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進入九宮山後憑空消失了嗎?為什麼?

用戶58703812931


李自成被吳三桂與清軍聯手打敗後,撤出了北京城,退往老巢西安。但由於受到了清軍的窮追猛打,最終放棄了西安,往東南撤退,想要取東南為根據地,再爭天下。他也確實進行的挺順利,逼走了左良玉,佔領武昌,有復甦之跡。



但還沒完全喘息過來,清軍就又打來了,而且是水陸並進,順便還切斷了李自成往東取南京的路線。

於是李自成只好又放棄武昌,向西南進軍,準備轉入湖南再做打算,大順軍在過湖北通城九宮山時,李自成率輕騎幾十人登山探路。

但倒黴的是,他居然在探路時被當地土民武裝姜大眼帶人給殺了。農民出生的李自成居然最終死於農民之手,時也!命也!其實李自成怎麼死的一直是個迷,這種死法只是其中的一種,也是都比較認可的一種。


李自成死於九宮山後,手下大順軍餘部本來是奉李自成三弟接班的,但由於李自敬魄力與能力都是不夠格的,大順軍覺得跟著他沒出息,於是根本不聽從其指揮,大順軍這個時候其實已經不能被稱作是大順軍了。大順軍算垮了,軍隊走向分裂解散,各奔前程了。

他們有些就直接在九宮山隱居起來重新當上了農民,這個是很有可能的,據考古學家考證,九宮山有很多大順軍曾生活過的遺蹟。

又或者是找個山頭落草為寇了,畢竟在亂世落草為寇是很常見的。

有些也有可能會投降清軍,畢竟當時一直被清軍追著打,難免有些會被清軍打怕,最終選擇投降了清軍的人。


或是投降南明,投靠南明的可能應該比較多,因為投靠南明是繼續與清作戰的最好歸宿。像李自成的侄子就投奔了南明朝廷,所率原本大順軍被南明皇帝賜封“忠貞營”。

總之九宮山的大順軍是樹倒猢猻散,各自散去,大順軍不在了,都各自有了歸宿,換了個行頭、新身份繼續生活,倒是給人感覺像是消失了一般。

李自成當時由於被土民武裝所殺,被秘密埋葬,而李自成的大順軍為了給李自成報仇,又將九宮山附近全部土民都殺光了,也導致很多人不知道李自成死了。這就又有了一個傳說,李自成帶著自己的大順軍通過九宮山的一個暗道,去了一個世外桃源,並在那裡生活下來了。


夏目歷史君


事實上,闖王不是李自成,而是高迎祥,李自成只是高迎祥手下一個將領,一個有能力的將領,一個高迎祥委以重任的將領,李自成會打仗,但是不會管理,高迎祥屬於管理型人才,不會打仗,但是會帶人。但是歷史給他了開了個玩笑,高迎祥不會打仗,卻被仇恨衝昏頭腦,竟然自己帶兵去偷襲明軍,而明軍的將領確是大名鼎鼎的孫傳庭,高迎祥直接就被拿下斬首。

然後讓李自成帶路起義軍,雖然依靠高迎祥的餘威,李自成還能帶起來部隊,但是到了北京後,李自成的短視就暴漏了,他根本不會籠絡民心,只會殺人。最後失去人心,起義部隊一鬨而散,他自己也被地主武裝抓住斬首。

孫傳庭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他是拯救大明最後一個希望,但是崇禎怕他傭兵自立,就罷免了他的官職。

知道最後,李自成打到河南,崇禎才讓孫傳庭帶兵去打李自成,卻不給孫傳庭時間,直接就讓他去打,孫傳庭沒辦法,在毫無準備,毫無計劃的狀態下和李自成軍隊硬碰硬,李自成也是會打仗的,然後孫傳庭陣亡,孫傳庭死,大明亡。


咳咳咳咳73494


1645年,李自成在清軍兩路夾擊之下,想往湖南進軍,途徑湖北九宮山,他的生命在正史中就終結在這裡。

一個死亡,兩種表述。

李自成的死訊被清軍英親王阿濟格上報為“自縊而死、屍首腐爛不可辨”。南明朝廷得到的兵部尚書何騰蛟的上報則是“將其斬首、首級丟失”。

在民間,各類傳說更加層出不窮,被山民伏擊說、出家成為奉天玉大和尚說都是主流說法,也有傳言他逃回了陝西甚至甘肅一帶,隱姓埋名,子孫綿綿。

李自成成為“先帝”後,手下大順軍餘部各地尚有20餘萬,主力奉李自成三弟李自敬為“太宗皇帝”,堅持繼續抗清,但李自敬威望不高,大順餘部從此失去了主心骨,各自為戰。

其中,李自成的侄子李過在清朝和南明的“

聯合”招撫下,投奔了南明朝廷,所部自此成為“忠貞營”,南明隆武帝感念其赤心一片,封他為“興國公”。

李過死後,所部領袖又換成了李自成的小舅子高一功。

忠貞營因為它的出身問題,不可能被南明朝廷真正信任,反倒受到其他南明軍將領的排擠,轉戰貴州時,高一功在與地方武裝作戰時陣亡,部下李來亨接任。

李來亨看清形勢,脫離了南明永曆政權的戰鬥序列,率領數萬士兵輾轉來到了川鄂邊境的長江三峽一帶,在這片地區,各路抗清人馬續寫了一篇抗清傳奇。

李來亨與劉體純、郝永忠、袁宗第等各路闖王餘部會合,大家共推舉劉體純為首領,組成了夔東十三家,除了闖王餘部、張獻忠的大西軍餘部、其他地方義軍甚至南明政府軍也多有加入。

“夔東十三家聯軍一度發展擴大到了二十餘萬人馬,藉助山高林密、道路艱險與前來圍剿的清軍長期周旋,勢力最壯大的時候,領地面積結連二十餘縣。

由於地理位置處於清政府的包圍之中,清政府開始也沒有著力圍剿,先是蕩平了其他各地的局勢,最後才選擇來啃這塊硬骨頭,再加上十三家的英勇抵抗,這片國中之國最終堅持了二十年之久。

一直到了康熙初年,清廷對夔東十三家才收緊了繩套,開始多路並進展開大規模圍剿,康熙二年冬,劉體純兵敗自縊身亡,多家將領戰死,少部分降清。康熙三年,碩果僅存的李來亨部也被全面包圍,李來亨讓部眾分散突圍,自己則攜全家老小縱火自焚,以李自成餘部為主的夔東十三家正式落下大幕。


歷來現實


說來也有意思,闖王李自成的墓地在全國竟然有四處,而後人編纂出來的說法更是神乎其神。無論是明史,還是綏寇紀略、永曆實錄等等諸多史籍之中的記載,闖王的確是死在了九宮山。而他的十萬大軍一路潰敗,所剩無幾,在闖王死後隱居在九宮山附近。

1926年,郭沫若路過九宮山,曾憑弔過李自成,明確指出了李自成死在了九宮山。解放之後,通城縣為李自成修了墓,郭沫若還專門前來題字。不過這墓還沒建多久,就有專家反駁道:在通山縣被程九伯打死的李延才是李自成。郭沫若見此,馬上就發了聲明否定了自己從前的判斷,人云亦云將李延便是李自成一說編進教科書之中。

通城和通山為了一個李自成之死明爭暗奪,通城民間為了證實李自成確實是在九宮山被人打死,在九宮山附近蒐羅了數千件大順朝的遺物。這些遺物大多數來自通城縣附近的人家,原來這裡都是李自成親屬的後裔還有大順軍隊的遺民,由此可以證明,李自成的大軍並沒有離他遠去,而是在這裡默默守著他。

這些大順朝的遺物大部分是來自於明朝皇宮,還有當年李自成軍隊從官府和富豪手上繳獲而來的戰利品,在上面都加刻著大順國的年款。這其中就有相當數量的大順朝的信函、文書等原始的文字材料證明李自成確實已經死在九宮山,而並非出家或者隱居,這些大順朝的資料記載和明史之中的記載是相吻合的。

當年李自成從北京一路潰逃到九宮山,沿途被清軍和吳三桂夾擊,李自成和大部分的部隊失去了聯繫。加上當時李自成軍中鼠疫橫行,一路上死傷嚴重,到了九宮山元帝廟,李自成被當地人打死之後,這些隨行的軍士沒有了領導之人,只得就地解散,隱居在附近。

李延是李自成的侄子,大順昭侯,不可能是李自成,夾山寺的那位和尚更像是牽強附會,沒有實際證據證明。李自成另一個侄子李過在隱居之後曾寫下祭大順皇帝文、永昌遺恨錄等等證實李自成已死的文獻,另外李過還曾經畫過李自成的墓葬圖。

另外,像李自成這般的人物,如果真的想要隱居養精蓄銳的話,絕對不會對外放出自己已經死了的話來。他明白只要自己一死,那些被衝散的大順軍就沒了主心骨,早就散了。而郭沫若自我打臉,將野史寫進教材的做法,確實有失考量。


木劍溫不勝


李自成並沒有死!而是順利逃脫了清朝追捕!

按清朝的報告,李自成兵盡力盡,最後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村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盡而死。當時追擊李自成的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派人前去驗屍,而屍體已經腐爛,無法辨認了。

但是,這個“遇難”說卻難以令人相信。因為李自成十分驍勇,一直是官府的死敵。想圍攻死他尚不容易,何況令他自殺?而阿濟格報告中說是“屍朽莫辨”,純屬是一句託詞,只是為了給清王朝打一劑定心丸。

李自成退居湖湘時,他的手下還有40餘萬兵馬,駐九宮山一帶至少也有數萬人,說他僅帶20名親信,與事實明顯不符。況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殺,他的幾十萬大軍豈能善罷甘休?九宮山能平靜嗎?然而,事實上,當時九宮山很平靜,那幾十萬大軍也很平靜。因而,從反面證明,李自成未死!這種平靜只是他的一種掩護,是他的命令。

據推測,放出李自成自殺的消息,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搞的一個緩兵之計。一方面,揚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對這支大軍的敵意,下一步可能聯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為,心腹之患已除,放鬆警惕,一旦時機成熟,李自成可東山再起。

但是,隱藏起來的李自成沒有想到清王朝在短短時間之內就統一了中國,如此強大的兵力使他震驚,同時,隱居生活也使他漸漸脫離了血腥的沙場,認識到了平靜和平和,也許是他再也沒有起兵的原因。因為,有分析認為,他隱居時是去當了方丈,潛心於佛學。

據說,清朝初年,即將上任的雲南同知張瓊伯在赴任途中,遊訪石門夾山寺,與寺中方丈談古論今,頗為投緣,相見恨晚,視為知己。幾年後,他又重訪夾山寺,卻得知方丈已死。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訴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

清末以來,一些尋訪李自成遺蹟者,在石門等地發現的詩詞、斷碑、出土文物上,也找到了這位方丈的一些詩句,如:

“金鞍玉鐙馬如龍。”

“子門徒已數千指中興。”

“況值戎馬星落雨舊天。”

全然不是和尚心境與口氣,倒很像是戎馬出身的帝王的口氣。

但是這只是他去向的一個說法,李自成和他大軍之謎,已成千古懸疑。


張博力


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巔峰時,號稱有百萬之師,但實際上能上陣殺敵的,也不過十多萬軍人。在李自成得知吳三桂降清後,發覺大事不妙,急忙調集軍隊前往山海關主動出擊。

當時李自成從北京城選調的精兵,也就有十萬人左右,經過一路奔襲,數日後與吳三桂展開激戰。正在雙方打得難捨難分之際,郭爾袞率清軍支援吳三桂,使得李自成的大順軍慘敗。

李自成收攏殘兵敗將,往北京撤退,此時已經不足三萬人馬。而清軍也沿著李自成潰逃路線一直窮追不捨。最終,李自成沒能守住北京城,開始向南潰逃。在這一過程中,已經不斷有人在途中逃散,加之戰鬥減員,李自成身邊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氣派,更像是一直倉皇出逃的殘兵。

當這支隊伍到九宮山後,李自成也走到了人生中的盡頭。流傳較廣的一種說法是,李自成和幾名手下逃竄途中,九宮山當地的一夥人看中了他胯下的戰馬,因而設伏殺死了他。一代闖王死得十分憋屈,就如同《亮劍》中的魏和尚一般。

另一種說法時,當時李自成眼見自己大勢已去,索性就在九宮山上吊自盡了,算是與崇禎帝做了伴兒。不過,這個故事中李自成顯然要更加悽慘,當他的屍身已經開始腐爛時,又被割下了腦袋,送往清軍手中。

不管是哪種說法,李自成命喪九宮山時,身邊都沒有什麼幾十萬大軍。而且,當時李自成在逃竄途中,身邊士卒離心渙散,也對李自成喪失了信心。最終,這位大順的皇帝算是夢斷九宮山了。


夕陽下的晚楓


李自成犧牲後,大順軍當然沒有消失,但卻始終沒有形成一個自己的領導核心。

1645年李過率領的大順軍餘部與隆武帝聯合,賜名“忠貞營”。李過封興國侯,不久李過病逝,高一功成了領導人。但忠貞營在南明始終倍受歧視,高一功不願依附孫可望,又不想投降清廷,於是北上夔東,與其他的大順舊部會合。

1646年高一功中毒箭身死,李來亨率軍到達夔東,此後大順軍餘部基本會合,被稱為“夔東十三家”,其弱點仍然是沒有強有力的核心,南明又故意在封爵上封了一大批公侯。

南明永曆帝被吳三桂殺死後,大順軍餘部依然堅持抗清,直到1664年被清軍消滅,領導人李來亨先殺妻子,後自殺,從此大陸的抗清運動結束。

大順、大西與南明聯合後,氣節遠勝原來大明的官軍,如果大明官軍都有如此氣節,南明絕不會只堅持二十年。

也有另外一個說法,據史料記載,李自成率百萬大軍攻下北京後,以為天下已定,縱情享樂,軍紀渙散,此時多爾袞率清軍入塞,邊關告急,豈料禍不單行,義軍大營中鼠疫暴發流行,死者甚眾,此後李自成出兵山海關,遭到多爾袞與吳三桂的前後夾擊,傷亡三萬多人,李自成在稱帝四十天以後無奈地率軍撤離北京,此時李手中尚有幾十萬人馬,但因鼠疫肆虐,死者不計其數,加之軍心渙散,南逃途中,俱作鳥獸散,及至湖北九宮山,從者已寥寥無幾,最後遭地主武裝伏擊身亡。

還有一個說法,多爾袞的軍隊打開了北京城的城門之後,李自成率領軍隊到了九宮山一帶,可是李自成和他的幾十萬軍隊自從進入了九宮山一帶,便徹底地失去了蹤跡,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去了哪裡,換句話說闖王的結局究竟是什麼。

或許因為這九宮山一帶有著它的玄妙之處,李自成和他的軍隊藏在這九宮山之中過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又或者李自成是改名換姓了。當然了,這些只是我們對李自成最終結局的猜想罷了,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歷史依據。


笑搞


李自成犧牲後,大順軍當然沒有消失,但卻始終沒有形成一個自己的領導核心。

1645年李過率領的大順軍餘部與隆武帝聯合,賜名“忠貞營”。李過封興國侯,不久李過病逝,高一功成了領導人。但忠貞營在南明始終倍受歧視,高一功不願依附孫可望,又不想投降清廷,於是北上夔東,與其他的大順舊部會合。

1646年高一功中毒箭身死,李來亨率軍到達夔東,此後大順軍餘部基本會合,被稱為“夔東十三家”,其弱點仍然是沒有強有力的核心,南明又故意在封爵上封了一大批公侯。

南明永曆帝被吳三桂殺死後,大順軍餘部依然堅持抗清,直到1664年被清軍消滅,領導人李來亨先殺妻子,後自殺,從此大陸的抗清運動結束。

大順、大西與南明聯合後,氣節遠勝原來大明的官軍,如果大明官軍都有如此氣節,南明絕不會只堅持二十年。


心向青山




1637年,李自成被洪承疇和孫傳庭的大軍擊潰,帶著自己僅剩的17個人逃進了陝西東南商洛大山。

1639年,李自成和張獻忠再次起兵,李自成從商洛山中率上千人馬殺入河南。一路上到處收留饑民,迅速把軍隊擴展到數萬。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軍擴軍的速度都非常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所到之處的東西搶光,房子燒掉,脅迫農民只好跟著他們走。

這樣的軍隊往往規模很大,行軍的時候拖老攜幼,牽著牛,扛著行李。機動性很差,行軍速度很慢,戰鬥力很弱。因此關寧的2000人就可以擊潰十幾萬農民起義軍。

差不多李自成的上百萬起義軍,也是這麼來的。



當然李自成之所以能從幾十路農民起義軍中脫穎而出,他也確實組建了幾次能征善戰的部隊,比如鐵甲軍等,但數量都只有幾萬,精銳部隊加在一塊大約也就十幾萬。

當李自成攻下北京後,又發動了對山海關吳三桂關寧鐵騎的戰役。隨後被多爾袞的大軍在背後偷襲,李自成的軍隊潰不成軍。

因為李自成是流寇思路,沒有建立自己穩固的根據地。在明軍、清軍和各地團練的圍攻下,李自成手下所謂的百萬大軍如鳥獸散。

李自成指揮自己的嫡系部隊流竄到了湖北九宮山地區,被當地的團練武裝殺死。群龍無首,他僅剩的幾萬部下就迅速分化成了幾股勢力。



張鼎和田見秀領導自己的軍隊在青在清軍的誘降下,成了偽軍,為清兵南進充當了馬前卒。後來有一部分人被編進了漢八旗,成為了滿清統治漢人的走狗。

高一功和李來亨帶領自己的軍隊轉戰到了廣西,高一功戰死,李來亨率部在川鄂邊區堅持抗清鬥爭。


此前轉戰湖南的劉體純和赫搖旗部幾經輾轉,最後也來到了川鄂邊軍,實現了樑子祁軍的大聯合。他們以興山縣茅麓山為中心,組建了有20多個縣的抗清基地,擁有數萬軍隊,被稱為虁東13家。

也有不少人對當時的形勢比較悲觀,又不願意投降清政府。他們就在九宮山附近隱名埋姓住了下來,幾百年下來就在這一地區生根發芽,形成了很大的勢力。前些年,考古學家曾在這裡找到了很多大順政權當年的遺物。


新知傳習閣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因為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空氣。那麼,李自成從北京敗逃後,幾十萬大軍退到湖北通山縣九宮山後去了哪裡了?

話說崇禎煤山上吊後,李自成進了北京。明朝滅亡。但是平南王吳三桂手中還有五萬兵馬,並且奉詔進京救援崇禎,誰知道剛走到山海關附近,崇禎上吊死了。部隊於是駐紮在了山海關,原地待命。吳三桂心想,皇帝都死了,我該何去何從呢?



▲李自成

恰好這個時候,李自成派人來招撫吳三桂。許諾他京城的老婆孩子和父母不會受到傷害,財產會得到保全,只要歸服,還做他的平南王。這時還有一個人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這個人就是大清的睿親王多爾袞,清朝早就有問鼎中原的野心,只不過一直被明朝打壓在東北一隅。現在明朝滅亡了,大清想下山摘桃子,也想把吳三桂拉過來。

面對來自兩個方向的誘惑,吳三桂權衡利弊,決定投降李自成。

這時吳三桂既然同意投降了李,李就應該派自己的部隊接手山海關的佈防,以防不測。可是他沒有這樣做。也許是李自成太輕敵了,也許是他正忙著在京城搞崇禎留下的漂亮妃子呢?總之李自成犯了一件大錯。

隨後事情發生了變化。京城的局面有點失控。想想也是,一幫窮人造反,見到宮中如此豪華,誰不忙著搶財寶呢!長年累月見不到女人,現在允許連搶三天,誰還管山海關佈防這事呢!就連李的高級將領劉宗敏都紅了眼,見到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不管不顧霸王硬上弓,弄到自己府中了,來了個金屋藏嬌。更有甚者,為了敲詐更多的錢,把吳三桂的老爸吳襄扣押並打的死去活來。



▲陳圓圓

吳府有個機靈的管家,趁看守不備偷偷騎馬跑出了京城,一口氣來到山海關告訴了吳三桂。吳三桂衝發一怒為紅顏,決定降清。

接下來有好戲可看了,李自成帶義軍到山海關剿滅吳三桂,結果吳三桂打開關門,迎大清軍隊進關。李自成在雙方夾擊下,戰敗逃回了北京城,隨後匆匆穿上龍袍稱帝。當了僅僅18天的皇帝。於1644年四月三十日逃離了北京,經固關入晉返回陝西西安,李自成想回到老家繼續當皇帝。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多爾袞和吳三桂不答應。順治二年,也就是多爾袞的侄子入關稱帝的第二年(1645年)二月。清軍攻破了潼關,李自成一看老巢不保,他很果斷“棄城別走”。放棄西安,經藍田、商州、武關入湖北襄陽。

不久襄陽也被清軍包圍了,李自成放棄襄陽、武昌,繼續往南退。五月初退到了湖北通山縣九宮山區。部隊清點一下還有不下10萬人馬,(問題來了),這些部隊何去何從呢?幾十萬的軍隊總不能這樣被一點點消滅吧!過了十幾天後,部隊沒有憑空消失,而李自成憑空消失了。

【十幾天後,當大順軍再次離開九宮山區繼續轉移時,隊伍裡從此就再不見了李自成的身影。】



這些部隊去了哪裡了?李自成去了哪裡了?

原來這十幾天李自成召集高級將領開了一個會議。會議上李自成說“現在咱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聯合抗清力量,否則會被多爾袞一點點消滅。”將領說:“我們和誰聯合呢?”李:這個問題我也想了許久,最初我想到和四川的張獻忠聯合,但是又怕他“念舊惡”,畢竟咱們和他有過矛盾;

和南京的朱由檢南明政府合作,現在小皇帝荒淫不理朝政,現在大權操縱在馬士英和阮大鋮手中,咱們去還不被二人迫害而死?

現在只有到湖南找何騰蛟比較穩妥,何騰蛟佔據西南半個中國,他擁立唐王朱聿健為首領抗清,勢力還是很強大的,只要和他聯手,大清就不能統一南方。既然如此,咱們就去湖南吧!眾將異口同聲的說。

李自成深深嘆了一口氣,說道:“關鍵是部隊我不能帶領著去,眾將有些不解望著他。“你們想想看,我逼死了崇禎,唐王朱聿健能容得下我嗎?再者說了,何騰蛟是唐王的大臣,我現在的身份是皇帝,你叫皇帝如何投降臣呢?讓皇帝給臣子說好話,我抹不開臉。”



▲奉天玉和尚與陳圓圓

這樣吧,我決定出家當和尚,部隊由李錦和高必正統領,明天一早就出發。眾將無奈依依惜別。

第二天,部隊中再也不見李自成的身影了……

以後這幾十萬部隊和何騰蛟聯手抗清,最後擁立唐王朱聿健做了第二位南明皇帝。

也就是說,起義軍退到九宮山的幾十萬大軍沒有憑空消失,消失的是闖王李自成,李自成到底去了哪裡了?我認為出家當了和尚,他就是後來的奉天玉大和尚。當然,歷史上李自成去向始終是個謎!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