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小学开始就当学霸的人,到了高中究竟有多少人还能一直保持优势?

自然醒98404206


此时此刻我正在教训正在上二年级的儿子 老师要求背课文 今天必须背过 明天检查 但他从6:30放学回来写完作业一直背 就没背过 课文不长 对他来说不难啊 一问他 他觉得很长不想背 把我气死了 现在都晚上11点多了 我还没让他睡 什么时候背熟了 什么时候睡 同时也特别担心 这孩子学习自觉性太差 根本不想学 都是我催他 从没有自觉学习的时候 我知道学习好的一般都是特别自律的 但这孩子一心就是玩 再大点更不听话了可怎么办啊 家里条件一般再不好好学习 将来可怎么办 真的很愁 同时有种说不出的伤心


h寒来暑往


教书十八年,当了十八年班主任,说说我的一点看法:

十多年了,教了很多“学霸”,也教过很多“学困生”。通常,绝大部分学霸在高中还是能保持对的优势,因为知识还是要靠积累,技能也要靠平时多训练,那些从小学就开始当学霸的学生,绝大部分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补课,有的甚至疯狂补课,甚至牺牲了童年的纯真与欢乐,走上了学霸之路,虽然作为一个老师,我希望自己能遇到更多的学霸,但说实话,现在的孩子读书真的是辛苦了,我曾经跟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霸有过交流,她跟我说了一句话:老师,你知道吗,我从小到大就是在培训班里泡大的。看到她优异成绩背后的辛酸苦累,真的觉得教育好残酷。说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学霸,但别忘了给孩子留一点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享受一下培训班之外的多彩生活。

努力学习,还要开心生活(途虫原创摄影)

当然,完全依靠时间累积,拼命在培训班里补课而成为学霸,或者说小学初中阶段完全靠拼命而炼就的学霸,在高中阶段就可能真的没有竞争力了。因为高中学科难度更大,对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更高,确有不少在初中成绩十分优异的孩子,到高中就泯然众人矣,有的初中毕业考上了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学得非常辛苦,而一旦成绩大幅下滑,又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我的观点是,凡事认真努力,但不一定非得成为学霸,顺其自然并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强大的心里素质更重要。


途虫的百味人生


我女儿资质一般,但很努力。初一第一次月考班级第二,年级55。第一的是一位女同学,年级33,然后三年初中,我女儿成绩起伏不定,最差跌到了年级100名,为了提高成绩,培训费都有4,5万,而那位女同学成绩稳如泰山,三年稳居第一,最好的时候拿过年级第15名。她家庭条件不好,从没有课外培训过。老师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报考排名第一的省重点。我女儿自知自己的实力不够,报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省重高。我们这里三所重高,报志愿时只能三选二。那位女同学报了第一和第二的重高,中考那天,我女儿超水平发挥,考进了第三的重高。而那位女同学没考好,语文作文竟然跑题了,要求写记叙文,她写成了议论文,不过她其他科目考的不错,分数还是进了第三的重高,可惜志愿没填,买的话至少8万,最后只好上了一所不知名的普高。


用户60690939062


我教了七年书,别的资历没有,学霸还是见得多,我了解的学生中,谁小学是学霸我不知道,但高中是学霸的人,小学和初中多数也都是学霸。为什么有这种现象,我觉得原因有三。


一、学习是个统一的系统的过程。每个环节都会影响以后的结果。小学知识,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大多是循序渐进,系统连接的,不会中间直接割裂,所以想高中做学霸,最好从小就是学霸,这样的学霸最稳定,也相对轻松。小学初中成绩不理想,高中想做学霸,就要困难的多。

二、智商是天生的。这点无法否认,有的学生天生就是智商高,学习能力强,只要他肯努力,自然是从小成绩就好,到了中学也是如此。稳居学霸的位置。毫无疑问,这种学生只要愿意,大学依然可以做学霸。


三、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效率。学习经验需要从小不断总结,学习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所以对学生来讲,小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如果学会了这两点,自然就是个小学霸,把这些能力再延伸下去,中学就依然是学霸了。


本文所有图片源自网络


朱铁平


我的外甥女从小到大都是学霸,嗯,我跟你们讲讲她吧。

我自己是一名小学教师,从教十多年。教过的学生大概有一两千个,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吧。我外甥女的智商和表现,可以说是我从教这11年来见过的最好的学生,起码要排到前五名了。

因为这个孩子的爸爸,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去国外工作,所以基本上是她的妈妈独立带大的,也就是我姐。

我姐平时上班特别忙,找保姆也特别不方便,所以经常把她锁到房间里。为了陪她解闷,在外甥女很小的时候,给她买了很多手工类画册。外甥。女四岁的时候就可以拼非常复杂立体的小火车,卡车和乐高了。我当时见到那些作品的时候是比较惊讶的,因为那些小火车,章鱼,还有小房子都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四岁的孩子不认识字,仅凭图画就能够把充满逻辑性的东西拼好,所以我是惊讶了。

外甥女在他们当地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这个并不奇怪,因为外甥女所就读的学校是集团子弟学校。可是后来外甥女考上我们本市最好的初中,仍然是第一名。

初中三年外甥女一直都是第一名,有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太简单了,但是这真的是我们全市最好的初中啊。到了高中,她还是。偶尔有第二的时候,我们还劝她别太累了,第二挺好的。幸亏孩子进取心也没有那么强烈,考第一只是习惯性所作所为,考第二她也并不生气,或者是失衡。

姐姐和姐夫两个人都是高智商高精尖人才。他俩都是工程师,姐姐发明了几十项国家专利,姐夫是一流大学的高材生,现在开的公司是在做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外甥女应该是遗传了他们的良好基因吧。

但是上天把这么多优点送给了外甥女,同时又给了她一个不太良好的身体。外甥女从小体弱多病,吃药打点滴长大的,每年都要住院一阵子。去年仅仅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发烧,转化成肺炎,差点要了她的命。ICU下了三次病危通知单,姐姐和姐夫都哭晕过去了。外甥女因为这个病休学了一年,都在家里边养身体。可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外甥女竟然把高二的所有课程全部自学完毕了。她从小到大,没有上过任何学习班,培训班,所有的课本,训练,辅导资料等,对于她而言都太简单了,轻轻松松过关。



也是因为这一年养病,改变了姐姐和姐夫的看法。他们觉得学历不再重要,生活过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就好。他们两个对女儿的要求也不像从前那样有很大的希望了。他们希望女儿不要去上清华,北大也不用出国,上一个厦门大学就好了。因为厦门大学风景好,环境好,适合养身体。

我想了想,这样也好,身体好才是最重要的,家庭幸福也才是最根本的,这样不是蛮好的嘛。不一定学霸就要当高精尖的人才,有一个完美幸福的人生也是赢家。


爱吃火锅也爱鱼


我儿子从小学时成绩就非常好,虽然平时学校班级没有排名,但根据考分感觉不会岀前三名,尤其是语文和数学。记得小学五年级升六年级的考试数学是满分,语文99.9分,那0.1分扣的是卷面分。

到了初中,七年级班里排名基本第一,偶尔第二。到了八年级班里多数第二,偶尔第一,年级1200多学生基本没出前20名,经常前十吧!到初中三年级,学校分了小班,在小班里也没岀过前5名,中招考试由于有点小失误,没发挥出平时成绩,考了600多点,平时不如他的考的都比他好,儿子难受好长时间。后来进了本市的第一高级中学小班。

现在在商中上高一,目前刚进行3次考试,基本都是阶段前10名吧,我们从来不给他过多压力,不过孩子学习很认真踏实,愿儿子学习越来越好,高考考出优异成绩!


孩子在高中


毕业很十多年了,还顶着学霸这个绰号。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小学成绩一直不好,就是那种呆呆学生吧,语文数学加起来不及格,但是喜欢玩小虫子,老师说成绩都被虫子吃了,直到初一还是倒数第五名,但是到初二随着物理和生物的加入,我的成绩开始蹭蹭的上升,先是物理满分,后面是生物、数学、化学、语文、地理、历史……,到了初三成绩已经飙升到全校第三了,为什么不是第一?因为英语!泪就不说了,到了高中,老师把我爸叫到办公室说:不加英语,他就是全班第三名,加上英语,你孩子还是全班第三名!就这样毕业了,上了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军校,后面转业,感觉知识都荒废了,尝试了一下,一建和注册测绘师,竟然一次过了。不过至今我最害怕的还是英语!

没有人是傻子,内心深处的喜欢学习才重要。一旦信心和兴趣崩塌,那就不可挽回了,就像我的英语。


LOVE兔13583826


我个人对学霸的概念理解为:

1.小学阶段。因为开设的课程少,处于早期儿童教育期,能快速理解老师的讲解,思路清晰,也能背诵有关内容,每次考试各科不低于98分的孩子就算个小学霸了。

2.初中阶段。课程多了不少,同小学课程相比,渐渐加难难深不少,初中学霸首先是要全面发展,不能有偏科现象,还要成绩稳定,有个人习惯的学习方法,头脑清晰,学习认真有成效,不是书呆子型的,除学习外,还有自己别的爱好与玩乐。长期保持在班级前三名,全年级十五名以内。

3.高中阶段。课程难度加大,同样保持全面发展,每次大考维持班上前名,成绩稳定,不要忽上忽下,全年级二十名以内。

一般而言,一个孩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一般会延续下去,主要三个习惯:

1.主动学习。

2.勤奋认真。

3.冷静思考。

如果拥有这三个好习惯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把学习安排的井井有条,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样的孩子在小学学霸,到高中期依旧如此。这样的孩子,老师放心,家长安心,都会很放心。因为这样的孩子把学习与娱乐都安排好了,学习与生活得很开心满意。

我个人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没有因为学习的压力加大而改变,反而更加得心应手。我小学期,因为班级少,可比性不大。初中后,课程多起来,也把竞争力当成我学习的动力,始终如一保持成绩优异。初升高,我唯一一个考入省重点中学。高中三年,分在理科班后,一直任学习委员,在全年级保持前十名。后来先被保送到武汉大学,我放弃了,又保送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放弃了。因为在我心中,这二所大学不是我想去的,我有自己的追求。后来我通过正式高考,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彭斯斯


我自己就不讲了,太久远,已没有参考意义。说说我的女儿。

从小就是学霸。学校考试基本都是班里第一,年级排名前十以内。从小到大从没有担心过她的学习,但是经常帮她写作业。她学习好,理解力强,一直觉得老师留的那些作业很烦心,既简单又重复。所以她就不做,我基本帮她做了六年的小学作业,告诉她神笔马良帮她做的。

业余时间爱读书,阅读量很大,凡是我认为有点意思的童话书基本都度过。就连哈利波特,七册全读过。画画、葫芦丝、国际象棋都可以。

小升初,本来考上一个著名私立初中,我没让她去读,因为我听说那里太重视应试教育,总是让学生刷大量题。我不希望女儿这样把时间都耗在刷题上。于是,就去了一个公办初中,很普通的一个学校。女儿学得很轻松,基本班级前三名,年级十几名以内。比小学有改进的是,作业都是自己做了,因为住校,她没有选择。

考高中时,班里只有两个同学考上重点高中,我女儿考734分(其中60分是体育成绩,文化课总分750分她考了674分)。另一个同学719分。

高中就没那么学霸了,因为是重点高中(广州市第二中学),大家都很厉害,不仅如此,而且都很用功。我女儿基本保持全班前三名的成绩,偶尔玩得过分时考过五名以外十名以内。

15年参加高考,以645的成绩考取华中科技大学。其中语文135分,只是数学发挥不理想,才考123分。

我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崇尚成长教育、快乐教育,我不喜欢应试教育。所以,平时对女儿要求是只要知识点会了,作业可以不做。所以女儿学习一直很开心而且从来没有厌倦学习。初高中寒暑假作业做,小学时基本没做过寒暑假作业。

就是这样。


智者三问


那些从小学开始就当学霸的人,到了高中究竟有多少人还能一直保持优势?有书君认为在小学是学霸,到了高中一直保持优秀的孩子占比并不高,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脑子聪明型的。

(1)孩子的脑子本来就很聪明,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



只要做到课堂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是到了初中所学科目突然增多,且学习难度增加,这时如果还是如以前的学习态度,不愿付出太多的时间去学习,那么学习就会出现下滑,甚至成绩一落千丈的现象。

(2)具有聪明大脑的孩子,好奇心比较重,对各种诱惑开始产生好奇,分散学习的注意力。


再者到了初中高中他们大都处在青春逆反期,大人的话听不进去,对各种事情开始有自己的判断力,这时如果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不能控制自己的玩耍时间,保证不了学习的时间,那么成绩也会下降。

2.没有聪明的大脑,学习用功型的学霸。


这种孩子一般学习都挺用功,自己控制能力也挺强,小学课程简单,自己勤奋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但是到了初高中,科目增多,难度系数增大,许多抽象的知识得需要灵活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的知识要善于总结归纳,能利用学过的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运用等。如果不能做到“巧”学,只是埋头苦干就可能是很用功,却没有好成绩。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霸到高中能一直保持优势的人并不是很多,关键在于自己能否经得住诱惑、是否比别人更加勤奋、是否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等这几个条件,否则就不能一直保持优秀。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