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十年|“雙11”之看十年消費業態的升級

双11十年|“双11”之看十年消费业态的升级

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參與到了這個“雙11”,因為我們大數據驅動的個性化千人千面平臺,已經完全可以做到基於消費分級基礎上的消費升級。

——“雙11”創造者,阿里巴巴集團CEO 逍遙子

2009年11月的一天,淘寶商城發起一個促銷,27個商家參與,成交額5200萬元。誰也沒有料到,10年後的今天,當年的小促銷不斷髮展壯大,銷量超過全球聞名的“Black Friday”,成為一個節日、一個社會符號,更成為一場全球狂歡。

2018年“雙11”創造了很多新紀錄,2135億元成交額,全球18萬個品牌參與,單日包裹量突破10億件,超過1500萬消費者購買了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商品。線下的消費熱情也被點燃,手機天貓打通12個城市100個核心商圈,各大品牌的20萬家智慧門店降落紅包雨。 “雙11”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購物狂歡節。

“雙11”:中國社會消費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更高維度看,“雙11”其實是中國社會消費發展的一個縮影。過去10年,中國經濟發展保持高速增長,GDP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8%,消費增長更加驚人,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由45%增長到78%。中國經濟從出口拉動的外貿型經濟轉向消費驅動的內需型經濟,消費是經濟增長當之無愧的新動能。

双11十年|“双11”之看十年消费业态的升级

可以預見,在投資趨緊和出口受國際政策影響的背景下,消費將長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經濟學人智庫的數據和BCG分析顯示,即使按照GDP年增速5.5%計算,到2021年,中國私人消費市場仍有望達到6.1萬億美元規模,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私人消費市場。

双11十年|“双11”之看十年消费业态的升级

中國消費市場總量增加的背後是消費結構的轉型和升級。我們可以從C端消費者維度和B端品牌商維度來看這一變化。

從C端消費者看十年消費業態變化

一是消費人群發生很大變化,中產及富裕人群逐年增加。

BCG研究顯示,截至2015年底,上層中產(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在9000-14000美元)及富裕家庭(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在14000-22000美元)數量已達5000萬戶,佔中國城鎮家庭數量的17%。預計到2020年,這一群體將達1億戶,佔比30%。這一預測與中國“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方向一致:“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富裕家庭消費增長是全面小康社會建成的必然結果。

二是消費結構發生很大變化,體驗和服務類消費意願持續升高。

過去10年消費全面轉型升級。健康消費、高端消費、個性化消費正逐步取代低端消費、大眾化消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居民人均消費已從“吃飽穿暖”傳統實物型商品消費轉向新興消費,其中增長最快的品類為醫療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娛樂等服務體驗類消費。

三是“雙11”購物車也在變化,消費明顯升級。

進口商品和品質化、智能化、個性化新品正成為消費新寵。

• 進口商品的銷售出現爆發式增長:今年“雙11”,僅用不到7小時,天貓國際成交額超過去年“雙11”全天,多個跨境進口品牌實現銷售過億元,上百個國際品牌成交過千萬元。

•智能化品種頻頻被搶光:今年“雙11”第一分鐘賣出4萬臺大屏智能電視;智能翻譯機30分鐘超過去年全天的銷售;智能手錶1小時破億,同比增長超100%。解放雙手的家電“新物種”也成為天貓“雙11”爆款,“會聽話”的掃地機器人科沃斯僅30分鐘單品成交過億;果蔬清洗機一小時同比增長290%;智能機器人同比增長120%。

2009-2018年天貓“雙11”最暢銷生活電器

双11十年|“双11”之看十年消费业态的升级

•品質化、定製化產品賣斷貨:對80後、90後消費者來說,品味和個性比價格更重要。年輕消費者在衣服、化妝品消費上,更願意選擇設計師品牌、限量款單品。設計師品牌、奢侈品、潮牌“雙11”的表現亮眼。設計師品牌第一小時總銷售額比去年同比上升48%。意大利奢侈品牌VERSACE首次參加天貓“雙11”,開場5分鐘成交便破百萬。

•品牌跨界合作吸睛:今年特別火熱的品牌跨界,在“雙11”也得到充分詮釋。自然堂與旺旺跨界的2萬份氣墊BB霜在28分鐘之內售罄;太平鳥與鳳凰的聯名款半小時內賣出2000餘件。老字號在天貓“雙11”舞臺上也越來越新潮。伴隨80後、90後成長的國民零食品牌旺旺,引發一波“回憶殺”,10000件旺旺服飾5秒售罄。而從來不參與營銷活動的“佛系”品牌老乾媽,推出安迪沃霍爾風格的彩色禮盒。

從B端商家看十年消費業態變化

過去十年商家的消費供給,尤其是線上商家也發生很大變化。互聯網不僅提升消費的力量,並且促進供給的創造。

一是供應鏈能夠滿足更加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過去十年,供應鏈發生變化,新制造滿足更加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智慧化、個性化的C2B新制造時代正在到來 。

以數據為核心的新制造,追求的不再是工業時代規模化生產的流水線,而是依託IoT、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用互聯網鏈接實體工廠,依據市場和消費需求快速反應,傳統制造業延續已久的B2C模式將徹底轉向智慧化、個性化的C2B新制造時代。

在這一過程中,數據重新定義製造,倒逼產能配置,驅動即時定製,打通產業鏈。

双11十年|“双11”之看十年消费业态的升级

天貓也是這一升級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天貓新品創新中心與全球50個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涵蓋一線品牌超過600個。這一方式將快消品新品開發週期從2年縮短到9個月,並降低了起訂量,更快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成為可能。

二是線上線下消費聯動,用數據賦能實體零售店。

“雙11”線上線下經濟體全面集結,線下消費熱情被引爆。全新改版的手機天貓連接12個城市100個核心商圈,各大品牌的20萬家智慧門店降落紅包雨;“雙11”開啟剛9分鐘,餓了麼“專星送”小哥就將一杯星巴克咖啡送達客戶;銀泰商業13家門店11月1日到11日銷售增幅達37%;居然之家全國266個門店一天成交120億元,其中41個新零售門店成交54.96億元。

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打通線上線下,利用數字商業基礎設施,實體零售店重新煥發活力,並且大大提高了線上線下的商業運營效率。

三是消費者資產成為商家運營的重點。

經過10年,商家運營重點也有質的變化,從貨品運營變成消費者運營,將消費者數據和行為沉澱下來,成為可長期運營的客戶資產。

消費者資產,是阿里巴巴Uni Marketing(全域營銷)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將消費者視為一種資產,並通過數據來衡量消費者能夠為品牌帶來的長期價值,服務老用戶,發展新用戶,其強大的產品矩陣也可以支撐商家們的消費者運營。消費者資產的計算維度包括粉絲總量、購買力和轉化力等方面。其中,粉絲量最為直觀。

2018年,商家們沉澱的消費者資產也迎來了大爆發。“雙11”過後,三隻松鼠一躍成為淘寶天貓歷史上首個粉絲數突破2000萬的品牌店鋪(虛擬充值類店鋪除外),緊隨其後的是小米和良品鋪子。TOP10榜單商家的粉絲門檻從1100萬提升至1500萬,品牌們的粉絲體量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粉絲對品牌的意義將越來越重要,他們貢獻著比非粉絲更高的客單價,對品牌的好感度、認可度和深入互動程度也大幅高於普通用戶。通過“雙11”,商家能獲得呈幾何級增加的新用戶,並可以在未來的時間裡,持續運營已經數字化的用戶。

未來消費業態的展望

接下來5至10年,中國的消費業態還會出現很大的變化。更多的新需求會被激發出來,新模式、新品牌、新玩法會被創造出來。在逍遙子看來,未來的“雙11”一定會被重新定義,未來的商業體是會被充分數字化,未來的“雙11”會走到1萬億。

“商業的本質,就是不斷地用超越用戶期望的供給,去創造用戶的需求,獲得社會的進步。”逍遙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