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恩仇錄》開頭,金庸完成了一次教科書般的修訂

各位,從今天開始,本專欄將連載關於金庸小說的一系列文章,重點放在金庸作品的原始面貌和修訂版及二次修訂版的比較研究上,涉及金庸本人寫作技巧和一些逸聞趣事,希望在金庸先生駕鶴西去後,作為他的讀者,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審視他的作品,以此作為對老先生的追思和尊崇。

志趣相投的朋友們,歡迎你持續關注本專欄,更歡迎你多多參與探討和評論。

今天作為開篇,我們當然是從金庸的處女作《書劍恩仇錄》講起——

《書劍恩仇錄》開頭,金庸完成了一次教科書般的修訂

萬事開頭難,老工友觸發靈感

公元1955年2月7日這一天,一位叫查良鏞的年輕人正焦灼不安,自從他答應上司,為報社連載一部武俠小說以來,腦海中雖然想到童年時家鄉的傳說,有了一個大概的故事輪廓,甚至小說名也已經報了上去,兼且筆名金庸也想好了。但萬事開頭難,小說開頭如何著筆,從沒有過長篇小說經驗的金庸,顯得左右為難,是先寫一個英姿颯爽的年輕女俠,還是一個玉樹臨風的書生,又或者從一個路人講起,琢磨良久,仍不得其法。

這時,報社的一位老工友上門了,來幹啥?拿稿子呀。報社已經發出公告,明日就要登載金庸寫的這部武俠小說,版面已經留出,今天是交稿的截止日。

望著頭髮灰白的老工友,金庸情急之下,靈光乍現,得嘞,一位年近花甲但精神矍鑠的武林名宿,在蒼涼雄渾的稼軒詞中正式登場——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青淚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這首氣宇軒昂志行磊落的“賀新郎”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作品。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騎在馬上,滿懷感慨地低低哼著這詞。

這老者已年近六十,鬚眉皆白,可是神光內蘊,精神充沛,騎在馬上一點不見龍鍾老態。他回首四望,只見夜色漸合,長長的塞外古道上除他們一大隊騾馬人夥之外,只有陣陣歸鴉,聽不見其他聲音,老者馬鞭一揮,縱騎追上前面的騾車,由於滿腹故國之思,意興十分闌珊。

這段開篇,一經刊出即引來讀者廣泛好評,因為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當時在香港的很多人都滿懷故國之思,在“回頭萬里,故人長絕”這樣悲涼的語境下,和書中這位老者一樣,只能一聲長嘆了。

這個開頭,十分美妙,成為當時很多讀者心目中的經典。然而,金庸並不滿意,在20年後,他重新審視這段開頭的時候,大刀闊斧,完成了一次教科書般的修改。

《書劍恩仇錄》開頭,金庸完成了一次教科書般的修訂

20年後,教科書般的修訂

現在人們普遍讀到的《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在1975年修訂完成的版本,此時距離他在報上連載這部處女作,整整間隔20年。無數作家都說過,修改很重要,要想修改好,有一個要訣,就是將原稿放置一段時間,再來重新審閱,會有新的靈感和見解。而金庸這一修改,間隔20年,其間他的寫作技巧、人生經驗、文化閱歷都有了質的攀升,因此,他這一改,是有很多想法在裡面的。看看他是如何修改的。

在原版中,金庸在用辛棄疾的詞起頭後,寫出陸菲青這位武當大俠,接著介紹他所寄居的東家李可秀將軍,隨後描寫李家大小姐李沅芷,一切都按部就班,層層引入。

但在修訂版中,金庸顯然覺得這樣太俗套,不夠生動,於是果斷將開頭一大堆都砍掉,直接如放電影般,給觀眾放出畫面——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陝西扶風延綏鎮總兵衙門內院,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兒跳跳蹦蹦的走向教書先生書房。上午老師講完了《資治通鑑》上“赤壁之戰”的一段書,隨口講了些諸葛亮、周瑜的故事。午後本來沒功課,那女孩兒卻興猶未盡,要老師再講三國故事。這日炎陽盛暑,四下裡靜悄悄地,更沒一絲涼風。那女孩兒來到書房之外,怕老師午睡未醒,進去不便,於是輕手輕腳繞到窗外,拔下頭上金釵,在窗紙上刺了個小孔,湊眼過去張望。

這一張望不打緊,一個波瀾壯闊、風譎雲詭的江湖就此拉開序幕。

雖然這番修改引來不少爭議,特別是有些老讀者對此意見很大,包括金庸的老友倪匡在內。不過金庸不為所動,他堅信,改後的版本要遠比之前好。

好在哪裡?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其一,不落俗套。看多了武俠小說或者古典小說的人都知道,開頭弄一首詩詞,是中國傳統小說的一大套路,梁羽生寫新派武俠,也並沒有跳出這個套路。金庸初寫武俠的時候,尚處於模仿的階段,雖然他選詞選得很好,很符合情境,但畢竟沒能跳出俗套,這是心高氣傲的金庸所不能忍的。

其實,小說開頭可以千變萬化,西方小說的開頭就比中國傳統小說開頭豐富創新得多,被稱作“洋才子”的金庸豈有不知之理,因此,當他能夠自如自在地回顧和修訂的時候,才能夠果敢地砍掉詩詞套路,以一個蹦蹦跳跳的女孩作為開頭。

其二,小說不是說明文,不需要平鋪直述的解說,要的是畫面感,以及一波三折的節奏感。

舊版中,金庸對幾個人物的來龍去脈一路解說下來,寥寥幾段,讀者已經瞭解到陸菲青就是武當大俠,以及他和李沅芷的師徒關係。

而在修訂版中,刪掉了這幾段解說,直接進入李沅芷的視角,從看到教書先生的飛針釘蒼蠅絕技,到纏著拜師學藝,陸菲青假意答應,再到次日李沅芷發現師父不見了,大失所望,不料師父又帶著傷返回,一波三折之下,終於拜師成功,而陸菲青的真實身份和經歷也隨之徐徐鋪排開來。

兩相比較,高下立見。

《書劍恩仇錄》開頭,金庸完成了一次教科書般的修訂

此外有幾處細節的改動,也值得一說。舊版中,陸菲青的化名叫陸高正,挺高挺正的,修改之後,喚作陸高止,明顯更有內涵,也更文雅,頗符合一個教書先生的身份。再如,向陸菲青尋仇的三人當中,其中一箇舊版叫作賀人龍,未免和賀龍元帥名字相近,修訂版則改為貝人龍,感覺好得多。

修訂版距離舊版20年,而新修版則是再過了27年,於2002年完成,不過僅就開篇而言,新修版與修訂版改動不大,可見,金庸先生對大幅刪改後的這段開頭還是比較滿意的。

《金庸識小錄》的作者嚴曉星先生,曾提到他上小學的時候,某位二十來歲的實習老師拿著《書劍恩仇錄》來教學生們寫作文,正是用該書修訂版的開篇來教育學生,文章如何寫才有懸念,才能一波三折。

可見,金庸對於《書劍恩仇錄》舊版開頭部分的刪改,堪稱一次教科書般的修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