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选低估值的股票投资?如何选?如何估?

首先我得说,我做投资是一直秉承“低估值投资”策略的,但是我并不是单纯的看估值低就认为值得买入。说起“低估值”,很多的人第一印象应该是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其实这样的低估值股票究竟值不值得投资,是不是好的投资机会,重点不完全在于低估值,而是在于“价值与价格的差距”,也就是“高价值低估值”才值得买。

估值低不低是决定是否买入的最后一步,而不是第一步。不是单纯的因为低估值而买入,而是买入的优秀股票估值也必须够低,这个顺序不能搞反了。那前提是什么?前提头些天写了几篇,前提是好行业中的好公司。先是看行业前景是不是足够好,是不是容易形成竞争优势企业、赚钱比较容易的行业,再在这些行业中挑选出那些最优秀的公司。看这些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在哪里,发展前景怎么样,相对于竞争对手好在哪里,过去连续多年的盈利指标、资产负债指标、现金流指标、以及管理层表现等是否也能证明其优秀,最后才是看估值。

大多数时候优秀的公司不会给你太低的估值,但是价值投资者一个基本的技能就是“耐心”。挑选出了好公司,当然要等低估值的出现,等待价格大幅低于价值的机会。霍华德.马克斯说:买好的,更要买得好。前提是好公司,而后是低估值。只有优秀的高价值公司+低估的价格才是一笔好投资。这不,目前的市场,不说满地黄金吧,至少大部分优秀的公司的估值都创了历史新低。这样的投资机会很多年才会出现一次,所以只要有耐心,高价值+低估值的投资机会总是会出现的。只有高价值+低估值的投资,胜率才是最高、潜在收益才是最大、并且承担的风险也是最小的。

为何要选低估值的股票投资?如何选?如何估?


要知道“低估值”为什么好?首先可以反过来想一想“高估值”为什么不好?美国股市曾经的“漂亮50”案例最具代表性,上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50只备受追捧的大盘股。漂亮50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盈利增长稳定,业绩优秀,前景良好,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市盈率。但是几年后,这些平均80多倍市盈率的优秀公司股票在几年间跌到市盈率10倍以下。所以对于价值投资者,价格永远是重要的决策因素之一,无论多好的资产,估值过高,都会成为失败的投资。高估值一方面是买的价格相对于企业的盈利比率太高,你80块钱买了一个当期盈利只有1块钱的东西。另一方面代表市场对企业未来业绩增速太过乐观,但是常识是:树不会长到天上去,估值太高的东西大概率会跌下来,过于乐观估计的高速增长也不可能持续。一旦市场或者企业本身有了一些负面的风吹草动,那么高估值的股票就会面临“双杀”,降利润又降估值,投资者将会蒙受巨大损失。所以高估值的股票往往都很危险,所以价值投资的大师们一般都不会去买高估值的股票,无论企业看起来多么优秀。

说到这,很可能有些人会跳出来说,即使07年大牛市以五六十倍PE的高价格买入某某优秀股票,持有到今天,依然赚了钱。这也确实是事实,但是你拿着火把安全的穿越弹药库,并不能证明你就是个聪明的天才!没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即使是很优秀的公司。但是确实有一些优秀的公司可以穿越牛熊,不过这样投资的胜率并不高,至少远不如“低估值买入优秀的公司”胜算高。巴菲特从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最重要一条是:“第一不要亏损,第二永远记住第一条。”如何才能尽量避免亏损?就是买入价格与估计未来上都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保守的预测未来+大幅低于价值的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亏损。所以,我不认为那些高估值买入优秀公司赚钱的人有多么强的投资能力,正如美国当初漂亮50的例子一样,即使你买的没跌,不代表高估的风险不存在。即使有些人确实买高估值的股票最终赚钱了,我也认为他们其实是承担了巨大的“潜在双杀风险”的。我不羡慕,也不嫉妒,更不会去学习那种风格。。。。。

很多人鄙视低估值策略,甚至对“低估值”有偏见,比如你说某家企业的估值很低,市盈率只有几倍,或者市净率只有一倍,或许有机会。很多人会说上一句巴菲特的经典语句:“宁愿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也不愿意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平庸的公司。”我一般都回上一句:我买的是即优秀又低估的企业,请不要听我说低市盈率或者低市净率就搬出那句话,不要听到低估值就以为是在捡烟蒂。真正的好的投资机会是那些“即优秀又低估的投资机会”,而不仅仅是优秀,也不仅仅是估值低。 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所以前提当然是优秀,其次才是低估,综合在一起就是低估的优秀公司才是好投资。

只要你认真分析,好公司并不难分辨,白酒中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家电行业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老板电器等, 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保险的中国平安,珠宝行业的周大生、老凤祥,乳品巨头伊利股份、调味龙头海天味业等等,还有其它行业很多优秀的公司。只要你做足功课,好公司不难分辨。不好甚至很差的公司你关注它干嘛?我是不会关注的!你把好公司都挑出来,然后耐心的等待好价格出现就可以了。如果一家很垃圾的企业,即使估值看上去很低,其实也不是好的投资机会。但是相对应的,即使是一家很优秀的企业,如果估值太高,也不是好的投资机会。真正好的投资机会是“高价值、低估值”,换句话说就是那些优秀+低估的投资机会。

再看看巴菲特的一部分投资:

为何要选低估值的股票投资?如何选?如何估?

巴菲特除了初期的烟蒂投资以外,中后期买入的几乎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但是也都是很低估值的时候才买入的。股神对于估值有非常高的要求,其买入的估值都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大部分公司买入价格都在15倍PE以下,市净率则一般3倍以下,甚至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市净率都在1倍附近。这些数据很能说明问题!这就是巴菲特指的“一般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价格。做投资不但要“买好的”,更重要的是“要买得好”。

公司的价值很高,不一定投资的价值就很高,是否具有投资价值需要看“价值与价格的差距”,只有比率合适的时候,价格大幅低于价值的时候,才是一笔优秀的投资。单纯的看低市盈率 低市净率 虽然不足以判定股价是否高估,但是太高的PE显然不太可能是好的投资,不然为何股神买的都是15倍PE以下的股票呢?这么多的案例绝不可能是巧合! 在A股市场,总有投资者买着40倍 甚至50倍以上市盈率的股票,还打着学习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旗号。还总拿股神的那句:“宁愿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也不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平庸的公司”来为自己找理由。但是他们根本就没去认真的看看股神所谓的“合理价格”到底是多少? 虽然低估值不能完全代表股价是贵还是便宜,但是我相信即使再优秀的公司,四五十倍以上市盈率的话,股神也不会买!再优秀的公司也需要好的价格!再美好的未来也需要尽量保守的估计!再看好的投资标的也要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价值投资最重要的两条是什么?答:第一不要亏损,第二永远记住第一条。 价值投资的基石是什么?答:安全边际。 如何做到尽量不亏损?买自己了解的,买优秀的,并且注重价值与价格的安全边际,这就是最重要的几道防线! 股神在投资的时候都不敢买入几十倍市盈率的股票,我们凭什么?难道比股神更具商业眼光?还是比股神更聪明?还是在为自己的贪婪找借口呢?虽然不愿承认,但我们在股价连续上涨的时候确实变得更贪婪了,不惜为追高找寻借口!在股价连续下跌的时候也确实变得更恐惧了,越低的价格反而不敢买了!

目前这个2018年的市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与2008年的机会相仿的时机。大把优质的打折股票,可是很多人却怕了,被跌怕了。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没钱了,早就满仓了。那么更简单,抱着你那些低估值 高价值的股票耐心等待就可以了。连续大涨的牛市中买高估值的股票是愚蠢的,连续大跌的熊市中卖低估值的优质股票更加愚蠢!投资要想成功就必须控制住贪婪,经得住恐惧。关键的时候,你要有独立思考、逆势而动的信心与决心,当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即使你买入的是优秀的股票,估值也足够低,但是并不代表马上就会涨,甚至熊市的下跌会持续挺长一段时间。但是这些不重要,没人能够预测市场何时反转,但是低估值的优质股票最终一定会上涨,这是常识,投资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巴菲特说投资企业就要找那些“傻子都能管理好”的护城河很宽的企业,我接着这个话茬再加一句:投资就要找那些“傻子都能明显看出的好机会”出手,目前的市场就是非常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多年不遇的投资机会!

上面说了巴菲特很注重低估值,接下来再看看别的大师。前些天读了约翰聂夫的书,别人称他为“低成长投资者”,但聂夫说更喜欢称自己为“低市盈率投资者”,虽然他的投资并不是简单的看市盈率,但是我觉得他以这样的标签形容自己,足以说明他对于低估值的重视,并且书中介绍的投资案例也确实如此。。。还有另一个投资大师乔尔.格林布拉特,他的风格更是极端,自称“神奇公式”,简单来说就是挑那些ROIC很高,市盈率很低的股票建立一个组合。这个组合就叫神奇公式。ROIC判断公司是否优秀,市盈率判断是否估值够低。。。甚至是彼得林奇也说过PEG不适合增速太高的公司,因为这样容易乐观的估计未来,容易错误的给予企业股票太高的估值。还有巴菲特的大师兄沃尔特施洛斯,更是继承了老师的风格,格外注重股票的低市净率。我从未见过有一本价投的书中介绍应该买入高估值的股票,反而很多都强调“优秀+低估”才是最理想的投资策略。


至于估值如何估?多少倍的市盈率、多少倍的市净率的估值才算是低的?这个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行业、不同公司,还是有些许差异的,估值是需要与业绩相匹配的。不管如何估值,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现金流折现估值思维”,因为这是估值的正确思维逻辑。另外要说明的是,没有一种公式或者一个指标能计算出企业的价值就是多少,企业的价值不可能如精确的数字一般被公式计算出来。我在写完《如何挑选好行业》和《如何挑选好企业》之后,也专门也写了一篇《如何正确估值》的文章。里面提到过几个估值指标: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股息率、保守预测的未来增长率、过去平均资本支出比率、PEG等。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在挑选完了好行业,再挑选了好行业中的好公司之后,就会套用这几个指标用以衡量估值是过高还是过低,是特别便宜?还是特别贵?或者机会并不明显?注意是衡量估值过高太贵,还是估值过低太便宜!而不是精确的计算价值是多少!明白这一点很重要!为什么是衡量?而不是计算?正如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内在价值无法精确计算,但是投资机会却显而易见。”巴菲特也说过:“你不需要精确测量一个人的体重,也能判断出他是瘦子还是胖子”,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在了解了好行业中的好公司的方方面面之后,即使没有办法精确计算出内在价值是多少,但是并不耽误你制定投资决策,不耽误你判断是否值得买入或者应该卖出。那些极端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极度高估或者极度低估)并不难分辨,前提是你要对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如何挑选好行业?如何挑选好企业?如何正确的估值?这一系列文章都在前面发过,欢迎关注阅读!)

比如:你找到了一个好行业中的好公司,你对这家公司有着深入的了解,这家公司有着很强的长期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良好,管理层过去的表现也不错,过去5~10年的盈利能力一直很强、资产负债指标健康、现金流也充足、长期资本支出也很少,并且你保守的预测之后,认为未来五年至少有10%或15%以上的业绩增速。那么假如这家优秀的企业目前仅仅十几倍市盈率 市现率或者仅仅十倍以下市盈率市现率,那么你绝对敢判断这家企业的价格低估了。。。如果是四十倍以上市盈率呢?那大概率不值得买,不会是好的投资机会。有人会问如果是二十倍市盈率呢?我说了,“明显的高估”与“明显的低估”很容易分辨,如果不是很明显的低估机会,那当然先不买,也不需要卖,继续等着或者去看看别的就是了。

很多优秀企业股票的价格大多数时候高低估的并不明显,但是“极度高估”或者“极度低估”并不难判断,只要你平时认真分析企业 了解企业,当极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不需要精确的测量计算,也能大概判断胖瘦”,模糊的正确足以使你做出投资决策,没必要非要去计算精确的数字(况且也没有精确的价值数字)。一家企业的价格仅仅略低于价值或者仅仅略高于价值 再或者高低估的不明显,你并不需要做出投资决策。只有当价格与价值偏差的离谱的时候,你才需要付诸行动。所以,你只要能够判断是否严重高估和是否严重低估,这就够了!巴菲特说的以四毛钱购买价值一元钱的东西,强调要足够的安全边际也是这个道理。就是因为企业未来盈利不可能准确预测,价值自然也不可能精确计算。但是这并不耽误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优秀的高价值企业,在估值很低的时候,就值得买入。


前面说了,这样的“极度高估”或者“极度低估”的机会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目前的市场就正在发生),所以价值投资者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耐心的等待,没买入的时候需要耐心等待“优秀且低估的投资机会”出现,买入以后还要耐心的等待“价值回归甚至高估的卖出时机”,因为市场短期有着“趋势效应”,高估的东西不可能马上就跌,低估的东西也会会立刻就涨。价值投资就是这样。目前的市场,大把的优质低估的机会,就看你敢不敢买,买完愿不愿意等。

如果没有独自选股能力的,可以选择指数基金来投,可以直接投沪深300指数,两市很多优质的公司都在其中,并且目前的估值确实处于历史超低位。

我在前面的文章还讲过银行股,目前的银行股仅5倍市盈率、0.8倍市净率、股息率超过4%。有人说银行受政策影响太严重,有人认为银行天生高杠杆的模式太过危险,还有人认为银行业同质化经营严重。确实,这些情况都存在。但是这些却仍然挡不住银行持续的获取高利润,即使这两年经济不好、监管趋严,但是银行获得的利润水平(不是单纯的指规模)依然远远超过大多数行业。很多人只看到了银行的缺点,或许是因为银行股价表现不好。而忽略了银行的众多优点。银行是一个有着天生强大竞争优势的行业,而国内几大国有银行和几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几乎垄断了市场大部分份额。还有由于规模、监管、牌照等的限制,未来几乎不可能在出现新的大规模的全国性银行。毫不夸张,银行是躺着赚钱的行业。市场担心其风险有一定道理,但是他们确实是担心过头了! 那么银行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作为风险的管理者,银行有着相当大的与生俱来的优势,比如:巨大的资本要求、巨大的规模经济、垄断的行业结构、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严格的监管与牌照限制,这些都是银行强大的竞争优势。目前的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优秀+严重低估”。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推荐买银行,其实目前很多高价值的股票都非常便宜。这个时候即使是那些看上去“相对估值较高”的股票,也比大牛市中那些看上去“相对估值较低”的股票估值还要低!这点并不难理解。即使不选某一行业,直接去投指数基金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几年之后回过头来看,你就会发现原来2018年是个多年不遇的投资良机,大把的“高价值 低估值”的机会,天上下金子的时刻。

好了,就说这些吧,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你再怎么讲也还是不懂。价值投资的东西并不复杂,重要的是认知与思维,要么你刚一开始接触就认可并理解,要么学了很多年也还是无法理解投资的真谛。芒格说这或许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作者:W安全边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