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会灭亡,你怎么看?

黄44750454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属于典型不学无术观点。阉党并非只有太监、阉人,也包括投靠太监的文武官员的一个政治集团。同时,阉人大部分都有兄弟,所以阉人后人也是指家族后代。本文从内帑入账角度专门说说,阉党能征税这个谬论。

(1)阉党收的税都做了什么

阉党能收什么税?在“如何评价天启皇帝,与崇祯相比如何”这一问题中,我们谈了天启在“王恭厂大爆炸”中才掏了1万两用于救灾,却用300万两内帑盖我们通常说的金銮殿。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就算阉党、太监们能征来税(他们征税本身就不符合规矩),那么,税收的花费主要去了哪里?

(2)阉党收的税进入内帑,阉党能收税主要根据是万历时期的税监,那么,税监到底收了多少税?

从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四年,矿税监收税进入内库,共计白银569万1797两,黄金1万2044两。王天有先生根据《定陵注略》《万历邸钞》统计。比《明史·食货志》的统计数字多了一倍。《明史》记载为“几及三百万两”。

但收税结果是什么呢?万历三十年九月户部上报了加税的结果。河西务关,之前布店160多家,现在30多家;临清关,之前流转商38人现在只有2人,缎店32家现在11家,布店73家现在32家;辽左所有布商关门;淮安等关汇报各地商人已经不来了。

中小商人已经进入窒息状态。由此,我们才会看到天启年间爆发了众多的市民起义。

税监被收税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商人,但最有钱、最能偷税漏税的皇商、官商、走私商的税却不敢收、收不上来。毕竟层次越高避税的手段越多。最终,中小商人成为税赋的承受者。

(3)宦官收税导致的问题非常严重

同样,十年收了三百万到六百万的税,平均每年三到六十万两,从全国范围内并不多。但是你要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

西班牙、日本已经对中国采取“禁银”政策并严格执行,由此,晚明的经济由严重的通货膨胀变成通货紧缩,对商业本来就是一大打击。再加上,以郑芝龙为代表的“走私海盗商”对外贸商的掠夺,更是成问题。

但这些并非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太监在收税过程中的贪腐问题”。每年三到六十万量后面乘以几倍那就看每个人了!

下文我们谈谈皇帝的内帑的钱都是怎么来的,以及怎么花的。


坐古谈今


不要神话一个太监了。

说这种话的人一般的理由就是:你看魏忠贤的时候没有党争,所有文人都被压得死死地,要么来跪舔,要么滚蛋。再则魏忠贤善于理财,为国家聚敛财务,不像到了崇祯的时候,国家穷到了没有钱的份上。

关于没有党争。不能说党争不好,就以为魏忠贤厉害。魏忠贤那个时代不是没有党争,是他压制了所有声音,万马齐喑而已。他派出的东厂太监,特务遍地,对魏忠贤稍有不逊,立刻就是下狱,轻则遭受暴打,重则惨死。这叫什么能力,这叫唯我独尊,这是恐怖统治。天下人民对他不满由来已久,《苏州五人墓》里记载的事可以参考。

第二他会理财。呸,他会搜刮是真的,他搜刮来的钱财饱以私囊。

这么一个残疾加文盲,他会什么,他所擅长的就是仗着权势,打击异己,祸害天下。

崇祯的时候之所以没钱,是因为当时 内有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外有金国人的虎视眈眈。

崇祯皇帝自己又刚愎自用 ,再加上颟顸的东林当 国家一步步走到了煤山。

可还试想一下,如果魏忠贤还活着,他又能做什么呢?

他在最宠信的时候,也没见到他拿出什么大的治国方针,这时候他估计更是一通瞎指挥吧 ,胜利了,功劳是他,失败了,责任是大家的


锦翼


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就是‘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其实这句话是源自《明史·熹宗本纪》‘乙巳,召见阁部、科道诸臣于乾清宫,谕以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大事。’,就是说在熹宗自知时日无多后,于乾清宫召见朝中大臣,然后告诉他们魏忠贤和王体乾非常忠诚可靠,可以担当大任。若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我们就得先看看在明朝的朝堂之中,宦官这一特殊的政治存在是怎样登上明朝的政治角斗场的?



自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一些列措施巩固皇权后,明朝的皇权和集权制可以说发展到了我们古代社会的一个巅峰。好处就是由皇权稳固带来的王朝长时间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坏处就是朝堂的三角稳定状态被打破,围绕朝堂的争斗会相对激烈以及皇权容易被孤立而成为京师一地之天子。

如果我们把古代王朝比作是一个大公司的话,那么太祖朱元璋的努力就相当于把大到项目审批、人事任免、资金往来、小到清洁卫生、曲别针,订书机的采购等大小事项的最终决策权全都收归到皇帝这个公司董事长手中。那么剩下的各部门经理(六部大臣),各级办事员工(朝廷下边的各级官员)所能分到的公司利益的这块大蛋糕就少之又少。因此所带来的董事长和下边各级人员关于这块大蛋糕的重新分配就会产生比之前更加激烈的斗争。应该说朱元璋也是考虑到后继者们会出现压不住阵的情况,所以就在各部门埋了钉子(六科给事中),只不过很快他们就叛变了。本来董事长还有以前一起创业的开国元勋和靖难功臣这些参股董事们的帮忙来一起守卫这块大蛋糕,可是随着土木之变这些董事们的势力被一扫而空,公司董事长在守护这块大蛋糕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吃力。所以后来的董事长们就就开始找帮手了。我把签字笔和印章给你(宦官势力),以后公司的大小事务没有你的签字盖章不行,但是你得帮我、得听我的,然后我会让你参与到公司保安(京营和厂卫)的管理工作中;之后又找到了以前董事们的后代,我让你们管公司的保安,你们也来帮我。所以说有明一代,宦官势力更多的是以一种皇权帮手的角色存在的。



可是到了嘉靖二十九年,趁着京营改制,朝臣们终于获得了公司保安的控制权(除了厂卫),皇帝再也护不住公司的这块大蛋糕了!这也算是后来万历无奈消极抗争的一个原因所在。然后时间到了天启时期,这位既无根基又年纪轻轻,更没万历和嘉靖那种智慧跟手段的新任董事长,面对已经拧成一股绳的底下各部门(在朝东林诸臣),只得将魏忠贤精心打扮一番后粉墨登场。所以看到这里我们应该也能明白,魏忠贤就是熹宗为了自保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我也可以很清楚的告诉大家,即使熹宗一直在位,魏忠贤也逃不过刘瑾的命运。当他完成护卫皇权、弹压百官、朝廷收入开源的历史使命或者说熹宗跟下边朝臣的争斗达到一个难以调和的临界之时,魏忠贤必然会成为替熹宗挡刀的牺牲品。

那么是不是魏忠贤的存在就一定能挽救大明的灭亡?当然不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给魏忠贤修生祠使得下边的各极人员借机耗尽了帝国的公藏私用,这是造成崇祯时期财政困难的罪魁;而魏忠贤买卖各部门的人选又加速了明末各级分支部门的混乱。这两点才是熹宗跟魏忠贤应该负的责任!

再回到开头熹宗所说的‘忠贤可计大事’,并不是说一定要崇祯继续重用魏忠贤。而是告诉崇祯,需要一个类似魏忠贤这样的人来帮助他。帮助他巩固皇权、弹压百官,开源朝廷收入,这样一来就能有更大的精力处理内外事务,防止激起更大的义军。然后崇祯就可能避免虽然兢兢业业,但还是自缢于煤山的下场。只可惜,崇祯根本就没明白哥哥的良苦用心。


战歌仰望星空


首先这个问题夸大魏忠贤的历史作用。

就明朝后期那个烂摊子,别说是魏忠贤不死,就是朱元璋再生,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朝,政治旧的平衡就不会被打破。当时所谓的朋党之争。魏忠贤是其中一方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如果说魏忠贤不死的话,那么两方势力实力均衡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就不会变成一个孤家寡人。崇祯皇帝就能成为一个左右朝局的中心。那么他的一些主张就会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对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并不大。

明朝后期,皇帝居然连出征的,军费就无法筹措。这充分说明了,如果朝中势力一方独大的话,皇帝就会被架空。皇帝就会相应的失去,话语权。

明朝的衰弱灭亡,是有其历史规律决定。明朝后期,各种社会矛盾已经累积到了,不得不爆发的地步。再加上天灾人祸。可以说是官逼民反。大明王朝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非人力所能挽救。

任何一个王朝的历史,都不是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书写的。历史,是由所有参与历史的人书写的。当天要大势所趋的时候。只能是顺势而为,任何无视历史的人都会被历史所碾碎。

明朝并不特殊。明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的一个。所以它也受历史兴亡的左右。



躺着看驴


明亡是一定的,全给让阉党背锅也是不全面的。文臣也是有问题的。

《五人墓碑记》是小时候学的一篇明朝的有名的文章。按照中心思想的写法就是:文章通过记述苏州市民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表达了作者“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思想。五人墓碑记是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年)创作的一篇碑文,反应的是苏州人民公元1626年反抗阉党捉拿周顺昌的事情。此距明亡1644年仅有有18年。

此文是东林党人复社的创始人张溥写的,文学成就是比较高。但其写的其中的事情就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五人中除一人是周顺昌的轿夫,据考证其他四人是把兄弟,本就替人背官司的人。儒家士大夫包括写的文章和史书是有中心思想,目的是有关教化,正人伦;所以写的文章事情可能是那么回事,但结果和起因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相信史书和东林党人写的文章,就会陷入西宫娘娘和八王千岁的好人和坏人之争。而不是去真实的了解一个王朝背后真实运行规律。

其实,当时看似党争,但背后实际是经济利益之争。明朝中后期出项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苏州和以及其周围的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其实明朝并没有工商税之说,明初因有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朱元璋开国时一切向着最落后的形式靠近,征收赋税以实物为主,而且一切赋税以人丁税和田赋为主。王安石也是在近代才被认为是正面角色,但在明清时期王安石一直是反面的的典型,北宋的灭亡被认为他要占很大责任。王安石变法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看是向最先进的经济靠近,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目的,有现代意义的扩张性的财政的方向,简单的说就是想以现代的企业制度来管理这个国家。王安石变法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依靠官僚来管理一个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都不清晰的公司,只能是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来经营,失败也是必然。但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在古典时期一次向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变革的尝试,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但古人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朝朱元璋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与民争利,是古往今来第一奸臣,故而反其道而行之。一切赋税向最基础的靠近,以田赋为主,宫廷用度以收入计算支出。为防止不够用,特意设立了名目繁多的专门的民户干某项工作。比如烧砖有专门的砖户,烧瓦有专门的瓦户,制造兵器有专门的制造兵器的户,关于这一点大家旅游天坛时,可以在天坛的围墙上看到砖上有烧这块砖的砖户的人名。

说了这些就是想说明我们的朝代的历史沿革下来的办法和眼光,有着其时代局限性也有着其努力。明朝中后期,经济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朱元璋的眼光,基本来说是上层建筑已经不适应经济基础,这就是所谓资本主义萌芽。万历朝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是为适应变化的一个小变革,也仅仅是吧赋税由实物改为银子罢了;张居正的考成法也就官员的绩效考核,省的一群官僚天天混日子不干正事。但就这也引起官僚的反弹,张居正一死,考成法也作废了。

万历以后不上朝也是对一群吵吵闹闹的官僚失去耐心,但其实万历国家大事依然是抓的很紧,比如说万历年间的三大征,背后的经济力量其实是江南的工商税,这些名目其实是茶税、矿税等工商税等效益好的工商税。但大家一定不要误会以为这些是政府收到的,和政府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些税是直接入“内务府”,征收这些税收的是皇帝派到各地的太监。所以万历朝的三大证等于用的是皇帝的私房钱。这样看似万历皇帝聪明,直接绕过了百官,省的你们中间盘剥了。但这样带来的弊病是离心离德,反正你又钱,有事反正是你皇帝的和我无关。这就是后来崇祯想百官捐些银子没人搭理的道理,都以为皇宫里银子还多呢,不知道这会儿是真没银子了。为什么崇祯没银子了呢?

天启朝重用魏忠贤的道理就是靠太监们在江南收工商税,此时辽东的努尔哈和明朝交战正厉害呢,当时的边防和军队都是要钱的,虽是当时的党争的厉害,但多少还在维持着,关宁防线得以组建。

崇祯朝魏忠贤倒台后,东林党等所谓士大夫们上台了。东林党背后是什么?是江南士大夫,是江浙的财阀,是江南的工商业主。东林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让皇帝收工商税,说些“朝廷焉能与民争利”之类的话。道理也说得过去,这些毕竟不是正路,反正没进户部。

但如果实际按照明初的田赋税的话,其实连官员工资都发不下去,而且这些税因为是直接面向最基础的农民收的,当时已经到了多收一点都可能会饿死人的地步了。但东林党人、浙党、楚党等不管,只是一味的强调我们要清廉等等,但你们干事啊!只是一味争吵以掩盖背后的利益,崇祯朝一口气换了十多个内阁大学士和首辅,其实重要原因也是这班人不认真干事。

对此再说五人墓碑记,就明显看出其东林党人格局之低下。清朝入关的时候钱谦益家的钱连满人都为之瞠目,为国尽忠?他嫌水凉。所以,万历十五年说世间也无张居正使我们这个(明)帝国步履蹒跚跌入深渊。


沙中土大溪水


魏忠贤后记应该是胜利的文人写的吧!可靠性,可信度各位大佬自己脑补。

在这里爱为说几个观点,搏大家一笑之言。

1 ,魏忠贤能出人头地,不是个傻子吧?大家都是明白人,魏忠贤巴结大领导(天启)为国家增加税收,得罪了几乎整个官绅阶层,唯独没给屁民加赋。史上这样干的基本都是文人,可敬的,青史留名的——商鞅,王安石等等。对了最近的就是大明最牛❌❌的张居正,搞了一个一条鞭法。最后是万历帝恨的鞭尸他,我就想问问谁在老大耳边,戳的这个头,挑唆的恨。怎么说也是相父不是。

2 魏忠贤贪得无厌,欺压百官,弄得是大明天下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号称九千岁。却没有良田万亩,庞大的家族群,国人对土地的贪婪和欲望,可参照范进中举。一群干儿子干孙子——文人居多,多少进士出身的,咱就不一一列举了。😂也没被称为华亭啊,松江啊……就是清末老袁都是项城啊。明朝的贪官多少家产再不说,大家可以看看正义的徐阶徐首辅家的财产,徐首辅可是清官中清官啊。更不要说严嵩严阁老了。

3 天启从小就是当太子培养的,受的是帝王教育,崇祯也就是遇见个好大哥,好嫂子要不以明朝的惯例是应该当( ) 养吧!括号里面自己脑补,16岁临危受命,三下五去二搞死魏忠贤,英明神武,完了……真的是完了,以后就是败笔百出,再也没有英明一次,神武一回。明末多少非东林党人能堪大用的,就是东林的孙老大人也……不说是能力缆狂澜,最少也能守土固防吧,结果呢?别的不说,首辅都能是走马灯啊!

4 其实说简单粗暴点,就是崇祯临危受命,没有大局观,没有帝王之霸气,平衡之术差点,加上被一群士族代表灌输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这些理想化学说,让一个比较容易冲动,而又有正义感爆棚的年轻人……做出了他认为可以媲美秦皇汉武的事,最后为了面子一次又一次的被这个集团欺骗,甚至是出卖(参照袁崇焕的五年平辽,结果举全国之力,到头来让野猪皮的儿子兵临城下。)到最后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之人,从而耗尽了大明最后一点体力……更可悲的是煤山自尽之后,京城的文人大臣们在李闯面前,表现出来清正廉明。那大把的银子哗哗的都捐献出来了!

爱为浅见,各位斧正!

谢谢谢谢


爱为


应该说魏忠贤不死 大明不一定灭亡

魏忠贤不仅仅是一个人 是一个团队 一个体系 一个完善的行政组织 他这个组织阉党绝对的忠于皇权 也是皇权的一种辐射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打仗打的其实是钱 不是其它 魏忠贤如果在 在紧要关头 他是完全可以想尽办法收集钱财的 是真正的不择手段可以搞到银子的 不像那些书生满口仁义道德 关键时刻屁用没有 哭着死去活来的凑不上钱 最后便宜了李自成 皇上那时候是好皇上 整日里可谓是兢兢业业 奈何当时的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魏忠贤不死 算是一剂良药 能不能救的活 就不是我等可以预见的了



我高健


魏忠贤只是一个权利大的太监而已,不足以统领全国臣民挽大厦于将倾。明朝能不能抗住满清和民众的暴乱,关键在于崇祯。虽然东林党尸位素餐,虽然崇祯没有旷世之才,但是只要崇祯活着,国家就是一个整体,就有可能守住半壁江山,甚至扫平天下。天子是国家行政的最高领导者,也是全民的精神领袖,所到之处千呼万应。若在李自成距离京城300里时,任用良将拒之;果断迁都南京过渡,迁徙江北民众往南渡江,调动北方军队断后,南方军队接应。转移完成后,对外沿江布防,对内安抚流民官吏,重整经济以资军事民生。

逃出生天,隔岸观火,修生养息,合纵连横,伺机而动,可安天下。


YS143800016


这个提法就不恰当;

无论魏忠贤死不死,大明一样会亡;因为大明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历代君王积累的矛盾的总爆发,或者说是量变引起质变。到了天启、崇祯时期大明王朝已经积重难返,改革找死,不改革等死。

之所以再谈及魏忠贤的积极作用,是因为他有区别于东林党的显著特点:顾全大局(不是只顾党争,排除异己),也就是这一点推出魏忠贤的重要作用,准确的说魏忠贤是无力挽回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的,但能为大明王朝续命几年是真的。

所以大明王朝的灭亡不因某个人做的某件事而改变运行轨迹;除非改变王朝运行机制性重新划分利益格局,这无疑是触动了多少权势人物的利益,不会有人把他们推到王朝对立面(皇帝也不允许这么做),这简直就是在革自己的命,大明王朝如果痛下决心改革,在万历朝就该执行了,到天启、崇祯时期,已经病入膏肓,魏忠贤这样的人物也只能为明朝续命而已。


过去即历史


首先就没有不灭的王朝,只不过杀了魏忠贤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也侧面的反映了一点,文人的下限比没卵子的阉人还低,宦官毕竟只是依附于皇帝的家奴而已,皇帝倒了他们也就完蛋了,而文人则不同了,谁当皇帝都会要拉拢文人,谁手下当官不是当?不过是换个东家而已,所谓的忠孝那只是台面上的文章而已,看看就罢了,当不得真的,魏忠贤如果不死,靠他的本事,至少可以保证明朝十年的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