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北勢力對抗中北方勢力獲勝較多,那東西勢力對抗中誰獲勝多

眾所周知,在我國曆史上,南方勢力與北方勢力的對抗中,以北方勢力獲得勝利的情況較多,那麼在東西勢力的對抗中,哪一方的勝利較多呢/

今天瘋狂哥就這個問題給大家分析一大波。

首先咱們得明確一下,東西方的分界點是哪?簡單來講就是我國地理上第二三階梯的分界,大致是北起太行山,南經秦嶺餘脈(也就是古代崤山地區),巫山,雪峰山,在歷史上許多朝代及勢力均以此線為分界,如秦、汗、三國時期的吳蜀等。


我國南北勢力對抗中北方勢力獲勝較多,那東西勢力對抗中誰獲勝多


由於東西的分界線太長,我們就把它分為三個部分北部、中部、南部的東西對抗

北部的東西勢力對抗中,西部要明顯優於東部

首先先梳理一下這裡的主要勢力的興衰:

晉(前1033年——前349年)亡於趙魏韓

趙(前403年——前222年)亡於秦

楚漢之際趙國,亡於漢

西晉末劉琨(306年——316年)亡於後趙石勒

前燕(337年——370年)亡於前秦

西燕(384年——394年)亡於後燕

後燕(384年——409年)亡於北魏

北齊(550年——577年)亡於北周

北漢(951年——979年)亡於北宋

從以上各勢力的結局來看,除了被分掉的姬姓晉國、劉琨、西燕和北漢以外,其他勢力均是被來自西部地區的勢力所滅。

我國南北勢力對抗中北方勢力獲勝較多,那東西勢力對抗中誰獲勝多

從地理上看,西部山川險要,東部一馬平川,東部政權想要鞏固,就必須控制並晉,控制並晉既能給以河北為核心的割據政權一個戰略縱深和迴旋餘地,同時河北政權也能憑藉並晉的重重山川險關節節抗敵,使己逸而敵勞,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北周和北齊之間的對弈。


我國南北勢力對抗中北方勢力獲勝較多,那東西勢力對抗中誰獲勝多

所以,對於以河北為根基的割據政權來說,只有控制了並晉地區和太行險要,西線防禦體系才算完善,而並晉地區如果作為一個獨立政權存在,則因其自然條件所限,難以產生足夠的經濟實力(兵馬錢糧等戰爭資源)支持政權的存續發展。

現在再看中段東西勢力的對抗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秦國。

秦國的祖先在周室東遷之後接盤了關中地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關中站穩了腳跟,在秦穆公時發展成為當時的西部大諸侯國,只是這個西部大諸侯國,也算是被逼出來的。

我國南北勢力對抗中北方勢力獲勝較多,那東西勢力對抗中誰獲勝多


當時秦國東面的晉國死死遏制住秦國東出的道路,使得秦穆公難以將手伸入中原地區參與爭霸,秦穆公也不是沒嘗試過,扶立重耳,與晉國聯姻(秦晉之好的來源),和晉國合作以求進入中原(著名的《燭之武退秦師》),但崤山峽谷的慘敗讓他清醒了,只要晉國在,秦國想要東出,基本沒可能,僅僅憑藉關中一隅對抗已經成為中原霸主的晉國,更是難上加難。

於是此後秦國渾身的力氣都發洩在了西戎,打服了一堆小兄弟,所謂“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這算得上是中段東西之間的早期較量了。


我國南北勢力對抗中北方勢力獲勝較多,那東西勢力對抗中誰獲勝多


李世民則運用了洛陽的地理形勢從而取得了洛陽虎牢之戰的勝利。面對王世充堅壁據守的洛陽城,李世民選擇了先掃清洛陽周圍的據點,拔除了洛陽所憑恃的險關包圍了洛陽城,而後竇建德率兵來援,李世民立刻封鎖成皋,使得竇建德援兵無法前進一步,最終打下了洛陽。

我國南北勢力對抗中北方勢力獲勝較多,那東西勢力對抗中誰獲勝多

所以,在中段,東西之戰總體上仍是西部佔優勢,而武關的存在給了東部政權直搗黃龍打敗西部政權的機會。由於中原地利和海拔上對西部的劣勢,在中段中原政權要重點控制的地區當屬宛洛,與關中政權共享山川之險,同分地利,方能更好的保護根據之地,謀求發展。

南部的東西勢力對抗

巴蜀和荊襄,因為地域的變化,到了東西分界線的南段,之前的例子已經不再適用,故而再列舉幾個例子。

巴蜀地區:

大成(25年——36年)亡於東漢

劉焉劉璋父子據蜀(188年——214年)亡於劉備

成漢(304年——347年)亡於東晉

焦縱據蜀(405年——413年)亡於東晉

東晉、南朝相繼據蜀

後蜀(934年——966年)亡於北宋

明夏(1363年——1371年)亡於明

荊襄地區

楚國(前1115年——前223年)亡於秦

孫吳(222年——280年)亡於西晉

南朝陳(557年——589年)亡於隋

蕭銑梁國(618年——621年)亡於唐

在南段,東西之間表現出的現象和中段北段並不相同,南段的東西勢力間的勝負,從西邊看,起家於巴蜀的,除了公孫述,基本都打不出巫峽。即使是公孫述,也僅僅是短時間據有過夷陵而已。

劉備東征直接被陸遜打爆就更不必說了。起家於北方地區而控制巴蜀的則基本能順利出峽,順江而下直搗荊襄,比如西晉滅吳,隋滅陳,唐平蕭銑。

從東邊看,無論是割據性政權還是全國性政權,如果面對的是僅僅據有巴蜀一地的政權則多能勝利,而面對被其他地區政權佔領的巴蜀則難以取得勝利。東漢平公孫述,成漢、譙縱亡於東晉,後蜀亡於北宋,明夏亡於朱明就是如此。

在南段,西部若想打贏對東部的戰爭,多路並進是必不可少的。羊祜開發的滅吳戰略事實上是巴蜀出峽的最好方略:“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陸並下,荊州之眾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並會秣陵,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眾,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盪,雖有智者不能為吳謀矣”。

一般來說,在南段,想要自西向東打,必須數道並進,使敵首尾難顧,這樣的話,從巫峽順流而下,則勢如破竹。如果僅以一軍出巫峽,則敵傾力扼守夷陵,西部政權的兵馬無法展開,一旦拖久了,就變成東兵以逸待勞,西兵師老兵疲,西部政權想要取勝,則難上加難了。

我國南北勢力對抗中北方勢力獲勝較多,那東西勢力對抗中誰獲勝多


而自東向西打,基本也是兩路並進,北攻漢中,南攻巫峽,而西部政權如果在巫峽一帶防守嚴密,則東兵想要取勝勢必要付出很大代價,岑彭和湯和的感受應該是比較深的,一個苦戰破敵,一個百計攻之,費心費力,可見一斑。東部政權想要拿下巴蜀,一般都是趁巴蜀混亂之機出兵,如此則成功幾率比較大。

總而言之,巴蜀若是自成一家,則想要東出就只能走巫峽一路,無法做到數道並進,難以成功,巴蜀若是從屬於關中政權,則可北出漢水,南出巫峽,兩路並進,白起破楚,即是如此。若是東南和全國的對抗,則巴蜀可以成為一個主要進攻方向(巴漢奇兵出其空虛)。

通視北中南三段,東西之戰的勝負表現為西部的優勢越較為明顯,所以總體上在我國曆史上東西勢力對抗中往往是西部勢力佔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