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導向最明、乾貨最多!“起底”資陽“三新”幹部

原標題:特稿|“起底”資陽“三新”幹部

史上最嚴、導向最明、乾貨最多!“起底”資陽“三新”幹部


川報觀察記者 劉宏順 郭靜雯 李秋君

12月5日,籌備了3個月之久的“資陽市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先進典型表揚大會”召開,30名優秀幹部受到表揚。這是2014年以來,資陽首次召開全市範圍內的幹部表揚大會,重視程度之高、規模之大,為近年之最。

會上,資陽市委書記陳吉明頗為動情,他說“在資陽改革發展的風雨歷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敢於擔當、善於作為的先進典型,今天受到表揚的30名幹部,就是他們中的代表。我們隆重表揚他們,就是要為大家樹立身邊的標杆和榜樣。”

這些“三新”幹部是如何選出來的?他們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如此高規格地召開表揚大會,背後透露出何種深意?

史上最嚴:

5輪評選“ 三新”幹部經歷魔鬼式篩選

樂至縣委副書記劉建華因在推進樂至農業農村、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等工作中主動擔當、成效顯著,成為當天被表揚的三十分之一。

戴著大紅花登上領獎臺,會場上接過證書,握手、合影,一系列現場表揚程序只花了不到1分鐘。但會場外,他過去約30年的檔案履歷、社會關係,都經歷了像過篩子一般嚴格的審查。

拿出一份做滿星號、圓點各種標記的評選資料,參與本次評選的資陽市委組織部幹部二科負責人,清楚地向記者展示5輪評選的詳細過程——

10月初,資陽6000餘名具有推薦資格的副科級以上幹部經過各行業、領域推薦,一份197名的建議人選名單出爐。

魔鬼式的篩選就此開始。

某部門一名十餘年前收受過紅包的幹部名字後面,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叉,直接淘汰。一週後,組織部又分別徵求紀委監委、環保、安監等11個市級部門意見,一些幹部被“一票否決”,又有137名幹部被“擠”出名單,60名幹部正式進入“初步人選”。

但等待這60人的,是更為嚴格的審查。

10月中旬,由市人大、市政協正縣級領導幹部擔任組長,宣傳部、發改委等市級部門抽調的31名幹部組建的5個考察組,分赴60名“初步人選”的所在單位,通過民主測評、個別談會、集體面談等形式,”有的幹部儘管個人工作成績突出,但所在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滿意度靠後,直接剔除。”“像照X光一樣,每一名入選幹部都被深入考察,極為嚴酷“。

5輪評選,層層篩選,遠比通常的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標準更為嚴格。”資陽市發改委一名參與考察的工作人員直言,“評優就是過篩子,每個人都被查了個底朝天。”

導向最明:

把“擔當作為”的幹部選出來、提上去

會議現場,卿明彬捧得了“三新”幹部榮譽證書。

作為資陽市發改委副主任,2017年10月,卿明彬抽調任中國牙谷指揮部副指揮長、規劃建設組組長。這是除臨空經濟區外,資陽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增長極”。一年多來,他高效推動中國牙谷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和功能性項目建設,主導創新PPP項目模式和供給側結構改革制度。

當天,同樣來自發改委的另一名幹部——重點項目管理科科長唐瑜也受到表揚。他創新提出全市項目推進政策措施、三級調度等意見建議,被稱為產業發展的“金點子先生”。

有的部門“一員難求”,發改委卻獨中兩“員”。30名先進典型中,來自經濟項目發展一線的共有7名。不難發現,此次表揚尤其重視急難險重的項目一線和直接面對矛盾棘手的業務型崗位。

但平常生活中絕大多數為一般崗位,是不是一般崗位就沒戲?

“絕不是這樣。”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表揚的名單中,同樣有工作繁雜瑣碎,長期加班加點的綜合服務型崗位上的幹部。“

資陽市委辦公室綜合室副主任羅芝俊就是這樣的幹部。12月5日當天一大早,羅芝俊才剛剛通宵趕完一份材料,然後馬上就匆忙趕到會議現場。

年輕幹部頻頻出現,也是表揚名單的一大亮點。

今年39歲的楊峰,現任資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雁江區蓮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曾任資陽市城市行政執法局副局長。“勇於擔當”是他留給同事的普遍印象。他曾推動北改項目2000餘戶順利簽約交房,超常規開展群眾工作,化解矛盾,是本次入選的最年輕的縣級幹部。同他一同入選的,還有7名80後幹部入選,其中最年輕的只有34歲。

“無論任何時候,擔當作為都是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導向。”會場上,陳吉明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在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的基礎上,大力提拔重用這些“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幹部。

話音剛落,走下會場,剛剛受到表揚的”三新“幹部張榕就來到市委組織部報到,正式從雁江區臨江鎮黨委書記提拔為資陽市房屋徵收局局長。

乾貨最多:

容錯糾錯 鬆綁減負等一系列激勵政策出臺

先進典型表揚大會上,一個細節引起不少幹部熱議。

以往這種大會都是市委書記做主要講話,當天的會議上,資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海波、資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宇分別做了重要講話,講話稿還在一週前召開的市委常委會上做了專門研究、反覆修改。

一個管“戴帽子”、一個管“摘帽子”,透露出資陽選拔任用幹部嚴守“三個區分開來”的標準。更重要的是,講話重點圍繞“容錯糾錯”“激勵幹部擔當作為”進行。

擺脫特殊的政治生態影響的資陽更為自信,大膽鼓勵幹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甩開膀子幹事創業。

把時間維度拉長,事實上,這一訊號早就有跡可循。

過去幾年,資陽處罰幹部的新聞常常見諸報端。而今年上半年,資陽市委組織部、市紀委接連出臺了激勵幹部幹事創業22條、容錯糾錯等相關規定,激勵的成分逐漸增大,力度漸強。

特別是今年10月,資陽市委組織部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規範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有關待遇的通知》,制定機關幹部職工福利待遇正面清單,細化到每月加班不超過30個小時。

周宇說,要堅決把市委對幹部的關愛激勵政策落到實處,讓超常付出的幹部得到更合理的報酬;要為基層幹部鬆綁減負,對“痕跡管理”要求的軟件資料刪繁就簡,要慎重使用“一票否決”,多看幹部的主觀努力,少挑幹部的無意錯漏。

市紀委也動作頻頻,目前資陽已經印發推動容錯糾錯政策落地落實的細化方案。王海波表示,幹部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實施鄉村振興、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只要出於公心、擔當盡責,在紀律和政策框架下,都會“開綠燈”“兜住底”,大力弘揚敢想、敢幹、敢擔當的正能量。

滿滿的激勵“乾貨”背後,是資陽對“擔當作為”優秀的幹部的迫切渴求。

特殊政治生態導致的幹部不願為、不想為、不敢為的歷史已經翻篇;在“成渝門戶樞紐 臨空新興城市”的新定位新目標新機遇新挑戰下,放下包袱、甩開膀子幹事創業的資陽幹部正在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