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最大的功臣不是韩信、张良,而是一位老农

根据《刘氏族谱》和一些相关的史料记载,刘邦的祖上虽然也有做过大官的,但到了刘邦和他父亲这里刘家已经成了非常普通的农民家庭了。最大的营生就是务农,可以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刘邦能够从草根逆袭成一代开国帝王,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而刘邦的父亲,这位生出了开国皇帝的老农更是了不得,可谓古往今来都是罕见的。

公元前202年,持续了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有了最终的结果。项羽命断乌江,刘邦在韩信等的劝说下于定陶汜水之南(大抵今天山东曹县北)登基为帝建立西汉。这位曾经不务正业的农家子弟,如今成了天下共主,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汉。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最大的功臣不是韩信、张良,而是一位老农

然而刘邦建立西汉,是得益于他给力的团队。他身边的谋士良将如韩信、张良、萧何等是没少出了力。但刘邦建立西汉最大的功臣仔细推敲起来,并不是韩信、张良等人,却是一位老农。这位老农便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煓。这样说你肯定就纳闷儿了,不妨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刘煓原本就是丰县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祖上曾经也风光过,但到了刘煓时已经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刘煓本身也没什么学问和手艺,他的膝下有四个儿子,长子刘伯死得早。三子刘季(即刘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这刘季不务正业也就算了,后来还造了秦朝的反。如此来看刘煓早先的日子过的应该不是很幸福。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最大的功臣不是韩信、张良,而是一位老农

但不过刘邦的造反生涯虽然也遇到过许多挫折,所幸他有一帮靠谱的队友,所以秦末的农民起义到最后就剩下项羽和刘邦两个阵营的对垒。刚开始刘邦的实力是远不及项羽的,但鸿门宴项伯胳膊肘往外拐刘邦捡了一条命,从此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便拉开了序幕。

楚汉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刘邦的老家丰县在项羽的控制范围内。当时他的父亲等都在老家,刘邦就想着把他们接过来,可是迫于楚军的阻拦一直未果。到了公元前205年汉军攻陷了西楚都城彭城(今徐州),刘邦心想着这回总算可以接回老爹了。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最大的功臣不是韩信、张良,而是一位老农

但不久楚军反攻汉军大败,随后项羽便擒获了刘邦的父亲刘煓和他的妻子吕雉为人质。想以此来要挟刘邦。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进入白热化。这时刘邦的父亲刘煓和妻子吕雉派上用场了,于是项羽就以这两个刘邦最亲近的人为要挟,将刘煓放在一个很高的砧板上面。然后向刘邦喊话,威胁他让其投降。要不然就把刘煓炖成一锅汤。

要是搁一般人估计也就屈服求和了,可他偏偏是刘邦。面对项羽的要挟,刘邦表现的很镇定,好像砧板上那个老头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史书记载刘邦说: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大意就是我和你项羽当初都是楚怀王的臣,曾结拜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既然你一定要煮了你爹,那煮好了别忘分给我一杯。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最大的功臣不是韩信、张良,而是一位老农

听听这话,多么的不要脸。可是就是这么不要脸的几句话,最后不但救了了父亲刘煓的命,之后项羽不得不放了刘煓,换取了以鸿沟为界的短暂和平。但之后没多久刘邦便最终取得了楚汉之争的胜利,称帝建国。西汉建立后刘煓被尊封为太上皇,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活着时成为太上皇的人。

刘邦从一个草根最终逆袭成皇帝,可以说和他个人的一些魅力于智慧有关,他强大的心理素质也占了一方面。但和刘邦的父亲刘煓也不无关系,试想如果刘煓是一个坑儿子的爹,稍有差池便会让刘邦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尤其是刘煓被项羽抓住当人质时,可以说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稍微做一点不利于刘邦的事儿,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就会反转,而刘邦也就成不了千古第一伟大王朝西汉的开国之君了。所以说,刘邦最终取得天下的最大功臣应当是他的老农民父亲刘煓。而刘煓当之无愧。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最大的功臣不是韩信、张良,而是一位老农

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做了四五年的太上皇,享受了几年幸福的晚年。在做太上皇期间,他从不仗势欺人。除了每日和老友玩乐,也从不参与朝政。公元前197年刘煓在栎阳宫去世,根据他临终前交代,他的葬礼办的极其简朴。刘煓死后被葬于今天陕西富平杜村镇姚村南2000米处。

刘煓的一生虽然没有刘邦那么光彩夺目,但没有这位老农民父亲就没有后来的刘邦。而刘邦称帝后,对刘煓也甚是恭敬孝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