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古话“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这有什么含义?

微尘微视界


农村老古话“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古人论带兵打仗,常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和人打拼挣家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年轻的时候不打拼,到老了一无所有。创业出名要趁早。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因此,增广贤文里就说“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


古代人寿命不是很长久,五十岁左右就衰老了。因此成家立业的最好时光在十六岁到四十岁之间,精力旺盛,年富力强,正是积攒家业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年龄段不行,也就能够看到老年光景如何了。

二十不勤。在古代,十六岁就是成年人了,弱冠之年就要考虑将来的人生大事。因此就要勤快的做事了。而这个时候还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话,要么家底丰厚殷实,还可以无忧无虑。家里没有隔夜余粮的人家,就要想办法谋生路了,不然就要被饿死。

三十不立。古人把三十岁叫做一道门坎,说三十而立。在三十岁的时候一定要有“立起来”的能力。如果在三十岁还没有一番成就,那以后就很难为人了。

四十不富。人在四十岁已经是不再迷惑的年纪。四十不惑。四十岁应该是什么都该有了的年纪。比如家庭,财富,和人脉资源等。如果四十岁还没有这些东西,一辈子基本也就完了。

五十而衰靠子助。五十岁就年老力衰,什么也干不动了。五十岁在古代已经是“知天命”的岁数,也就是老了等着升天的时候了。所有的吃喝拉撒睡都要靠子女赡养补助。

因此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说的就是人生很短暂,在该努力打拼的年纪一定要努力奋斗,勤俭持家,会自己的家庭积攒财富。凡事要靠自己,不能靠祖上庇护,不然老之将至,白发苍苍,则一事无成啊。


农民妹子一枝花


问:农村老古话"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这有什么含意?

古时的人寿命比现在短,人活七十古来稀,六十岁就已是老态龙钟了,而五十岁正是从盛年走向衰老的年纪。人从二十到五十就这三十来年是奋斗的好光景,走过这几十年,也就人老体衰而将近暮年了。


古时人到二十就是弱冠之年,告别童年少年,正处在人生的清晨时期,在这时就应开始发奋,勤奋努力,涨知识涨经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果在这年龄段荒废了,那以后的人生必定很难走。

三十而立,三十是成家立业能够独创天下的年龄,不能坐吃山空一事无成,如这个年龄再庸庸碌碌,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四十不惑,四十就是功成名就的年龄,过去四十就是人生能力的顶峰,人过四十天过午,四十一过,人的能力体力都逐渐有所下降,这时不发家,以后也就没你这一辈的机会了。

等到五十已知天命,回首虚度大半生,毫无建树,堪堪将临年迈体衰,残年余生也只有依靠儿女奉养了。


这句话的含意就是告诫青少年,要从小发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的起步从青少年开始,如果不从少年发奋,很可能要荒废了一生,等到老时后悔已晚。


金苹果老楊


"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哀靠子助"。这句古语告知人们什么呢?

人的一生以勤为本,天上不会掉馅饼,脚踏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二十不勤快,不努力,整天游手好闲,散散慢慢,没有一定的上进心。你说三十能而立吗,只有坐井观天,还依賴父母,那叫不立,一事无成。到四十岁怎么能富得起来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到五十岁后身体机能下降,再加上好懒怕动,怨天忧地,只要靠儿女来支助了,度自已的余生。



这句话是人生哲理,告诉人们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四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拼搏才会贏。网图。


有缘人153832681



李198588733


二十不起,三十至四十不发,五十过一辈子都是穷人,老了还行吗。


14349589233罗永华


含义: 蓦然回首,自己的一生,除了蹉跎,一无所有。


砀山小班


这句话说的是二十岁成年了不勤快点,三十岁的时候不能立足,四十岁的时候不能赚钱,而五十岁的是时候衰老需要子女来养!!!


凌雲182


二十岁的时候不拼命干活,三十岁了还没有发展方向,四十岁了还没有存几个钱,到五十岁了也挣不到钱了只靠孩子养了。

意思应该就是挣钱要趁年轻,等老了想挣钱都不行了。


农村随拍君


这句话意思是,20岁是要勤奋,奋斗的时候,30岁通过自己的奋斗有了成绩,40岁随着年龄的曾长不奋斗以力不从心了。50岁已经过了奋斗的时期。


露露59912


含义是这样的!说一个人二十岁时不勤劳到五十岁老了就要靠儿子相助了!这告诉你我们做人要勤劳!才能独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