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手机用户593184583


20年前,也就是1998年,说实话,这个时候由于大学扩招,中专已经不值钱了!

中专最牛逼的时候,应该是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初的两年。

那个时候,大学的录取率是极其低的!主要教育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孩子上。而中专则成为广大农村孩子的首选。考上中专便是一步登天,上城市户口、分配工作、干部编制。直接一步到位,从此人生开挂!

但是,那时候中专真心不好考。全县上万考生,前50名才有希望考上!可见那时候的中专生有多强悍!

如果拿现在的学历参考,本科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了。他们如果放在现在,基本都可以上985、211高校。

事实上,当年那批中专生,大多是单位的领导了。有的能够与时俱进进修高学历的,都已经是高级领导干部了!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专生!


姑苏讲堂


这么说吧,25年前的中专生的文凭还是比较有含金量的,因为那个时候还比较难考

而到20年前的时候,中专生就已经开始不值钱了。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毕业生已经开始不包分配了。

上面就是教育部的文件。

而实际上,在95年左右,已经没有过去那样的毕业分配了。

中专学校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招收的学生质量和之前有了很大差别。

一个非常简单的区别,过去招收小中专,是在中考的时候,招收拔尖的学生;

而后来招收的小中专,是普通高中考不上的学生。

想想看,这是多么大的差距!!!

而且,到1998年左右的时候,过去的好中专都差不多升格为大专院校了

而之后的中专生,随着教育产业化,大学扩招,就更不值钱了。

所以,书生以为,25年的中专生是可以拿出来和现在的大学生较量较量的,而20年前的中专生,已经开始不值一提了。

至于说相当于什么学历,从过去的重视程度看,怎么也能相当于现在的一本或二本的好学校毕业生。


一介书生945


初中考中专的高分年代是80年代,90年代初期,也就是中专分数线超过重点高中时代,是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中专的专业课教材跟同期的本科相当或接近,基础课有差距,他们专业比较过硬,但英语一般不好,因为不能考研,也就不重视。能够考上省部属中专的,都是各县的前50名,是个很特殊的学历。放到现在,大部分能上C9,985,一个人行不行,跟智商很大的关系,工作中是可学可钻研的,985的跟二本的教材差不多,但985的学生远好于二本。

92年之前,考中专非常难,国家严格控制名额,因为考上了就转户口,包分配,干部编制。

93年开始上中专的80%都是自费生,考几分也可去读,都是烂渣,学校把学生骗去读。

大中城市(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0%),读中专的只是一般的学生。

至于所谓大城市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厉害的不是他们,8,90年代,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高考分数线比其他省份低100分。

1957年前高考招的大学生,90%来自地富家庭,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家庭,1957年反右后,他们就不能上了,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大部分不咋样。

中国的学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以前是最好的学生上中专,后来是最差的,文凭还是一样的。

社会需要的是公平正义。


广州傲佼教育


二十年前的中专学历还是中专学历,和现在的中专学历没有区别,只是内涵不一样。相对来说,二十年前的高考制度下,升学率不是很高,能升入一本二本的学生是少之又少,考取中专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毕业后就会有不错的工作。而现在的高考升学率是出奇的高,上中专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稍微学习好一点的都去了一、二本,专科录取结束后学生就绝无仅有了。不过,用过去的中专文凭想换取现在的学历,那是不可能的。中专毕业就是中专毕业,只是时间不同,内涵不同,但是毕业证都是一样的,学历都属于中专教育。



人在天涯63996


我同学中专出来后分到乡下去当乡干部,几年后乡里保送去外地读了个大专,回来后不久就分到县城去了,3年前在他37岁时终于当上了副乡长。另一个女同学高考没考上最后也读了中专,可是那时候中专出来已经不分配工作了,和所有打工妹一样出来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了些电脑知识,也比普通工厂妹高了一点点。然后遇见她高中上了大学的同学教她做木材生意,由于业绩不错就在同学公司最后做上了经理职位,现在老家买房买车了,可惜婚姻不太顺离婚了,孩子也给了父亲。还有一亲戚,今年50岁是正宗的大学生,不过那个年代能考上大专也是非常厉害了,这个亲戚一辈子好高骛远,总想着自己做老板,不用心去打工,智商虽然高,但情商不高,最后一事无成,现在失业中。那个年代,有学历的人起步的确很高,但贵在努力上进,不上进的人就像我那亲戚一样,一辈子碌碌无为。


15986790


二十年前考中专的学生基本都是班级学习很好的学生,中专毕业就能有工作,比如八十年代的幼师生,上学还有补助,毕业还包分配,干部编制,上班就有固定工作和100多元的工资,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哪个会去上高中考大学?因为,那个时候,大多数家庭都不富裕,都希望孩子早点工作,一句话,中专生比大学生吃香。

因为中专比较吃香,所以,也不好考,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也不考虑,要么硬头皮上高中,要么上技校,看着考上中专的同学,就和看现在考北大、清华的感觉差不多,羡慕、嫉妒、恨。

如果说二十年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学历,那是没有可比性的,只能说是重视程度的比较,上中专就等于现在上大学般的自豪和骄傲,但是学历的含金量是没法和现在的大学相比较的。

九十年代开始,逐渐中专生也不包分配了,门槛也放宽了很多,不像十年前那样严了,同样以幼师生为例,八十年代的幼师生,面试从个头、模样、才艺都是要经过面试的,越往后,考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低了,成绩差的实在没有什么报的,才会选择幼师。所以,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中专生已经在拉开距离了。


我是月亮姐姐Nancy,码字很辛苦,如果您认同我的回答,请您点个赞,如果您能关注我,我举双手表示感谢!如果您也有话说,请您留个言,如果您想喷或想踩,我也接招!呵呵~(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中专的价值,有一道分水岭——在26年前,也就是1992年之前,初中毕业生考上中专的难度,不比现在的高中生考上985大学的难度低。而在1992年之后,考上中专的难度就急转而下,甚至呈现出“自由落体式”的“大翻转”,中专的价值一下子出现严重“贬值”的状况。

二十年前的中专,准确来说应该是26年前的中专,在英语课程方面比现在的本科课程要“小儿科”得多,但其他课程却和当下的本科课程旗鼓相当。

26年前的中专,在学历层次上虽然比不上现在的本科,但在“性价比”上却介乎985大学和211大学之间——只要考上了,就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甚至是“金饭碗”。据了解,当年每个县区前五十名之内的学霸,才有资格考上中专。

因为,在当时,考上中专都是有名额限制的,这就好比清华北大在某个地区招生限定录取名额是一样的道理。与此同时,考上中专的分数线比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还要高一些。所以,在当年考入中专的学霸,不仅仅其亲人心花怒放,就连整个村子的人脸上都有光。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村的一位牛人考上了中师,那位牛人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村支书当场拍板:当天晚上,村子里必须放映一场电影表示热烈的庆贺。而现在的哪家孩子考入985或者211,有如此隆重的气氛吗?

26年前考上中专,一旦收到录取通知书,就立马迁户口;一旦顺利毕业,就立马包分配;一毕业分配,就是编制内的成员,很多用人单位抢着要,其逼格之饱满让人叹为观止。就好比中师毕业生,在当年要是哪所小学来了一名中师毕业生,估计哪所学校的校长的嘴巴会咧得像大括号似的,合都合不上。但是换做现在呢?哪个中师毕业生要前往某个小学任教,估计校长会每天用他的鼻孔凝视着你。毕竟物以稀为贵,当大熊猫和大肥猪一样多的话,还可能被当作宝贝吗?

26年前考上中专的学子,是尖子中的尖子,学霸中的学霸。在当年,只有考不上中专的人才会选择去读高中,中专文凭完全可以处于所有学历鄙视链的顶端。所以,现在的大学生,无论你现在是211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还是985毕业的学霸,都没资格瞧不起26年前考上中专的父辈,以他们的智商,想考到你现在的学校,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26年前考上中专的学子,曾经是这个时代的“脊梁骨”,如今的他们正逐渐老去,但他们的奉献和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伟岸,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微雨润苗


二十年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生活中提这个话题的人很多,无非就是想说以前的中专生如何比现在的本科甚至研究生优秀。这个其实没什么真实的可比性,时代不同,招生人数不同,社会需求不同,机遇不同,就业情况不同。20年前招生人数少,可是就业情况也好呀,中专生也能得到好岗位,当时正是用人之际,受重用,现在都熬出来了,小的也是正科领导,大的有省部级的。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无论就业还是升职都没法和20年前的比。举个例子,黄埔军校前几期的学生都是大官,后期的就差多了,难道是后期的不如前期的优秀么?前期的正好得到了机遇,把好位子占了。现在但凡个军校生也比以前黄埔军校的学生水平高吧?当个排长都很困难。现在就是清华北大的优秀毕业生再努力也不可能混到刚恢复高考时的中专生那种地位吧?再往前数,民国时期的小学毕业生比20年前的中专生更厉害。所以,根本没法比较。


培尔金特森


我来说下吧。我91年参加中考,当年能从初中考上中专的都是学霸,一个学校没几个能考上。我同届的初中同学,后来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考上清华北大的这几个同学,如果当年报考中专也未必有多大的把握能考上。反正当时对我来说,考上中专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考不上的。所以我选择考了高中,后来上了一本大学。所以,当时的中专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只是时间推移,高学历越来越普及,对当年的中专生是有些不太公平的。


芈子攸


我是25年前的中专生,当时全县参加中专考试的共160余名最后录取13人我排第9。当时跳出农门,毕业时计划分配,工作满4年逢企业转制,身份由国家干部变自由企业者。结婚时强制独生子女,养二胎是不可能的,现在终于放开二胎了,老婆也过了生育的年纪,苦逼的七零后,满满都是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