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剛兌後 固收怎麼投才能“安心”?

隨著“打破剛兌”一紙文書的下發,曾經雙位數收益、安心100%的固收時代已成為過去。然而面對著肉眼可見的物價飛漲,我們急需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來抵禦通脹問題。一個完整、科學的資產配置,必然離不開“標配款”類固收投資。

類固定收益產品在資產配置中的價值:

相對動輒五年以上的股權類產品,固收類產品期限短,一般在一到兩年左右,還會有半年期的產品,靈活的期限、穩定的收入現金流,可以滿足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

基於債權債務關係而確定的資產收益率,存在浮動收益或超額收益的情況是很少的。穩定性高,收益波動小。

與其他類別資產關聯性低,對特殊金融事件可以起到一定的對沖,通常可以作為應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所以,固收產品是資產配置不可缺少的投資板塊。 投資組合中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該類資產,以滿足投資人對收益性、流動性的雙重需求,並實現資產保值的功能。

打破剛兌對投資人來說,是不是一件“壞事”?

固收產品固然是資產配置中的重要部分,但如今去剛兌化後,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產品頻繁暴雷,投資人也愈發關注類固收產品的風險控制。其實以往大家談到固收,在風險控制上談的是較少的,更多是在談當下的投資機遇。在打破剛兌時代下,固收產品底層投向涉及到的風險也愈發被關注。

底層資產過於集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面對大機構、大項目的誘惑,也有很多人往往會忘記了風險集中、過剩產能帶來的風險。投資標的單一的產品,風險集中度較高,當該標的出現違約等情況時,可能會損失部分或全部的本金及收益。

尤其要注意單一投向傳統高槓杆領域或者目前國家政策資金流入限制較為嚴格的領域。整體上,當下正值一輪緊信用的週期,正值地方債務過快增長、地方舉債亂象被嚴格治理的階段。所以,我們要正確認知固定收益產品並非沒有風險,並提升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

當今市場上如何有效的規避風險?

如果說投資私募股權產品是“主動進攻”,那投資類固定收益資產就是“防禦戰”。

防禦型策略中,第一大要素就是排除有虧損風險的資產,第二大要素是避開下行的走勢,避免暴露於危機之下。

1. 排除投資組合中的風險要素

需要管理人廣泛進行盡職調查,提升資產入選標準,選擇符合新經濟時代潮流的行業資產。把每個項目/資產包都經過嚴格審核流程,不斷沉澱並實施監控得出風險發生的規律,進一步把握市場風險所在,這些都需要長期的積累,大量數據的支持。選擇優質管理人和平臺,發揮主動管理的價值,可以有效規避風險。

2. 避開衰退期,避免暴露於危機下

從14年開始,信用風險違約頻發,大部分都發生於產能過剩的行業,例如鋼鐵、能源等。而受政策鼓勵的三農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呈現良性發展趨勢,不良率較低。投向這類符合新經濟發展的領域,還需要組合多元化,跨資產類別,分散投資。這些都是防禦風險的有效手段。

去剛兌化為大勢所趨,金融迴歸本源

在剛性兌付存在的時候,其實固收類產品間的差異化競爭難以展開,投資者也不好辨別。因為不管選哪家,原來都承諾保本保息,對普通投資人來說篩選比較的意義是不大的。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上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的發展。出於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目的,打破剛性兌付勢在必行。

同時,行業內不合格、不合規的企業快速出清,反而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更為有利。在震動過後,迎來的是市場平穩前行,當舊秩序被打破時,新秩序就會成立。

隨著經濟走向新常態,去剛兌化是大勢所趨,金融在迴歸本源,保本保息的思維也要儘快迭代。優質的底層資產愈發難找,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只投向單一資產的固收去獲得高收益和規避風險很難。

本文源自信而託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