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為什麼分生熟?生茶是怎麼變熟的?

人間正道蘇


今天,來與大家分享普洱茶的幾個小知識!

在講普洱茶為什麼要分生熟茶之前,先跟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普洱茶的定義。

關於普洱茶,在業界的幾個重要共識為下:

1)從產區、地理位置來說

普洱茶是雲南以瀾滄江中下游茶區為核心地區出產的茶葉製成的茶,其他省份即使是按照普洱茶工藝製作,也不能稱之為普洱茶。在此定義了普洱茶的地理標誌與原料製作的概念不能混淆。

廣為人知的雲南四大普洱茶區分別為:西雙版納茶區、普洱茶區、臨滄茶區、保山茶區。

2)從茶原料與製作工藝來說

普洱好原料出生在較高海拔(1250~1800米之間)和低緯度(22度左右)條件下的茶山出的原料。加之茶山日溫差大、海拔高,造就了好品質的茶葉。在此條件下的茶鮮葉的水分,茶多酚之飽滿。水分高,茶葉的嫩度高,茶多酚含量高在後期有助於茶的轉化。

據悉,普洱茶內“化學成分截至目前為止,經分離鑑定的已知化合物約有500種。”茶多酚類化合物會影響著普洱茶藝術品的色、香、味的不同滋味的形成。

普洱茶的基礎性製作原料是曬青毛茶。曬青毛茶的傳統制作加工工藝,合理地掌握對鮮葉的脫水、對葉溫的把控、以及對茶葉酶活性的破壞與保留、揉捻手法、高溫提香的掌控,都是普洱茶與其他茶類的製作的區別之處。因此造就了普洱茶濃、釅、強的獨特口感。


普洱生茶與普洱熟茶分別是怎樣的?

生茶

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產地生長環境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毛茶乾燥,即生成散茶,再蒸壓便成緊壓茶,隨後自然存放(發酵)。

茶菁:多呈墨綠色,條索緊結

湯色:多呈金黃透亮、清亮油光最佳

葉底:新茶以綠色、黃綠為主,老茶為紅黃或者棗紅色,柔韌有彈性

熟茶

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產地生長環境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按照古法加工工藝製成散茶,後多加一個渥堆發酵加工工藝而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

茶菁:多呈紅褐色

湯色:酒紅、瑪瑙色

葉底:輕發酵呈紅棕色、紅褐色,有柔韌性


好了,現在大家對普洱茶有了一個比較系統的認知後,來給大家說說普洱茶為什麼分生熟。

普洱茶分生熟茶是因為加工工藝的不同

早期的普洱茶僅指生茶,人們發現“生茶”能夠越陳越香的特性後,便嘗試用人工的方式加快“生茶”的陳化速度,以節約自然陳化的時間成本,這種人工做舊“生茶”的技術日趨成熟後,便做成了“熟茶”。

普洱生茶是時間,普洱熟茶是工藝。而這種做成熟茶的工藝就是“現代普洱茶創始人”吳啟英大師發明的渥堆發酵技術。

普洱生茶是怎麼轉化成熟茶的呢?

上面已經講了,熟茶的製作過程前面部分與生茶差不多,也要經過鮮葉採摘、攤涼、殺青、揉捻、乾燥等五步工序,區別的環節就在於渥堆發酵。

渥堆:一般將一定量的青毛茶堆在一起,均勻灑水,隨後蓋上麻布。為達到較好的發酵溫度,適當的茶葉量是必須的。發酵必須一次完成,如果發酵不足,二次發酵,容易形成夾生飯效果,湯薄味淡。

渥堆發酵絕對是技術活兒哦!沒有多年的十足經驗和良好的生產環境是無法達到好的效果的。


以上內容是乾亨德事茶多年的看法,一家之言,與諸茶友共勉!覺得說得好的朋友請點贊哦,有不同看法或見解的朋友歡迎留言討論!


致力於當中國茶價值發現者。每天分享實用茶知識,分析茶行業現狀,對茶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們哦!


乾亨德


生茶和熟茶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方法:

十年以上的生茶有熟茶的湯色,也有熟茶的滑度。但是生茶畢竟還是生茶,老生茶喝起來比較醇和,茶氣也會更足,入口的甜度生茶更加明顯。耐泡度也明顯增加,10克投茶量,中蓋碗能超過50泡。最難能可貴的是:老生茶還有喉韻。幹倉的老生茶呈木質化,像舊木頭一樣。

生茶經過十多年的陳化後,只要倉儲情況理想,茶湯口感一般都會較“鮮爽、活潑、較有層次感,生津和回甘也較為明顯”。

熟茶的設計是為了快速品飲。因此,熟茶的口感一開始基本上已經是被定格了。發酵程度恰到好處的熟茶,其實一開始就已經挺好喝的了,後續保存的過程中轉化的空間不大。

熟茶最早的是1973年實驗成功的。作為商品茶,大量生產是1975年以後的事情。也就是說最早的熟茶無非是40年而已。

時間不長的生茶和熟茶很好區別,從外觀顏色上就能分辨:生茶顏色青綠,而熟茶暗紅、慄紅或慄黑色。時間比較長的生茶和熟茶則比較難區別,可以從下幾個角度去看:

1、幹茶。陳年的生茶紅中帶綠,陳年的熟茶,顏色紅中帶黑,且總體上來說顏色比前者要深。

2、香氣。陳年的生茶(幹倉)有一股較濃的陳香味,而陳年的熟茶則分棗香,參香、樟香、荷香等其它香味,且香味較淡。

3、葉底。陳年的生茶葉底油亮,黑中帶綠,條索比較清晰;陳年的熟茶葉底紅亮,黑中帶紅,條索比較模糊。

4、湯色。老生茶在沖泡的第一泡的湯色是黃色的,第二泡才會變為紅色,若熟茶在沖泡第一泡時湯色就是紅色。這一點特別重要哦!



懂茶帝


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是普洱茶的兩個主要類型,按照工藝來分的。生茶口感相對刺激,香氣以花香、甜香、蜜香為主,和綠茶一樣直接下鍋炒制,揉捻曬乾製成。生茶渥堆發酵之後就變成了熟茶,顏色加深,香氣以陳香、果香、糯香為主,口感醇厚柔和,刺激性低。


有點兒類似炒青菜,和老壇酸菜的區別。都是白菜做的,但是做法不同,味道區別很大。所以這個生和熟,是工藝不同形成的,不發酵的是生茶,發酵的是熟茶,直接產生兩個口感方向,各位可按照自己的口感喜好選擇。

當然啦,普洱當年製作好之後,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存放,也會和空氣中的氧氣、水分發生緩慢的反應,所謂的“越陳越香”,這也是一種發酵,專業上叫“後發酵”。存放不錯的十年以上的老生普,沖泡出來顏色也和熟普很接近,口感也會變得醇厚很多,這個則是另外一個知識了,補充說明下。



一或2015年至今,走訪22個茶葉原產地,32次深度尋茶,翻越200多座茶山,拜訪687家茶農,嚴選健康、高品質好茶。歡迎關注

微博:一或談


一或


普洱茶本來只有生茶,早期的普洱茶僅指生茶,但是沒有“生茶”這種叫法。

人們發現“生茶”能夠越陳越香的特性後,便嘗試用人工的方式加快“生茶”的陳化速度,以節約自然陳化的時間成本,這種人工做舊“生茶”的技術日趨成熟後,便做成了“熟茶”。

為了區分自然陳化的老茶,便把人工渥堆做出來的產品叫做“熟茶”,把原來的普洱茶叫做生茶,把自然陳化時間長的生茶叫做老生茶。

從熟茶誕生時,普洱茶便有了生茶、老生茶、熟茶三種通俗的叫法。

生茶變熟茶的過程叫做人工渥堆,人工渥堆過程,主要是溼熱作用的陳化、微生物作用的發酵,這是熟茶獨特的轉化過程,不同於一般的黑茶。





雲南臨滄雲阜茶業


謝謝!按現在市場普遍的說法,渥堆的技術是偶然的一次發現的。經過技術人員的反覆試驗。最後掌握這一門技術。熟茶這一品種也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說起渥堆還有一個小故事。當年香港普洱茶火熱的時候。有記者採訪報道渥堆現場,其中文章中有說到不衛生的現象。如看見菸頭,老鼠。文章一發表。香港普洱茶熱迅速降溫。後來雲南省政府規定渥堆是國家保密技術不許參觀。可以肯定一點,早年的渥堆技術是不潑水的。 相對來說渥堆週期時間就長了。當然了品質也要高很多。到底是多長時間?90天。還是更長。還是更短?這就是技術人員的秘密了。市場上所以還有一種觀點。生茶、熟茶、半生熟茶。都是普洱茶,好壞就在一個技術。這只是個人的觀點。可以批評指教。


小寶


一家之言,與諸茶友共勉!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原生山葵


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是根據加工工藝的發酵程度不同進行命名的。

普洱生茶是指鮮葉採摘後,經殺青、揉捻、毛茶乾燥,即為生散茶,再經過緊壓成各種餅茶、沱茶、茶磚等,茶青有青綠、墨綠色為主,茶性較刺激,適宜多年存放自然轉化,具有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

普洱熟茶是以生散茶經過渥堆發酵,人為的將轉化時間縮短,即為熟散茶,再經緊壓成型,茶青黑或紅褐色,普洱茶熟茶在渥堆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使得普洱茶在口感上甘甜,醇厚,茶性溫和。

知道了生茶與熟茶的區別,熟茶是用曬青毛茶經過渥堆發酵製成,這種發酵屬於人工發酵,而生茶在存儲過程中是自然的後發酵,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生茶存放久了雖然會轉化,變成陳茶和老茶,但永遠都不會變成熟茶。


榮瑞祥


答:普洱自誕生以來一直都是隻有生茶,慢慢的很多人發現,陳化久的生茶更好喝,於是上世紀70年代結合生茶的轉化,發明了普洱茶的渥堆工藝,加速生茶的轉化,改變茶性,也就是熟茶!

熟茶和生茶其實有本質上的不同,生茶是不會變成熟茶的,因為自然陳化不會達到熟茶的溫溼度轉化,但生茶陳化後口感會更醇滑!



茶頭蘇說茶


前面好多人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裡再說說自己的觀點。生茶一般只要經過殺青,揉捻,生曬乾燥就可以做成生散茶。而熟茶是經過生茶渥堆發酵而成,渥堆發酵是人為的一種技術,使生茶發酵為熟茶,香氣也會改變,以陳香為主。而生茶就算時間越放越久它也不會變為熟茶,只能變為陳茶或老茶。就像樓上說的生茶是時間,熟茶是人工打造。


七彩雲南慶灃祥茶葉


這個問題問度娘就很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