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春节的概念还有多少?

冴子丶Kong


我是1987年出生,老家是河北农村,借题只说一下我的体验和感受吧。依稀记得1997--2003年之间,我在读小学和初中的样子。由于农村生活条件都不怎么好,虽说村里有供销社,有卫生院,有粮站,可人们的收入来源还是依赖种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多买鸡买菜。另外交通不方便才是最主要的,每到过年前几天都会做着拖拉机到50公里以外的县城去采购蔬菜、鱼类、肉类等,而且还是买很多。足以供正月十五以前来客招待。从吃的角度来说,相对以前只不过是食物的种类多了,更贵重了,也无需在做什么储备,虽然更舒适更省事,却没有了那种氛围。

再说一下玩,那时候小孩和大人的娱乐项目都很少,看电视、串门、聊天、打牌也就是这几样。但是人们却都把感情放在了互动和人的身上,能深切的感受到亲近感情。反而现在大部分都用在赌博和手机,人们之间见面时的沟通变得很少,略显敷衍的对话,然后是冷场和玩手机。假期也显得不够用。


青春红胜火


春节刚过,现在对春节的感觉是过的好快,来不及认真感受来不及好好道别,转眼元宵将至。 不得不承认,年味越来越淡了,小时候到了腊月就开始数着日子盼春节了。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代智能的普及,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春节的习俗逐渐被吞噬,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现在仅仅剩下放鞭炮拜年和走亲戚了。赶年集早就被超市取代,现在仅仅小部分老年人早起来去买年货,年轻人睡到自然醒,超市里应有尽有,没有了以前人挤人的年集,这也是年味缺失的一部分吧。初一拜完年打会牌就过去了,初二开始走亲戚,春节也就渐行渐远了。 今年春节看过一篇文章,春节年味的缺失其中就有一部分原因是仪式感的缺失,无论是年前扫屋送灶神,还是年后初三的圆年,年轻人越不越不在意,甚至找不到他们的意义,年轻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孩子了。所以现在我们在进行这些仪式或者活动是,一定要告诉我们的孩子,这些春节活动的由来和意义,把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传承下去。 还有4天就要离家求学去了,还是有些后悔没有好好陪陪家人的内疚感。春节啊,我想和你定个约定,下次你来的时候请你慢点走,赴约的我也会放下手机,用心感受,和你一起好好陪伴家人左右。


A别想他o


简单来说:现在的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一场富人的盛宴,穷人的迁移


劲静净敬竞


以前春节都是想着玩呀,放假呀。现在春节都是各种愁。春节我还记得饺子 鞭炮 ,门画,压岁钱/到现在都是给别人压岁钱啦。现在过年没有以前的热闹啦,感觉年淡了很多,感觉都是在过钱了


fly我的天堂


吃饺子放鞭炮,大人喝酒,小孩子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