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比CTO王璟:90%區塊鏈公司會消失,但爆點將在一兩年內出現

注:文章內容來源於互鏈脈搏記者對布比聯合創始人兼CTO王璟的專訪。


“類比1999年互聯網發展,其實我相信90%的區塊鏈公司,甚至99%的公鏈可能都會死掉。”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兼CTO王璟在接受互鏈脈搏採訪時,對區塊鏈未來1—2年的發展趨勢如此判斷。

寒冬之下,區塊鏈產業正在經歷一場殘酷的洗禮。

我挺喜歡現在這個時期的,空氣、騙子項目或者不想做事的項目,會隨著這一波寒潮,漫漫淡出大家的視線,而堅持做業務或做技術的團隊反而會在這一兩年內脫穎而出。

——王璟


王璟認為,未來一兩年內區塊鏈發展會出現兩極分化,不靠譜的項目加速淘汰,而真正做事的公司可能會拿出讓大家眼前一亮的東西。但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伴隨著寒冬而來的,是接下來區塊鏈企業的融資會越來越困難。

面對行業集體轉冷,沒有人知道它會持續多久,但對於絕大多數區塊鏈企業而言,更關心的是如何在寒冬中存活,以及未來1—2年內區塊鏈行業會出現哪些趨勢變化?

布比區塊鏈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在杭州2018年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上,互鏈脈搏與布比區塊鏈CTO王璟進行了獨家專訪。


布比CTO王璟:90%區塊鏈公司會消失,但爆點將在一兩年內出現

以下為採訪對話內容:

互鏈脈搏:2018年區塊鏈行業技術突破方面有哪些新進展?

王璟:我覺得今年區塊鏈在技術方面的突破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隱私保護,現在很多商業驅動以後,逼著很多的機構不得不去做隱私保護,否則很多的商業應用推不動。

第二個是性能,其實現在大部分的鏈都解決了,TPS就是差一些的可能有幾百上千,然後好一點的聯盟鏈就是做非公鏈的這種方式,可能上萬的都能做得到。

第三方面,是主子鏈的這個架構和技術是逐漸成熟,就是大家基本上已經共識出來雙層多鏈等方式。

互鏈脈搏:在技術研發方面,布比接下來準備圍繞哪些方向去做突破?

王璟:在技術方面,其實我們也是緊跟全球趨勢的,但是我們不會去盲目跟風,我們選取的技術方向,應該是未來1—3年內可能被大家接受或者能夠成熟的。

我覺得1—3年內比較容易實現的,或者能夠跟現有應用去結合的主要是四個方向:數據存儲、隱私保護、跨鏈和合約安全。比如說數據存儲、隱私保護和智能合約的安全方面,加上一些實驗方案,其實很容易在看得見的時間內就能出效果。

其它比如MPC安全多方計算、抗量子等複雜性很高,1—2年內其實都很難實現,這些我們覺得要麼交給其它團隊去做研究,要麼可能它不屬於我們這一兩年的重點方向。

互鏈脈搏:布比區塊鏈今年在業務落地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

王璟:今年布比區塊鏈在落地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進展。首先是布比跟產學研結合方面,因為畢竟一個公司技術團隊的背景是有限的,我們通過滿足高校老師的利益訴求來進行合作,在學術論文和專利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這相當於是一個互利互惠的過程,藉助高校的科研和研究能力,來降低我們科研的投入成本,但是產出或結果可以大家共享,同時我們可以幫助高校的更好地實現科研成果轉化,這是一個方向。

第二方面,因為我們過去有三年的行業經驗,所以今年我們在做客戶的成本上是在急劇下降的。以前我們先從科普開始,中間可能還要走非常激烈的競標,最後項目是拿下來了,但也沒什麼利潤可言。現在我們通過提升客戶門檻,比如我們會在客戶想要做合作的時候,先跟建立聯繫,甚至是做付費培訓或者有償諮詢的服務,來篩選出真正有合作意願的客戶,如果大部分企業連這一步都達不到,那其實後續的付費意願也是沒有的。

第三是商業應用方面,我們自己運營的這款供應鏈金融產品,從去年研發走到今年以後,開始逐步產生了運營效果。我們從一個客戶沒有,到現在大概有9家金融機構,70多家核心企業,包括了很多大型央企、國企等企業,然後圍繞這個平臺目前大概有70多億的資產登記和30多億的放款,已經接近一家小型的金融機構的業務規模了,我們相信做to B雖然很慢,但是一旦建立起互利互信的合作模式,它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互鏈脈搏:目前區塊鏈行業整體都在轉冷,明年布比在發展方向上有哪些戰略調整?

王璟:基於目前整個行業趨勢,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開源節流。一方面我們會嚴格內控自己的成本;另一方面,我們會收縮自己的業務面,篩選出性價比比較高的項目和行業重點去做,就是更專注於某個點或者某幾個點去深耕。

另外,在技術方面更加國際化、社區化。這方面我們反而是由點到面去發展,我們願意以一個比較開放的心態,去跟全球各個科研機構、技術社區和合作夥伴建立合作。因為我們代碼開源也三年多了,但是我們發現僅只是代碼開源,不會有人主動去給你貢獻的,必須要跟他們建立密切的合作以後,他們才有可能對你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互鏈脈搏:在您看來,未來1—2年整個區塊鏈行業會出現哪些發展趨勢?

王璟:類比1999年互聯網發展的時候,其實我相信90%的區塊鏈公司,甚至99%的公鏈可能都會死掉,所以我覺得可能未來一兩年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些空氣、騙子項目或者不想做事的項目,會隨著這一波寒潮,慢慢淡出大家的視線,反而是那些堅持做業務或者做技術的團隊,可能會在這一兩年內脫穎而出。

我個人還挺喜歡現在這個時期的,至少整個行業不再浮躁,而且我最近接觸的一些項目和產品,它越來越紮實和落地,這樣其實我覺得在近一兩年內反而會催生出整個行業裡面讓大家眼前一亮的東西,可能是某個技術亮點,可能是某個產品,或者是大家所期待的某個爆點應用。

互鏈脈搏:進入寒冬後,資本對於區塊鏈行業的熱情也在降溫,您怎麼看?

王璟:確實行業轉冷以後大家融資會越來越難。其實在這個行業裡面,想要去投資區塊鏈行業的資金是不缺的,不過你會發現大家篩選的標準越來越嚴格。

但是反過來,如果你符合他的標準,其實融資還是能夠比較順利拿到的。因為雖然行業冷了,但在過去一兩個月裡,還是能看到國內外有很多項目是拿到投資的,而且投資的額度並沒有受行業的影響,該拿多少錢還是拿多少錢,該估值多少還是估值多少。

所以,我覺得其實拿區塊鏈類比互聯網行業的話,可能跟互聯網的1998、1999年很像,但是熬過這一兩年可能就會出來了,新浪、搜狐、網易等第一批互聯網公司就是在挺過當時的寒冬後,快速發展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