是聶士成的武衛軍,還有淮軍,在天津保衛戰當中的戰績。這隨便找一本聯軍回憶錄都可以看到。

聶士成的武衛軍是德國教官訓練,完全採用當時最新型武器裝備的新軍,實力是當時袁世凱新軍的三倍,其戰鬥力遠不是義和團可以相比擬的。


深度軍事


義和團號稱上百萬人,其實盡是底層農民百姓跟風而上,信仰道教,八國聯軍來的時候底層的人掐訣唸咒光著膀子往前衝,要麼就是端著血端著尿,或者找脫光衣服的女人當盾牌,這有什麼戰鬥力,在八國聯軍的槍桿子下死的死,逃的逃,幾十萬做鳥獸散。下圖是義和團燒燬的前門大街

他們號稱殺的洋人基本是傳教士,外國公使,和它們所謂的二毛子,三毛子,等等是帽子。只要沾上“洋”字統統都是漢奸,看誰不順眼逮過來,通過燒紙判斷是否是叛徒,只要紙灰沒有飛起來就是漢奸,必須殺死。清政府竟然懸賞殺洋人:殺一洋人50兩,洋婦人40兩,外國孩子30兩。受窮的底層義和團自然見洋人就殺。

根據教會統計:有241名外國傳教士在戰爭中被害,還有孩子50多名。教徒大約有2萬多人被害。他們在殺人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也同樣殘忍,包括砍頭、活埋、水煮、腰斬、燒磨,在我的城市裡還有教徒被倒立著活埋,只留下腿在上面掙扎,他們以此為樂。下圖是避難的傳教士和教徒

著名的攻打西直門教堂造成教民400人死亡,包括76名兒童,還有守衛的外國軍官。

最著名的河北淶水高樓村慘案和景縣朱家河慘案。在朱家河,有2500名左右教徒被殺害,裡面只有兩名外國人。

在山西的燒燬教堂運動中,有個英國傳教士說,自己給山西捐款救活過上千人,能否免死?也被殺害。有個婦女傳教士抱著孩子說,自己從醫救活了很多人,是否能饒一命?結果連同孩子一起被燒死。

他們還定下了殺掉“一龍二虎三百羊”宏圖,龍指的是光緒,二虎指的是慶親王和李鴻章,羊指的是支持維新的清廷官員。試想,如果這個宏圖真的實現了,中國歷史該如何發展呢?


止步一點


挑鐵路,拔電杆,海中去翻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吉俄德哭連連。洋鬼子,全殺盡,大清一統並江山,並!江!山!

義和團打的旗幟是“扶清滅洋”,作為當時的帝國實際統治者,慈禧聽到這句口號應該是很欣慰的。滿清自從入主中原開始,就在不斷受到中原各地民眾的反抗,比如著名的洪門一直在積極反清。而進入19世紀後,統治了中國100多年的滿清集團,不僅沒有得到老百姓的人認可,反而在民間的形象有惡化的趨勢。先是白蓮教大起義,幾乎耗盡了嘉慶從和珅那裡得到的財富。後來又爆發了天理教大起義,一夥農民拿著農具就打進了紫禁城。進入19世紀後半期,局勢就更惡化了,太平天國運動、捻軍等,都在告訴滿清,老百姓不喜歡你。

所以,當百萬義和團代表華北人民提出“扶清滅洋”時,慈禧應該是很欣慰的,數百年來,百姓終於和大清站到一起了。而且她也認為民心可用:“今中國積弱已極,所仗者人心耳,若並人心而失之,何以立國?”

但事情往往不遂人願,義和團鬧了2年多,不僅沒有幫助慈禧打敗列強,反而引來了列強的大軍,搞得慈禧連北京都待不下去了。而在這2年時間裡,殺的洋人不過數百而已。

義和團戰果這麼小,主要來自於三方面:

第一,朝廷的不團結

在慈禧與義和團積極合作的時候。下面的官員卻各懷鬼胎,比如山東義和團雖然一開始鬧的很兇,卻被袁世凱鎮壓了下去,由此山東脫離了義和團的控制,減少了對抗洋人的力量。還有,在義和團攻打使館區的時候,有官員偷偷給使館區送去糧食補給,這是使館區沒有被攻陷的最大因素!否則,義和團戰果會增加上千洋人。

第二,義和團不團結

義和團是拳民的統稱。實際上義和團分成了不相干的很多組織,乾拳、坎拳、艮拳、梅花拳、義和拳等。這些團體互相之間為了搶地盤也會大打出手,所以還沒等和洋人交戰,自己反而損失慘重!

第三,對力量一無所知

看過一部描寫義和團的老電影,義和團的成員敲鑼打鼓,彩旗飄揚,喊著口號走向八國聯軍的陣地。只聽得槍炮齊鳴,這些血肉之軀成片的倒下,頃刻間全軍覆沒。仗打到這樣,已經叫做屠殺了!

義和團號稱刀槍不如,血肉之軀卻擋不了子彈和炮彈。所以,不僅沒殺幾個洋人,自身卻損失慘重!


義和團是滿清末年中國人對列強的最後一次怒吼,雖然最終失敗,但向列強表現了中國人無畏的勇氣。所以,最終列強打算瓜分中國的計劃流產。而這一次運動,進一步揭示了滿清的愚昧和無能,喚醒了無數仁人志士。所以,義和團運動總體上是具有正面意義的!


歷史風暴


回答問題得先看題,題主這道題的邏輯是既然有足足百萬人都說要殺洋人,那也不至於長達兩年時間才滅了區區兩百多個洋人啊,意思是應該殺光所有洋人是吧。

那為什麼沒有達到這個效果呢?

首先,要注意,只是有“上百萬人號稱”,號稱什麼不一定就是要做什麼,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嘛,通往理想目標的路不是輕易就能實現的,不然那麼多每天嚷嚷殺人的,真要動手的話,世界早就空了,全世界的監獄估計也就人口爆炸了。

義和團的人,只是把殺洋人作為口號之一,實際上根本不具備具體操作的能力。

其次,義和團的組織渙散,沒有有效的戰鬥力。義和團發展短短兩年時間,匯聚了幾百萬人參與其中,但是並沒有明確的綱領、統一的口號和編制,人員構成非常複雜,不能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而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靠裝神弄鬼、神仙附體來動員群眾和展示戰鬥力,這些在現代科技面前不堪一擊的手段,是很難能糊弄住人的。

再次,他們殺洋人的話,不是想殺就能殺的。洋人來華,大部分都住在租界、大使館等重兵守護的地區,義和團在發展過程受制於清廷,而清廷投鼠忌器,不敢公然支持義和團殺戮。

後來剛一交手,被打了個慘敗,立馬轉向開始收拾義和團。所以,義和團大部分時間都是打著跟洋人決一死戰的旗號,跟清廷暗戰。

最後,不代表社會發展方向的義和團是不會成功的。這種生產力低下的傳統文化孕育的魔鬼,在發展過程中都是對歷史進步和社會變遷的破壞,可以說義和團運動是無視歷史進程的一次社會痼疾的發作。沒至於把中國歷史倒車開回去多遠。


何殊我


不客氣地說,在庚子年的那場浩劫中,華北的老百姓們真是親眼目睹甚至親身經歷了一場連續的野蠻殺戮的恐怖場景。

最開始,是拳民們屠殺本國的教民,而其中也包含了極少數的外國傳教士或洋人甚至外交官(日本書記官杉山彬和德國公使克林德);

接著,是清軍與義和拳及其八國聯軍的相互攻擊,在這個過程中,拳民與清軍死傷慘重;

到最後,是八國聯軍對義和拳乃至中國無辜平民不加區別的殘酷報復,死傷累累。



據時人記載,在1900年這個酷烈的夏天,在這幾個月裡,天津附近的河流中幾乎每天都有死屍漂下,而且大多是無頭或肢體不全者。

有時候,屍體甚至多到將河段擁堵的程度!

最具諷刺的是,號稱殺洋排外的庚子拳民運動,其實殺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

據馬士在《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中的統計:庚子年中,外國遇難者僅為231人,而被殺的中國教民及無辜百姓,目前已經無法統計出具體數字。

不過,根據中外各方的動輒數以百計乃至數以千計的記載來看,這個數字必然是外國遇難者的上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不止。



別的不說,僅山西一省,就有5700餘名教民被殺,而直隸、北京、天津的遇難人數更為巨大。

如《庚子國變記》中對當年浩劫的記載:

“城中焚劫,火光蔽天,日夜不息,……數十萬人,橫行都市。夙所不快,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

而拳民們的殺戮方式也十分殘酷,“刀矛並下,肢體分裂。被害之家,嬰兒未匝月亦斃之,慘無人理!”



可以想象,北京和天津在湧入了數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拳民後,當時的社會秩序將是何等的混亂。

更可怕的是,在這種無政府狀態下的華北平原上,那些孤立的教民們當時所處的悲慘境地。

如某士大夫管鶴在《拳匪聞見錄》中的記載:

“沿河所見,浮屍甚多,或無頭,或四肢不全。……愴形萬狀,不忍矚目”。

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很多。總體而言,在庚子年死於非命的人數,大概不下數十萬吧!


坑爹史冊


義和團號稱專殺洋人,一場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才殺了231個洋人,卻殺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基督教教徒,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成千上萬的義和團到底做了什麼呢?

魚龍混雜,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燴,義和團的成分極為複雜,既有貧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一些宗教團體和民間鄉團組織,也有部分官軍、富紳甚至王公貴族,後期也混雜進了不少流氓無賴。甲午戰爭之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帝國主義列強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上升到社會的主要矛盾,義和團為了避免被清政府鎮壓,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一場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爆發了。

義和團盲目排外,簡直令人髮指,義和團四處燒教會、殺教士,抵制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物,外國人被稱為“大毛子”,一律殺無赦。中國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稱為“二毛子”,其他通洋學、懂洋語、以至用洋貨者,被稱“三毛子”以至於到了“十毛子”。時人記載:“若紙菸,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生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根火柴,而八口同被屠戮。”

義和團運動中,全國各省,主要是華北的直隸、山西,以及內蒙古和東北,普遍發生針對外國人甚至中國基督徒的大規模集體屠殺事件。據教會人士的統計統計,共有231名洋人在義和團運動中被殺,在深入研究你會發現,在這231人中,大部分還都是清朝的官兵所殺,而以號稱專殺洋人的義和團,殺死的洋人屈指可數,卻殺死了千千萬萬的中國基督教徒,數量之大,令人瞠目結舌!為何號稱只殺洋人的義和團,殺死的洋人會少得如此可憐呢?

義和團有如此的戰果,可能有下面幾方面的原因:一、義和團“刀槍不入”全是騙人,義和團就是一群毫無戰鬥力的農民,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毫無紀律,大部分拿著大刀、鋤頭、木棍,面對有先進武器武裝的洋人,導致數萬人圍住一個教堂,死活攻不進去,更談何怎麼殺洋人,只能在農村等洋人少的地方,逞兇,大量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教民,面對有武器準備的洋人就束手無策了;二是在古代人心中,洋人是大人,義和團可以欺負教民,但從內心還是害怕洋人的,避重就輕,教民成了替罪羊;三是一個人是一條龍,一群人的話就難說了,都不想作為出頭鳥,大家都觀望,出現了圍而不攻的尷尬局面,當然還有一些義和團員是真正去抵抗外國列強的侵略,值得肯定;最後一點就是清政府對待洋人政策的搖擺不定,束縛了義和團的手腳,甚至到最後出賣了義和團。

轟烈烈義和團運動嚴重影響了帝國主列強的在華利益,清政府這次沒有聽洋大人的話,並且慈禧很“有血性”的向十一國宣戰,八國聯軍浩浩蕩蕩地攻入北京,慈禧、光緒跑了,更是出賣了義和團,發出逮捕和屠殺義和團的運動,在帝國主列強和清政府的聯合絞殺下,大量的團民和無辜百姓被殺,淪陷後的北京城成為人間煉獄,八國聯軍分區佔領北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令人髮指。

總之,義和團運動雖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但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決心,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促進了廣大民眾的覺醒。一場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


密探零零發


一、義和團雖號稱上百萬人,但其實大多數加入義和拳、義和團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並不是真正的作戰部隊,而且還有的是被其“扶清滅洋”的教義所蠱惑,有的是被裹挾加入的。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是沒有戰鬥力的平民百姓,手無縛雞之力,怎麼殺洋人?

二、義和團運動,豎起了反帝的大旗,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義和團運動中,很多時候,義和團攻擊的所謂“洋人”,並不是真正的洋人,而是教民。什麼是教民,就是加入了基督教、天主教的中國人。義和團把這些人當做異類予以打殺,其實這些人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並沒有為非作歹。而真正的洋人,要麼本身是軍隊,要麼躲在使館區,被軍隊保護起來了,所以洋人損失較小。

三、所謂的只殺了237個洋人,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從哪兒來的?八國聯軍侵華時,義和團進行了英勇地抵抗,取得了“廊坊大捷”,並先後在天津北京與列強進行了戰鬥,具體殺傷洋人多少,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是,幾百個還是應該有的吧?

四、雖然義和團某種意義上是群烏合之眾,雖然沒殺多少洋人,反而殺了不少自己同胞,但是,義和團運動還是值得尊重的!為什麼義和團一呼百應?是因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國人受列強壓迫已久,清政府腐敗無能,百姓若不自救,焉有中華之存續?


老眼讀書


其實,大家都誤解義和團了,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龐大的軍事組織,實際上,這只是一群鬆散的武裝團體的總稱,如果用社會幫派來比喻,則是相當契合。那麼,為什麼最後失敗?


首先,既然這是很多武裝團體的鬆散組合,那麼他們的隸屬關係就很弱。名義上,有上百萬,實際上,能夠統一指揮的也就幾萬甚至幾千而已。其它兄弟隊伍要麼離得很遠,要麼神出鬼沒,就算想要聯合,也很難獲得聯絡。

第二,他們依然以使用冷兵器為主,還盲目宣揚刀槍不入的神功迷信,就這樣,怎麼跟全副武裝的洋人軍隊開戰?一衝鋒就是大屠殺,想想蒙古騎兵被聯軍屠殺的場景,義和團更加不堪。所以,他們很明智地儘量不招惹洋人武裝,主要欺負教堂裡的人,以至於被殺的洋人數量有限。



第三,這麼龐大的義和團隊伍也是要吃飯付軍餉的,既然洋人那裡得不到便宜,自然只能對中國人下手了。很多百姓和富戶,甚至官員被劫掠也就在所難免了,其禍害比洋人大多了。所以,東南各省互保,不參與這趟爛事,所以,袁世凱的山東不允許義和團過境,發現就殺,毫不留情。


既然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我們應該認真地看待當時的歷史事件。盲目發展的民間武裝團體,素質參差不齊,屢屢發生劫掠事件,而且隨意殺害國人和外國人,無視法制和國威,引起多國戰爭。再看看他們所謂的滅洋,十分可笑,實在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大風觀瀾


首先,值班小編沒有看到任何史料有這種精確的甚至到個位數的統計。

其實,義和團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並不是大清政府同洋人的矛盾,而是本土以宗族或家族勢力集結起來的民眾同以宗教勢力集結起來的本土基督教教民的矛盾,更根本的原因其實還是封建時代的人地矛盾乃至家族矛盾、宗族矛盾。


我們都知道封建時代甚至到了近現代,部分農村地區還因為分田分地打的頭破血流,在晚清末期這種人地矛盾極為尖銳的時代,信仰基督教的人民群眾乃至無賴二流子可以得到洋大人的庇護,大清政府是萬萬不敢得罪的,其結果就是教民在爭奪利益時往往可以得到極大的照顧;與此同時,基督教徒們“不拜天、不祭祀祖宗、不孝敬高堂”,同古中國傳統的本土農耕文化差異極大,造成的文化衝突也極為強烈。利益的衝突與文化的衝突,加之山東、直隸等地的民眾本身就有結社練武以自保、崇拜各種本土神明的生活傳統,義和團很快就像野火一樣席捲山東乃至河北,倒也不太奇怪。

義和團儘管對於“洋人”和“洋教”的危害性有著樸素的認知,但是在行動與能力上無疑差距極大:一是毫無組織,與其說義和團是軍事團練,倒不如說它是各自為戰的武裝團伙甚至僅僅是團伙;二是毫無政治經驗,輕而易舉地就被清廷當做了向洋人要價的槍;三是迷信扶乩,從“拆鐵軌,拔電杆,旋再毀壞大輪船”就能看得出來;四是裝備極差,在後膛裝步槍的時代還靠著老式火槍乃至冷兵器作戰。以上幾點決定了義和團儘管積極反抗了,但卻是以小農的方式進行著可笑而絕望的反抗,反抗的結果也僅僅是給洋人造成了輕微的損傷,卻給本就已經只剩一口氣的大清國的棺材上釘了最後一根釘子——這是舊中國的最後一次反抗,也是新中國的第一次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