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攻宋45年,这45年宋朝在干嘛呢?

用户5547791211


草原民族靠着吸宋朝的血,日日壮大,而昏君和奸臣还在醉生梦死、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葬送了大好河山。

自靖康之难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南宋虽然建立,但是南宋皇室和一部分大臣(投降派),依旧陷入了对草原游牧民族的恐惧之中,不可自拔。

这就导致了,底层官兵和爱国将领渴望出兵北伐,收复故土,洗刷耻辱。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他们也不想谋朝篡位,但是他们屡屡遭到皇室和奸臣的拖后腿,甚至陷害。

在没有皇室和奸臣的时候,我们的英雄们在宋辽战场、宋金战场、宋蒙战场可以说是节节胜利。而每到这个时候,辽金蒙的忠实狗腿子,就锲而不舍的出现了,拼命地从我们的英雄身上割肉、放血,我们的英雄仿佛是他们的杀父仇人。

一、秦桧和岳飞等

在宋高宗一路逃跑,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没有时间捣乱的时候,南宋也进行过北伐。在宗泽、岳飞、韩世忠、吴玠等等抗金名将的带领下,在黄河两岸多次击败金国的军队。让我们的皇帝和奸臣,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休息休息。后来伪帝张邦昌被废,金国再次大举南侵,在抗金名将和军民的努力下,金军节节败退。岳飞甚至趁机进军,收复了黄河北岸的大片领土。被金人赞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莫大的荣誉。

就在这时,金人的忠狗秦桧出现了,和赵构密谋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用“莫须有”的罪名诛杀在临安府。又送上了大片领土和贡品,换回了宋高宗父母的遗体。真不知当时的“大侠”是怎么忍下来的。

二、贾似道和章梦飞、王坚等

好不容易等到金国灭了,可是蒙古国又强大起来了。之前几千年草原民族都没崛起,蒙古为什么强大起来了?还不是割地赔款,甚至是让草原民族掌握了兵器甚至是强弓的铸造方法,才一发不可收拾,横扫欧亚,差点打到非洲。

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也有章梦飞收复潼关;还有王坚坚守钓鱼城,轰杀蒙古大汗蒙哥;吕文德、吕文焕兄弟坚守襄阳城六年等等。就因为奸臣贾似道当权、猜忌,章梦飞、王坚不得不远离前线战场,吕文焕坚守孤城得不到支援,为了襄阳城军民迫不得已投降。襄阳既失,南宋再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不久就为蒙古所灭。

昏君、奸臣死不足惜,但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为什么要流血又流汗?甚至连累妻子老小?可恨。

我是春秋百晓生,与大家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敬请期待!


春秋百晓生


我也来评价一下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王朝宋朝。

宋朝属实争议最大,首先宋朝的军力,长期十分羸弱,而军力羸弱根本都在哪里呢?大宋的统治集团对军方的长期不信任。


这一切都来自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他释掉的不只是兵权,更多的是对军方的永远不信任,这也是后来中原几乎成了草原部落的狩猎场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央集权对军方设置的种种障碍,是在当时的将领想要提出任何一个兵,都需要繁琐的手续。

再说大宋本来就够悲催,在宋朝生存的那个年代,先有夏辽,后有金,最后是蒙古,都是强横的草原部落,骑兵无敌。

而骑兵恰恰就是大宋的一个最大的弱点,从大宋建国起骑兵就使用满编过,全靠步兵在支撑,这样的军队怎么和草原部落作战,这也为后来大宋的陨落留下的伏笔。

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文武之争,文官和武官基本上是平等的,可是在宋朝,文官始终压武官一头,而且还在很多时候都是由文官统兵,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有名的武官,只要你的统御能力稍展头角,立刻就会被中央集权,用各种借口或者调离或者处死,这还是来自于,大宋的统治集团,对武官对军队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毫不客气的讲,如果不是北方草原部落你征我伐的话,宋朝根本不可能坚持这么多年?

北方草原部落的混乱,其实也是给了宋朝一个机会,一个实现超级强国的机会,可惜大宋根本没抓住。

北宋我们就不讲,我们讲一讲南宋,南宋时期由于北边的丝绸之路断绝,使得商人们大举出海,再加上南宋的统治集团,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权,鼓励私有经济,没想到就开出了一个商业盛世,大地主阶层,初级的资本家,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可以说南宋不缺钱,要多少钱有多少钱,可惜中央集团的黑暗腐败直接葬送了这一美好前景。


假设当时的南宋中央集权励精图治,让大地主阶层和初级资本家进入决策机构,给军方将领松绑,给军队松绑,那么可以想象,那群大地主和初级资本家,为着自己的钱袋子,也会给予南宋军队最大的支持,也会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死拼。

别忘了当时南宋的经济规模可占整个世界的60%,可以说是富,富得没边儿了。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南宋时期这些超级大地主和出去资本家就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他们也随着南宋的陨落而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里,华夏大地的第一次资本主义变革就这样草草的收场。

(上面这一段是我在上世纪90年代和一位北大历史系教授辩论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我一直坚持,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南宋的中后期)

如果说南宋灭亡前的45年内都干了什么?偏安一偶的南宋统治集团被暂时的富庶迷糊了头脑,也磨掉了雄心,而愈加严重的内部腐败和奸臣迭出更是加速了南宋的陨落速度。

与民间的经济总量暴涨所对立的是军方的实力快速衰弱,这不得不说这是相当的讽刺。



如果说南宋时期没有超级将才,那是不可能的,有,而且有很多都可以成长为超级将才,只是南宋政府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这一切的一切还是源至于根子里边的对军队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愚人时代1972


宋朝绝对是废物!在蒙古攻宋的四十五年时间里,仍然是朝廷腐败不堪,君臣猜忌,皇帝不舍的给将领放权。否则以当时的宋朝换上一个有为君主肯定能够反攻蒙古,光复北疆,与蒙古人分庭抗衡的!

蒙古人并非没有弱点的!由于蒙古军残暴,基本上是所到之处屠戮殆尽。比如,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在元朝统一初期,人口仅剩几十万人。其他人要么死于饥荒,要么被蒙古人杀光。这是因为成吉思汗的爷爷阿巴亥汗留下遗诏要让所有蒙古人杀掉每一条金狗,也就是灭族女真人。因此,只要跟女真人沾亲带故的人全部被杀死,蒙古人在当时是并不得民心的。蒙古人也不能在中原筹措到粮草的。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帝国的军资耗费将非常大。只要宋朝能够抓住机会,跟着打持久战,还是能够反击的。

假如当时宋朝采用岳飞的战略,跟蒙古人打两栖战,不断用水师运载士兵在北岸登陆,打击留守的蒙古士兵,而等蒙古军大队杀来的时候则后撤,利用蒙古人没有水军的弱点以攻代守,消耗蒙古人,那么蒙古人绝对只能退回草原。后来的徐达就是用这种战术逼迫元军出逃。


优己


一提起蒙古灭掉南宋,一般都说几乎用了五十年时间,一般用这种说法的都是从公元1235年开始算起,到1279年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皇帝跳海身亡。

公元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蒙宋原来约定的还是以淮河一线为界,灭金后,蒙古军队北撤,谁想宋军竟然突然北上收复三京(洛阳,开封,商丘),史称端平入洛,蒙古军感到惊讶,发兵击败宋军。

如果能够收复旧都,这功劳自然是大大的,也是宋军任谁都心动的功劳,但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蒙古军也是此时发现宋军战力差,打起了歪主意。

于是在第二年七月,也就是1235年六月,蒙古大汗窝阔台率领大军分东,西两路攻打南宋,借口就是宋军北上收复三京,违背原来约定界线的盟约,借口也确实是事实,宋军是有点理亏,但蒙古军既然南下,那就是侵略,必须得打。

打是得打,可是宋军战力确实不如蒙古军,再加上一些没骨头的人存在,宋军各路大败,连《射雕英雄传》中描绘的襄阳,也很快陷落,湖北,四川等地,接连失陷,幸亏有宋军西路军有擎天柱孟拱,率军与蒙古军队鏖战,迭出奇计,不久收复四川。

谁想到这场战争一打就打了七年,在这个过程,四川几度易手,最后一次,公元1241年十一月,蒙古军刚刚在汉奸的配合下,攻下成都,窝阔台就病死军中,蒙古军只好撤军北归。

十八年后,蒙古军再次盯上了南宋,只是没想到这次战争的结果那么意外。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军十万,重新攻打南宋,结果命丧钓鱼城。

这样一来,蒙古大汗之位空缺,忽必烈北上跟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不暇顾及南宋,夺得大汗之位的忽必烈,开始整治军备,大建水师楼船,招降纳叛,吸取两任大汗攻宋失败的教训,指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制定了先取襄樊、实施中间突破、沿汉入江、直取临安的灭宋方针。

当然这个过程,怎么能少得了南宋自毁长城,在忽必烈争夺汗位的时间里,南宋的能战将领被奸臣贾似道折磨的,非死即罪,几乎没有一个有好果子吃。如此的神助攻,南宋如何不亡。

十年后,蒙古大军第三次进攻南宋。公元1268年,夺得汗位,平定叛乱,已经做好一切准备的忽必烈,命都元帅阿术、南宋降将刘整率军进攻襄樊,开始了攻宋之战。

南宋在襄樊也经营日久,两军在襄樊之地拉据了五年,可是宋军多次救援襄樊,都被蒙古军隔断,五年后,蒙古军在张弘范的献策下,围攻襄阳,在无力自守,外无援兵的情境下,诱降了襄阳守将吕文焕,襄樊既下,南宋门户大开。

接着忽必烈继续其沿汉入江方针,继续增兵十万,大举攻宋,命令蒙古东路军自襄阳顺汉水入长江,直取临安,公元1275年底,蒙古军强渡长江成功,到第二年七月,宋军长江防线被蒙古军彻底击溃,不久临安陷落,宋恭帝与太后投降。

这个过程,襄阳降将吕文焕作用不小,因为沿江守备,多为吕氏旧部,吕文焕为先锋,再加上蒙古军势大,自是望风而降。

不过,陆秀夫等人拥立7岁的宋端宗,继续斗争,最终在1279年的崖山海战中,陆秀夫挟持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才算最后灭亡。前后算起,公元1268-1279年,头尾加一起,也就一共12年。


细说戏说


蒙古与南宋的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双方都在斗智斗勇,互相较劲;到了后期完全就是在比烂。蒙古是稀烂,南宋是稀巴烂,最后大元赢了南宋。仿佛是在说,承认承认,全靠同行衬托……

南宋朝廷的格局,起始于宋高宗时期的第二次绍兴和议。根据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宋正式割让了东至淮河,西至大散关以北的所有北方领土给金国。从此以后,南宋政权心甘情愿的当一个偏安政权。截止南宋与蒙古正式翻脸之前,南宋跟当时盘踞在北方的金国打了五次大战。其中两次挨打(海陵王南侵、金宣宗南侵)、两次北伐(孝宗北伐、开禧北伐),还有一次联合蒙古灭金。

蒙宋联军灭金前夕,金国已是亡国之态,南宋朝廷内的当朝大臣大多赞同联蒙灭金,刚登基不久的宋理宗便答应了蒙古的请求,但是作为联盟的条件,南宋方面希望蒙古在灭金后,能够把河南还给南宋。在得知蒙宋联盟后,金国方面立刻派使节到临安陈述利害,向南宋方面陈述了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南宋能放弃联蒙灭金的政策。但是遭到了宋理宗的拒绝。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在蒙宋联军的围攻下,金国最后一个据点蔡州被攻克,金国皇帝金哀宗自缢而亡,临死前他将皇位传给了大将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登基两个小时后,金末帝战死,至此金国灭亡。南宋和蒙古也从之前的不接壤,变成了邻国。双方也从盟友变成了对手,从此开始便进入了长达四十五年的蒙宋战争时期。



灭金之后,蒙古军北撤,造成河南空虚。当时的南宋朝廷,还有那么一点进取心,主战派在宋理宗的支持下,制定了一个“收复三京、北依黄河、西守潼关、抚定中原”的防御战略,与蒙古做长期对峙。按照这个战略,南宋方面要花费一年时间,组织十五万精兵北伐,结果血气方刚的宋理宗等不及啊,火急火燎的派了六万淮西军就先去了。

宋军北上后,一开始进展的比较顺利(毕竟河南都是无主荒地了),先进驻了故都开封,准备下一步收复洛阳。然而当时的开封城早已残败不堪,不复当年的之兴盛。宋军进城后,没有任何后勤物资,只得在城中等待后援。结果这就给了蒙古人调兵的时间,派兵在开封和洛阳之间设伏,将进军洛阳的宋军打的惨败。西进的宋军这一败,瞬间就导致了连锁效应。因为按照南宋的战略,收复三京的重点是要收复潼关,依靠潼关的天险防御蒙古军进攻。而且更要命的是,原定计划是十五万精兵北上,现在只有六万。宋军就算想增援西线,继续实现拿下潼关的计划,兵力上也不够用。于是宋军全线大溃败,“端平入洛”宣告失败。

需要强调的是,宋军在河南作战期间,表现的很英勇,并非不堪一击的鱼腩。宋军之所以会败,主要还是后勤不济和宋理宗好大喜功、对战争视如儿戏的态度。而蒙古军也并非三头六臂,宋军如能指挥得当,防住蒙古军的进攻还是没有问题的




收复河南计划失败后,蒙古以南宋方面违约为借口,于是在端平二年(1235年)主动挑起了战争。蒙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向南宋发动猛烈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打到端平三年,宋军三线全败,其中西线的蒙古军突入四川,在阳平关击败宋军曹友闻所部,乘胜进攻川北各要隘,将

整个四川盆地全部扫荡了一遍,连成都也未能幸免,被蒙古人两次屠城。西线蒙扫荡四川的同时,中路的蒙军在荆襄战场上连破襄阳、随州、郢州及荆门军、枣阳军、德安府,南宋的整条京湖防线被完全打穿。湖北的江北之地全部拿下,蒙军隔长江与宋军对峙。宋理宗被各条战线的惨败急得焦头烂额。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名将孟珙挺身而出。

端平三年(1236年),孟珙首先在江陵挫败了蒙军渡江南下的企图;

嘉熙元年(1237年),孟珙又在黄州挫败了蒙军的围攻,令蒙军“死伤十之七八”;

嘉熙二年(1238年),孟珙展开反攻,将江北的襄阳、随州、郢州和荆门全部收复;

嘉熙三年(1239年),西线蒙军杀至今天的重庆奉节,大有由川渝入荆襄之势,孟珙率军赶至奉节,大破蒙军,使得蒙军不能东下,巩固了荆襄地区。

嘉熙四年(1240年),中路蒙军在河南地区屯田,并建造战船,准备卷土重来。孟珙得知消息后,一改被动挨打的战术,主动向蒙军发动偷袭战,将蒙军的屯田和建造战船材的料全部烧毁,同时还遣一路人马将蒙军的物资仓库烧的一干二净,使得蒙军几年之内不敢再从荆襄南下。

淳祐元年(1241年),转机之年,这一年蒙古的第二代大汗窝阔台病死。蒙古内部因为汗位之争,无暇对南宋发动大规模战争,于是南宋得到了非常宝贵的调整时间。乘着这个天赐良机,南宋着手西路的反攻,收复川渝地区。而担负这项任务的总负责人也是孟珙。另外朝廷还给他添了一员鼎鼎有名的副手——四川制置使余玠

淳祐元年(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东路抗蒙战争中战绩颇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以扭转四川的颓势,巩固南宋的上流防线。他一到任就对四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进行大改革,使得四川战场由危转安,宋军逐步收复四川。为了应对蒙军的反扑,余阶创建了一套非常适合四川的山城防御体系,靠着这套体系,西路战场一直坚持到了南宋灭亡。

备注:所谓山城防御体系,就是在沿江河或者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口筑城结寨。宋军可以依靠江河运输物资,使得各山寨互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后来打死蒙哥汗的钓鱼城,就是这套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纵观这一阶段的战争,南宋方面虽然早期一触即溃,失地千里,但之后迅速调整,逐步扭转了战局,并且建立了一套防御蒙古军进攻的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一阶段后期开始,蒙古军的主力就不是蒙古人了,而是降蒙的金人或者北方汉人。


跟蒙形成对峙局面后,南宋方面有一点志得意满。在对峙几年后,南宋朝廷逐渐对中路和西路的大将产生了不信任,因而各种打压,为后来南宋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淳祐六年(1246年),蒙宋战争史上的一个小转折点,这一年,名将孟珙受到了宋理宗的怀疑,自解兵权,抱憾而亡。

事情的起因是原南宋镇北军将领、时任蒙古河南行省的范用吉背叛蒙古人,秘密向孟珙请求投降。孟珙大喜过望,急忙上书请求朝廷予以批准。因为范用吉身为蒙古河南行省的军政长官,一旦归顺,显然会在军事上对南宋的抗蒙大局有推动作用。但是宋理宗害怕范用吉的归顺会增长孟珙的势力,起了猜忌之心,拒绝了孟珙的请求。孟珙听说后,感到心灰意冷,为了避嫌,他主动上表请求致仕,宋理宗马上给予批准,准许孟珙退休。孟珙本就患病,回乡后就一病不起,当年病逝。

七年之后,守蜀有功的余阶也遭到怀疑。宰相谢方叔以各种理由迫害余玠,导致宋理宗将余玠召还于朝。余玠莫名其妙的被贬,当然是愤懑成疾,不久后便在四川暴卒。(有传闻称余阶是服毒自尽)

其实孟珙的郁郁而终,余阶的暴卒而亡,并不稀奇。因为当年的一代名将岳飞就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遭到宋高宗的猜忌,自解兵权,迫害致死。从这一点就可以发现,南宋方面秉承了宋朝的一贯理念,就是不能让武将坐大。为了避免武将的军阀化,宋朝的皇帝宁可自毁长城,也要把武将们按得死死的。但问题是,蒙古与南宋打得是东至淮海,西至四川的全面战争,像这种全面战争,把首都设在临安的南宋朝廷,怎么可能全面掌控战局?不给地方将领实权,让将领在驻地自主经营,是不可能打赢战争的。


因此这便是南宋的一个死结!要想守住各条防线,就必须要给对方将领实权,但是给的权力过大,中央又不放心,后期会以各种理由把将领们撤职,再收回权力。如此反复无常,将领们怎能不心寒?实际上后期的蒙宋战争,替蒙古打前锋的人几乎都是北方汉人或者南宋的降降。因此可以说,南宋的灭亡,一半是实力差距,一半是南宋自己各种作死造成的

南宋是各种摆烂,蒙古方面呢?其实也是一片稀烂,不过比南宋要好一点。蒙古的稀烂之处在于,窝阔台汗死后,蒙古与其它四大汗国之间的关系逐步变差,尤其是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强行夺权,导致蒙古本部与四大汗国之间公开分裂。失去了汗国的支持,忽必烈只能依靠北方的汉人、女真人、契丹人、回回人来维持统治。所以说,蒙宋战争的后期,双方都有内政不稳的问题


但是蒙古比南宋强在一点,忽必烈为了维持统治,对北方的汉地给予了很大的实权,给北方汉地豪族大姓开出了一个南宋朝廷给不出的天价筹码——封建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北方汉人会对灭宋如此卖力的原因,因为人家蒙古人给的价码高!

需要强调的是,北方的汉族豪强经常有叛乱的现象,说明蒙古人在北方的统治并不是铁板一块。但是南宋给的价码不够,导致后来汉人基本上不信任南宋了。

景定五年(1264年),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令朝政大坏的宋理宗病逝。他的死,并不是南宋朝政崩坏的结束,而是南宋朝政更崩坏的开始。因为继位的宋度宗,除了昏庸无能之外,还是个先天发育不足的弱智皇帝



据说宋度宗出身之前,他的生母因为出身微贱的关系,总是受王府正房夫人的欺负。有一天度宗的生母受宠幸,怀上了度宗。被王府夫人发现后,派人给度宗的生母逼服打胎药,谁知胎儿没打下来,还是出生了。因为他是宋理宗近亲中唯一的男孩,便得到了全府上下人的保护。可无奈的是,身为胎儿的宋度宗已经中药毒,从生下来开始就表现出天生体弱,手足发软的问题,很晚才会走路,七岁才会说话,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宋理宗为他配备了良师,精心教导,仍不能使他开窍,常常把宋理宗气得发昏。左丞相吴潜不同意让这个弱智儿为大宋天下的继承人,请求另选宗室子弟。

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奸相贾似道的反对,他乘机向宋理宗进谗言,将吴潜贬往外地,别人更不敢多言了。因此宋度宗继位后,对贾似道非常信任,把军国大权都交给他来执掌。这样一来,原本就是暗无天日的南宋朝廷,就更加的腐朽不堪了。

备注:宋度宗是宋理宗的侄子,因为宋理宗没有儿子,所以宋度宗便被为收为养子,立为南宋诸君。




宋度宗继位三年后,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是为襄樊之战。宋军起初利用汉水把物资源源不绝送入城内,与蒙军坚持了对峙了三年多。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直到襄阳、樊城被围三年,宋度宗才得知此事。

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元朝,大封群臣,为南下灭宋预热。

两年后,樊城失守。不久后,襄阳也被元军攻陷。尽管宋军死战不退,与元军在襄阳进行了激烈的巷战,但终因实力差距,坚守了六年之久的襄阳沦陷。在攻打襄阳之时,忽必烈还派了一路大军从西线包抄四川的宋军,将除了重庆之外的四川全部攻陷。而早在二十年前,蒙古灭了大理,完成了对南宋的三路包抄。

拿下襄阳的第二年,忽必烈下令二十万元军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的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两年后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无奈之下,谢太后带着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南宋基本灭亡。后来南宋的残余势力又坚持了三年,但总体上没有任何好转,最终崖山之战失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南宋彻底灭亡。

备注:崖山海战之后,坚守在重庆的宋军又奋战了几个月,弹尽粮绝后,出城投降。


其实纵观整个蒙宋战争,其从一开始,南宋就已经赢不了了。划江而治是好的结果,孟珙和余阶当年的努力,也只是这个效果而已。因为毕竟蒙古在各方面都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失败一百次都可以重新再来,而南宋只要失败一次,立刻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说蒙古人占尽了天时!就连人和这方面,蒙古也比南宋要强一些

虽然某些人对蒙古历代大汗多有贬低,但事实上,蒙哥也好,忽必烈也好,他们都不是那种对内政一窍不通的马上君王。或许忽必烈不是一个治世之君,但他对身边的汉人和汉化色目文官们很信任。这些人是搞经济一把好手,不管是农业发展,还是发行纸币搞金融,蒙古并不比南宋差。反倒是南宋那帮渣渣,不知道是书读得多,把人读傻了。各种作死犯贱,把自己作死了。

不过在军事方面,公道的说,其实宋军的表现并不差,尤其是在防御方面。南宋的灭亡,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并不完全是军事上的失利。南宋的很多将领是因为政治的原因而选择叛逃蒙古,比如四川和襄阳军区的大批武将就是如此。这些人在转投到蒙古后,打起南宋一点都不手软。所以

忽必烈灭南宋,政治方面的作用比军事方面要大很多

这一点,在忽必烈称帝之后尤为明显。忽必烈称帝后,采用中华民族传统经济文化思想体系与南宋抗衡,大肆招抚南宋的官吏士卒,连游民聚众入见也予以重赏,重用投降官吏。事实上,蒙宋之战的后期,已经转化为封建王朝更替的战争了


Mer86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弱小的王朝。由于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构逃亡南方建立了政权,史称南宋。1234年蒙古消灭了金国以后,蒙古就开始入侵南宋。当时南宋还是和蒙古打得有来有回的。

比如1239年,大将杜杲在庐州大败蒙古东路军。1240年,孟珙大败蒙古西路军。两路围攻南宋的蒙古军队全面受挫。至此,南宋终于在长达六年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1251年,蒙哥继位以后,远征中亚和西亚,并且还进攻南宋。为此,他还特意派忽必烈去灭掉了大理国。第二次蒙宋战争中蒙古大军分三路进攻南宋,北路军进攻武汉、南路军从云南方向进攻长沙、蒙哥自己带兵直扑重庆。

蒙古军还是势如破竹的,不过他们在合州还是遇到了王坚的激烈抵抗。蒙哥亲自率军攻城,在钓鱼山下被南宋军队所击中,不久便死在军中。可以说,蒙哥大汗的死不但拯救了此时的南宋,更是改变了世界历史。蒙古大汗去世,群龙无首,世界各地远征的将领迅速返回蒙古去争夺汗位。

此时的南宋并没有抓住机会展开反攻,权相贾似道却偷偷跑去议和,使得忽必烈能够从容的撤出战场。1260年,所有的蒙古军队全部撤出了南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汗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内战,此时山东的汉族军阀李檀有起兵反叛蒙古。

南宋之所以灭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所用非人。对南宋来说,蒙哥大汗的死亡,本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此时的南宋却还是贾似道一手遮天,专权长达15年之久。朝廷上不屈服于他的人,都会遭到他的打击报复。比如以四川地区为例,除了孟珙,其余的官员多是文臣,不懂军事,这也是为什么南宋军事上老是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有这样的宰相,可知南宋的皇帝也不会怎么样。南宋晚期的时候,皇帝都是非常无能的,无力治国,使得权臣当道,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才华。比如南宋很多优秀的将领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前期的岳飞、韩世忠,后期孟珙、王坚等人。

1268年,蒙古再次进攻南宋,攻打襄阳。襄阳被围困了多年,但是军民同仇敌忾。可是南宋的朝廷派的援军在1272年才冲进了襄阳。最后,襄阳城中有人投降蒙古,里应外合,导致了六年的襄阳保卫战失败,南宋的门户被打开。

1274年,蒙军南下,一路上南宋将领纷纷投向。1276年,谢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但是南宋各地仍然有反抗,比如陆秀夫、文天祥等人。1279年,他们作战失败,陆秀夫不愿投降,背着小皇帝跳海,许多人跟着投海殉国。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1234年蒙古国灭金后,把主要进攻方向指向南宋,揭开了持续近45年的宋蒙战争(1235--1279)。战争使南宋境内人口,从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的1267万户约7680万,降至6000多万,减少约1000多万。

1.宋蒙战争示意图。网络配图

宋蒙战争第一阶段(1235--1241),是蒙古窝阔台汗攻南宋。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5)六月,蒙古以宋背盟为由,派军两路分别攻打南宋荆襄地区和四川。

2.窝阔台汗。网络配图

其间,经历真州之战、阳平关之战、庐州之战、京襄之战等,南宋守将力挫蒙军,稳住了战线。

3.蒙哥汗。网络配图

第二阶段(1253--1259),是蒙哥汗攻南宋。主要有蒙哥汗六年(1256),蒙古攻四川之战;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山)之战(1258--1259),蒙哥汗中飞石受伤,卒于军中;鄂州之战(1258--1259),闻蒙哥汗死讯后,忽必烈回国争夺蒙古汗位,南宋摆脱了一场近似亡国的危机。

4.钓鱼城。网络配图

第三阶段(1267--1279),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主要经过了长达6年的襄阳之战,最后以南宋襄阳失陷结束。

此时,南宋奸相当权、政治腐败,治国、治军方针迂腐,排斥异己,任用庸才,赏罚失律,朝野上下离心离德。

5.元世祖忽必烈。网络配图

此后,忽必烈选择攻南宋方略正确、善择伯颜等良将,同时注重发展水军和实行招降安抚政策,形成了对南宋的军事、政治优势。蒙古军通过淮西之战 、郢州之战 、鄂州之战 、嘉定之战 、临安之战 、重庆之战、扬州之战 、泸州之战 、厓山之战 等,灭亡南宋,统一中国。


汉水白石言


这45年在抵抗,一次又一次的抵抗。在战术上已经找到了一些克敌方法,所以才能坚持45年。战略上,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能抵抗45年,已经是蒙古帝国扩张过程中最争气的,要知道,当时的蒙古可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发展的最高峰,集匈奴、突厥、鲜卑、突厥、柔然、契丹、女真等古代草原民族成就之大成。还不说蒙元军队里有大量汉族等其他民族力量。可以说,相对于南宋,上升期间的蒙元才是当时含各族精英的“联合国军”。南宋一朝军事人才,甚至军事天才固然不少。但在那45年,和蒙元比起来。。。。。

实际上蒙古压根没有45年都在攻宋,期间蒙古主力先后打了中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看问题日志,题主太想当然了,什么时候汉族就直接等于战斗力了?如果汉族就等于战斗力的话,那五代十国、南北朝这种分裂时代怎么解释?汉人战斗力不错,但也没你想得那么无敌。

岳家军的时代,金人其实兵力并不多,刚打下的北边也不知道怎么治理,相反宋军实力强大,靖难之役只是因为皇帝昏庸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已。所以那个时候,宋朝有反击的实力,金朝甚至连统治中原地区的信心都不足,不然就不会搞一个伪齐出来了。打个比方,北宋本来有七个矿,原本三个矿的金朝突然袭击打下了两个矿,但那时候金朝矿还没开好,根基不稳,所以岳家军才有实力重整旗鼓,差点就把两个矿也给打回来了。

但到了南宋后期就完全不一样了,整个亚洲的资源都掌握在了蒙古手里,相当于南宋两三个个矿打蒙古二十个矿,这45年南宋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翻盘的,而且越到后来希望越渺茫。除非蒙古自己出问题,否则南宋亡国是迟早的事。楼上说得对,南宋能坚持45年已经是世界历史的奇迹了。

蒙古人很擅长学习,一路西征,学会了火药、投石车等技巧,最后打下南宋城墙的投石车(也就是回回炮),来自伊斯兰的工匠。题主你根本不懂,战争是越打到后面优势的一方越优势的,因为他占据了更多的资源。就拿二战来说,日本知道自己国力不如美国,所以就必须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歼灭美国舰队。但是中途岛输掉后,日本离胜利就越来越远了。

南宋和蒙古也是一样,除非在蒙古立足未稳的初期迅速把蒙古打翻,否则蒙古站稳了脚,越到后来,蒙古就越难打,南宋就越没机会取胜。你也不看看,后来一分为四的蒙古帝国,世界那么多国家是花了多少力气才逐渐、分别、慢慢地翻盘回来的。

所以说,蒙元攻宋这45年,特别是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处于国力蒸蒸日上的状态,而南宋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国力逐件衰减,与蒙元之间的对抗基本是处于防守的状态,最多只能拖延被灭的时间,但是改变不了被灭国的结果。

【觉得有道理,就关注一下咯】


胡来说史


蒙古在攻打宋朝的近半个世纪里,宋朝并不是没有想到防御办法。宋朝先后想到了三个防御办法。但是这三个防御办法,最后都先后“自行”瓦解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蒙古攻宋)

我们先来看看南宋想到了哪三个防御办法。

第一个防御办法:“藩篱三层防御体系”。这个办法是宋末最重要的大将孟珙提出来的。这个“藩篱三层”是以临安为中心,在外面修筑三道“防火墙”。这三道“防火墙”,正好就是蒙古人攻击的重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时孟珙还提出了防火墙需设置在广西、湖南一带的说法。当时与广西、湖南接壤的是大理和安南,而且在南宋的南方,应该与蒙古人不搭界。但孟珙却提出来必须加强这里的防守。

第二个防御体系:“山城防御体系”。这个“山城防御体系”是宋末另一个重要的大将余玠提出来的。在蒙古人发动的第一次全面侵宋中,两淮、中原、四川,只有四川打得很差。于是宋朝决定针对性地加强四川的防御,把两淮的副帅余玠派到四川去担任主帅。余玠到四川后,提出了这个“山城防御体系”。也就是避开与蒙古进行旷野作战,把所有的城市和百姓都搬到陡峭的、险要的山峦之上,修筑山城,用山城来对付蒙古军。

第三个防御体系:“襄阳防御体系”。襄阳是蒙古军从北向南进攻的最重要的战略要塞,南宋知道蒙古必然要以襄阳为突破口,所以,从赵范损兵折将丢失襄阳,到孟珙强力收回襄阳开始,南宋就开始了对襄阳近40年的营建修筑。襄阳无论是城防,还是里面的粮食、武器储存,都可以称得上是恐怖级的。

(孟珙)

宋朝先后的这三个防御办法,是不是把防御设施搞错了呢?

没错,宋朝的三个防御办法都很有针对性,都切在蒙古进攻的脉道上。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个防御办法,孟珙着重强调了在广西、湖南的防守。这显然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方略。事实上,后来蒙古人果然先进攻大理和安南,通过大理和安南,从广西、湖南向宋朝发动进攻。这一次进攻,蒙古人打得非常费力。虽然把大理、安南给灭了,但是对宋朝由南向北的进攻并不畅。

第二个防御办法,蒙古人在发动第二次全面攻宋的时候,果然把重兵囤积在四川,并且由蒙哥大汗亲自率军进攻四川。最后“山城防御体系”发挥奇效,蒙哥战死在“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城市钓鱼城下。蒙古军的这一波进攻被打退。

第三个防御办法,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蒙古军最后囤积重兵,用了他们全部的水军,用了他们发明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城利器“回回炮”对抗襄阳。饶是这样,蒙古军也在襄阳城下打了六年,最终才攻破襄阳城。

(贾似道剧照)

那么,这三个防御体系都有针对性,为什么最后宋朝仍然失败了呢?

先说第一个防御体系。当时防守广西、湖南的是李曾伯。李曾伯有效地抵御了蒙古军兀良合台的进攻,让兀良合台未能得逞。但是,后来李曾伯得罪了贾似道,被免职。整个广西、湖南防线变得形同虚设。

再说第二个防御体系。在钓鱼城守将王坚打死蒙哥后不久,贾似道忌惮王坚的功劳,把他调到临安赋闲起来。王坚心情郁闷,不久郁郁而终。不仅如此,贾似道还用“打算法”,清理了四川的一众守将,包括向士壁等人,同时,另外一种位于泸州的重要守将刘整,因为害怕,投降了蒙古人。让蒙古人在四川找到了除川北外的另一个据点。

最后说第三个防御体系。襄阳防御体系。襄阳本来固若金汤,但是襄阳守将吕文德却鬼使神差在襄阳城外划一片地盘给蒙古人。结果蒙古人在这里搞出一个着力点。而这个着力点,也是蒙古人最终拿下襄阳的重要原因。

这个吕文德,就是因为深得贾似道欢心,被贾似道放在了襄阳。后来,吕文德死后,守将换成吕文德兄弟吕文涣。最后,吕文涣投降了蒙古。

从上面的分析,其实我们已经明白,南宋最终打不赢蒙古,并不是没想办法。办法想到了,但是却因为人祸,最终失败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题主的意思是埋怨南宋不思进取,不想办法克敌制胜是吗?实际上你真冤枉了南宋,南宋能抵抗45年已经是奇迹了,这里面有太多的无奈说也说不详尽。

公元1234年,南宋宋理宗端平元年,金国在蒙古和南宋的夹击下,最后的据点蔡州被攻破,金哀宗自尽,金灭亡。

谁都看得出来,金完了,下一个就是宋,然而历史不是谁想个办法就能改变的,有时候,面对时局,我们很无奈。金是女真人建立的,他们是渔猎民族,当年横扫游牧民族契丹是多么的痛快,多么的简单,为啥面对同样是游牧民族的蒙古就不行了呢?因为蒙古是游牧民族中的游牧,精英中的精英,很快,南宋就会领略到他的厉害。



按照宋理宗的想法,当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广大地区成了无政府地区,要抢先占领,首要的地区就是商丘,开封,洛阳三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端平入洛,也是蒙宋全面战争的开始。


我们首先进了开封,很顺利,有有一万人开进了洛阳,接着运粮队往洛阳运粮食的时候被一万蒙古骑兵劫杀,然后蒙古人包围洛阳,三天后,宋军粮尽,突围,只有三百人生还。

其实这一事件已经勾勒出了以后45年战争的基本画卷,那就是因为我们机动能力远低于同时期的蒙古军队,甚至就是女真人也差的远,这就是我们怎么抵抗也抵抗不住的原因所在。



并非步兵打不过骑兵,事实上,蒙宋对战的很多场战斗中,我们都能在野外打败蒙古军队,甚至端了他的大营,但是由于机动能力的缺失,需要补给的我军始终无法彻底击败飘忽不定,不需要后勤的蒙古军队,所以战略态势上,我们永远是被动,蒙古人永远是主动。


我们如果往前攻,就需要粮道,但是蒙古军队机动性太强,我们无法建立粮道,即便我们训练骑兵部队,也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我们没有他们的速度和无后勤能力。

如果我们防守,我们就得建立强大的城墙和积攒足够的粮食,因为蒙古的攻城器械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中亚的城堡,欧洲中世纪的堡垒都挡不住投石机几下子,我们的土木工程就一定强于他们吗?



还有一点就是寄希望于热武器的提前诞生。如果我们比白人更早弄明白火药,炸药这类东西在军事上的应用,我们也许就能反败为胜了,当然这只是好的幻想,实际上,生产力达不到,这个技术就是不会出现的。


面对世界难题蒙古骑兵,我们用尽了所有能用的办法,就算有人埋怨南宋腐败,南宋无人,南宋消极防守,但起码有一点南宋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南宋想生存下来,想守住!我们对待蒙古骑兵,攻击无路,防守无门,能抗衡45年,确实已经不容易了。同时期的欧亚大陆,你们可以看看,没有什么能挡住蒙古骑兵,除了他们大汗的死,不是吗?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