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同为栓动步枪经典武器,德国毛瑟98K(及后续枪型)的效仿者多,而英国恩菲尔德步枪效仿者少?

蓝冰天雪


李恩菲尔德步枪使用的是后端闭锁设计,而且仅此一家,当时其他主流军事强国的步枪,德国Gew98(98k的祖宗)、日本三八式、美国M1903、俄国莫辛纳甘等步枪采用的都是前端闭锁。

至于两者的区别,通俗的来说就是拉动枪机时,前端闭锁要拉到底,因此枪机行程长,使用时也就更加费力,而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后端闭锁导致枪机行程短的多,甚至可以保持中指扣在扳机上就能完成拉栓动作(而像M1903等步枪就不可能做到),再配合其10发弹容,很容易达到堪比半自动步枪的火力。早在一战中英军就经常利用其步枪射速快的优势压制德军,采用中指扣扳机快速射击,被称为“疯狂一分钟”。

当然,后端闭锁也有自身的缺陷,那就是其结构强度不够高,膛压自然也就更低,所以对其初速,射程和精度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对于主要依靠精确射击来杀伤敌军的栓动步枪而言显然是不利的,因此自然没有多少效仿者。英国人也搞了P13这种采用前端闭锁步枪(由于一战爆发没能大量装备),一战中加拿大也没用李恩菲尔德步枪,而是自家的罗斯步枪。

而至于其他采用前端闭锁的步枪,并不都是模仿的德国步枪,毕竟这种非此即彼的设计问题谈不上多大的模仿(比如发动机前置、后置设计),倒是美国M1903步枪确实是买了德国Gew98步枪的版权而研制出来的。


前沿阵地


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枪机步枪和德国的毛瑟枪机步枪虽然都是栓动步枪,但却属于两个谱系,这两种枪机最大的区别在于闭锁突笋的位置,毛瑟枪机的闭锁突笋在枪机前部,称为前端闭锁;李-恩菲尔德步枪的闭锁突笋在枪机后部,称为后端闭锁。这个不同应该是导致未来李氏枪机不如毛瑟枪机的根本原因。

后端闭锁虽然使得李-恩菲尔德有了高于同时期栓动步枪的射速,但是后端闭锁有闭锁强度不足,精度较差的缺点。这个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前端闭锁的枪机闭锁时受力点直接在弹壳底部,可以较好的闭锁枪膛,射击时枪机震动小,精度高。而后端闭锁的李-恩菲尔德步枪闭锁突笋在后面,这就意味着闭锁突笋之前的枪机段需要承受一部分膛压,接着才传递到闭锁凸笋。这就使得枪弹击发时枪机整动比较大,影响精度,而且闭锁强度弱于毛瑟枪机。

现代随着自动武器的普及,栓动步枪的射速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现代栓动步枪强调的是更高的精度,更简单的结构,更高的可靠性。毛瑟枪机在这些方面都很优秀,因此毛瑟枪机才得以推广开来。

纵使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军队遍布多远,李-恩菲尔德步枪传播多广,也阻止不了它结构上的缺点。而毛瑟兄弟设计的毛瑟式枪机安全、简单、坚固和可靠,甚至于直到今天,大多数的旋转后拉式枪机都是根据毛瑟兄弟所设计的原理来设计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炫酷的轻武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