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体检和普通体检有什么区别?

爱家早查


对于防癌体检和普通体检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区分。

体检的目的不同:防癌体检是在健康或无明显特征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检查一些容易发生癌变的地方,从而达到癌症早诊断、早治疗,甚至是治愈的目的。而普通体检主要是面对普通群众去评估他们身体健康的基本情况,找出身体内的异常指标,然后再进一步深入检查异常的方面后治疗,最后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总的来说,防癌体检是为了预防癌症的,而普通体检只是为了预防一些常见的疾病。像有一些特征不明显的早期的癌症,如肝癌在早期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症状,普通的体检是检测不出来的,这时就需要进行防癌体检了。

体检检测方式的不同:防癌体检包括一些普通体检没有的项目如影像学检查、细胞学的检查等。另外防癌体检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去定量检测肿瘤标志物来判断健康情况,如对肺癌的检查用的是低剂量螺旋CT,这种方法对于肺癌的筛查是很有效的,它比X射线的穿透力更强,并且它用的剂量只是普通CT的五分之一。而普通体检只能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一些标志物去定性的分析身体的器官的功能情况,而不能像防癌体检一样做到定量的分析。像假如身体里面有一个芝麻大小的癌症肿瘤,仅仅通过X线胸片是看不出来的,但这时有可能普通体检的检查结果是正常的。

长期从事全科、急诊内科的临床工作,擅长头晕、心、脑血管,消化、呼吸系统等日常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医联媒体


白领小朱说,公司前段时间组织同事刚做完体检,大家各项指标都比较正常。但没过多久,还是有同事被查出得了癌症,而且是中晚期。体检年年做,癌症照样得,这是为什么?

已经做过普通体检了,是否还需要做防癌体检呢?

1、防癌体检是一种专业的体检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健康体检。

它是通过肿瘤专业人士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全身的检查,目的是发现早期肿瘤或获取受检者高危因素,从而预防肿瘤发生的专业检查方法。

2、防癌体检要具有针对性。

如女性要增加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男性要增加前列腺癌的筛查;饮食无规律者应注意胃癌的筛查;经常喝酒抽烟的人要重视肝癌、肺癌的检查。

哪些人群特别需要做防癌体检?

专家建议,人到了四十岁最好每年一次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应半年进行一次防癌体检。

下面几类人群更需要关注防癌体检:

1、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即含有癌症易感基因人群);

2、在癌症高发地区居住人群(如西江流域鼻咽癌高发,潮汕地区食道癌高发);

3、有癌前病变人群(如息肉、胃镜发现中重度增生、异形增生等);

4、经常接触致癌物质 (放射物质、化学物质、厂矿企业污染物质) 人群。

专家建议: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专家表示,要想防癌,戒烟限酒是必须的。

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体质变差。

2、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

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健康管理中心


湖南医聊


防癌体检是指在健康状况下或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 进行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医学检查, 这些检查方法有助于发现已存在身体中的早期或在可治愈期的肿瘤。 目前癌症早期筛查技术有很多, 如用低剂量螺旋 CT 检测肺癌、 纵隔肿瘤; 用钼靶摄片检测乳腺癌; 用基液细胞学检查( TCT) + 人乳头瘤病毒( HPV) 筛查子宫颈癌等。 此外, 防癌体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查出早期的肿瘤, 更重要的还在于发现已经存在的癌症高危因素, 特别是发现癌前病变, 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处理, 以及病人本身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 从而尽可能降低癌症的发生概率。

用防癌体检、 筛查的办法使癌症能够被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这是目前预防和治疗癌症最理想的办法, 也是代价最小、 痛苦最少、 最值得提倡的方法。常规的健康体检在防癌方面有 3 个局限:

(1) 很多癌症早期并没有典型的症状或者没有症状, 比如肺癌早期的症状就是咳嗽、 咳痰, 而有抽烟史的人多少都会有这些症状, 但当出现胸痛、 咯血、 高烧不退等症状时, 患者多半已是晚期。 此外, 早期肿瘤的体积非常小, 直径一般小于 1 厘米, 如果它在体内的位置还比较深, 那么常规体检及影像学检查都很难将其检出。

(2) 普通的健康体检人数很多, 医生像进行流水作业一样,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就有可能被忽略。

(3) 一般的健康体检仅有基础检查项目, 如内、 外科, 血、尿常规, 胸片等。 这样的体检对个人不具针对性, 癌症体征和症状易被忽视。

相比之下, 防癌体检是一种更专业的体检方式, 由肿瘤专科医生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全身检查, 能够有效发现早期肿瘤或获取受检者的高危因素, 从而预防肿瘤发生。


康爱在线


常规体检的侧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并不专门针对癌症。早期的癌症肿瘤也难以通过常规的手段检查出来。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实体瘤,大概需要8~10年,在早期时往往只有一个芝麻豆大小,常规体检中的B超、X光等检查很难发现它。

防癌体检是由肿瘤专科医师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针对癌症高危人群、健康人群的全面肿瘤筛查,和常规体检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可发现常规体检检查不到或疏漏的“蛛丝马迹”,让肿瘤无处可藏。通过防癌体检,可以确诊体内有没有癌前病变或者早期肿瘤,从而对肿瘤采取进行更好的防治措施。

防癌体检项目分为五个方面,包括体格检查、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以及细胞学的检查。

1、体格检查:指头颈部、胸腹部、以及下腹部和盆腔等身体部位的检查,来发现体表上的肿物或者是否有异常。

2、抽血化验:指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常用的肿瘤筛查手段之一,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基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3、影像学检查:主要是检查体内的器官病变,常用的有胸部X光片、超声、CT薄层扫描、核磁共振等。

4、内镜检查:主要针对消化道疾病,包括胃镜和肠镜筛查。

5、细胞学检查:指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脱落、刮取和穿刺抽取的细胞,进行病理形态学的观察并做出定性诊断。

建议35~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后,最好再加做一次防癌体检;有肿瘤家族史、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高危人群,还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每半年做一个特定肿瘤项目的筛查。做防癌体检可以选择民众体检中心进行,中心推出专门的防癌体检套餐(全身),检查项目包括血尿常规、血脂四项、肿标十项、胸部正位、全身热成像、全身动脉硬化检测、TCT、盆腔超声等


孤独的独轮骑士


你好,防癌体检和普通体检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两者有交叉,但概念还是不同的

普通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泌尿科、妇科等以及血常规、血脂等化验项目,主要是为受检者对体内的主要肝、胆、肾、心脑血管的功能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发现常见疾病和慢性代谢性疾病。

防癌体检是专业的肿瘤防治人员,利用专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专业的肿瘤筛查,确诊其体内有没有癌前病变或者早期肿瘤,从而对肿瘤采取进行更好的防治措施。

防癌体检是更有针对性一点,一般而言,防癌体检的项目内容包括有体格检查、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等。

体格检查,主要是指头颈部、胸腹部、以及下腹部和盆腔等身体部位的检查,来发现体表上的肿物或者是否有异常。

抽血化验是指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常用的肿瘤筛检手段之一,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基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目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项目有十多种,受检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全套检查或者分项检查。

对于是否有必要做防癌体检,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1、需不需要做?

2、值不值得做?

首先,每个人都有患癌的风险,绝不能存侥幸的心理。有不良生活习惯、特殊疾病史、特殊家族史、处于特殊工作环境的高危人群需要进行防癌筛查。

其次,值不值得做,这是观念上的差别,一些人去饭店消费三四百元都可以承受,反而在身体上花这么多检查费用就觉得麻烦和浪费。

试想,如果通过筛查发现自己患有早期癌症肿瘤,花费两三千做手术进行切除,身体就没事了。但如果等到出现症状,甚至消瘦便血再来医院进行检查,可能那个时候三万、五万都不一定能治好,同时对身体的损害也会更大。

因此,能够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或者在癌症早期就给予治疗,对整个生命的保障都是有意义的。当通过检查发现身体正常,不仅减轻了心理负担,工作生活各方面也都会更加轻松愉快。


深外医


防癌体检,你不可不知的事实真相!

一,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包括发达如美国日本,也包括我国,没有真正的“防癌体检”。

目前医院推出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肺癌、钼靶摄片监测乳癌等,都是基于“早发现早治疗”观点的力求提前发现癌症。都是以人体有癌症病灶存在为前提的检测。对于没有癌症病灶的,顶多是有明确癌前病变症状的情形做出预判,干预。比如胃部肠化生。

二,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出发点的早期癌症筛查,收益值得怀疑

1,检查得知已经存在癌症病灶,是一个无可挽回的阶段

这时,已经完成癌变的进展,很难人为逆转。

2,被确诊癌症给人带来巨大心理失衡

这是足以让人崩溃的应激刺激。

3,这个早期癌症人为很难逆转,而且在“手术放疗化疗”加上确诊心理失衡下,癌症可能迅速进展。

但是,如果个体不知不觉,那个微小肿瘤病灶极有可能——有90%以上可能,会自行逆转。

因为解剖证实,50%以上看似正常的人体内已经有完成癌变的微小肿瘤病灶,他们90%以上最终没有发病,自行逆转了。

4,在癌症最初,不如骚动它,让机体自行解决,这不是“自欺欺癌”,这是为了最有效避免癌症确诊伤害和过度治疗伤害。

三,真正有效的“防癌体检”应该是监测一个人的“癌变倾向”,通过确认某人处于可逆性阶段进行有效干预,逆转形势

这样的体检,现在没有建立。全世界没有。

其实应该建立基于这个思想的体检机制——现在有现成的生物学指标可用,有可行的逆转方法,只是没有被高度重视。

这些指标比如自由基伤害导致的尿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异常,血清丙二醛水平异常等。

真正想知道自己的癌症倾向性者,应该检测这些指标,发现异常,找出原因,干预逆转。

其他旨在发现微小肿瘤病灶的体检,你如果心理没有承受力,建议不要做了。它本来会自生自灭的。

回答如上。


春雷滚滚2


我来回答一下,老早就想给大家科普关于防癌体检的知识了!今天也算是逮找机会了!哈哈~~~防癌体检哪些真有用,哪些纯忽悠?

现代这个社会,人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比如患癌的风险,迎合着浮躁的检测风潮,没有底线的吹嘘、夸大,耽误了多少人、多少个家庭……

首先需要声明一下,目前还没有特别灵敏的办法把早期肿瘤给筛查出来。而且肿瘤是一类疾病,生长在不同器官上的肿瘤病灶,其诊断的难度都是不同的,所以市面上打着100%的旗号的防癌体检都是忽悠的。

现在我们来一个个地分析:

一、影像学检测:如胸片、胸透、PET-CT等

目前的研究显示,胸片不足以检测出直径很小的结节,而使用低剂量螺旋CT也只能检测大小在厘米级别的结节,但是这些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对于50岁以上,经常吸烟的肿瘤患者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测。而不推荐普通人检测,因为辐射的累积会引发患癌风险。

PET-CT是一个非常价格高的检测,从8000到一万不等,一般用来判断肿瘤是否出现转移,一些没有底线的检测结构把这个检测作为体检的一部分,需要知道这个体检的辐射性非常高,没有任何权威机构推荐使用PET-CT进行健康体检。而且即便是PET-CT也只能检测直径在1厘米大小的结节,PET-CT的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一个人未患癌,这个罪造的不值,钱花的也实在冤枉。

二、血液肿瘤标志物

包含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等在内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有的号称达到了十几项,但是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升高并不是一定患癌,只是说明健康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临床上,很多已经患癌的患者,血液的肿瘤标志物反而都在正常值,因此肿瘤标志物对于一个人是否患癌并不是灵敏度、特异性很高的指标。号称几滴血检测肿瘤标志物判断患癌风险,其实跟滥开药没有什么区别。

三、基因检测,一些事情您需知道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知道两个事情,一个是患癌的风险是否高,另一个是否已经患癌但是还没有症状,这样如果还没有转移切除不就治愈了吗,这是非常美好的设想。

通过基因检测判断患癌风险是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是检测人正常细胞的基因,看一下是否有天生的肿瘤易感基因。这里也不是越多越好,比如肺癌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基因突变跟患癌风险有关,所以随便测几个点告诉一个人患肺癌的风险是很胡闹的。而且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必须检测全部基因的编码区,而不是走马观花地测几个热点,这样虽然几百块钱很便宜,但是对于受检者是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

另外一种情况,通过抽血检测血液里肿瘤细胞裂解释放的DNA片段(循环肿瘤DNA)或者完整的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CTC),目前都是科研阶段,没有可信服的数据证明这些是可以用于做肿瘤早期诊断的。未来也许可能,但是现在还不能在肿瘤很早的时候通过检查发现它,对于这个美好的未来可以展望,但是不能靠这个去卖钱。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靠谱的?

问题是现在的健康体检多数是走马观花,在体检结果上算是大打折扣了。有一些比较有科学依据的体检如下:

  1. 45岁以上的乙肝患者,应该定期做腹部B超检查。

  2. 女性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测,发现宫颈癌。

  3. 年龄大于50岁,每天抽烟1包以上,连续抽20年以上的人,需要做低剂量螺旋CT。

  4. 长期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进行胃镜检查。

  5. 肛门指检,普查直肠癌最简单的方式,长期便血或大便习惯异常者检查。

  6. B超,腹部B超可查出腹部各脏器状况,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应查。盆腔B超可了解卵巢、附件等情况。

  7. 三大常规,特别是血常规出现异常,很可能是血液系统肿瘤的表现。

  8. 肝肾功能,可查出肝肾的功能状况,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

  9. 肿瘤标志物,如CEA、AFP和CA125等,有间接提示作用,但是不具备特异性。

  10. 胸片,非高危人群可查胸片排除一些风险。

  11. 基因检测,也就是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可以去查,但是注重权威性。

总之,对于防癌体检需了解的是,任何体检都不是100%的灵敏和准确,只是一个间接的参考,更无须花费过多的费用遭受辐射,反而增加患癌风险。


癌度


普通体检检查的是常规健康体检项目,往往只是检测人体最基本的指标,像一些不常见的疾病,比如说脑部肿瘤、消化道肿瘤等往往不会出现在大多数的体检套餐里。重大疾病一般靠针对性检查发现,这时需要根据不同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病史设计针对性的项目,方能捕捉“肿瘤君”的蛛丝马迹。

  迄今为止,癌症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凶险疾病。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是谈“癌”色变,就是自以为癌症离自己很远,医学常识的匮乏甚至会将人慢慢地引向癌症。

 错误的生活习惯容易引来癌症

  减少暴饮暴食

  根据医学研究指出,"每顿都吃得很饱"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饱"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做到只吃"八分饱",可以尝试以下几招:感到有点儿饿就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每口饭咀嚼30次以上,减慢速度。

 嗜荤如命不可取

  大鱼大肉吃不够,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千万别小看这一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由着性子吃会造成肥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无肉不欢的人,很容易出现肥胖、冠心病、肿瘤等问题,而足量的蔬果纤维,能减少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要保证身体需要,每天应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过75克,体积相当于一副扑克牌大小。西红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险,西兰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统癌症的几率,草莓、洋葱、大蒜中都含抑制肿瘤生长的成分,粗茶淡饭才是远离癌症的最好办法。

  熬夜晚睡太伤神

  “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的说法并不夸张。很多人因为工作不得不熬夜加班,还有人赶时髦,天天泡酒吧,成了昼伏夜出的“派对动物”。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余名30~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后才会休息。熬夜最好不要超过12点。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间窗帘有遮光布的房间睡觉,漆黑的环境有助于体内褪黑素的生成。

  压力过重隐患大

  淋巴瘤、肝癌、肺癌被列入累出来的癌症前三名。过度劳累虽然不直接导致癌变,但会导致肝病、肺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并最终诱发癌症。所以,不要过度劳累,加班不要太晚,工作时间不要过度紧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周六、日保证一定的休闲时间、健身活动,以调试心情。平时也可多做一些净化心灵的活动,如静坐、冥想、聆听心灵音乐等。

  科学的防癌体检计划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癌症治愈率却不尽如人意,远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高。为什么会这样?专家指出,多数病人意识到问题去做检查的时候,都已经是中晚期了,可癌症是需要“未雨绸缪”的事,只有早期发现,这一病魔才有可能被真正打败。通常一般的常规体检并不足以捕捉到癌症的蛛丝马迹,因此制订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癌检查,非常必要。那么,人在各个年龄段需要进行哪些防癌体检?

  20岁后——结婚两年查宫颈癌

  结婚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甜蜜,也带来了一些疾病,宫颈癌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每年大约会夺去20多万女性的生命。但由于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因此,许多女性一发现就已经是晚期。那么,如何才能尽力避免这一情况呢?

  宫颈癌与性生活关系密切,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卫生差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患病率较高。“40~60岁是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不过,近些年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小于30岁的宫颈癌患者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专家表示,妇女进行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最好就开始做巴氏涂片检查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并坚持做到一年一次。30岁以后可依据风险因素检查,如果三次或多次结果连续为阴性的受检者,可以减少受检次数,这样便可以很好地预防癌症入侵。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一些单位的年度体检中,常会包含“肿瘤标记物”的项目。肿瘤标记物可以协助诊断和监测肿瘤复发,虽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如发现数值升高,则提示可能有肿瘤存在,此时需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30岁后——三道防线阻击乳腺癌

  现在,在女性罹患的肿瘤中,乳腺癌已位列榜首。如果能通过早诊及时治疗,患者痊愈的希望依然很大。因此,从30岁开始,女性就要对自己的乳房倍加呵护。

  自检。这是最方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女性月经结束后的7~10天最适合自检;停经或更年期妇女最好确定每月的固定一天进行自检。自检主要是看和摸,一是站在镜前看,主要看乳房的大小形状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乳头是否有分泌物以及是否回缩等。

二是摸,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以按压、螺旋或滑动的方式检查乳房有无肿块。当发现自己的乳房出现无痛肿块、乳房局部或乳头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三是超声检查。恶性肿块影像常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密度较周围腺体高,这些特质都能通过超声检查检测出来,适合于30岁以上女性。

 

40岁后——烟民千万盯着肺

  人到中年,很多疾病都会不请自来。而在癌症家族中,肺癌和胃癌是此时最有可能“发威”的两大成员。要想预防和发现这两种癌症,要落实哪些体检计划呢?

  4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工矿职工、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及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都是肺癌的高发人群。肺癌在早期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很容易被病人和医生所忽略。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嗜烟者,应列为肺癌重点普查人群,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拍一次胸片并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多变的圆形阴影、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的意义。

  70%以上的早期胃癌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体检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胃癌的筛查方法很多,包括腹部超生、胶囊胃镜等。胶囊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内各部位,尤其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很大。早期胃癌肿瘤较小,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50岁后——全身体检排除隐患

  50岁之后,人的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各项指标严重下滑,随之而来的就是多种身体不适。由于常年的生活习惯或者环境因素导致的健康隐患也开始凸显,这个时候就需要定期的全身体检来及时筛查身体的健康问题,半年一次最为恰当,并且建立健康档案,注意身体的健康数值,并协同医生建立合理的身体养护计划,确保身体可以保持在健康的数值区间内。

  生活中的防癌妙招

  癌症就像一粒种子,我们的身体就是土壤。种子能否发芽、长大,完全取决于土壤。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改善“土壤”,做好预防。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防癌要点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和临床经验,给大家总结出以下几个防癌建议。

  多站少坐---美国癌症研究所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每年发生的与久坐有关的癌症病例超过9.2万例。即使经常锻炼也难以抵消久坐的致癌风险。专家建议,设置手机闹铃或电脑屏保,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1~2分钟。多站立有助于降低体内与癌症有关的分子水平。

  常吃坚果---科学家经过研究总结出,每天吃些坚果,可使晚期前列腺癌发病率降低48%。常吃坚果可补充有益人体健康的关键微量元素硒。

  坚持运动---美国佛蒙特大学的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常锻炼的男性参试者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分别降低68%和38%。经常锻炼的癌症病人病情改善也更明显。其原因是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有助于控制炎症和激素水平,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抗击癌细胞。

  治疗打鼾---威斯康星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睡觉良好的参试者相比,严重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癌症死亡率高出近5倍。其原因是,睡眠呼吸暂停会造成血氧量下降,使小肿瘤长出新血管,进而加速肿瘤发病进程。

  多吃绿色防癌食物---多吃葡萄、玉米、麦麸、大豆、红薯等食物都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有研究发现,约30%的男性肿瘤和60%的女性肿瘤发生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现,多吃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

  少熬夜,睡足觉---2008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上夜班列为容易致癌的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的人会导致能够抑制肿瘤的褪黑色素减少。睡眠不足的话,人体免疫功能会下降,黑白颠倒的生活还会影响内分泌。因此,应尽量按时睡觉,保证醒来有个好精神,必须上夜班的人应尽量减少夜班次数,下夜班后最好能有48小时的休息时间。

  呼吸新鲜空气

---室内污染同样不可小觑,要注意通风,尤其是卫生间。美国保健协会指出,卫生间高温、高湿的环境更易促使洗衣粉、消毒液等蒸发,迷漫在空气中。长期吸入会刺激呼吸道,损伤呼吸道黏膜,甚至诱发细胞变异而导致癌症等。各种清洁剂、洗涤剂在使用完后,一定要拧紧瓶口,并勤开窗、开排风扇,增加空气流通。


云优健康网


答:区别很大,简述如下:

1. 目的不同:

防癌体检是以筛查早期癌或可以发展为癌的癌前疾病、并以切除为目的的筛查行为,目的是达到肿瘤早诊早治的目的,把握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有治愈的机会;

普通体检是针对健康基本状况进行基本评估、从而发现身体内的异常指标,进一步达到针对性的检查甚至治疗,在临床健康体检中也分为基础体检、功能性体检等,如入职体检、司机体检、孕前检查等等。

目的不同,选择的项目也不同,侧重点也就不同。

2. 项目与技术不同:

防癌体检:专业的防癌体检是根据国际癌症防治共识,有针对性的将各项癌症的金标准方法汇总成一套检查方案,可以全面而系统的筛查各类癌症,扫描全身早期肿瘤。如基础健康体检项目+肺癌筛查的低剂量螺旋CT+肝癌筛查的甲胎蛋白&肝脏超声+胃癌筛查的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查&胃蛋白酶原I&II等等一些列影像+血清+特殊检查等系列方法。

普通体检:

3. 对技术人员要求不同:

防癌体检:因为检查项目不同、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不同,一来体现在检查项目选择不同,二来体现在项目检查中医生的技术、检查后的读片技术、临床医生对项目联合诊断后的解读。比如说小肿瘤的诊断比大肿瘤的诊断更难、更精细,超声的微小癌的判定扫查更细微等等,医生对具备肿瘤专科背景。

普通体检主要针对健康基础指标进行权衡判断,主要用于评估集体功能,以全科全面评估为主,一般不具备肿瘤专科的背景。

4. 对癌症预防的结果不同:

防癌体检:因为以筛查早期肿瘤为目标,因此,早期肿瘤检出率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早期检查出来,5年的生存率可以在80%以上(日本的胃癌早期检出率在90%以上,胃癌的5年生存率也几近100%,侧面说明早期诊断对“活命”的诠释。

普通体检:国内普通体检的意识越来越高,大家每年都要做一次体检,但由于防癌理念推荐的时间短、范围窄,民众参与普通体检是主要行为。但在中国,每年4.4亿体检,而中国有80%的癌症病人一旦诊断已经是中晚期,这就说明普通体检对于防癌效果甚微。推行专业的防癌体检,是肿瘤预防的重要举措!

女性35岁、男性40岁以上,均应进入专业的防癌体检范畴。预防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将成为重大疾病预防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而肿瘤预防、将为民众节省最大的、高达7倍、至少上百万的诊疗费用!

美国推行防癌筛查,20年死亡率整体下降,日本也是一样!

有人说:防癌体检过度,暴露了一些不必要的癌症也筛查出来,导致过度治疗,不仅医疗浪费,更会引起人民的恐慌,因此不推荐防癌体检。其实这是多么多么多么的错误!这是概念的偷换!对于人群来讲,有浪费,但对于个体来讲:每个人都有50%的概率,如果你心存侥幸,那就用生命来测试吧!

为什么提倡女性35岁以后、男性40岁以后开始防癌体检呢?

因为,中国的癌症高发病率的拐点在50岁,癌症发生发展从1个癌细胞到1cm大小要10年,因此,要提前10年开始筛查,所以,这个年龄,是要开始行动的年龄!


王思扬


近年来,随着癌症的高发与年轻化,人们逐渐意识到防癌的重要性,体检已成为很多人每年必做的功课。然而,人们也发现,普通体检在早期癌症筛查中几乎“无作为”,很多癌症患者等到中晚期出现症状时才被发现已经回天无力。那么防癌体检和普通体检究竟有什么不同?

普通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泌尿科、妇科等以及血常规、血脂等化验项目,主要是为受检者对体内的主要肝、胆、肾、心脑血管的功能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发现常见疾病和慢性代谢性疾病。

普通体检的常规设备难以发现早期肿瘤。人体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大概需要8~10年,在这个过程中,早期难以被B超、X光所看到。比如,体检中人人要拍X线胸片,但事实上,一个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过X线胸片是看不到的。

为适应大众对健康的需求,弥补普通体检在肿瘤筛查中的不足,近年来各种体检机构纷纷推出防癌体检套餐。防癌体检是一种更加专业的体检方式,是专业的肿瘤防治人员利用专业的手段和方法为受检者进行专业的肿瘤筛查,确诊其体内有没有癌前病变或者早期肿瘤,从而对肿瘤采取进行更好的防治措施。

防癌体检项目分为五个方面,包括体格检查、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以及细胞学的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指头颈部、胸腹部、以及下腹部和盆腔等身体部位的检查,来发现体表上的肿物或者是否有异常;抽血化验是指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常用的肿瘤筛检手段之一,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基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目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项目有十多种,受检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全套检查或者分项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是检查体内的器官病变,常用的有胸部X光片、超声、CT薄层扫描、核磁共振,其中,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其比X线更具有穿透力,并且剂量仅为普通CT的五分之一,更为安全;内镜检查主要针对消化道疾病,包括胃镜和肠镜筛查;细胞学检查,比如女性的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妇科疾病的癌前病变。

有关专家指出,防癌体检的防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防癌体检是“量身定做”而不是“统一打包”。检查前,医生会通过询问或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被检查者的身体状况、家族遗传史、既往病史等,针对性地为其搭配体检项目。

其次,肿瘤标志物筛查应该是“定量检查”而不是“定性检查”。所谓的定性检查,即告诉你结果阳性还是阴性,而专业的防癌体检由于选择的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项目的定量,因此不仅能告诉你是阳是阴,还能从数据中分析出深层次原因。比如鼻咽癌初筛过程中,VCA-IGA、EA-IGA两项呈阳性,专业肿瘤医师就会从细微数据中分析出这是普通炎症、良性肿瘤,还是癌引起的。此外,防癌体检选择的设备不同。如一般健康体检会用X线胸片筛查肺癌,而防癌体检会采用低剂量的CT检查;一般体检耳鼻喉检查用的是普通鼻咽镜,而专业防癌体检采用的是电子鼻咽内窥镜。

最关键的是,防癌体检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进行操作,他们的职业敏感与丰富经验是及时发现早期肿瘤的重要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