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島式航母是不是未來主流?

南天一柱59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不是。

航母的主要作用就是進攻。

那麼,航母就必須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便於快速部署,及時趕赴戰場。

第二,生存力較強,不會隨便被敵人幹掉。

第三,能夠適應惡劣的海況,全天候作戰。

第四,相對易於製造和維修。

這四點,這種浮島航母都不具備。


浮島航母體型大,速度太慢,航速只有幾節。從中國到美國夏威夷也有4000多海里!

以它這麼慢的速度,怕是還沒開到地方,仗就打完了。


至於生存力,浮島航母過於龐大,根本不需要什麼反艦導彈去打。直接發射幾枚高精度的彈道導彈,使用子母彈頭,一兩發就幹掉了,你幾乎沒有辦法防禦。

這種航母的體積太大,如果遭遇惡劣天氣是很難使用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很差。

最後,大家可以算算製造這麼龐大的航母,光是鋼材就要多少。一旦出現損壞,維修又要多少時間。

浮島航母根本沒有實戰價值,所以各國都沒有製造過。


薩沙


浮島是浮島,航母是航母,浮島不是航母。

航母叫航空母艦,它是軍艦。而浮島實際上是一座可以緩慢移動的海上基地。浮島與航母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速度。航母可以達到30節航速,而浮島的速度是5節。浮島是不能編進艦隊作戰的,它的性質跟填海建島更為接近,浮島並不屬於軍艦。

浮島,從中國本土出發,開到關島,得半個月。要是像美國那樣全球部署,想去某個地方,怎麼也得走兩個月。這種速度,以及它巨大的目標,搞突襲是不要想,而以現代戰爭的節奏,等浮島過去,黃瓜菜都涼了。

浮島,你要是把它當軍艦了,看著覺得很神奇。但你要是看清楚了,它只不過是一座可以緩慢移動的小島,就沒什麼驚喜了。

浮島的使用並不是像航母那樣,哪裡有事,就氣勢洶洶的殺過去。它是提前部署在某個重要的戰略節點,當島嶼使。把浮島往那一停,就不動了。比如說咱們建一個100萬噸級的浮島,上面搭載300架戰鬥機,50架轟炸機......就部署在日本的身後,停在他海岸線1000公里的距離上。我離你這麼遠,也沒侵犯你主權,你也挑不出我毛病來。但真有事,我還能打到你。是不是很難受?你要是服軟了,我再慢慢的開走。

浮島的概念看著比較吸睛,但這個東西的前途並不樂觀。

首先美國就不會造這東西。他的盟友和海外基地遍佈全球,不需要再額外造浮島當基地。而且浮島的速度是美軍不能容忍的。需要打仗,從準備動員到開到戰區,用了3個月,這不胡鬧嘛。

而地球上有實力造浮島的國家除了美國也就剩中國了。

浮島要比航母大10倍,但它的價格並不會照航母貴多少。它就是一座島上面建機場,機場跑道最起碼不用彈射器。浮島體積大但技術含量低,它的主要成本就是鋼材,而這都是軍艦上相對低端便宜的部分。也就是跑道的鋼材高端一些,但它也無需鋪滿全島,技術難度也要低於彈射器和雷達這些東西。而我國還面臨著鋼材產能過剩的問題。浮島的技術難度介於滑躍起飛的航母和郵輪之間。也就是說技術難度低於咱們的國產航母。

所以說,建造浮島對中國來講,並不存在技術和資金的問題,只是存在需不需要的問題。

如果說面對第一島鏈,日、韓、臺、菲這一圈,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島嶼,機場和遠程戰鬥機來解決問題,當然還有東風家族。在這個區間內,我們不需要浮島。如果有浮島,我們肯定要把它部署在關島附近,也就是把基地部署在美國面前,日本背後。實際上這麼做,就意味著我們整個國家的戰略開始進行轉變,由韜光養晦向爭霸轉變。

隨著實力的增長,韜光養晦的國策是必然要捨棄的,發展到一定程度,你再想養,人家也不讓你養。長成了恐龍,想藏你也藏不起來。爭,是肯定的,但什麼時候爭是個問題,要不要再裝十年、二十年?真的要爭,南下還是北上,這都是大問題。

回到浮島上,它本身其實是個很小的問題。造兩個很容易。但它牽扯出來的是整個國家未來的走向,甚至會影響整個民族的命運。

我們有航母,它可以沒事四處轉轉,也可以待在家裡。浮島這玩意就得提前直接頂到人家的家門口,是擺明了要跟你幹了。不提前開過去,真打起來,它在海上開半個月,還有啥用了。

目前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排水量超過10萬噸,航速能達到30節,這已經目前是人類科技的極限。如果把排水量增加到20萬噸,航速也要求是30節,對動力的需求是成幾何數增加的。想把50萬噸-100萬噸浮島的速度提到30節,樂觀的估計也得150年以後。但那時候,航母是不是得開300節了?還是跟不上。

不過即便是我們由防禦轉為進攻,派艦隊直接奪島,然後建立基地,也要比把浮島開過去快。

總的來看,浮島最大的缺點就在速度。速度慢,我就得提前部署,提前部署,就暴露作戰意圖,這樣就會喪失戰爭的突然性。我開著100萬噸的浮島向你家漂去,走一個月,這等於二十四小時時刻在通知你:我要打你了......

當然,如果底氣足,建兩座浮島成心噁心人也可以,我就造了,就放你家門口了......


銳視覺何老師


浮島式可用作軍事任務,包括補給、著陸飛機和兩棲車輛的基地。JDG的浮島設計是模塊化的,由多個半潛式船體部分組裝而成。儘管各個模塊的體積很大,但通過將半潛重型起重船從陸基造船廠運來的模塊連接在一起,浮島可以很容易地組裝在深海水域中。JDG浮島它的長度為2公里(與其並排的貨船大約有400米長),它的大尺寸是由於JDG的造船技術的模塊化建造而成為可能的。這些島嶼也可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旅行。這樣巨大的基地可以容納海軍陸戰隊營和戰鬥機/攻擊飛機的機翼,而且與固定的島嶼基地不同,它們可以從敵人的導彈中重新部署。對JDG浮島的技術描述是“深海支援基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試圖建造一艘200萬噸的航空母艦,足以支撐更大的反潛作戰飛機(與德國U型潛艇作戰)。由黃鐵礦(一種冷凍的、輕於水的木屑和水的混合物)建造的。在戰爭中的浮島計劃包括皇家海軍的哈布卡克計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大型冰混凝土航空母艦,到本世紀初美國海軍的聯合移動離岸基地計劃,其中的研究要求能夠容納1.5英里長的簡易機場。這些項目的目標是,一個流動的浮島可以運載比航母或兩棲攻擊集團更多的飛機和士兵。中國模塊化浮島設計的另一個軍事優勢是,它的大面積和分隔結構將使它很難沉沒(對手將不得不打擊大量模塊,以損害該島的適航性)。
聯合移動海上基地JMOB是美國在21世紀中期提出的使用300米×150米鋼/混凝土浮動模塊建造大型海洋航行基地的建議。JMOB的目的是取代沙特阿拉伯和日本等地的基地,儘管大多數JMOB的配置將比這個最大的版本要小得多。對中國來說,一個浮島空軍基地,除了明顯部署到有爭議島嶼之外,還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全球軍事投射工具,尤其是解決中國與美國相比的戰略弱點之一,即中國缺乏外國軍事基地。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可以從儲備充足的浮島上展開反海盜任務和人道主義救援。對浮島的更有力利用可能是在潛在戰場水域以外的臨時或永久部署。

武器裝備獵奇


浮島式好吃母名該是未來的趨勢,因為相對成本低。以核動力為能原續航能力強。而門上可以根據需要組裝各種規模及形狀。

我認為這種浮島式《航母》在和平時期完全可用於海洋開發!進而搞《迷你浮島小城》用作旅遊開發!核能可作為生活能原(如海水淡化,設施農業耗能,人生活耗能等)!先下手為強!我們先走一步,先在公海上《圈得一席之地》以爭取主動!!畢竟地球陸地有限佔地球表面百分之二十幾)!而海洋遼闊。正等人類去開發。所以海洋浮島對人類的將來的《生存意義》非常重大!(本人一直這樣認識)。可能將耒的人類生存的《諾亞方舟》!


楊長河69028641


在日新月異的高速、高精度、高度智能化的打擊武器面前,浮島式航母生存概率大大降低。由於浮島式航母目標過大、速度也就必然過低,由此帶來的部署機動不靈活,易受攻擊等缺點勢必不適應未來高科技戰爭。如果將現有噸位的航母按照模塊化進行統一設計,合在一起就是海上的戰略打擊基地和機場,分開時就是幾個單獨的航母打擊艦隊,這種根據不同的作戰需求進行組合或拆分的航母戰術,也許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虎嘯無邊


不會成為主流。早在幾千年前我們就做過如此實驗了,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戰!


太陽╰花


弄這麼大一東西你怕是怕彈道導彈打得不準


沒有船的海盜111965471


所謂浮島式航母只適合美帝反恐,對其他國家來說就是刷積分的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