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慶經濟表現如何?這份報告給出了答案


2018年重慶經濟表現如何?這份報告給出了答案

攝影丨陳鈺旭

今年以來,在對外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對內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平穩運行態勢。與此同時,經濟運行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增多。2018年重慶經濟情況如何,中國宏觀經濟呈現了哪些趨勢?一起來看。

近日,重慶市生產力發展中心和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聯合發佈2018年重慶經濟景氣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以來,在國際國內環境錯綜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背景下,重慶經濟景氣總體穩定,主要經濟指標基本平穩,但穩中承壓。

產業動能轉換持續推進

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重慶聚焦“高質量發展、供給側改革、智能化引領”,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千方百計推動經濟增長,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穩中承壓,景氣指數運行在適度區間偏低位置。

前三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長6.3%,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773.30億元。

2018年重慶經濟表現如何?這份報告給出了答案

同時,全市著眼於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產品實現較快增長,但重點支柱產業表現不一。

前三季度,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產業同比分別增長28.1%、11.3%、14.1%和6.2%,規上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物聯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5.7%、88.3%和17.0%,數字新經濟表現出良好勢頭

消費品產業增加值增速止跌回升,同比增長0.8%。但汽車產業在市場需求低迷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增加值下降11.6%。

需求動力結構保持穩定

報告指出,前三季度,重慶投資有所回升,消費增長放緩,進出口穩定運行,需求動力結構保持穩定,

投資、消費和區域淨流出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0%、49.6%、0.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5%

服務消費、體驗消費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帶動改善型消費增長加快,金銀珠寶、體育及娛樂用品、通訊器材等消費同比增速分別達15.7%、14.7%、26.9%;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28.6%;網絡消費及消費新業態快速發展,線上企業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7.4%;農村消費持續快於城鎮,鄉村社零總額同比增長11.8%。外貿進出口完成3687億元,增長13.9%;其中出口完成2354.1億元,進口完成133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2%和10%。

2018年重慶經濟表現如何?這份報告給出了答案

攝影|吳夢

此外,全市區域經濟各具特色,提質增效亮點增多。主城片區開放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協同推進。渝西片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化加快發展。渝東北、渝東南片區生態經濟、鄉村振興、民俗旅遊,綠色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與此同時,全市對外合作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日趨活躍。2018年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和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加快建設,帶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促進全市吸引外資能力持續增強。前三季度,全市外商直接投資22.1億美元,同比增長8.1%;對外投資新增合同額28.7億美元,主要投向汽車製造、信息產業等領域。

經濟發展質量有待提升

報告指出,前三季度,全市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居民收入穩步提高,財政收入增速持續放緩,企業利潤降幅持續收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46.7億元,同比增長0.8%。1—8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5%,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9個百分點,經濟發展質量有待提升。

總體而言,重慶經濟景氣總體穩定,主要經濟指標基本平穩但穩中承壓。壓力主要來自幾個方面:

一是穩增長形勢不容樂觀,工業穩定運行壓力較大,投資增量接續動力不足,消費增長面臨多重製約

二是創新環境營造和創新政策保障的競爭力不足,創新人才、公益性創新平臺和中介服務平臺依然短缺

三是中美經貿關係可能影響外貿外資穩定增長,並對全市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帶來挑戰

四是企業面臨市場競爭加劇和要素成本上漲雙重壓力,諸多不確定性影響企業預期。

延伸閱讀

經濟學人四季度調查:預判2018年經濟增速為6.5%

12月12日,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佈2018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預判2018年全年經濟增速為6.5%。預期呈下滑的態勢,此前三個季度的預判數值分別為6.7%、6.6%、6.6%。

2018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GDP增長預期目標為6.5 %左右。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穩就業”被列為下半年要重點做好的”六穩"工作之首。

12月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表示,2018年以來,就業工作面臨一些新的挑戰,中美經貿摩擦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直接和間接影響,從而波及就業領域。

報告指出,61.1%的經濟學人認為社會就業形勢與去年同期相比會變差。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鋼對此分析稱:“雖多數經濟學人認為就業形勢與去年同期相比會變差,但今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的就業指數為43,比三季度調查上升3個點,說明就業形勢總體是穩定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09%。

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與上月和上年同月均持平。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城鎮調查失業率作為發展預期目標,提出“2018年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的目標”。

報告數據顯示,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物價指數為151,比三季度下降20個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CPI、PPI同比漲幅均有所回落。其中,PPI環比漲幅六個月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下滑。

李鋼表示:“151的物價指數代表物價還是有較大上漲壓力,但相比上季度,上漲壓力在減少。其中包含多方面原因,最重要的是供給側方面去產能力度有所減小。同時進入冬季,北方許多工程建設處於停工狀態,因此需求端對工業品的需求也在減少。”

對於未來經濟的走勢,報告預判經濟運行總體平穩。16%的經濟學人認為經濟增速會同比上升,53%的經濟學人認為經濟增速會同比下降。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經濟景氣指數為61,比上季度下降2個點。

同日上午,在2018央視財經論壇上,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郝福滿對2019年的中國經濟增速做出預測,“關於中國下一步經濟的增長,下一年我們的預期是相對低一點的,因為這要取決於下一年中國同美國的貿易摩擦走向如何,

所以下一年我們預測中國經濟增長大概在6.2%左右”。

而對於世界銀行的預測,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表示,過去幾年,世界銀行對中國經濟的預測一直相對保守,李稻葵表示,明年整個全年的經濟增速應該會在6.0%到6.5%之間,可能接近6.5%。

李稻葵分析指出,金融領域今年的變化比較大,資金很緊張,而今年的金融收得太快,結構調整不到位,所以大量的資金現在是去了地方政府補貼了隱形債務,這個大概佔了15%整個銀行的新增貸款,實體經濟尤其中小企業馬上感到了壓力,好在三季度的中間10月底政策已經調整了,預計明年會有非常大的改善。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2019年GDP增速繼續回落,預計全年增速為6.4%,走勢為前低後高。國內風險繼續暴露以及出口下滑進一步加大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下半年隨著政策進一步調整的積極效應逐步釋放,GDP增速有望觸底回穩。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報告預計:今年中國實際GDP增速6.6% 明年6.3%

11月24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8-2019)”報告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院院長劉元春代表課題組發佈了論壇主報告《改革開放新徵程中的中國宏觀經濟》。

報告預測,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在“穩中有變”中呈現“持續回緩”的態勢。預計全年實際GDP增速為6.6%,較2017年回落0.3個百分點,基本實現政府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同時,由於GDP平減指數降至3.1%,名義GDP增速為9.8%,較2017年回落1.4個百分點。

報告還預計,2019年實際GDP增速為6.3%,全年投資增速為5.9%,消費增速為9%,出口增速為6.1%,進口增速為16.1%,貿易順差為994億美元。隨著內外供需平衡的進一步調整,明年價格水平總體保持較為溫和的狀態,預計全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4%,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3.4%,GDP平減指數漲幅為2.8%。

報告認為,2019年必定成為中國擺脫新常態低迷期、走向高質量發展模式的關鍵年。世界經濟結構與秩序的裂變期、中國經濟結構轉換的關鍵期、深層次問題的累積釋放期,決定了明年經濟運行的模式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今年三季度以來“六穩政策”(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出臺和落實,將在短期有效對沖明年經濟下行壓力。新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新一輪改革開放高潮的掀起,決定了明年市場信心將得到有效逆轉,宏觀經濟下行的幅度可能比很多市場主體預期的要好。

劉元春建議,必須清楚認識中國經濟的歷史方位和國際方位,防止出現戰略性的誤判以及隨之而來的工具選擇錯誤。基礎性、全局性改革依然是解決目前結構轉型時期各類深層次問題的關鍵。要在中期規劃和設計新一輪基礎性、引領性改革方案的基礎上,全面總結3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就和經驗,果斷推出第二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劉元春還強調,在儲蓄率持續下滑的新時期,“穩消費”對於宏觀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遠大於“穩投資”。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不宜超過6%。“穩金融”應當以“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不宜過度定義。


來源:綜合重慶日報、經濟觀察報、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