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好帶還是難帶,其實在醫院裡就能看出來了

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給予厚望,甚至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已經為他打算好了一切,什麼時候上幼兒園,什麼時候學跳舞,什麼時候上補習班......把他們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可是我們發現孩子並不是那麼好帶的,他有自己的想法、常常與家長唱反調,你辛辛苦苦為他鋪好的路偏不走,偏要去走那條獨木橋,你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其實,孩子好不好帶,在醫院裡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了。

寶寶好帶還是難帶,其實在醫院裡就能看出來了

小芳帶著一歲的寶寶去醫院體檢,醫生看見小芳兩個黑眼圈就問了一句,“孩子是不是特別不好帶。晚上睡覺非得讓你抱著睡;吃飯的時候總是很挑食,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總喜歡去拽別人的頭髮等等。”

小芳聽了醫生的話,一臉驚訝,“大夫你是怎麼知道的?你說的這些我家寶寶都有,難道你在我家裝了攝像頭?”醫生哈哈大笑起來,“小芳,你還是這麼有趣。別忘了,你家寶寶當初是我給你接生的。從事醫生行業這麼多年,接手了無數的小孩,有些寶寶的秉性從孃胎出來的時候就已經顯現了。再加上你的兩個黑眼圈,很多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小芳後來也不去深問,畢竟醫生每天的工作還是十分忙碌的。

那寶寶好帶還是難帶,在醫院裡是怎麼看出來了?問了很多產婦專家,主要與兩點原因有關,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寶寶好帶還是難帶,其實在醫院裡就能看出來了

一、孩子剛出來時候的表現

很多孩子都是伴隨著一聲哭聲降臨到人間,來與父母會和。有的寶寶只哭一兩聲就安靜下來,還用小眼睛左看右看,嘴角還會輕輕上揚,這種孩子一看就是易養型,對任何要求都比較低,將來會讓你比較省心。還有一些孩子一出來就哇哇大哭,怎麼哄也哄不住,這種孩子比較難養,以後是一個很有脾氣的小皇帝,家長們要多費心。這是無法改變的,因為從孃胎出來的時候就形成了,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性格,沒辦法去改變。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看出寶寶難帶還是好帶,就是洗澡。寶寶剛出生,身上會把母體中的一些髒東西帶出來,需要洗澡來把它們清理乾淨。有的寶寶很好伺候,十幾分鍾就可以結束了。但有些寶寶就不是好伺候的主兒,用玩具哄她,給他餵奶,什麼辦法都用盡了就是不乖乖地把澡寫完,搞的護士們很是疲憊,家長在旁邊看著也挺不好意思的。對這種高需求的寶寶,家長們也好打起精神全力應對了。

寶寶好帶還是難帶,其實在醫院裡就能看出來了

許多孩子剛出來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很溫和,但也經不起家裡人溺愛他。爺爺奶奶看見自己的寶貝孫子或者寶貝孫女出來,心裡很是高興。想一直抱抱他、逗逗他,睡覺的時候也捨不得放下他。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自己的身邊陪著他。這種心情我能理解,但這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就是別人抱著我才能睡,別人不抱我就睡不著。一段時間還可以,但長時間都是這樣,會讓家長精神疲憊,沒有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孩子有些性格是天生的,有些性格受後天的影響。不管孩子好帶還是不好帶,都是自己的寶貝疙瘩。我們都希望孩子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所以在不磨滅孩子天性的基礎上,爸爸媽媽要指引孩子往正確的道路上發展,去畫出屬於自己的一幅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