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寶雞和下轄的9個縣地名的歷史由來


你知道嗎?寶雞和下轄的9個縣地名的歷史由來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757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寶雞市管轄的區有3個,即金臺、渭濱和陳倉。其中,金臺區得名與區內著名道觀金臺觀有關。此觀系太極拳鼻祖張三丰的修道之處。寶雞市管轄的縣有9個,分別是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遊縣、鳳縣、太白縣。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公元543年)始設扶風縣。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唐至德二年(公元75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你知道嗎?寶雞和下轄的9個縣地名的歷史由來


岐山縣:因為是周朝的發祥地,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始設岐山縣。

眉縣:最早為西周部落發祥地之一,與今日鄰縣扶風共稱“邰國”。 公元前794年,秦莊公在此築邑,因地形似眉而取名“眉邑”。東漢末年權臣董卓在境內築眉塢城堡,故又稱眉塢

鳳縣:秦為古道縣,北魏為梁泉縣,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隴縣: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設隴州,因境內有隴山而得名。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太白縣: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因縣境內有太白山而得名。

麟遊縣:隋文帝仁壽年間這裡發現過白色麒麟,後修仁壽宮,隋恭帝義寧元年(公元617年)始設麟遊縣。

千陽縣:秦為汧縣地。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汧陽縣。據《太平寰宇記》:“以在汧山之陽為名。”1964年簡化為千陽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