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貸款”再現樓市,是惠民還是坑民?

“首付貸款”再現樓市,是惠民還是坑民?

隨著近年來我國對於樓市的嚴格調控,其調控效果顯著,樓市逐漸趨於平穩。全國房價走勢平穩,對樓市的預期不再單一樂觀,房地產政策也基本沒有繼續加碼。有分析稱,少部分房價虛高的二三四線城市可能進入風險釋放區域。

報告顯示,11月,受重點監測的67個城市二手房掛牌均價為每平方米15163元,環比下降0.3%。另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10月70城房價數據,二手房方面,一二三線城市環比漲幅均出現下降;新房方面,一線漲幅持平、二線回落、三線微擴。近兩年購房者信心指數的最高點在2018年2月,此後一路下滑,反映了購房者市場預期由樂觀向相對悲觀的轉變。

在以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為基調,房住不炒為基本原則的一系列調控之後,房價上漲預期有了顯著的改變,市場觀望情緒增強,投資投機熱情下降。房地產調控政策保持了其平穩性與延續性,部分開發商及住房投資者關於調控政策放鬆的預期落空。

值得注意的是,11月,房地產政策基本不再繼續加碼。11月以來,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約20次,相比之前每月平均40次的水平明顯減少。11月份也成為2018年全年房地產政策發佈最少的月份。一線城市重新成為樓市避風港。一線城市已經進入存量房市場,受開發市場波動及商品房庫存變動因素的影響較小,市場變動主要取決於政策特別是融資條件的變化,但政策進一步趨緊的可能性並不大。

在一些列調控之後,房地產市場中最為艱難的莫過於開發商,部分開發商已經開始降價處理以規避所面臨的風險,但還有一部分開發商打起了擦邊球,推出“首付貸款”政策來處理所面對的危機。

“首付貸”的出現對槓桿率無限放大,房價只要有任何下跌,就可能面臨斷供。這將對市場造成消極的影響,與此同時,也將給剛剛降溫區域平穩的樓市帶來不好的影響,房價可能會在這場打著惠民旗號的“首付貸款”風波中借勢而起。

“首付貸款”雖說打著惠民的旗號,實則卻是坑民之舉,樓市需要穩健的發展,購房者購房時更需要保持理性,跟著調控政策的思路走,房價才會逐漸下降趨於平穩,莫要成為別有用心之人覆盤的有效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