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公務員行測題目做不完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上海公務員考試行測題量多做不完,考試2個小時過得像5分鐘。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這種感受呢?肯定不是,因為每年行測考75+的也是大有人在。如果你想要上岸,就要好好想想為什麼自己行測總做不完。上海華圖根據考生反饋,也總結了幾條,無外乎這三個:

一、做題時間分配不當

行測各模塊複習的難易程度,一般是常識>數量>言語>判斷>資料。但是很多同學,在做行測的時候沒有合理分配各個模塊做題的時間,會在言語和常識上花費過長的時間,導致最後比較簡單的資料分析都沒有時間做。

這個時候,合理的分配做題的時間就很重要吶。就拿常識部分來舉個例子,一般來說20個常識題10分鐘內做完。畢竟常識那東西,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糾結不出來,就不用浪費時間吶。可是,有的同學很執著,沒聽過的常識題都在那裡使勁糾結。結果,考試時間就在TA的糾結中一點一點的減少吶。其實,有的題目你不是不會做,是來不及做。

二、做題順序安排欠佳

做題順序重要嗎?其實還真挺重要的。不同的順序有不同的心情。例如,做題先易後難,就能不斷的給自己信心,做起題來就比較高效。可是,有的小夥伴就是不注意做題順序的合理安排。聽到別人說資料分析性價比最高,做對一個就是一分。於是,TA拿到試卷的時候,就率先做資料分析,而不管自己到底擅不擅長這類題。其實,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做題順序。如果你最先做的不是自己擅長的,勢必打擊到自己做題的信心。當你心情變得焦慮的時候,你平時擅長的簡單題目很有可能都不會做了。這是很不划算的,所以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做題順序。

三、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如果你做題順序安排恰當了,做題時間也把握好了,行測還是做不完。那麼,就要與自身能力有關了。舉個例子,拿公考“小白”和公考“大神”相比。顯然,公考“小白”就不能保質保量的做完整套試卷。但是,公考“大神”就能做到。這就是由於能力差異導致的不同結果。

2019年上海公務員行測題目做不完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2019年上海公務員行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