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军贸合同内容疑曝光,中方或进口15架大型战机,型号并非苏35

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上,俄罗斯代表团负责人向媒体透露称,中方和俄方签署了三项军贸合同,内容涉及陆海空领域。这一言论在当时引发了坊间诸多议论,不少人都认为中方在航空领域从俄罗斯进口的应该是下一批苏-35战斗机。然而,真正的军贸内容恐怕并非如此。

中俄军贸合同内容疑曝光,中方或进口15架大型战机,型号并非苏35

此前外界猜测中方或进口第二批苏-35

近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和俄罗斯签订了一份空中加油机采购意向合同,中方或将一次性从采购俄方15架新型伊尔-78加油机,合同金额在10亿美元左右。消息还称,中国空军将在2019年派遣飞行员和技术人员赴俄培训,以掌握新型加油机的操作方法。

中俄军贸合同内容疑曝光,中方或进口15架大型战机,型号并非苏35

为歼-8II进行空中加油的轰油-6

如果此消息属实,即意味着这是中方首次从俄罗斯进口大型加油机。当前,解放军现役大型加油机仅有3架从乌克兰进口的伊尔-78,其余均为在轰-6基础上改装而来的轰油-6加油机,其贫瘠的载油量根本算不上大型加油机,难以满足空军所需。对于志在打造“战略空军”的解放军来说,大型加油机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装备之一。

中俄军贸合同内容疑曝光,中方或进口15架大型战机,型号并非苏35

俄国内生产线上的伊尔-78M-90A

俄方的消息中称中方欲进口的是“新型伊尔-78加油机”,其指的应该是俄制伊尔-78M-90A加油机。相比起旧式的伊尔-78,伊尔-78M-90A换装了新型加油吊舱,每分钟输油速度有所提升;且加长了输油软管长度,从而拉长了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安全系数。

近期有消息称,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已开始加装空中加油吊舱,或是在为改装成加油机进行探索与试飞。应该说,这与进口伊尔-78M-90A加油机并不冲突,二者是相互补充的:

中俄军贸合同内容疑曝光,中方或进口15架大型战机,型号并非苏35

照片显示运-20疑似加装了加油吊舱

一方面,国内对基本的运输型运-20需求旺盛,这是由战略运输机装备缺口所决定的。在运输机缺口尚未得到彻底满足前,不可能从现有产能中拨出足够数量的运-20改装成加油机。换句话说,在空军得到足够数量的运-20前,即使未来运油-20运输机定型服役,其生产重要性和生产速率很可能也只能排在运-20后面。因此,从外国进口少量加油机以满足一时之需是合情合理的。

中俄军贸合同内容疑曝光,中方或进口15架大型战机,型号并非苏35

伊尔-78M-90A是俄最新型加油机

另一方面,俄军自身对伊尔-78M-90A也有着不小的需求,受制于生产线产能,其不可能完完全全地敞开向中方供应。截至目前,俄军装备的伊尔-78、伊尔-78M和最新型的伊尔-78M-90A总数不到30架,若真能如合同内容中那样向中方出口15架,基本已经算是俄方产能的极限了。这样一来,中方在寻求伊尔-78M-90A运输机的同时,必然需要并行发展国产加油型运-20。

大型加油机的入列将助力中国空军飞得更远,成为真正的“战略空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