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禎成功拯救了大明王朝,歷史會怎麼評價他?

灬餘生1


崇禎皇帝如果成功拯救了大明王朝,估計和後來清朝同治皇帝的評價是差不多的,多半也是沒有太高的。因為在封建時代延續一個王朝其實並不是那麼難,能讓王朝重新強大,這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同治皇帝時期,他面臨的局勢和崇禎是非常相近的。當時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席捲了大半個南方,大清王朝處於岌岌可危的局面。同時當時列強也頻頻入侵,朝廷毫無招架之力,北京城甚至都被攻陷了。可以說同治皇帝時期的清朝,是比崇禎時期的明朝還危險的。
為什麼同治皇帝最後還是讓大清延續下來呢?因為大清做的很多事情雖然沒有底線,但是的確在當時是保全朝廷最好的方法。大清一心剿滅內亂,為此甚至不惜和外國列強聯合起來剿滅了太平天國。因為清朝的統治者認識到了外國列強是不想推翻清朝的,他們要的只是利益,真正會推翻大清統治的是像太平天國那樣的農民起義軍。
不可否認明朝到了崇禎時期已經病入膏肓了。但是如果說崇禎皇帝的明朝一定要滅亡,那倒是未必。換句話來講,崇禎如果不自殺,臉皮厚點,撤回吳三桂軍隊,收縮自己的防線,逃往南京,明朝肯定能夠接著延續好多年。
因為歷史上很多封建王朝的首都都被人佔領過,但是皇帝只要不被殺,重新號召天下軍隊出兵勤王,極有可能重新恢復統治。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都是如此,封建王朝的生命力其實還是很頑強。
所以只要崇禎不死,大明朝就有名義的統治者。只要等待時間,各地的地主武裝訓練軍隊,朝廷極有可能鎮壓住李自成的部隊,甚至還有可能重新收復北方。不過,大明朝若干年還是會滅亡,因為農民起義即使不滅亡一個王朝,那麼也會削弱王朝的實力,這個時候各地會出現強大的地方勢力。這些地方勢力慢慢軍閥化,隨後朝廷才會慢慢滅亡。
至於說崇禎皇帝通過改革,讓明朝再次強大,這多半是不可能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史學界對崇禎皇帝的評價並不差,因為崇禎並不是一個窮奢極欲的皇帝,而且他還有一個勤儉的優點,堂堂一國之君竟然穿帶補丁的內衣。而在中國歷史上,如此節儉的帝王只有隋文帝楊堅和崇禎皇帝朱由檢。



史學界還有一個普遍的認同,明朝的滅亡責任並不在崇禎,而根源是萬曆皇帝。所以,如果崇禎成功的拯救了大明王朝,那麼崇禎皇帝就成了名符其實、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到時候,歷史對他的評價比現在還要積極,他的功勞甚至比朱元璋還要大。因為想要做到這一步,崇禎皇帝至少需要解決三方面的問題。

一、崇禎即位後,所面臨的是一千瘡百孔的國家,整個社會局面遠比我們想像中要複雜的多。尤其是閹黨集團經營多年,樹大根深,不但禍亂朝綱,甚至染指國家的軍事戰略。儘管崇禎上臺後馬上將魏忠賢除死,但是閹黨集團餘孽並沒有徹底剷除,仍如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袁崇煥之死,閹黨餘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無奈之下,崇禎皇帝選擇了自毀長城。所以,包括東林黨、閹黨在內的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是崇禎皇帝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天啟皇帝的不作為,給了閹黨集團做大的機會,而萬曆皇帝最大的過錯,就是坐視後金的崛起而無動於衷。當努爾哈赤的後金鐵騎如星火燎原席捲遼東,如夢初醒的明王朝也敲響了滅亡的喪鐘。如果,崇禎皇帝要想拯救大明王朝,滅掉後金是他的必經之路。但是,崇禎皇帝根本做不到,因為沒有強盛的國力的支撐,明朝對後金的戰爭,結果只能是被虐的體無完膚。

三、社會矛盾激化是農民起義暴發的必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明朝後期並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土地兼併、殘酷壓榨、橫徵暴斂成為了壓垮農民的三座大山。如果,崇禎皇帝想穩定國內局勢,必須得給老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如果要現實這個目標,崇禎皇帝就得劫富濟貧、虎口拔牙,而實現財富的重新分配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崇禎皇帝拯救大明王朝的現實意義

明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最後一個漢民族政權,它的成功延續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清朝的統治並沒有帶領中國走向開放、自信、包容、富強,相反清朝的閉關鎖國,無視民族尊嚴,讓整個社會進入了麻木不仁的病態。大航海時代已經如火如荼,而清朝統治階級依然志得意滿,夜郎自大,閉門造車,而且還用它的愚昧扼殺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究其根源,滿清是從奴隸社會直接過度到封建社會,所以並不能代表先進的生產力,當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而清政府還在反其道而行之。所以,如果崇禎皇帝拯救了大明王朝,他還拯救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的看法!


國史春秋


這個問題提的只是如果!但是歷史很是無情的,歷史沒有如果!

假設一下如果崇禎皇帝真的能挽救處於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歷史不會有太高的評價!說不準評價更低,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如歷史上曾經的那些王朝如出一轍,已經是千瘡百孔了,即使能挽救一時,也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命運,最多能將王朝的壽命再苟延殘喘幾十年而已!

如果崇禎帝真的能挽救大明王朝,歷史不會有太高的評價!因為歷史是在前進的,即使他成功挽救王朝於水火之中,但不會有後來康乾盛世的豐功偉績吧!因此這個假設不成立!自古以來,順應歷史潮流的都會冉冉升起,而開歷史倒車的最終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的體無完膚!


曉雙侃歷史


首先,崇禎成功解救大明這個是很不現實的,崇禎皇帝做個守成之君尚且不足,在明末那個烽煙四起,生死存亡的特殊時刻更是註定了無可挽回,

大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發展已經是矛盾重重,社會矛盾空前激烈,人民起義此起彼伏,關外清軍虎視眈眈,加之天災人禍接踵踏來,自明朝萬曆皇帝至今,已經是江河日下積重難返了,這是歷朝歷代積攢下來的弊端,可以說他接手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爛攤子,就算再怎麼有能力也是於事無補了。

歷史發展必然有其合理性,大明就像一個病人到了危機重重的時刻,此時只能慢慢調養,而崇禎心急氣躁,恨不得在一朝一夕之間振興大明,如此做法往往卻適得其反,他自己也向大臣們哀嘆奈何大明天下亡與朕手,可見他確實是能力有限,這麼個爛攤子,即使永樂洪武在世也是不行的,

但既然說如果,那麼假設崇禎平定李自成起義,平定了關外的後金,大明滅亡也是遲早的事,他的評價最多說是力挽狂瀾中興之主為明朝續命多少多少年,或許也是歷史的罪人,血腥鎮壓了農民起義,十惡不赦的劊子手,只有大明朝愛民,人民才會愛大明,所以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amply龍仔


崇禎解救了大明王朝,我們假設下,那應該是成功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流民叛亂自古都是因為吃不飽飯,若是活得好好的誰也不會去做造反分子。

然而大明到了這個時候,就像一個癌症病人,長期被各種內耗困擾,社會財富的分配也已經被壟斷定型,一個社會缺少內在的發展動力,卻充滿了中國文化裡最典型的宮廷朝堂內鬥,這樣的病人,即使你今天治好了他,他明天說不定就又發熱。

而我們漢文化又缺少對外擴張的主動,無法把矛盾轉移出去,那就只能不斷內耗,內耗結果就是終究有一天,會被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侵。

儒家文化薰陶下,越往後,血性越少,而長久以來形成的優越感,更加重了對外擴張的輕視,自我感覺守著一片地方挺。

所以,靠修補是沒用的,歷來改朝換代,都是一次社會財富再分配,依靠的是血流成河!相當於把一部分矛盾用無數人的生命來解決!而一次新的分配財富,又讓無數老的貴族倒臺,讓其他人看到繼續努力的希望。

崇禎皇帝再能耐,也無法給大家這個希望,這念頭一旦點燃,就不說給碗飯吃那麼簡單了。


劇飲千杯


如果崇禎真的能夠挽救明朝於水火,那當然是功德無量,後世稱頌。那可歷史就要改寫了。

也許就沒有滿清統治中華這一回事了,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可能在公元1700年左右步入資本主義社會,和西方進行商貿文化交流,中國也許可能更早的步入發達國家行列,也許還是君主立憲制。像英國的女皇,日本的天皇一樣,皇帝仍然是民族的形象,受人愛戴。

中國更早的發展起來了,中國也許會長久保持世界領先的地位,就不會有後來的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和中日戰爭,及日本侵華戰爭。

那樣的話,中國保持世界領先的位置,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輪不到英國,也輪不到美國,朝鮮,韓國,南越,緬甸等國仍奉中國為尊主國,就像今日美國和歐洲,北約之間的關係,日本肯定是中國文化的跟隨者,在不斷的向中國學習,就像英國和美國的關係。

世界的主導地位是中國和華人決定的,世界上有30億人在使用漢語。世界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都在中國。

重點是漢文化,中華文明得到了更好的一脈相承的傳承和發展,現在又是一個文化盛唐,大家大師雲集,人人讀詩書,個個琴棋書畫,君子風氣盛行,社會更加誠信,有愛,仁義,民主,尊法崇道,煌煌大國,國泰民安,世人敬仰。


北地君


《明史卷二十三 本紀二十三》: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文昭仁武皇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也,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母賢妃劉氏,早薨,天啟二年,封信王,六年十一月,出居信邸。



七年八月,熹宗大疾,召王入,受遺命,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崇禎元年。

以下內容為明高宗武皇帝如何剿滅李自成叛亂,如何把皇太極打回寧古塔老家,如何整頓吏治,如何革新財稅,如何改革兵制,如何清除黨禍云云……

因內容無法做到邏輯自洽,以達到題主所言挽救大明朝的結果,故而省略三千字……



贊曰;昔光武帝中興,宋高宗復宋,得以延國祚,存社稷,功莫大焉!此二君者史皆稱為中興。帝即位於社稷動盪之際,受命於國家危難之時,彼時關中大旱,流民賊子亂起,宗廟社稷危亡頃刻間;東虜所謂黃太吉彼輩,掃蒙古諸部,迫藩國朝鮮貢之,數次掠我中原,侵吾疆土,掠吾人民,已成肘腋之患。

然帝恭儉仁厚,堅毅果敢,臨此大夏將傾之危,選賢與能,擢棟樑賢臣為閣部,革弊吏治,肅清黨禍,充盈歲入,得以易邊軍之齷齪,練強軍以衛天下,拔良將以禦敵,方平內患,逐虜于山野之間。赳赳雄斷,於謀鹹贊,受命昭天,以隆大明!



大概我想在另外某個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時空裡,會有這樣一本《明史》來評價這位逆天改命的皇帝吧。或許大明又能活個百八十年,又或許只是曇花一現,誰又知道呢?

反正崇禎陛下已經含恨九泉,無面目見祖宗了。

以上純屬戲說,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緣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政權的衰落必然不是三年五載那麼簡單,終需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和規律。

而明朝也無法例外,早在萬曆期間就埋下了各種滅亡的禍根,只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

其實明朝的法制太嚴,刑罰、毒刑、酷刑最是嚴重,而且每一個階段都出現“專權”現象,幾乎脫離中央集團管理,比如藩王專制、宰相專權、太監錦衣衛濫殺無辜,最終受苦的是老百姓和較為效忠的大臣,地方軍閥對朝廷的嚴厲管制也起異心,自己有意保存自已的實力,以防受誅殺的“本錢”。

而崇禎皇帝仍然無法營造大臣可信的氛圍,可謂民心、軍心渙散,崇禎皇帝又多疑,眼看李自成義軍進犯無計可施,地方軍隊也調不動,只能御駕親征,據說也自殺了,清兵也乘火打劫,明朝滅亡。

其實崇禎並不昏庸,而是有一定的治國能力,是隻能生不逢時,萬曆留下的亂攤子他也是迴天無力……

如果他真的能攙救大明,那自然會受到世人的肯定,總之末代皇帝很難受到較好的評價,若能扭轉乾坤,那效果就讓人割目相看。


知足常樂6144539457


這是笑話。一個靠八股支賬,太監執政的朝代能蒸救大漢民族。看西方你就明白了!西方人此時奠定了邏輯功能的計算,為後來電腦計算鋪平了\\道路!物理,化學全面遙遙領先世界,化學週期表誕生。炸藥正在理論上出現!人造衛星理論上已實現!祟禎王帝有什麼?還不是軍閥,惡雨豹


Rock181538653


如果,崇禎成功拯救了明朝,將會和秦皇漢武齊名,將會被史學家大書特書,也將會改變中華民族的歷史,成為又一個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