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能把孩子逼到什么程度?

四节虾


逼到虽然周围有人,但感觉像是在一个孤岛,无依无靠,无法交流的境地吧,我觉得。

那天,在一个英语补课班前,只见一个8.9岁的男孩哽咽而哭,看起来很难过、很委屈。

一旁的妈妈丝毫不为所动,一个劲儿地数落他:"让你背单词,你不背,看一会儿老师说你,我可不管。你说你,是啥孩子,啊?说了八百六十遍,就跟没长耳朵似的,你的耳朵是摆设呀?"

妈妈越说话有多,不顾周围有人,大声训斥孩子,男孩哭着哭着,忽然,举起双手,拼命向空中挥去,好像要打什么人或东西,那种绝望、痛苦的表情,我终身难忘。



为人父母,当孩子遇到学业烦恼的时候,也是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不要帮着数落孩子,批评孩子,帮助孩子如何战胜困难,是最重要的。

不要一边打着爱孩子的旗号,一边又粗暴地把孩子推开……


我是亲子心理师徐婧英,更多育儿内容,欢迎关注!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可以逼成世界冠军,功成名就,也可以逼的跳楼,跟父母绝交。

有这么一个故事:

女儿带着妈妈去五星级酒店吃饭,饭店里传来一阵优美的钢琴曲来,妈妈突然停下来对女儿说:“小时候让你好好学钢琴你不听,看看人家弹的多好!”

女儿回应道:“妈妈,要是我弹钢琴去了,现在就没有办法陪您到处旅游,也不能时常陪您来大酒店吃饭了”。

妈妈笑了笑,怪女儿就是喜欢贫嘴。

父母总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延续,却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想活出他自己,也必须活出自己才行。

有好多父母,年轻的时候自己有一个梦想,例如当科学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孩子成了他实现这一愿望的“工具”,却完全不想孩子到底喜欢不喜欢。

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一切,孩子往往不喜欢,有时候只是太小,要么不知道喜欢不喜欢,有时候也是因为太小,不敢反抗。

多带孩子了解世界,认知世界,然后让他选择并坚持。

到了最后你会发现,父母只要孩子开心并健康成长,其他的都只是次要的。

我是熊奶爸,专注育儿领域,订阅我,与我一起成长!


卡牌管家


我来说个现在想起来特别痛心的事,这也是身为人母后,经常想起来的一件事。

读高中时,有个女同桌,很内向。当时隔壁班有个男生一直追她,对她特别好,经常晚自习给她买各种吃的。晚上晚自习结束,都快九点了,还坚持送她回去。

她渐渐就接受了这份感情,她也经常说起她爸爸对她管教很严厉。动不动就吼她打她,打的她满地爬,她还有个弟弟,家人比较偏向她弟弟。也许就是这样,那个男生对她而言,就恰似冰雪天里的一团火焰,难能可贵。

后来,她爸爸不知怎么知道这事了,问了她几次,都没问出结果。有天下晚自习那个男生送她回家,刚好被她爸爸看到了,她爸爸要打人,那个男生跑了。

但第二天,她爸爸跑到学校,找到那个男生劈头盖脸就打了一顿。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警告他不许骚扰自己女儿。

后来,那个女孩经常絮絮叨叨神经兮兮的那样不断跟人讲很多很多事,像刹不住车一样。她没有疯,但那段时间,几近疯狂。这件事对她而言,差点是毁灭性的,没有人知道,在我们那个山区的学校,她是怎样在别人的流言蜚语里,熬到高中毕业的。至于她后来怎么样了,没有人知道。


星空下的蜗牛520


很多朋友见到的都是慈祥平和的父母,很少有人见过把孩子逼得发疯的父母。

一个家长,能把自己的孩子逼到什么程度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半年前,我曾经帮助过的一个女学生失踪了。

这个女学生17岁,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父母在物质上从不亏待她。

她个子高挑、模样清秀,成绩相当不错,马上就要参加高考。

如果她能参加今年的高考,相信一定能考上985、211这样的好大学。

按照世俗的看法,这样的女孩简直就是幸福得很。

然而,她并不幸福。

她有严重的抑郁症。失眠、情绪低落、对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兴趣。

而造成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恰好是来自于她的家庭,她那过分严厉的母亲。

她的母亲没读过太多书,能够有钱,全靠老公做生意遇到了好时候。

她妈妈也没有再生育的能力了。对此,她妈妈一直耿耿于怀,害怕老公因为没有儿子会在外面找情人生儿子。

于是,她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最优秀的人,比男孩子更优秀。

从小就给了她最全面的教育。别人家的孩子上三四个兴趣班就顶天了。她要上六个兴趣班。

钢琴、芭蕾、外语、礼仪等等课程,让她忙于奔命。

上学后,她妈妈要求她必须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如果名次掉在前三名以外,她妈妈就会又骂又打,各种数落她。

有次,她考了第十名。她吓得不得了,吓得都不敢回家。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回家,她妈妈劈脸就是一顿怒吼!

并且在这次的责骂中,她妈妈说,你成绩不好,其他再好也是白搭。成绩差的人,就是没用。读书都读不好,你还能做好什么呢?

这次的责骂对她产生了非常大的恶劣影响。从那往后,她的性情发生了巨变,变得胆小、自卑、敏感。

任何人说句无心的话,或者对她说话声音大一点,都能让她觉得痛苦、害怕、无所适从。

她得了抑郁症,而且非常严重。

她经常有自杀的想法,觉得自己这么无能、没用,还不如死了好。

而这一切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她妈妈对她的教育逼迫。

等到她妈妈发现自己的女儿得了抑郁症,已经晚了。这么严重的抑郁症,很难一下子扭转过来。

这个女孩之所以失踪,是因为她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让人难受的故事。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是,有些父母在期望孩子优秀的时候,用错了方法。

一些父母用谩骂、侮辱的方式刺激孩子,以为这样做,就能刺激孩子的自尊心,就能让孩子变得优秀。

这是最错误的做法。

语言上的侮辱,是刺穿孩子自尊心的利器,能够让孩子迅速失去勇气和信心。

很多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就是被这种谩骂、侮辱磨去了最后的自尊。

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内心力量的支持,就会变得跟烂泥一样,扶不上墙。

希望家长要重视这点,一定不要用语言侮辱自己的孩子。

侮辱,是最伤孩子的行为。不要用侮辱,逼得自己的孩子走投无路。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边的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

请关注我。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热点知识推送给优秀的您。

有什么问题可以发私信给我,愿意为您答疑解惑。

谢谢您点赞支持。每次点赞和转发,您都是在帮助他人。


柳柳很忙


可以逼成周杰伦,可以逼成仇人!

其实很多长大后功成名就的人都会感谢当年父母的良苦用心,比如周杰伦《听妈妈的话》里说的就很对,长大以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别人在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我却在背ABC,长大以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跑的比别人快,飞的比别人高!我相信很多人都这么想!其实监督孩子并没有错,错在方法!天使和恶魔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有些父母总是带孩子去各地旅游,增长见识,对于电脑游戏也是不排斥接触但要规定时间,讲道理多于暴力,并且在成长过程中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小编真的特别反对暴力,真的很糟糕,尤其是为屁大一点事情,比如不小心摔坏了碗,考试没考好,暴力虽然会让孩子害怕不会再犯,但是会让孩子有阴影,并为长大的暴力倾向埋下伏笔!父母的逼迫其实非常恐怖,尤其是对性格的形成,高考失败跳楼、学费被骗跳楼、男朋友分手跳楼,其实孩子的性格都是父母的影响!



用心生活的小Q


在美国认识一个虎妈。

孩子上学的时候她认为学校的数学太容易,因此在家里教,然后让女儿数学跳级选课。女儿不喜欢,因为上课的同学是高年级的不认识,和妈闹了很久,虎妈一直不放弃,孩子从此上数学课不快乐,成绩说得过去,但并不出色。

同样是这个虎妈,因为自己没在美国念书,因此想把还送进常青藤,实际上是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因此去推这个孩子的体育,因为体育方面的专长有利于名校的录取。但这个孩子偏偏体育非常不灵,送篮球夏令营这孩子哭着闹着不肯去,打了几年的篮球技术还是很一般,在丫丫的俱乐部队坐硬板凳。说实在的,每年需要砍球员的时候这个孩子都是首选,但虎妈左求右求,不顾孩子完全失去了自信心,让她跟队做志愿者,最后孩子偷偷求教练砍掉自己,唏嘘。

这个孩子还学钢琴、小提琴、图书馆做志愿者等等,整个一个朝着常青藤努力的模式,但孩子一点也不快乐,也没有朋友,每次看到她瘦小的背影奔来忙去,我都唏嘘不止。

我常说,在教育中要记得鸡蛋从外部打开只能做一盘炒鸡蛋,但从内部打开的话会付出一个新生命。靠家长逼着往前走的孩子走不远,就是这个道理,即使暂时走得挺快,外力一旦去除,孩子便会停步,但愿那些虎妈虎爸好好学学儿童心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逼抑郁了啊。


心路独舞


一个家长能把孩子逼到什么程度?
看到这个题,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那一对母女的身影。

那是我女儿舞蹈班上的一个女孩子,姑且唤她多多吧,因为她妈妈的口头禅是:看看别人家孩子,就你,什么都做不好!在家里没有弟弟乖,在幼儿园里多动症老被老师批评,在舞蹈班里学什么都慢半排!你啊!就像个多余的人!我怎么就生出你这样的东西呢!!!。。。。。。第一次听到她妈妈在舞蹈室门口这样狠狠教训她时,我是诧异的,怎么说也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了,而且还是女孩子,在外怎么都要给孩子面子啊!这样当着一堆家长和小伙伴的面用语言暴力去伤害孩子,真不是明智家长的所作为为啊!



在第三次课程上,多多在课上依然有点活跃,老师让坐着,她还是动来动去的,让做动作,她依然不够配合!她妈妈在教室外隔着玻璃就骂开了,各种难听的词,我就不赘述了。骂了一会儿后,突然就冲过去打开教室门,对着里面就怒吼:多多,你给老子出来!不好好跳舞,我他妈打死你个兔崽子!。。。。。。多多在教室里吓得躲到老师背后,颤抖着说:我不要!我不要出来!我出来你会打我的!。。。。。。


在老师的劝说下,多多妈暂时退出来了。又过了几分钟吧,多多又开始活跃起来!她妈妈这次满脸怒气的直接冲进了教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她一把拖出教室,随后按在教室门口,脱下她的裤子(包括内内),就势在屁股上啪啪一阵暴打!。。。。。。多多哇哇大哭,边哭边求饶:妈妈,我不敢了,妈妈,我再也不敢了,妈妈,我错了,妈妈!。。然而这时求饶真的没什么用,妈妈怒气上来了,根本听不见任何人的劝阻声,其他妈妈们上前去拉,她妈就一声怒喊:关你们什么事!我付了那么多钱,不是让她来玩的!你们话也别多!我教育我自己孩子跟你们没关系!一顿打之后,多多边哭边回教室继续上课。可是,她这个状态,又怎么能投入到学习中去呢?没多久,又被妈妈拖出来打巴掌!一节课1个小时,整整拖出来4次。。唉。也是一言难尽了。



这种情况,反复持续了好几节课,刚开始其他家长也是尽量安慰那个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老师也在教室里尽量多关注多多,让她尽量跟上大家的节拍,少走点神,免得妈妈又来拖人。再后来,其他家长也是很郁闷了!本来好好的上课,总是看到有人打孩子,哭喊声让整个走廊的教室都不得宁静。


其中一次,她姥姥陪她来的,她显得放开多了,也不在畏畏缩缩的看窗外,害怕妈妈突然闪现了。课程过半时,她又开始想动来动去时,她妈妈来了,窗口一看“又动了!”就来拖人!姥姥拦着不许她打孩子,她就恶狠狠地大喊:就你把她宠坏了!我小时候你还不是一直打我打到大的!现在要你装什么好人!。。姥姥气得当场就走人了。


终于,有一个孩子奶奶忍不住怼了过去:你要打要骂孩子,你带回家去教训,别说什么不关我们的事,你在这里打孩子,也影响我们其他孩子上课啊!多多妈“哈哈”一声,说了句“果然啊!你们看不起外地人啊!我们孩子从小就要打大的!不打不成器!慈母多败儿!我今天狠狠教训她守规矩,以后她婆家会感激我的!”。。。。。。emmm,真的不懂这种理论,这跟哪里人有什么关系?!你每次都打骂孩子,在众人面前伤害孩子的尊严,难道说这种行为是你在帮未来亲家教养媳妇?!


大概是惹了众怒吧,听说培训班退了多多的学费,让她另找机构学习了。很巧得是,我们其中一个孩子和多多是幼儿园同班同学,所以,后来还是陆续听到了多多在幼儿园里被她妈妈教训的事情,甚至,听到了她妈妈当场把她的书包从三楼(教室在三楼)窗口扔下去,然后威胁多多说,再不听话就把她扔下楼去!



接触过多多几次,感觉到这个孩子是比其他孩子要好动一些,但是她也是在可塑范围内的,因为当时在舞蹈课上,老师每次教新动作时,她都听得特别认真,也几乎是学几次就会了,而在老师复习老动作时,她就显得很坐不住,想动动了。这可能跟长期以来的家庭氛围有关系,家里的人,估计都是急性子的多,出了状况就用简单粗暴地方式去解决!姥姥打妈妈,妈妈打女儿,简直了,历史在重演啊!


讲真,没当妈前,看到那些虎妈狼爸对孩子的“压迫”和“控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都有点发怵,觉得一个孩子怎么承受得住如此压力。。后来当妈了,在我女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在那些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培训班的中间,我突然就理解了家长“恨铁不成钢“背后的焦虑和心酸。


只是,看到多多家这样的教育模式,还是会让人很难过的。是的,我们不能“一刀切”啊,学校学习是没有办法,只能跟着老师跟着教材走,但是作为家长,真的应该结合自家孩子的脾性去实施因材施教才好啊!

---------------------

更多真实的育儿体验,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育儿路上遇见你),漫漫育儿路,苦与乐的坚持,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儿路上遇见你


首先,得看你如何看待“逼”这个词了,假如正确引导,往积极方向逼,功成名就,反之,一事无成,甚至可能会误了孩子一生!下面,讲讲我亲身碰到的一个事例。

在我任职第三年,我当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开学第三天发新书,其中包括一本字典,按小组发,还在班上请了一名小帮手!开学第一个周末之后,有一家长(一学生奶奶,家长外出由奶奶照顾)气势汹汹的来找我,说她家孩子为什么不发字典,我告知发了,可人家不信,说孩子说了是老师没发,就一直逼问我,还说找领导!我找来孩子,孩子眼神明显有回避说没我发,然后找来坐他旁边的孩子,几个孩子都说发了!最后避开他奶奶问他,他才承认字典发了,不过他丢了,害怕爷爷奶奶打,所以才说没发!最后他奶奶没办法又推辞说,反正不在家,在学校丢了也应该学校赔!后来慢慢接触,才知道他爷爷奶奶从小就对他期望很高,事事都要求他争取,但是又不允许他犯错,而且犯错就会被打!所以那孩子变得很胆怯,做什么事情都唯唯诺诺,最后一年级上完就转学了,据说是因为压力很大!所以说,作为一名家长,凡事都得往正确的方向引导,每个人都望子成龙,但人中龙凤我就只有一小部分,那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快乐的回忆呢😊


may2950


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吧,现在想起来还是害怕!

小学三年级,我被爸爸从老家接到X城上学,在农村长大的我熟悉不了城市的拥挤和让人窒息的空气,刚下火车我就哭个不停,刚到新家几天就开学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校和同学,还有那我不会说的普通话,刚开始的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在学校听不进去,想起了老家的大黄狗还有那慵懒的老猫,还有那绿色的田野和动听的鸟鸣!现在什么都没了,每天就只是从家到学校,我不想去上学了!

不管爸爸怎么哄我,我都不听,我从小就特别倔,不喜欢的事情我很难接受,一个礼拜一,我不去上学爸爸妈妈把我拉到学校,我一直在哭,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谁会听我这个小孩子的哭声!

把我送到教室,他们就走了,班主任在上语文课,我擦干泪水,心里不知道怎么突然窜出一股火,我把书包拿到讲台上,拉开拉链,把书往地上一倒,说“我不上了”,老师很惊讶,估计他一辈子都没见过像我这样的学生吧!下学期她就走了!

回到家里,我就挨打了,一顿接一顿,整个三,四,五年级,我都不知道挨了多少顿打,只要一点不好就是挨打,直到我都麻木了,想过离家出走,甚至都想过自杀,不过都没实现,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从这些打中撑过来的!

到了五年级下学期,我遇到了我的人生转折点,我换了班主任,一个特别好的女老师,他一直在鼓励我,我慢慢发现,我的学习能力其实很强,特别是记忆力,一篇课文我看一遍基本就能记住,在她的指导下,我的成绩突飞猛进,这也为我以后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好了,挨打自然少了!

后来慢慢长大了,也想开了,我的性格就是那样,这可能也是一种好事吧,我认准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做到,不喜欢的东西,我绝对不会碰,我喜欢上学习了,所以成绩越来越好,直到考上重点大学!

不过现在我回想起那些时光,我都很害怕,这也是我始终不能和我爸爸特别亲密的原因,在他面前,我说话声音都小了,看到他都腿都软!不过现在我有我引以为傲的东西,我有自己的生活,或许还应该感谢那些皮肉之苦啊!


尚格云吞一哥


当唯一的港湾也充满喋喋不休的数落甚至是暴力时,难以想象孩子会经历怎样的绝望。幸福的孩子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



有一对小兄妹,让我惦念了好多年。现在分享给大家。

我大学时做家教接触过一个家庭。这是个再婚家庭,夫妻二人做生意收入可观,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巨大,乒乓球美术奥数等各种兴趣班,让孩子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在我去上课的两个小时里,孩子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甚至也要做家长规定的益智游戏,小兄妹稍有不从便招来一顿责骂。

我给小姑娘辅导功课时,忽然房间外面传来了小哥哥的嚎叫哭声。那种和着哀求的哭声让人听着都撕心裂肺。而妈妈却停不下来。小姑娘说妈妈在打人的时候,谁拉架就打谁,连爸爸都打。我只能在房间尴尬又无奈的听着,事后了解到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小男孩丢了东西,妈妈竟然拿着一段电缆抽打。



课间休息时小女孩常与我聊天。聊到早晨天不亮就起来看书,听到爸妈醒来就把书藏起来装睡。我十分不解,而小女孩却机智的跟我说,这样,爸爸妈妈在她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就认为她比哥哥聪明,从而再给哥哥买大量的辅导书,罚他写大量的作业。这样的兄妹之情,这样的家庭,让我感觉到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终于有一天我去后发现地板上有点点血迹,哥哥告诉我,那是前一天妹妹因为成绩不理想,被妈妈打出来的鼻血。我再也忍受不了了,我不知道再给兄妹补课在他们心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授业解惑的老师还是爸妈扼杀他们童年的帮凶,于是就不再去了。

事情已过去多年,不知道这对小兄妹被父母逼成成功人士了没有。

了解这样的家庭后,不知道各位心情是什么样的。欢迎大家留言说出你的想法,讲出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