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大王陨落史:27岁成首富34岁变老赖,曾摆500桌娶女星


中国钢铁大王陨落史:27岁成首富34岁变老赖,曾摆500桌娶女星

李兆会的前半生,始于中条山下那座小县城中突兀的两声枪响,止于万亩钢厂悄然熄火的六座高炉。

那年,他34岁。

34岁之前,他是山西首富、钢铁之王、万亩钢厂的统治者、世纪婚礼的男主角、资本世界的最佳新秀、125亿财产唯一的主人。34岁之后,他只剩下老赖这一个身份和高达24亿的债款:私人飞机早已抵债;京沪高铁上呼啸而过的复兴号,他不能坐;曾经留学多年的澳大利亚,现在更是遥不可及的天涯海角。

父亲早逝,叔侄反目,家产凋敝。眼下,李兆会只能躲藏在北京某处偏僻的别墅里,枕边人早已和他分道扬镳。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祖宅也只能偷偷地开车回去看一眼,毕竟里面住着他的祖父母。

在金钱面前,李兆会变成了疯狂的赌徒,即便他已坐上父辈遗赠的铁王座。

01

午晌枪声

十五年前,两声枪响撕裂了这座仅有30万人口的小县城。

闻喜县本来不叫闻喜,这是汉武帝给起的名字。汉武帝出巡,刚过了黄河没多远就听说南边平定了百越,大喜过望,给这片土地起了个新名字叫闻喜。

闻喜倒也对得起这个名字,汉朝以来,这里出过59位宰相、59位将军。喜事儿就没断过。不过,这里的好运气终于在2003年用光了。

1月22日,腊月二十,还差十天过年,小县城里已经开始张灯结彩。如果不出意外,闻喜县的头号企业海鑫钢铁将在正月初八搬进新建的海鑫大厦。可就在这天中午,海鑫的老办公楼里响了两声枪响——董事长李海仓双目圆瞪,倒在血泊中,刺杀者冯引亮饮弹自尽,被弹片扫掉了半拉脑袋。


中国钢铁大王陨落史:27岁成首富34岁变老赖,曾摆500桌娶女星


李海仓

非正常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中国的亿万富翁们头上。曾有人统计过,2003年-2011年的8年间,中国有72位亿万富翁非正常死亡。其中19人因病早逝,7人死于意外,15人死于他杀,17人死于自杀,14人被执行死刑。

李海仓遇刺前正在接待客人。海鑫的老办公楼没有安保,进楼也不用登记,李海仓有助理,但助理不管李海仓会客。谁想见他,敲门就进。李海仓见的最后一个人是厂区旁川口村的老村长。老人上了岁数,身上又有慢性病,李海仓拿出一万块钱帮老人过年。

冯引亮在当地也是个名人,靠开造纸厂掘到第一桶金,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堪称闻喜首富,比李海仓成名还早。俩人早年是好哥们,经商失败的冯引亮一直想让李海仓收购自己造纸厂的地皮,但冯引亮要价在200万元左右,而李海仓出价不到百万元,悬殊太大,一直没谈妥。

老村长下楼,冯引亮上楼,两人走了个对脸。冯引亮进屋后,一分钟不到,外间的服务员就听到里屋“嘭”的巨响,以为是茶杯摔在地上,正要进屋清扫。当服务员推开门时,又响了一声。

警方披露,冯引亮用已锯掉枪管的土造猎枪行凶,开枪打完李海仓后,他连位置都没有移动,接着开枪自杀身亡,前后过程就是两三分钟,一共开了两枪。

案发后,警察从冯引亮身上搜出三发子弹,从其家中又搜出三十余发子弹。案发前,冯引亮的大哥和二儿子都在李海仓的海鑫钢铁上班。

案情简单至极,最先到达案发现场的当地记者立即手写了一则简短的新闻通稿,后有其他媒体记者比对刊发后的报纸,发现存在一点相异之处:原稿件中“经抢救无效死亡”一句话最终发表时被划掉。

李海仓至死没见过海鑫大厦一眼。“这栋楼盖得就晦气。”15年后,闻喜的老人们仍然不喜欢这栋新大楼,“没这楼,海海(李海仓小名)没不了,海鑫还是海鑫。”当地老人对AI财经社说。

这栋新大楼的造型像一把竖起来的手枪,枪口冲天。作为当地最高的建筑,它却并不显眼——大楼周围便是海鑫的“万亩钢厂”,六座高炉冲天而立,全点上火后,在县城都能看到海鑫冒烟。


中国钢铁大王陨落史:27岁成首富34岁变老赖,曾摆500桌娶女星


在当地,有句话叫“海鑫打喷嚏,闻喜就感冒。”说的是海鑫在闻喜的分量。时任县委书记董鹏翔曾说,闻喜人“每天3顿饭中就有一顿由海鑫来管”。即便是在山西省,海鑫也是排名第一的民营钢铁企业,说李海仓是山西钢铁之王,并不为过。

按照李海仓的规划,2003年初,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实现用15年时间总资产翻14倍、产值增长12500倍、利税增长13000倍的目标,实现企业规模高速扩张。

一只蚂蚁如此轻易地绊倒了一头大象。随着李海仓的离世,这一切都成了梦幻泡影,眼下海鑫这座钢铁巨轮亟需一位新舵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