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本科院校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学校管理。学校排名USNEWS 2018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73位,排名QS 2018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59位。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3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350余万册,馆藏古籍约18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30个研究机构;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多人,研究生7700多人,留学生2700多人,夜大生约12000人;有教职员工2925人。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文化传统

校名

说明:原系郭沫若同志1965年为上海师范学院题写的校名。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时,在郭体原校名中,去了个“院”字,加了个“大”字。多年来在使用过程中原字体不断变化,日前使用的校名已与原体相距甚远。值校庆五十周年之际,正本清源势在必行。该校选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的“大”、“学”两字。

校徽

学校标志以英文校名“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中的首字母“SNU”为构图元素,代表“上海师范大学”,寓意“师道永恒、止于至善”;

“SNU”通过艺术变形构成上海市花——白玉兰,象征本校的地域特征;

“N”“U”两字母相互穿插,象征教学相长、育人为本和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办学理念;

标志中心是一虚形“O”,代表学校发展新起点,即象征虚怀若谷的治学态度,又象征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校训:厚德、博学、求是、笃行

释义:“厚德”一词,源出于《易经》。 《易坤》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还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把“厚”和“德”联系在一起,谓“厚”“德”者可以“载”。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才能承载天下的重任,担负起宏大的事业。 这里的“厚”字,是使动词,与“德”搭配,有“使道德充裕、厚实”的意思。 古人非常重视“德”,他们把“德”,看成是和天地乾坤一样的大事情。我们今天提倡“文明修身”,“德”,就是其中的核心内涵。这里的“德”,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诚”、“信”、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品格、志向、趣味等等。 大学承担着培养全社会精英“芯片”的重要任务,所以,特别要强调一个“德”字。做人离不开“德”,身正为师,德高望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厚”与“德”都应该视为“修身”最重要的一环。

“博学”一词,源出于孔子的《论语》。 《论语·雍也》篇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生到大学是来学习的,老师讲授知识,培养学生,中心也是围绕一个“学”字。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名份和实质都是一个“学”字。 “博”有“大”的意思,“广”的意思,“通达”、“多闻”、“丰富”、“渊博”的意思。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使“学问”“渊博”,都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求是”是“实事求是”的速写。 《汉书·河间献王传》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解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求”,是“寻找”、“探索”、“探求”的意思。“是”,是“正确”、“真理”的意思。两字合在一起,即从实际出发,探索真理,求得正确的结论。 “德”和“学”的总体要求及基本精神是“求是”。

“笃行”一词,源出于《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是“笃厚”、“真实”、“真诚”、“忠诚”的意思。“行”,就是去做,去身体力行。在“德”厚、“学”博,从实际求得真理和正解以后,更重要的一层,是去做。学生在学,弦歌一堂;毕业以后,要成为社会栋梁。不仅要学知识,学本领,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用出来;只学不做,不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因此,“行”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行”,优秀的品德,学到的东西,才能显现出来。“行”,是学校“学”的目的和归宿点。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师资队伍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925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94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 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教学名师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7人以及上海市“东方学者”入选者26人,上海领军人才2人,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青年“东方学者”5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入选者9人,上海市“曙光计划”人才入选者42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56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30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入选者13人,上海市“晨光计划”入选者26人,上海市“阳光计划”入选者21人等。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级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师。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87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校还建有一所老年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1个,另外还有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高峰学科,8个上海市高原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6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2013年上海市教委组织的高校国际先进方向的调研中,数学、化学、生物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学科,涉及到该校有7个方向上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38] 在2015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9个学科入选世界大学一流学科,进入上海高校前8名。

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世界史、中国史、数学、化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工商管理学、数学、化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稀土功能材料、科学计算与仿真技术、计算数学、环境科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都市文化学、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域外汉文古文献学、对外汉语、中国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比较教育学、情感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史、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经济与管理、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论、教学论、古籍整理研究、物理化学、计算数学、天体粒子物理、植物学、地理学与城市环境。

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 哲学、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世界史、数学、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金融、应用统计、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工程、公共管理、旅游管理、艺术硕士。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教学建设

上海师范大学是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

截至2015年9月,学校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专业1个,共获得4期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38门;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汉语言文学。

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基地:古典文献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史。

上海市精品课程:

地理科学导论、世界文化史、外国文学史、西方古典油画技法、现代汉语、比较文学、电磁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上海史、教学基础理论、环境与发展、广告创意基础、文学概论、《资本论》选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研读、跨文化语言交际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师范教育类公共课)、法国文学史、英语语音、地貌学、现代汉语、外国史学史、美术教学论、无机化学、动物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系列课程)、手风琴演奏、法理学、教师教育学、数字信号处理及DSP技术基础、经济伦理学、中学综合课程实验理论与实践、中国近代社会史、田径健身运动、体育游戏与健康、篮球。

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远程教育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教学中心、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验中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旅游管理。

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前教育。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汉语言文学(师范)和小学教育。

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专业:广告学。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研究机构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4个。此外,学校还拥有5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智库;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国际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化学实验室。

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都市文化、计算科学、比较语言学、国际与比较教育。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道德文明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星系与宇宙学半解析研究、稀土功能材料。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科学计算、分子影像探针与传感器。

上海高校智库: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全国大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