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生成藥物“餓死腫瘤”,副作用不可忽視

腫瘤為何難以治療,其發生機制究竟是什麼?

多少年來,科學家、醫生們對這個問題一直在進行著研究。直到1971年,Judah Folkman首次提出了“腫瘤生長具有血管依賴性”的學說,從而開創了腫瘤發生機理研究的新領域,同時也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即抗腫瘤血管生成。


首先,什麼是“腫瘤血管生成”呢?

腫瘤要想無限增殖需要從周圍的微環境中汲取充足的養分,而腫瘤細胞會產生大量的血管形成因子釋放到血液,誘發毛細血管新生及腫瘤中毛細血管網形成,為實體瘤的後續生長及轉移提供物質基礎,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良性腫瘤血管稀少,血管生長緩慢;而大多數惡性腫瘤的血管生成密集且生長迅速。因此,血管生成在腫瘤的發展轉移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這一過程將能明顯阻止腫瘤組織的發展和擴散轉移,這就出現了抗腫瘤血管生成。

抗腫瘤血管生成簡單說就是阻斷血管長進腫瘤裡,這樣腫瘤就無法獲取養分,就會“餓死”。抗腫瘤血管生成治療可選擇性地靶向微血管內皮細胞,具有強大的特異性抑制作用,且對正常組織毒性小,不易產生耐藥性。

目前,通過抑制新生血管來控制腫瘤是目前抗腫瘤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在臨床腫瘤治療中已廣泛應用,包括貝伐珠單抗、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恩度等)以及小分子多靶點激酶抑制劑阿帕替尼、安羅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

抗血管生成藥物“餓死腫瘤”,副作用不可忽視

隨著抗血管生成藥物的廣泛應用,一些不良反應也隨之而來,需要引起重視。抗血管生成藥物的主要不良反應有高血壓、心臟毒性、血栓、出血、蛋白尿、胃腸道穿孔等。

高血壓

1、是抗血管生成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2、貝伐珠單抗高血壓的發生以中輕度為主,總髮生率約23.6%,3、4級高血壓發生率3%-16%,嚴重高血壓發生率為7%,很少出現高血壓腦病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3、單藥索拉非尼高血壓的發生率為1.6%-18.8%,低於貝伐,其中重度高血壓發生率為5.7%。

4、有報道阿帕替尼高血壓的發生多為輕中度且可控,且其多數的不良反應可通過停藥或調整劑量實現控制和逆轉。

處理:

1、治療中監測血壓,若出現相應症狀,需要進行降壓治療。可選藥物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及β受體阻滯劑等。

2、首次接受貝伐珠單抗的高血壓患者,治療前應保證血壓符合標準。治療期間,尤其在治療的第一個週期,應積極監測並控制血壓,出現輕度高血壓(≥140/90 mmHg)或舒張壓升高超過基線20 mmHg的患者應開始接受降壓治療。

3、索拉非尼所致的高血壓,應避免使用抑制細胞色素P450代謝通路的鈣拮抗劑(注意不要吃葡萄柚),因其在體內蓄積可增加鈣拮抗劑的不良反應。

4、經過標準降壓治療仍嚴重或持續的高血壓或出現高血壓危象應停藥。




心臟毒性

1、常見的心臟損傷表現為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冠狀動脈事件等。

2、有研究表明,使用貝伐單抗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的患者發生嚴重心力衰竭的概率分別為1.6%、1.4%。

3、部分使用舒尼替尼的患者可見長QT間歇,但發生率較低。

4、有報道使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的心臟毒性主要表現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急性左心衰竭等,多見於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壓病史者,但發生率較低。

處理:

1、用藥前應詳細詢問病史,對於患有臨床明顯的心血管疾病或曾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應慎重使用貝伐,出現Ⅲ一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終止貝伐珠單抗治療。

2、密切關注患者臨床表現及監測心血管指標參數,如心電圖變化、射血分數等,一旦發現異常,要立即與醫生溝通予以糾正,必要時需停藥。

3、必要時使用輔酶Q10、二磷酸果糖等對心臟毒性具有積極預防作用。


栓塞

1、抗血管生成治療可能會增加腦血管事件、心肌梗死等的危險性。

2、有研究顯示,使用貝伐珠單抗的患者中,動脈栓塞率為3.8%,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靜脈栓塞,部分症狀較重。

3、應用索拉非尼治療後,部分患者可出現無痛性指甲下線狀出血,較少出現在足趾,常被視為血栓形成、栓塞的先兆。

4、有研究表明,應用舒尼替尼發生肺栓塞率1.4%,嚴重不良反應表現為肺栓塞。

處理:

1、用藥前需瞭解既往病史,既往有動脈血栓栓塞史、高血壓病史、65歲以上患者用藥後發生動脈血栓的危險會增加。

2、藥物使用時可同時應用全劑量的抗凝藥物華法林、低分子肝素等治療,不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3、一旦發生動脈血栓事件應立即停藥,及時進行相關處理。


出血

1、主要為腫瘤相關出血和皮膚黏膜出血。

2、貝伐珠單抗引起出血的發生率為30%左右,最常見的是輕度鼻出血,較嚴重的出血少見。

3、對服用索拉非尼的腫瘤患者的研究顯示:3級以上的出血發生率為2.2%。


處理:

1、在治療期間監測患者便常規、凝血指標及相關臨床表現。

2、發生鼻出血可局部按壓控制,對有凝血功能障礙或正接受全劑量抗凝藥物治療的患者用藥應謹慎,禁用於有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患者。

3、對既往有動脈栓塞史及高血壓的患者慎用,易發生動脈栓塞。

4、一旦發生動脈栓塞事件要立即停藥,對於l級無症狀或輕度症狀的出血,不需干預治療。

5、對於2級最小的、局部的出血,需要干預治療,但無需停用藥物治療。

6、對於危及生命的後果,則需永久停藥。


蛋白尿

較常見於使用貝伐珠單抗的患者,發生率為29.3%~33.4%,主要為無症狀的蛋白尿,3、4級蛋白尿甚至腎病綜合徵罕見,但老年人更易出現嚴重蛋白尿。


處理:

1、定期檢測尿蛋白,尿蛋白≥2g者應進一步收集24 h尿液進行總蛋白測定。

2、對於24 h尿蛋白定量<2 g的患者無需停藥。

3、24 h尿蛋白定量>2 g,則應暫停貝伐珠單抗治療並在下一次治療週期前複查。

4、出現腎病綜合徵的患者應終止貝伐珠單抗治療。

其他

傷口癒合不良、胃腸道穿孔在貝伐珠單抗應用中少見但後果嚴重。疲乏、手足綜合徵及腹瀉在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應用中較常見,還有一些其他的副作用表現。患者在應用藥物時應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異常,及時採取相關措施。

目前,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在臨床已獲得廣泛應用,此外,其聯合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的應用研究也正不斷為肺癌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在使用這些藥物時,醫生及家屬都應該瞭解相關藥物的不良反應及禁忌,注意監測患者用藥後的反應,以便能儘早發現並作出診斷處理,幫助患者從治療中最大程度的獲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 吳軍.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機制及處理[J].醫學述,2016,22(16):3154-3157.

[2] 徐玲玲.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機制及處理[J].國際腫瘤學雜誌,2010,37(3):196-199.

[3] 王亞磊.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進展[J].癌症進展,2018,16(10):1204-1209.

[4] 郭曉強,張秀巖,馮志霞.癌症抗血管生成療法的發現者——福克曼[J].生物學通報,2008,43(4):59-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