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要吴国桢

吴国桢(1903——1984),字峙之,湖北建始人。1914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与周恩来同窗,并结为金兰之交。南开毕业后,就读北京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获得格林内尔学院经济学硕士和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1926年回国后进入政界,曾任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台湾省主席。

民国政要吴国桢

民国政要吴国桢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陈兵长江北岸,渡江战役一触即发。

国共双方代表在北京举行和谈,中国共产党发布战犯名单。会谈期间,国民党谈判代表颜庆惠对毛泽东建言:“贵党胜利在即,国家正是用人之际。现在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人品出众,才智超人,若能留住此人,对目前解放上海以及今后国家建设,作用极大。可是他被贵党列为战犯,可否宽大呢?”

毛泽东爽朗一笑,答道:“丝毫没有关系,傅作义将军不也是头等战犯嘛,只要站在人民一边,我们就欢迎。请您转告吴国桢先生,请他就待在那里,我们就请他当上海市长嘛!再说,他不是军人,和我们未来的共和国总理恩来还是南开大学的同窗好友呢!比我整整小十岁!年富力强啊!”

可惜,吴国桢最后没有留在大陆,还是选择去了台湾。

到台湾后,吴国桢担任台湾省主席。因与蒋介石政见分歧日渐激烈,被蒋介石罗织罪名。1953年,吴国桢携妻子前往美国,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吴国桢一生治学严谨,著述丰硕,其中包括详细分析中国神话与早期历史的《中国的传统》一书,影响很大。晚年关注祖国发展,1982年,得到大女婿从中国带去的与周恩来结拜兄弟时的照片,心中十分感慨,特作诗一首:

七十年事,今又目睹。

结为兄弟,后来异主。

龙腾虎变,风风雨雨。

趋途虽殊,旨同匡辅。

我志未酬,君化洒土。

人生无常,泪断沙埔。

表达了对这位六十余年前同窗挚友的深深思念,也对其未能在有生之年与周恩来重逢而遗憾终生。

民国政要吴国桢

1984年夏天,邓颖超、杨静仁联名邀请吴国桢归国观光,并参加新中国35周年庆典,吴国桢欣然应约。回国前,吴国桢重新阅读《邓小平文选》。他说:“《邓小平文选》我反复看了三遍,这个人我非常钦佩。中国照目前的脚步发展下去,下一世纪,将和美国、日本鼎足而立。”言语之间,包含着对祖国的眷念和对祖国前途的信心。

遗憾的是,正当他翘首期盼回到阔别三十余年的故土时,突然病故于美国佐治亚州萨凡那寓所,终年81岁。(编辑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