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真實案例

有一家工貿型企業,12月開始推行績效考核工資制,即: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績效工資是從原來的固定工資中挖出來的,然後公司又往績效工資中填入一部分(即每年額外加的工資),與部門或崗位的KPI考核結果掛鉤。

最重要的是,還沒有得到管理層的認可,卻引發了10多名高管離職。最終,老闆自己也扛不住了....

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思考

1.員工反感的不是考核,而是公司給了高要求高目標,卻沒有給予相應的高激勵。

2.老闆要的不是考核,而是員工自動自發的工作,保質保量地達到工作要求、進而超越經營目標。這才是關於考核的真相!

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為什麼會出現員工 老闆相對立的局面嗎?

原因就在於:這家企業“績效工資”,是從員工以前的工資中挖出來的一塊,然後公司在進行補貼,那麼這種情況下:

1.績效工資佔比低,力度小

2.獎勵的彈性不大,力度不高

3.業務目標變高,實行扣多獎少

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解決方案:“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1、從思維的層面來看,KSF強調的是利益平衡、打造利益共同體,將老闆要的績效與員工要的薪酬進行融合和平衡。

2、從理念的層面來看,KSF強調激勵重於考核,考核是為激勵服務的,因為員工更需要激勵、不喜歡考核,這是人性所在。

3、從設計的層面來看,KSF做的是加法模式,當前在員工與老闆的市場地位愈加均衡的大環境下,只給壓力、做減法的模式是得不到員工認可的。

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附:外貿業務員KSF薪酬設計表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12月老闆實行績效考核,卻遭員工離職反對,這套方法留住你的員工

文章中所講到的“外貿業務員KSF薪酬方法”來源於【績效核能】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