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将军是大将还是上将?

董150194666


根据以往革命战争时期的资历和战功,1955年授衔的时候,诞生了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798位少将。在这上千位将军之中,10位大将分别是粟裕将军,徐海东将军,黄克诚将军,陈赓将军,谭政将军,肖劲光将军,张云逸将军,罗瑞卿将军,王树声将军,许光达将军。很显然,韩先楚将军并不是大将,而是被授予的上将军衔。外国人评价说,中国三大军事名将依次是彭、粟、韩。按照这个看法,如果要在当时55位上将中进行排名,韩先楚将军至少当属前三,而不是现在很多人看到的第11位。

1952年我军公布过干部评级名单,对于军队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作用,这份名单也成为1955年授予军衔的基础。换句话说,如果能够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的军衔,最低等级也得是副军级干部。准军级干部只能被授予大校军衔,评定少将军衔没有资格。韩先楚将军当时是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妥妥的正兵团级干部。按照韩先楚将军的资历和战功,授予上将也是非常符合评定标准。在36位正兵团级将领中,只有两位将军被授予大将军衔,分别是王树声和许光达将军。

韩先楚将军17岁的时候就投身参加革命,20岁担任团级军事干部,参与创建鄂豫皖根据地。放到现代社会,绝大多数20岁的年轻人经济和思想上都还没有独立。抗日战争时期,韩先楚将军历任八路军副团长,团长,副旅长,旅长。他先后率部多次重创日军,名将锋芒初露。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将军被抽调到东北地区,先后担任4纵副司令员和3纵司令员。在韩先楚担任3纵军事干部的时候,指挥部队保临江、战四平、攻义县、克锦州。3纵部队快如旋风,秋风扫落叶般追着敌人打,韩先楚由此得名“旋风司令”。

韩先楚将军长着一张娃娃脸,其貌不扬,却是第四野战军五虎将军之一,人称猛虎将军,寓意其作战勇猛顽强。他还是位“好战”的将军,哪里能够打仗就喜欢去哪里。韩先楚将军率领部队从白山黑水一路打到广州,厉兵秣马准备拿下海南岛。然而当时对于攻打海南岛却分为两种意见,另一派意见是暂缓攻击海南岛。但韩先楚坚持要求快速拿下海南岛,多次向上级请示趁早拿下海南岛。在没有海军和空军的掩护下,韩先楚将军凭借出色的指挥,率领3万多人即拿下海南岛。后来的韩先楚将军一直致力于我军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涛:《第四野战军纪实》

2.张正隆:《战将韩先楚》

“许述工作室”成员“醉卧沙场”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韩先楚年轻的时候是武昌街头拉人力车的,一九二六年在武昌街头拉人力车赚钱,拉到国民党孙中山的警卫团长薜岳上校,薛岳下车准备掏钱交车费,左摸右摸,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带钱包。韩先楚说长官没有带大洋,先用你腰上那支二十响手枪抵押作车费,以后再用钱换回手枪。这家伙想要薛岳的德国二十响自动手枪,被薛岳的二个警卫员一脚踹在武昌街头,暴打一顿,嚎啕大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一九二八年韩先楚参加了黄麻起义,加入红四方面军,跟随徐向前,王树声,张国涛,陈昌浩,曾任红三十一军七十三师侦察连长,侦察科长,在红四方面军长征走出草地的时候,率领侦察连全体官兵穿着国民党的上校团长军服巧占会宁城,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战略目的。解放战争时期被编入第四野战军,后任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兼4O军军长,从东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广西镇南关,指挥二十万百战雄兵与琼崖纵队冯百驹里应外合解放海南岛,赶走了麾下五万散兵的国民党一级上将薜岳,一九五O年率十三兵团,38,39,40军参加朝鲜战争,任自愿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O风潇雷霆


韩先楚是五十七位开国上将之一。那么五十七位上将的军事能力排行:邓华、周士第、陈明仁、萧克、李聚奎、韩先楚、刘亚楼、王宏坤、王震、宋时轮、杨得志、陈伯钧、陈奇涵、彭绍辉、张宗逊、许世友、张爱萍、陈再道、陈锡联、王建安、李天佑、赖传珠、杨勇、杨成武、吕正操、周纯全、黄永胜、叶飞、傅秋涛、李达、乌兰夫、谢富治、宋任穷、贺炳炎、傅钟、郭天民、萧华、陶峙岳、董其武、赵尔陆、王新亭、朱良才、刘震、阎红彦、甘泗淇、王平、唐亮、苏振华、陈士榘、李克农、李涛、李志民、周桓、韦国清、洪学智、杨至诚、钟期光。


君230835428


首先我们看一下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授予的十名大将有哪些:

粟裕、陈赓、肖劲光、黄克诚、张云逸、谭政、王树声、徐海东、许光达、罗瑞卿。

从上面十位大将的名单中可以看出没有韩先楚的名字,所以韩先楚只能是上将。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韩先楚上将的资历。

韩先楚:(1913—1986),湖北红安县人。1927年,黄(安)麻(成)起义时加入当地的农民协会,1930年加入湖北孝感的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韩先楚所在的独立团编入红四方面军的红25军。1934年,担任营长的韩先楚在独树镇一战成名。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时,升任红15军团第75师下面的一名团长。1936年,红军东征时,担任第78师师长。抗日战争初期,担任第115师第344旅第688团副团长。抗战胜利后奉命前往东北,1946年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的前身)第4纵副司令员。1948年辽沈战役时,最先攻克胡家窝棚(廖耀湘的指挥部),被称之为“旋风司令”。1949年担任第12兵团副司令并兼任第40军军长,1950年以40军和43军为基础,在没有海空军的情况下,依靠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打破了薛岳的“伯陵防线”,创造了“木帆船打败敌军舰、战争史上话奇兵”的奇迹。抗美援朝时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指挥了“炮击金门”的战役,1973年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韩先楚在土地革命时期属于红25军,红25军早期属于红四方面。由于红25军最先长征,且最先到达陕北,和陕北的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之后和7000中央红军会合,又属于红一方面军。韩先楚之所以评不上大将在于其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资历太浅,不符合评大将的要求。评上大将的是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是韩先楚的领导的徐海东。徐在解放战争期间在养病,基本没什么作为。他评大将在于,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时缺衣少粮又缺钱。主席亲自给15军团长开口借钱并打欠条,徐也挺懂事,在自己只有10000大洋的情况下借了5000大洋给中央红军。正是这5000大洋帮助中央红军度过了难关,主席非常感谢徐,55年给徐评了大将。

大家可以看一下徐洪浩主演的电视剧《战将》,该剧反映了韩先楚将军的一生。


历史军魂


韩先楚将军是上将军衔,出身于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如果说红一方面军出帅才(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罗荣桓八位元帅),那红四方面军出悍将,除旋风司令韩先楚外,还有徐海东徐老虎、刘邓大军著名的三陈(陈赓、陈锡联、陈再道)、和尚将军许世友、疯子战将王近山等。

十大大将

红四方面军诞生了一位开国元帅和三位开国大将,分别是徐向前元帅、徐海东大将、陈赓大将、王树声大将,其中开国上将有十三位,分别是韩先楚、许世友、陈再道、陈锡联、刘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洪学智、朱良才、傅钟、李聚奎、周纯全。

八大军区司令

韩先楚在红四方面军(下辖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时期,一直在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下任职,从跟随军长徐海东长征到陕北时期最高职务是营长,而同时期的许世友已经是红四军军长了。1935年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和刘志丹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后,组建成了红十五军团,11月参加的直落镇战役表现优秀,被军团长徐海东提拔为红七十五师团长,红军西征时任七十八师师长,这是韩先楚在红军时期最高的职务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红军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韩先楚任林彪115师辖下的徐海东344旅、688团副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后,韩先楚任689团团长,老上级徐海东病倒回延安修养后,杨得志任344旅代旅长参加了反“大扫荡”计划,1940年344旅编入左权的第二纵队,韩先楚任代理旅长,同年担任新3旅旅长兼晋鲁豫分军区司令员,步入了高级将领行列,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将领。

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的军事才能大放异彩,1946年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参加新开岭战役全歼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部有号称“千里驹”的第25师,开创了联军全歼国民党整编师的先例;1947年的夏季攻势中在梅河口全歼国民党184师主力;秋季攻势中率领第三纵队夜中百里奔袭,直插国民党师部威远堡,全歼116师。国民党当局称之为“旋风司令”,也被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认为最难对付的就是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韩先楚为扭转东北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用兵灵活、不拘一格,成为了林彪四野旗下一名核心战将,也成为了日后解放海南岛的最大功臣。1950年参加了半岛战争,指挥了四大战役战功卓著,其中第二次战役坐镇指挥的三十八军被彭德怀誉为“万岁军”,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大将军衔。


赛门军略


195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55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上将军衔,这55位上将也被我们称为“开国上将”:

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

韩先楚将军名字,赫然在“开国上将”之列。

韩先楚生于1913年10月,湖北红安县人,曾经当过放牛娃,1929年时为安葬去世的父亲典当了家产,随后于1930年10月加入了游击队,成为了我党党员。说起来,一个小小的红安县竟然涌出了200多个将军,不得不说真是时势造英雄、英雄蹭时势啊!

1931年韩先楚所在的游击队去鄂东北地区发动群众,然后建立苏维埃政府,毕竟要走农村路线嘛!但是他们遭到了地主豪强组织的武装的强烈反击,当时游击队队长被吓得竟然带头跑,这队长如果跑了,战还怎么打?说时迟那时快,韩先楚直接冲过去揪着队长的领子说不能跑,然后又拿枪顶着这个队长的脑袋说,谁跑打死谁!混乱的场面瞬间被韩先楚的举动给镇住了,然后发了狠地打敌人,最后将敌人给打散了。

实际上,这也是韩先楚第一次上战场,但是他临阵的表现确实很让人惊讶,特别是竟然敢拿枪顶着自己的上级,这事换成哪个上级估计都不会喜欢,可是没办法,韩先楚就是这么耿。

在东北,韩先楚想去打梅河口的国民党军,当时驻守梅河口的是国军184师,韩手里也只有一个师——10师,一个师对一个师,胜算有多少?所以上级没人批准他的作战计划,他就去找萧劲光说他要打梅河口,萧对韩能否以一个师吃掉国军一个师也没什么信心,韩就说,这个“一”不是89师,更不是那个“虎师”,而是184师,所以它不能算个“一”。韩说的“虎师”是哪个师呢?廖耀湘新6军里的新22师。听完韩的话,萧劲光想了很久,最终同意让韩先楚去打梅河口。

后来韩先楚就真的用一个师吃掉国军的一个师,让这个重新组建起来的184师又成为了过去。

韩先楚被称为“旋风司令”,他带的部队也被称为“旋风部队”。

在辽沈战役中的义县战役中,林总指名让韩先楚去指挥,因为要打锦州就必须先打下义县,除了韩先楚,林找不到更让他放心的人了。义县战役的胜败关乎着锦州战役的胜败,锦州战役的胜败又关乎着辽沈战役的胜败。韩先楚也不负所托,成功打下了义县,然后林总又让他去打锦州,最后还是不负所托地打下了锦州。

在打下锦州后,我军去追廖耀湘兵团,当时有句话叫“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这个新6军军长就是廖耀湘,可以说是让我军恨得牙痒痒的一个人物。韩先楚知道自己要去打的是廖耀湘兴奋得要命,不停地追,追上了就开打,结果就打进了廖耀湘的指挥所,当时韩先楚根本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窝棚居然会是廖的指挥所。

廖耀湘被俘后见到韩先楚时,惊讶地问道:“啊,韩先生,韩司令,那个旋风部队就是阁下指挥的?”

韩先楚无所谓地说:“什么旋风部队,那是你们给瞎嚷嚷出来的。”

但是廖却无奈地继续说:“韩先生,我很敬佩你的指挥和你的旋风部队。我曾多次告诫部下,一定要小心这个旋风部队,没想到辽西战场上,一下子就旋到我的头上了……”

这个“旋风部队”的称号是国军叫出来的,连廖耀湘面对这个旋风司令韩先楚也愁的很,最终还栽在了韩的手里。

后来,在打海南岛的时候,韩先楚的指挥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海南岛战役中功勋卓著。



曾经有战史专家说,韩先楚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韩先楚到底有没有打过败仗?算起来似乎真没有。

曾经有人问许世友,在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谁?

许世友沉吟着说,韩先楚?

又问,为什么?

许世友说,他,有勇有谋。


吾与吾国


韩先楚是上将,四野涌现出的知名战将,当年四野一鼓作气打下海南岛,前敌总指挥就是韩上将。后来彭总入朝作战,邓华带13兵团司令部直接组建志司,韩先楚和洪学智两位被直接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这二位那叫一个战战兢兢……

洪麻子也是传奇人物,在朝鲜战场搞后勤搞得有声有色,彭总后来一个劲的说,抗美援朝打得好,两个麻子居首功,前边是洪麻子(洪学智),后方就是高麻子(高岗)。1988年解放军再次授衔,洪学智再次授上将军衔,是绝无仅有的两挂上将衔。

截然相反的是名将耿飚,1955授衔,耿飚将军因为转战外交战线而无缘授衔(如果参加授衔,与杨勇罗瑞卿搭班子的耿基本上上将);文革之后,耿飚将军成为邓公在军队的主要助手(军委秘书长),但遗憾的是,他因为年龄再次错过1988年授衔,两度授衔均擦肩而过,“无衔将军”还是有点遗憾的……


搬不动的小强




在1955年的授衔中,共评选出元帅十人,大将十人,上将57人,中将和少将若干。

韩先楚将军被授予上将,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韩先楚后来的军功那么大,怎么才被授予上将呢?


这主要是因为韩先楚起点太低,长期没有在主力部队中担任要职。

韩先楚,湖北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孝感地方游击队。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后,为加强鄂豫皖地区的军事力量,韩先楚才被任命为25军的营长。



后来长征到陕北后,到了抗战时期,韩先楚才被任命为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此后韩先楚凭借自己骁勇善战的军功,才进入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

1939年,韩先楚被任命为115师344旅旅长,正式成为八路军中的知名抗日将领。

1941年3月,韩先楚到达延安,先后在军政学院和军事学院学习,补充学习了大量的军事理论知识。

1945年抗战刚结束,韩先楚就被派往东北,参与创建东北革命根据地。



从这时起,韩先楚的辉煌岁月开始了。

1946年2月,韩先楚被任命为南满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在此后的战斗中,被称为旋风司令,形容他作风硬朗和他的闪电战术。

1949年4月,韩先楚被任命为12兵团副司令员,有幸参与了他的故乡湖北的解放工作。但后来却在湖南军区担任副司令员。

按照中央的部署,原计划于1950年6月下旬解放海南。但根据后来的形势来看,如果不是提前行动,美军极有可能象封锁台湾海峡一样封锁琼州海峡,这其中最大的功劳,就归功于韩先楚。

韩先楚力排众议,坚决要攻打海南岛,并多次致电自己的老上司林彪。最后才在毛泽东的过问下,同意韩先楚的进攻海南计划。

因为按照原计划,协同的43军并没有做好准备。只有韩先楚的40军,早在3月底就完成了攻打海南岛的准备。

4月16日,韩先楚率领自己的部队攻上了海南岛。经过半个月奋战,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

如果不是韩先楚,坚持要提前解放海南。雷军极有可能封锁琼州海峡,那么解放海南的事就再也不要提了。



随后没多久,韩先楚就赶赴朝鲜战场。1951年1月,他指挥三个军,突破三八线,杀入汉城。在第二年,他就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

在朝鲜战场上,在韩先楚的领导下,梁兴初的38军重创强悍的美军,被称为万岁军,这也是唯一一支和美军打起来不满下风的军队。

后来,有人这样评价说,在解放军中有两将谁也打不倒,一是许世友,二是韩先楚。有人问许世友,你最佩服谁?许世友就直接回答韩先楚。


林彪回忆韩先楚的早年经历时说,这个人就是有一点,有强烈的打掉敌人的企图心。在打仗的时候肯打也敢打,主动性好,创造性更强。

如果韩先柱早年从军的时候,能够在主力军团中作战,估计会被提拔的更快一点,后来授衔是被封为大将也不是没可能,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新知传习阁


韩先楚是能打,有旋风司令的美誉。最风光的是在东北,新开岭战役他是两个纵队合兵,纵队副司令指挥另一纵队政委,道理很简单,林彪识人,他能打,他和彭嘉庆为战法发生争执,林总批准了韩的战法,战争年代主要看中的是能力。他也很快副司令转了正。打海南,更是牛,分批偷渡,打败了老虎仔国军抗日名将薛岳,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伯陵防线"弹之即破。韩先楚在朝鲜的指挥才能更是可圈可点,三十八军有梁铁匠的军功,也有韩作为东线总指挥、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领导的领导功劳,韩一直是彭总军事上的得力助手,和邓华(负责西线)、洪学智(主管后勤、保卫)是彭的三驾马车。

但韩先楚的资历只能是上将,他是副兵团级,批资论辈,即便在上将中比他资格老的也有很多,如萧克、王震、张宗逊、李达、许世友、刘亚楼…

所以,他只能是上将,也不低了,十帅十大将五十七上将,他已经很值得自豪了。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韩先楚是1955年的开国上将,上将共有57人,他名列其中,来自湖北红安将军县,1913年出生,1986年去世,只活了73岁。在他一生辉煌的岁月中,打仗就占了26年时光,为国家,身经百战,一身是伤,威名赫赫,他是打出来的将军,勇冠三军,有称战将,名符其实。然而,一生育有四子一女,三子均以平为名,可知上将深晓和平的宝贵。成都武侯一名联,联云,从来知兵非好战,将军堪谓得知其真谛。然将军遇战,以烈气闻,纵横驰骋,常自跃马挺枪以身挡之,似乎从来不知百战之坚,也就从来没有打不下来的仗,按兵圣对将的五项要求,智信仁勇严,勇只排在第四,他被敌人贯以旋风司令,中外皆知,凡与他交手者,无不威忌。在我军小米加步枪的时代,尤当可歌,战争拼得就是精神,一个不要命。拜读他的战绩,无战不骁勇如是。

▲先楚为例。红25军长征,在1934年底,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人困马乏,枪粮不济,如何不被动,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僵硬的手指,连枪也拉不动了。雨加雪,遭遇如此绝境,敌人从两翼猛扑上来。情势危若累卵,反击刻不容缓,连吴焕先政委都冲到火线。当其时,将军还只一个营长,从通信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朝天一挥,发出了凛冽逼天的寒光,跟我来,看我的,以大无畏的气魄,展开白刃战,一次不行,就来二次,一次次,数次,N次,有我无敌,决不后退一步,震慑敌胆,经过一个白昼的浴血激战,终得将敌逼退。后来刘华清将军曾有回忆,这是至为关键的一仗,事关红25军的生死存亡,红军胜了,靠得正是极为顽强的战斗作风。此冲杀血拼的队伍中,韩先楚一次次出现在吴政委的望远镜中,战后,吴政委直道,唯楚有材,先楚为例。这一仗打下来,吴政委记住了他的名字,历史记住了独树镇。

▲硬汉子。不知什么是苦,也不知道个疼,抗日战场屡建奇功,也多次负伤,以致手指都伸不直了,身为团长,一个人来到卫生队,麻药不施,直叫医护人员把手指拉直,痛得满头大汗,其汗如雨,身边战友劝,还是施点麻药,这事可不能蛮干。将军不听,拉直了忍着剧痛,顾不得休息,就去打鬼子。著名的长乐村战斗,他配合主力打阻击,被鬼子攻占了一处要碍,眼看就要威胁师指挥所安全,关键时时刻,将两个营分为奇正,亲率主力正面进攻,再次祭起了红军绝活,那寒光闪闪的大刀,白刃格斗竟日,夺回了阵地,还攻歼了大部敌援。刘伯承师长不由为他叫好,什么是真正的战斗作风,韩先楚率领的这个团真硬啊。在情急时刻,他,韩先楚再次发挥了大作用,史料记载,与日寇白刃战共进行了5次,兄弟部队终得转危为安。建国后,长乐村要立块碑,请得将军题词,将军本身就是丰碑一座,人民怎能忘记!

▲旋风司令。在战火里成长,从士兵到将军,将军不只一个勇,正是为国为民勇于胆当的胆识和非凡气魄。见过他的人,咸说其貌不扬,瘦矮的身躯,皮肤黢黑,还生就的一个蒜头鼻子,都纳闷,如何气势如虹?新开岭灭掉国军“千里驹”,敌军落胆,因奉他为旋风司令。远程奔袭上百公里,连续作战50多次,一战成就将军威名。南满反击战,有打硬与打弱之争,将军坚持专打强敌,否则不足打掉敌人攻势,讨论一伙上报,他的意见得到尊重,战事果如其所料。越战越勇,解放海南岛,以身当之。有人问过许世友,最钦佩者谁,许说唯韩先楚也,他有勇有谋。一身正气,一身是胆,他怕过谁?战朝鲜,临阵决机于38军,打出了国威军威的万岁军,将军难辞其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