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中藥,降蛋白“身手不凡”,別再進死衚衕了

很多腎病患者都有這樣的一個疑慮,“既然中藥在治療慢性腎臟病上一直爭議很大,那我們還能不能用中藥治療腎病呢?”

兩種中藥,降蛋白“身手不凡”,別再進死衚衕了

其實對中藥持懷疑態度的患者無非有這麼兩點原因:

一是某些中藥含有腎毒性成分,比如馬兜鈴酸。對於腎臟已經遭受損害的患者來說,這種成分不僅會增加其腎臟排洩負擔,如果長期使用,原本傷痕累累的腎臟還會受到二次損害,病情也會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二是中藥中的很多成分缺乏充足的證據來證明其安全性。

兩種中藥,降蛋白“身手不凡”,別再進死衚衕了

但我們不能進了“一棒子打死”的死衚衕,畢竟具有腎毒性的藥物只佔中藥的一小部分比例,不少中藥在臨床應用上也有著顯著的效果。

比如下面這兩種藥物在降尿蛋白方面就“身手不凡”:

1、黃芪

兩種中藥,降蛋白“身手不凡”,別再進死衚衕了

黃芪在醫藥典籍《神農本草經》及其他各個中藥典籍中都有提到過,對黃芪的性狀描述大體為:性平,味甘,無毒。而且目前也沒有關於黃芪腎毒性的研究報道。

有研究認為,黃芪能夠減輕組織學損傷和腎功能惡化,黃芪在利尿、降尿蛋白方面,有積極的作用,還具有護腎的功能。

2、雷公藤

大部分腎友對這個藥都不陌生。在治療腎病方面,雷公藤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以及免疫抑制作用。

比如一些患有原發性腎病綜合徵(如微小病變、IGA腎病),或者患有繼發性腎炎(狼瘡腎炎、紫癜腎炎等)並且有尿蛋白的患者,會用到雷公藤。

兩種中藥,降蛋白“身手不凡”,別再進死衚衕了

同時它也具有副作用-性腺抑制。年紀較小的患者,服用半年以上,50%的女性會出現閉經,並且劑量越大,時間越長,發生的幾率越大。男性患者會出現精子減少或患無精子症。

因此在給兒童或者未成年人用藥時最好不要超過6個月。

“越是好的東西,越有爭議,也證明了越有價值”。即便一些中藥存在副作用,但它們特有的功效也是不可磨滅的。

相信我們的中藥在治療腎病上也一定能夠不斷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