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醉仙楼斗酒

吃瓜赏画读金庸(六)


射雕|醉仙楼斗酒

酒是金庸小说中主要的道具之一。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用酒来表现侠道人物的冲天豪气是最恰当不过的。在金庸书中,有许多关于喝酒场景的精彩描写,特别是斗酒的桥段,更是妙笔生花,异彩纷呈。

如果说松鹤楼上,乔峰段誉的斗酒是波澜暗涌,意定神闲的;那么醉仙楼江南七怪与丘处机的斗酒,则是风起浪拍,惊心动魄的。

射雕|醉仙楼斗酒

《丘处机》董培新

醉仙楼斗酒是《射雕英雄传》中特别出彩生动的一段情节,丘处机一出场,就把这场斗酒的震撼之处呈现在观众面前。

完颜洪烈眼前一花,只见了一个道人手中托了一口极大的铜缸,迈步走上楼来,定睛看时,只吓得心中突突乱跳,原来这道人正是长春子丘处机。 再看他手中托的那口大铜缸时,一惊之下,不由得欠身离椅。这铜缸是庙宇中常见之物,用来焚烧纸锭表章,直径四尺有余,只怕足足有四百来斤,缸中溢出酒香,显是装了美酒,那么份量自必更加沉重,但他托在手里却不见如何吃力。他每跨一步,楼板就喀喀乱响。

这样的出场先声夺人,振聋发聩,接下来的斗酒场景之精彩可想而知。江南七怪与丘处机八仙过海,各出奇招,上演了一场高潮迭出,扣人心弦的斗酒大戏。

射雕|醉仙楼斗酒

姜云行选择了这场大戏中的一个分镜头来进行展现。

射雕|醉仙楼斗酒

马王神韩宝驹身在马腹之下,左足勾住镫子,双手及右足却托住铜缸,使它端端正正的放在马鞍之上,不致倾侧。那黄马跑得又快又稳,上楼如驰平地。韩宝驹翻身上马,探头在缸中喝了一大口酒,左臂一振,把铜缸推在楼板之上,哈哈大笑,一提缰,那黄马倏地从窗口窜了出去,犹如天马行空,稳稳当当的落在街心。

姜云行的这幅画,与文字的契合与传神不言而喻。

韩宝驹手中的巨缸几乎与他身躯一般大小,令人咂舌。韩宝驹的面目表情虽不是特别清晰,却有一种手托巨物,气定神闲的从容感。

而楼上的丘处机与江南七怪,更是含笑观望,不以为意,丘处机宽大的袍袖有着典型的兰叶描特征,当风飘逸,顿挫柔折,在如此紧张震撼的斗酒场景中注入几分轻松自如的从容气氛,彰显了高手们艺高人胆大的泰然与自若,又体现出惺惺相惜的彼此赞许。

画中的骏马,神骏矫健,奋蹄扬鬃,踏梯上楼如履平地,整个画面展现出跃然动感,令人目不转睛。

射雕|醉仙楼斗酒

《郭靖与黄蓉》董培新


马和酒是武侠小说常用的元素,金庸小说更是除了香气扑鼻的各式好酒以外,还有千姿百态的骏马英姿。

据说,在地球自然史上的几次生物大灭绝中,马很偶然地幸免于难,否则,今天的人类历史可能就需要改写了。在工业革命之前,马无疑是人类最重要的伙伴之一。

在艺术家的笔下,也常常有种种关于马的神来之笔。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画马大家当然是徐悲鸿,他以水墨的挥洒刻画出一匹匹骏马凤臆龙鬐的神逸风采。

射雕|醉仙楼斗酒

而英国斯塔布斯的《惊马》则是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出另一种传世的惊艳。

射雕|醉仙楼斗酒


醉仙楼斗酒,酒自然不可少的,其他的元素如高人,奇招,观众,店堂,在金庸以一整回的生花妙笔之下,都展现出鲜明丰富的千姿百态,令人拍案。

而姜云行攫取了这样一个分镜头,不仅有酒,还有马,无疑最是令人屏气静息,最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他行笔稳健,勾勒流畅,骏马身上的填墨硬朗有力,放大来看,发现作者融入微微的干湿破墨技法,层次分明,形象生动。整个画面工笔严谨,细致入微,布局精妙,动静得宜。

射雕|醉仙楼斗酒


酒楼名字也取的意味深长,能这样斗酒的,难道不是仙人吗?


往期回顾

先来段引子 - 吃瓜赏画读金庸(一)

第二段引子 - 吃瓜赏画读金庸(二)

萧峰 | 剧饮千杯男儿事

萧峰 | 虽万千人吾往矣

萧峰 |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下篇关键词:董培新,打遍天下无敌手

如果勾起了你的回忆,如果你觉得好玩,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欢迎给我们留言!有错的地方欢迎给我们指正!


欢迎关注“吃瓜群众赏艺术”!你的关注是我的喜悦,你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