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公司招聘员工为什么只要985或者211名校毕业生?

老郭说


第一、能够只要985或者211的毕业生,这样的公司一般都是很知名了,属于大公司,因为他已经有了选择人才的门槛。所以这类公司肯定是想要更好的苗子来实现员工的价值和减少培养人才的风险。

第二、985和211这两个标签是在你没有职场经验,也就是初入职场时候相对来说能够证明实力的标签,因为毕竟能够上好大学的人还是之前努力过,这个敲门砖虽然不能说完全公平,但是确实试错成本比较小了。

第三、其实名校的学生不见得都是能够在职场中表现优秀的,很多重点大学出来的一样不行,能力和学历还是有区别,但是学历是能力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这一点相信你是明白的了。

第四、如果你不是985或者211毕业生,而你想进这些公司,只有两个途径,第一是内推,让公司的熟人推荐你去面试,好好的表现和聊天,也是有机会进去的。第二,先进另外一个不要求985211学历的公司,干出业绩,带着经历以社会招聘的方式入职公司,这情况是很常见的。不少公司的高管其实出身并不是重点大学,很多二本生一样很厉害,大专生也有大佬的。

第五、我们都知道学历不代表能力,但是最起码代表你上学期间的学习天赋和态度吧。试想一下,一个大专生和一个985毕业生同时站在你的面前,如果不做交谈,你肯定会认为985的素质相对好点。同样的道理,当你有资格选择用人条件的时候,你也肯定会选择基因好的苗子,这样成功概率大啊。

第六、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上大学是寒门学子的唯一出路。不管怎么样,好大学确定是你唯一不用拼爹的途径,懂这个道理的希望你能够好好学习。


沈理职谈


一些公司,尤其是名企大公司,或者公认的“好单位”,招聘应届毕业人才时只要985或者211毕业生,这是事实。考研名师张雪峰有次在节目里告诫学生党:虽然所有的五百强老板们HR们都谆谆教导你们:学历不代表能力,只要有梦想肯努力,低学历同样可以成功。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他们自己也只要名校毕业生。


双非三非四非学生党是不是很崩溃?很气愤?觉得很不公平?你们不知道的是,这些HR们并没有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他们确实知道名校学历并不能保证能力一定强,二本三本肯定有优秀人才,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但是校招应届毕业生时仍然只招收名校生。这是为什么?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原因只有两个:人力市场供求关系;人才甄选成本。

先说说供求关系。人力市场跟商品市场一样,都取决于供应能力和市场需求。每年的大公司央企国企外企金融企业风口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有限,而大学毕业生的供应量却逐年增加,现在已经接近九百万/年,如果都以“好工作”“好岗位”为就业目标,显然难以满足就业需求。供大于求,必然造成买方市场。既然是买方市场,挑挑拣拣嫌贫爱富的主动权就掌握在用人单位手里。抛开其它非学历因素不谈,HR如果收的简历都是清北,那他们肯定不要普通985,比如xx基金,明确只收清北本科;收到的都是985,那么211就得退一步说话;一本毕业生厚厚的一叠,二三本就不可能考虑了。没什么可抱怨的,你买东西也这样。



再来说说人才甄选成本。一般人很少考虑的是,甄别和选拔人才是有成本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时候这些成本很大。比如企业需要填补一个岗位,有两位合乎条件的应聘者,一个名校生,一个普通生。该怎么挑选?看证书,看成绩,看实习背景,初试复试,一面两面甚至五面,这些都是正常程序,其实这些都只是流于表面,比只看文凭强不了多少,无法真正提现出“人才”的能力。最合理最公平的方法是,在工作实践中选拔人才,比如给两个应聘者都提供机会,在工作中竞争,半年或者一年后,根据业绩再来评估,挑出最“合适”者。



这样的方法是最正确的,最终目的也确实能达到,只是企业必须付出一倍的代价,一个岗位,两份工资,还有时间成本。更要命的是,在现行劳资条例下,辞退“不合适”的员工,代价更大。对稍有规模的用人单位,这种方法几乎是不可行的。



其次,HR也是员工,也有KPI,也有责任承担的。一个名校生,一个普通生,可能,只是可能普通生能力更强更适合。如果二选一,收普通生风险很大,不能出问题,一旦有问题,让老板知道你HR当初拒了北大收了这位,你自己去想如何交差?所以为了稳妥自保起见也得收名校生,到时候两手一摊:北大都不行,怪我咯?



高中和高考是个把学生分层过程,考验的不仅仅是智力,更是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控制能力,努力程度,以此来划分全国一千二百万高考生的层次。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上,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学习能力较强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这些能力才是大学需要的,而不是智商,也不是知识。最好的十几万,入985;好的五六十万,入211,国家 给予这五六十万学生最好的教育资源,拨款,师资,机会,培养眼界,四年下来,人家当然比一般学校毕业生强,没有疑问。所以

从概率上来讲,名校毕业生渣的可能性更低。

所以,如果你是名企HR,你也只要名校毕业生。


江苏高考咨询导师


这就像有些优秀女孩子找对象,第一个要求,而且是不容商量的硬性要求“身高175以上,以下的一概不考虑”;虽然按这个标准,连马云也要被刷下来了。但没办法,人家就是这么要求的,人家女孩子有那个资本,不愁找不到对象。


一些公司招聘员工时,明确要求只要985或者211名校毕业生。就和上面这个女孩子找对象的例子是一样的。首先,人家有那个资本,人家公司根本不愁招不到人;其次,人家是有自己的选择权的,我就喜欢175以上的,不行吗?我就喜欢名校毕业生,不行吗?


而且名校毕业生,相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是属于在公平赛道上,已经“胜了”一次的人。不管怎么说,高考还是比较公平的考试制度(在各个省内,只能这么说了),当年努力考上名校的,整体上还是比考上普通高校的学习能力要强一些的。


现在应聘者这么多,就像人家姑娘一样,我不设置一些条件,是个男孩我就要去相亲,那她什么都不用干了,天天去相亲时间也不够啊。所以,只能事先设置一些条件,比如“身高175以上”。这样才能使她的面试效率最高。


所以,说句残酷的话,不是一些企业招聘只要985或者211;而是你当年没有考上985或者211;同样的,你现在因为懈怠而无意中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成为你职场中的制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努力的回报可能不在眼下,而在很多年后!

世界500强经理,资深管理与培训专家,分享职场经验,携手共同成长!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职场再出发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说明我歧视非985、211学校毕业生。

以前我也是普通高校的教师,我的学生也常常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

从我的经验来回答一下问题吧。

1、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受企业欢迎

众多国际500强企业在招聘时会优先录取这些学校的毕业生,甚至有的只招这些学校的毕业生。

2、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

(1)985、211高校毕业生具有先天优势

985、211高校毕业生具有很多优势。

这些学生高考时就是赢家,已经在人生发展之路上占了先机。

985、211高校软硬件条件优越,学习氛围好,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视野更开阔,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2)企业招聘成本的考虑

如果企业在招聘时不加区别,遴选人才付出的时间成本太高,而锁定985、211高校毕业生大幅降低了招聘成本。有个网友对这种现象形容的很形象“与其在沙子中淘金,不如到金矿中炼金”。那么在企业眼里,985、211大学就是金矿。

因此,985和211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天然的优势,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机会多、起点高。


但是,高考能否决定你的命运,固化你未来的阶层,还是要看你个人的努力。

考上985、211大学的学生不努力,就白白浪费了一手好牌!

没有考入好大学、或者没有考上大学的也不要气馁。

只要对生活保持热情和好奇心,确定一个人生目标,坚持不懈的为之努力,虽百折而不挠,一样能够成为人生的赢家!


关注雷哥,帮你回答考研、就业问题!


雷哥漫话


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先借用罗永浩的一段话吧:

“上过大学的人,从概率上,优秀人才的比例远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

企业为什么都要大学文凭以上的?招聘是有成本的。比如说我们公司有位人力主管,他配有八个同事,这九个人,每天能看的简历数和面试的人的数量是既定的,超出部分再怎么加班,也没有简历了。

所以你面试100个A群体,有10个是能用的;你面试100个B群体,只有3个是能用的。你会从工作方法上,倾向于B群体的简历干脆就不下载了。

如果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懂得如何控制招聘成本,就应该知道如何将简历分类。”



说说我的心得吧。我面试过不少人,不同学历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在这么多的面试过程中,我得出的结论是:

1、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比较高。这里说的不是个人素质,比如礼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是这种。而是文化的底蕴、沟通的方式、情商的体现,这些综合素质普遍都高于高中以下文凭的人。(特别解释一下,不要以偏概全,我说的是普遍,不是全部,更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

2、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同一件事情上,大学以上对新事物的学习欲望上更强。我们小时候都会听到这么一句经典的话:“小学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初中时感觉自己挺懂的,高中时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懂的人,到了大学发现自己也没那么懂,读了研究生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是不懂的,读完博士就发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懂的人。”

算是半句玩笑话吧,不过确实有它一定的道理。学历越高的人,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的欲望也就愈加强烈。

3、大学以上文凭的人忠诚度相对比较高。这个是有做过统计的,相关文章在网上应该能查到。我的经验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也是本科文凭,我对我的大部分老板都是很忠诚的,除了那些价值观不一致的老板以外。我觉得作为高层,要有感恩的心。一个公司的老总能给我们做高层,肯定是认可我们的能力。所以除了给予合理的薪资外,我会感恩老板慧眼识人,把他交办的每一份工作做好。以至于后来即使辞职了,老板有需要,我都会帮忙。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至少我是这样。

4、至于为什么要985或211的学校,我觉得应该还关系到氛围吧。大家都是这个层次的人,他的竞争意识也会相对比较高,所谓的“宁当凤尾,不做鸡头”。人都是有比较才有成长的,你可以对号入座:如果你的公司你是最厉害的,你有欲望继续努力吗?你的动力源来自于哪里呢?



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进好的公司但因为文凭被拒之门外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建议你先把简历给投了,他要不要面试你是他的选择。没有绝对好的公司,所有的公司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你不必为这些问题纠结,我认为选工作都是看缘分。只要你做得开心,是否在前500强企业真的重要吗,是吧?



希望能帮到你。


噬夜公爵


大概有以下原因:

第一:更看重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人适应性强,成长快,可塑性强!

第二:看重他们专业知识水平,不可否认985,211院校师资力量还是院校中的佼佼者。

第三: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行业最前沿信息通常最先传递到高校。而985,211院校又处于这个金字塔的塔尖。

第四:受自身企业文化影响,更看重员工第一学历,提高业界口碑和知名度!

第五:看重他们身边的资源,他们的交际圈,知识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第六: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才是第一位的!

学历只是敲门砖,最终道行的高低还是要看个人后期的努力!切不可浪费了天赋,没了才华!


职场葡萄干儿


首先能考上985或者211的学生至少有一点做的好,那就是成绩不错,相对是爱学习的人。

其次这部分人也是层层筛选后的,属于各方面能力都相对不错的。

第三重点院校师资力量好,相对生源素质也好,这就是为什么家长挤破头也要让孩子进好学校的原因。

当然了,并不是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很差,毕竟985或211有限,大部分还是一般院校毕业的多。只不过这就是一种社会偏见或认知,有一定的不公平,你错过了好大学,就不能再放任自流。工作后更多的还是看能力的,没有能力,清华北大又如何。


职场运营小达人


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

一方面取决于公司的用人要求,如只要985或者211名校毕业生;不要非985或者211的毕业生。

另一方面又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关系,如985或者211名校毕业生,可以给单位带来一种人才济济的声势和宣传。

鉴于此,对于一般求职者而言,在找工作的时候,要弄清楚单位的招聘要求和企业文化是怎样的,然后再结合自身的学历现状,去对号入座的找那些可以接收自己的单公司来工作。


阿文话职场


可能是:

1、提高整体员工的学历水平;

2、普遍985,211的学生工作能力上是会强一些,人脉会广一些,思维会清晰一些;

3、还有见过公司老板是著名高校毕业的,对于这种有情节,一定要985,211学校的学生。


广东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说白了就是人多可以挑,择优录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