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究竟亡於何人之手?

近些年,熱播電視劇《大秦帝國》,再度以宏大的史學敘述,重現西陲之秦,歷經餘年,最終一統天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僅僅十五年,一夫作難而七廟墜,昔日戰無不勝的大秦帝國,就此灰飛煙滅,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從此走進了歷史,還留下了千古暴秦的罵名。

大秦帝國,究竟亡於何人之手?

大秦帝國,究竟亡於何人之手呢?主要肯定是秦帝國自己的問題,這個毋需多言。那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澤鄉,農民起義的熊熊烈火燒死了大秦帝國?先看看,陳勝、吳廣等人是農民嗎?史記記載是“謫戍漁陽七百人”,什麼意思呢?他們是軍隊,戍邊的軍隊,其兵變性質,更接近軍隊譁變。遍讀諸史,關於“農民起義”,大家不難發現,由於階級的侷限性,農民起義,絕大多數,以失敗告終。很顯然,他們懂戰略嗎?懂指揮嗎?懂輿論嗎?能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嗎?而且,戍卒譁變這類事情,晚唐時期,曾有過龐勳之亂,它只是將火點燃,遠達不到讓其熊熊燃燒的地步。

真正要命的,其實是原六國的貴族。陳勝舉起義旗之後,真的是山東豪傑並起,嬴糧而影從,唯他是從嗎?若真是這樣,他們興舉義兵,為何要假借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之名呢?義軍中最具謀略之士,張耳和陳餘是如何謀劃的呢?希望將軍您不要稱王,急速率軍向西行進,派人去扶立劉國的後裔,為自己扶持黨羽,為秦朝多樹立敵人。為何秦末的農民起義軍中,那麼多才智之士?何況秦朝一直實行愚民政策,貴族,唯有失去了權力、地位,流落民間的貴族,才會有如此的宣傳和號召力。

秦從軍事上戰勝了六國,然而,卻未能從文化上同化六國。這才是變生肘腋之大患。有依據嗎?我們看看,歷史上的秦,是不是還有五胡十六國時,苻堅與王猛之前秦,在王猛的勵精圖治、傳奇謀略、赫赫武功之下,前秦所向披靡、掃蕩北方,離天下一統,僅一步之遙遠。天不遂人願,一代傳奇政治家王猛病逝了,臨終前,他還告誡苻堅,北方剛統一,諸國被滅,其心不服,懷異心者多,宜先安撫內部。然而苻堅不聽,強大的前秦為何頃刻間灰飛煙滅?誰滅了他?一兩次農民起義嗎?不是的,誰都知道,是那些死灰復燃的舊貴族們。

大秦帝國,究竟亡於何人之手?

大澤鄉起義,一個導火索,更是那些蠢蠢欲動的貴族們,這是個絕佳的契機。秦統一六國後,曾遣蒙恬北擊匈奴。你可以想想,如若蒙恬征伐失利,而天下財力耗盡,那麼,會不會如同苻堅一樣?隋煬帝是否就敗在這點?前方失利,後方就星火四起的局面,李淵、王世充、竇建德、宇文化及這些人,有幾個是起義的農民?秦末,由於六國曆史長達幾百上千年,國家遭遇“暴秦”之滅,貴族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比隋末那些人,更強更大,衝擊力也更為猛烈。甚至,你可以看看,唐太宗曾經三徵高麗,然而,遭遇到頑強抵抗後,以其堅毅剛強的性格,為何會撤軍?就因為有人告訴他,唐之天下剛定,人心尚且不穩定,此時情景,與隋煬帝時期,十分類似。李世民一聽,這才作罷。

大秦帝國,究竟亡於何人之手?

那麼,大秦帝國就沒有預判到這個問題嗎?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你看看,為何秦始皇要出遊巡幸呢?多年征戰生涯,始皇一直覺得,依靠武力震懾,嚴刑峻法,就是最好的狀態。然而,他依然沒有想到的是,天下已經平定,最重要的是爭取人心的依附。漢代大儒陸賈就曾質問劉邦,馬背上打天下,馬背上焉能治天下。國策重心不轉移,武力衰落後呢?人民的怒火,會更加強烈,這等於埋下了定時炸彈。

此時,天下的紛爭,其實是分封制與大統一之爭,六國代表的是過去,畢竟思想觀念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之間的事情,何況,代表大統一之秦,缺乏具備高度認同感的文化支撐,其理論基礎,法家思想,一直遭到猛烈批評。六國從心理上,看不起秦國,打不過,但是可以罵啊,於是,整個戰國時代,秦國最捱罵,名聲最不好,那怕曾三為稷下學宮祭酒的荀子考察秦國之後,給了一個不同的評價,輿論界,暴秦之聲,不絕於耳。

缺乏思想根基,即使是統一,也難以長久地維繫。

大秦帝國,究竟亡於何人之手?

秦滅亡了,但是大一統的思想,漢朝繼承了下來。歷史上,我們常常將秦漢並稱,其實,漢承秦制。劉邦與項羽一戰,最終大一統戰勝了分封制。有人曾說,劉邦嗜血成性,你看看,出於無奈,劉邦確實殺了一些人,都是什麼人呢?張良、蕭何、陳平、周勃、王陵、曹參等人,他有殺嗎?韓信他殺了,準確來說,呂后殺的,為何?這位軍事奇才,一生熱衷於什麼呢?裂土封賞,玩王者榮耀,劉邦給他懺悔的機會都不抓住,能全怨劉邦嗎?

秦之敗亡,大一統沒能持久,漢朝重建大一統,為何就沒有敗亡呢?你看看,那些異性諸侯王,劉邦是否從政治和軍事雙面下手呢?再看看,當年白登之圍,劉邦為何沒有蹈隋煬帝三徵高麗的悲劇?再看看,於大秦帝國缺乏高度認同的立國思想基礎相比,漢朝在這一點上,是不是有重大成果?大漢之威,至今依然是廣大華夏兒女心中的圖騰,就是最好的詮釋。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