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朱标死后,立朱允炆为皇帝的朱元璋做错了吗?

太多的不该


朱元璋立朱允炆没错,但是朱元璋看错了朱允炆。

首先,我们分析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元璋由于童年的经历,特别重视亲情。他为明帝国创立的政治框架,是以周朝封建宗法制为模板,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同时分封诸王为藩王,小宗屏卫大宗,以实现明朝长治久安。

朱标去世后,当时最长的儿子是秦王,但是秦王不成器,不得朱元璋喜欢。三子晋王和四子燕王倒是得朱元璋信赖,但根据朱元璋定的宗法制,不能越过秦王立三子或四子,所以,儿子辈儿的都被排除在外。

其次,孙子辈儿有资格的就是朱允炆和朱允熥。

朱允熥是朱标嫡次子,母亲常妃,是朱标原配太子妃。外祖父是常遇春,当时最负盛名的名将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因此,朱允熥的外戚都是军功贵族,实力强大。

朱允炆的母亲是常妃病逝后的继太子妃,因此,朱允炆最初是庶子,在母亲成为太子妃后,才成为嫡子。他的母亲吕氏,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文官之后。因此可见朱允炆母族势力浅薄。

朱元璋弃朱允熥而选择朱允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考虑:

一、朱允熥当时尚年幼,如果继位,不一定能够镇得住他的外戚。当时隋文帝杨坚殷鉴不远,朱元璋也不愿重蹈覆辙。

二、朱元璋认为朱允炆纯孝,友爱兄弟,性格醇厚。朱标生病时,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朱允炆性情温文尔雅,以宽大著称。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三、朱允炆母亲毕竟已经是太子妃,朱允炆从礼法上来讲,说他是嫡子,也能说的过去。

四、朱元璋施政严苛,治国刚猛,晚年时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朱允炆一贯的表现比较符合他的政治期望。

因此,朱元璋最后选择了朱允炆,这是他在经过诸多考虑后作出的最优选择。

最后,朱元璋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朱允炆是假仁厚,真蠢!

中国几千年历史,从秦至元,从来没有一个藩王能够造反中央成功。以朱允炆所拥有的优势,收拾朱棣简直就像特种兵打小孩,结果特种兵自己躺在地上被小孩一剑封喉了,也是历史奇葩!

大家好,我是“风雨的学习号”,如果大家感觉我写的有道理,请关注我吧!


风雨的学习号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又是马皇后所生,理应立为太子,在老朱称吴王的那一年,就立10岁的朱标为世子,请大儒宋濂教他读书,研习儒家思想。1368年,老朱称帝,立即立朱标为太子,那时太子也只有13岁。朱标早早的就被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培养,可见他在老朱心中的地位。


在老朱的悉心培养下,朱标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然而,老天就是这样爱捉弄人,在朱标38岁的时候,不幸染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对老朱打击很大,一向勤政的他居然连续20多天没有上朝。

随着太子的去世,未来的接班人人选问题又提上了日程,这时候老朱已经64岁了,早已是乐享天伦的年纪了。

太孙朱允炆虽然有些柔弱,但一直很孝顺,有仁义之心,和他爸爸朱标很像,深得老朱喜爱。老四朱棣骁勇善战,有谋略,和自己很像,也不错。

到底选谁,老朱确实很为难。他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主张立朱棣,但是刘三吾却反对,说如果立四子,那把老二、老三放在哪里呢。老朱听出了话外之音,如果兄弟们不和打起来了,会出现乱子的,那他殚精竭虑谋划的朱家江山永固的梦想就破裂了。

最后,老朱采用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立朱标的嫡子——太孙朱允炆。在他看来,这种制度比较成熟,相对稳定,是权力过渡的稳妥方案。为了帮助朱允炆日后能坐稳,老朱还不得不杀掉了昔日的大批功臣。


一切障碍都扫除了,老朱终于放心了,洪武31年,老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享年71岁。

但是上天再次捉弄了他,他辛辛苦苦建立了大明帝国,千方百计铲除了各种威胁帝国的不稳定因素,本以为可以平稳运行,不料却被自己的儿子朱棣搅了个天翻地覆。在他死后半年,靖难之役就爆发了,叔叔打侄子,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坐上了皇位。

或许,对老朱来说,当年选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朱家天下没有被别人抢去,这就足矣。


古先生说


朱标死后,谁来继承皇位?

这个问题让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按照封建礼法,长子死了,伦序立二子是完全可以的,父死子继。可是二子是秦王朱樉,这个逆子去年还差点被朱元璋处死,要不是太子朱标当时多方保全,秦王朱樉此时坟头或许已经长草。朱樉啊朱樉,你怎么这么不爱惜自己的名声呢?作为老二,起码也要做好太子早逝、自己接班的准备吧?万一实现了呢?


三子是晋王朱棡,也是个省油的灯,缺乏王者之气,坏事倒没少干。这人也差点被朱元璋处分。二子不能立,自然不能立三子,更别说四子朱棣了。老四朱棣倒是有好名声,而且能力出众,有勇有谋。若二子是朱棣,那朱元璋基本就顺理成章立朱棣为太子了,这点笔者研究过,可信度高。

难就难在朱棣是老四,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朱元璋不敢冒然越过老二、老三,立老四朱棣为太子,元朝在这方面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以我的研究分析来看,老四朱棣的确是朱元璋心中的理想人选。只此时老二秦王、老三晋王还在,废长立幼是要出漏子的。但后来,这两个二货到底还是死在了父皇朱元璋之前,那时朱允炆已经当了皇太孙好几年了,不可能再废除皇太孙立老四朱棣了。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虚岁才16岁。

而朱元璋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家了。在儿子中选继承人这条路很难走通,选16岁的皇长孙朱允炆作为继承人是可以的。老二儿子年龄大,但是品行不佳;长孙忠孝,但年纪偏小。在两难选择中,朱元璋不止一次地权衡,要说这个长孙,自小受到良好教育,乖巧孝顺,性格可能有点偏弱,年龄上偏小,但总体上看,今后再加以历练,当能担当大任。


朱元璋从历史长河中找经验,中国历史上共有8次在皇太子死后立皇太孙继承皇位的,6例成功;立其他儿子继承皇位的,无一例外地失败。朱元璋在刘三吾等人的忽悠下,朱元璋坚定信心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自己死后的法定继承人。朱元璋犯了一个“小马过河的错误,因为前面立孙子的人没有朱元璋那么多儿子,孙子继位,必然出问题。

朱元璋的立储计划最终失败

从太子朱标1392年5月去世,朱元璋到9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中间隔了4个月。要知道,朱元璋此时已经65岁了,65岁的人在古代医疗水平落后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死去,或是一觉醒不来。如果在自己死之前没有确定法定继承人,朱元璋的儿子们会折腾多大的动静?想想都后怕。但是,朱元璋还是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考虑了这么长时间才确立继承人,况且,太子也不是突然去世的,太子去世前,朱元璋应该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如此看来,立储问题当时的确深深困扰了朱元璋。

按照现代民法观点,有儿子不让儿子继承,让孙子继承,这叫转继承,转继承的效率要低一些。

朱允炆登基后开始削藩,一年内削掉五位叔王,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起兵造反,三年后推翻建文帝,朱元璋心爱的孙子自焚而亡,早早来到九泉陪伴心爱的皇爷爷。

实践证明,朱元璋的立储计划遭到无情的嘲弄。


坐看东南了


并没有做错,因为这已经是朱元璋的最优选择。

朱标死后,有资格继承太子位的要么是朱元璋的其余四个嫡子秦、晋、燕、周四王,要么是朱标的子孙。



首先,朱元璋为什么不立自己其余的嫡子呢?他们正年富力强的年龄,不必担心驾驭不了桀骜的功臣。说到原因,只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首先秦王身为朱元璋的嫡次子,某种程度上算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是秦王此人太过于暴戾轻佻,被朱元璋骂为“蠢如禽兽”,让老朱怎么敢放心把天下交给他?如果舍秦王而立晋王或者燕王,这不是废长立幼吗?这是在打自己的脸,朱元璋可一直强调长幼有序。



再说,晋王跟燕王不和,后来朱棣称帝后,官修的《奉天靖难记》主要是丑化建文帝兄弟的,但除了他们兄弟,还丑化了晋王。第一代晋王死后二子失和争位,朱棣置之不理甚至暗中推波助澜,以至于晋国“绝封凡八年”,可见燕王对晋王恨意之深。儿子辈没指望,只能从孙辈选了。


何事男儿不读书


完全没有错,反而反应了这位草根皇帝的英明决断。嫡长子制度一直是历代立太子的传统,立长不立嫡。下面我来说说历史上发生的同样一件事情,这位皇帝在太子死后在立继承人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最终导致社稷奔溃,江山移主,国破家亡。


我要说的是南梁梁武帝萧衍。他活了八十多岁,太子萧统三十一岁去世,他死时,他的长子萧欢已年长,按中国的嫡子继承传统,应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太孙,成为王朝的继承人。可梁武帝踌躇再三,挣扎了四十多日,最终选择了三儿子萧纲作为太子。而在建康苦等一月之久的萧欢只封郡王而归。萧统的其余各子虽从公爵晋升王爵——这本是破格恩赐,可梁武帝的善举在这些年少的公子哥心中种下的却是仇恨。在他们眼里,这天下本是他父亲的,现在却被叔叔横刀夺爱。而这唯一的原因却在于爷爷的年老昏庸和偏心。这江山他们迟早要夺回来!他其余的儿子,也认为萧纲坐得他们怎么就坐不得吗?


在侯景围困京城之时,萧家子弟各怀鬼胎,为了得到江山,置君父的安危于不顾,都选择了隔岸观火。梁朝经此乱之后,一蹶不振,最终灭国。
朱元璋立朱标儿子朱允炆,一点没有错。此举让其他儿子都闭了嘴。只是他后来削藩触动了各藩王的利益,造成了朱棣的起兵叛乱。


沦客人


肯定错了。

之前我写过同名文章。如有兴趣,可以点击欣赏。今天在这里再补充一点。

大家都说朱元璋奉行的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这是历代帝王选择接班人的“不二法则”,毋庸置疑。但是,有一点大家需要了解,就是太子朱标有五个儿子,两任太子妃。原配太子妃乃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生有长子朱雄英(早亡),三子朱允熥。原配太子妃常氏去世后,才立吕氏为太子妃。吕氏生育了三子,其中就有排行二子的朱允炆。严格来说,吕氏在生育朱允炆的时候,原配太子妃常氏还在,所以,朱允炆应该属于庶子。起码没有朱允熥的身份来的明确。

还有,如果是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熥做皇帝,那么凭借常遇春家族,还有常遇春舅子蓝玉(原配太子妃常氏的舅舅,朱允熥的舅姥爷)等人,朱棣能造反成功?朱元璋就是怕常氏家族以及蓝玉等人不服朱允炆,所以后期打压常遇春一族并且痛下杀手杀了蓝玉等人。

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朱允炆刚刚登基,座位还不稳就急于“削藩”,不仅让人浮想联翩。与书上儒生,至孝,稳重的形象大相径庭。难道,太子朱标生病时,朱允炆痛苦流涕的形象真的是“演”给朱元璋看的?成功的骗过朱元璋,使朱元璋在失去太子的悲痛中方寸大乱,“见景触情”,力排众议立其为储君,又在其登基后补偿朱允熥一个有名无实的“吴王”封号。在后来的“削藩”中激怒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所以,笔者认为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是错误的。有附议的吗?





孤独玖贱


朱元璋立朱允炆当皇帝,只能说朱元璋想的太美好,但是事实很残酷。

朱允炆是朱元璋嫡子朱标的儿子,他的嫡孙。朱标还没去世的时候,朱元璋就把其他儿子分封各地,镇守大明的边疆和要地。朱元璋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让他的亲儿子去镇守大明的天下,他最放心。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选择朱棣,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朱元璋需要朱棣镇守北方,明朝虽然赶跑了蒙古人,但是蒙古人还在,时不时还和明朝打仗。北方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患。朱元璋不相信那些统兵将领,生怕那些人日后尾大不掉,但是亲儿子就不一样了,儿子总不会去造老子的反。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一方面是朱允炆的嫡孙的身份,早晚都是要传给他的,另一方面就是朱允炆本身也算是可塑之才。

至于后来败给朱棣,除了自身才能不比朱棣,毕竟年轻缺少历练,还有就是身边缺少辅佐人才。

朱元璋唯一没想到的应该是朱棣会起兵来抢皇位。



倾一生


因此,朱标死后立朱允炆是没有错的。朱元璋错就错在了大杀功臣和实行分封制。狡兔死、走狗烹。明朝建立之后,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 他们反而是威胁朱元璋皇权的不稳定因素。朱元璋通过胡蓝之狱杀掉了几万人,又杀掉了李善长、徐达等开国功臣。



(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的朱允炆)

分封制已经被历史证明不利于政权的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刘邦实行分封制后来发生了七国之乱,西晋实行分封制后来发生了八王之乱。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继续实行分封制,他想到的是分封自己的儿子或侄子能够巩固统治,自己的儿子难道会造自己父亲的反吗?你朱元璋或者的时候当然不会造反,你死后就难说了。明朝是朱家的天下,其它姓没有资格争夺皇位,但是朱允炆的兄弟叔伯子侄就可以来争夺皇位了。皇帝轮流坐,论辈分朱棣还是朱允炆的叔叔,谁的拳头硬谁就当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在开国功臣屠戮殆尽的情况下夺取了自己侄儿的皇位。



历史军魂


首先,封建王朝实行的是"嫡长制",皇帝老子死了,一般规律是由长子、长孙继承皇位,这是历朝历代的传统,朱元璋也没办法改变。朱元璋为他百年之后,谁能继承皇位问题,曾多次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众口一词:推举朱允炆。因为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次子,朱标死,其长子又早夭,皇位自然应传给朱允炆。尽管大臣们知道朱允炆生性柔弱,缺乏魄力,如宋徽宗一样吟诗作画还行,当皇帝,治理国家,不太合适。但传统的力量如此之大,众大臣又执意如此,朱元璋有口难言,只好同意。

其次,怕引起兄弟之间内战。朱棣身为皇四子,太子朱标虽死,但上边还有兄长朱樉、朱棡二人,虽然他们的文韬武略,不如朱棣,但朱元璋真要是将皇位传给朱棣,他担心朱樉、朱棡不服,怕他们联合其他几个弟弟,一起反对朱棣当皇帝,引发内战。

据此可知,朱元璋立皇太孙朱允炆为皇帝是结合当时实际情况而决定的,这也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





讀史使人明智


人生没有后悔药,同样,历史也没有后悔药。错或者不错,结果就在那里。


朱元璋深爱朱标,但是作为父亲,作为皇帝,给予朱标的却是莫大的压力和悲哀,朱标承受不起,所以,心累,身累,最后,累死了。

嫡长制永远只是一张纸,犹如婚姻一样,但是离婚的,结婚了又离婚的还是络绎不绝,过不好就散伙,勉强只会更加痛苦。所以,嫡长制的作用仅仅只是一张纸而已。


朱元璋立了朱标的儿子当皇帝,按照嫡长制的次序来说,没错。因为在他心里,已经认可了朱标当皇帝。很多人说朱标死了,还有那么多儿子,尤其还有文韬武略的朱棣,干嘛还要立朱允炆?千万不要忘了,朱标在朱元璋的心里,已经认定了是未来的皇帝,只不过,他死了而已。

无情最是帝王家,对皇权的争夺咱封建社会永远不会杜绝。谁够狠谁够强,谁就有资格抢夺皇帝之位,所谓的尧舜禹禅让制也不过是争抢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根本上没有改变争抢的本质。

朱棣从来都不是一般要过好王爷生活的人,抢夺朱允炆的江上也不是一时兴起,在驻守北方的时候,就已经暗谋天下,为夺取江上做准备。


朱元璋一直为他的后代铺路,杀了那么多文臣武官,唯独没有解决藩王割据的问题,朱元璋不知道吗?明明知道这是来自于家族内部最大的威胁。


只有这一点,真的难以想通。


谁想通了告诉我。

我是青灯问史,热爱文史经典,欢迎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