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怕寶寶得的就是這個病

大家好,我是親寶媽。

冬天,最怕寶寶得的就是這個病

有了寶寶之後,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的健康問題,最近的氣溫越來越冷,肺炎成了爸爸媽媽們最擔心、害怕事情。今天親寶媽就看到一篇新聞:“北京的一家兒童醫院病房持續‘ 爆滿’,在住院的孩子中約八成都是肺炎患兒,而去年同期住院患兒中的肺炎患兒比例為20%-30%。”

肺炎是我國住院兒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嚴重威脅兒童健康,被衛生部列為小兒四病防治之一。那麼肺炎到底是什麼,有哪些預防方法?

高燒、咳嗽,都不一定是肺炎哦

冬天,最怕寶寶得的就是這個病

並不是所有的肺炎都發熱!

雖然大部分肺炎是伴隨著發熱的,但是也有一部分肺炎是不伴有發熱的。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新生兒、早產兒和營養不良的體弱兒童身上,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缺陷或者低下的原因,感染源無法激活免疫系統,或者免疫系統激活很弱,無法引起發熱。

不發熱的肺炎更可怕,因為免疫系統沒法正常工作,一旦發生感染,病情進展反而較一般情況更快。如果不能及時帶寶寶就診,就會耽誤疾病的治療。

另外還有一種支原體肺炎,由於起病緩慢,一開始只咳嗽,2-3天后才出現發熱。

咳嗽與肺炎,真的沒有必然聯繫

像發熱一樣,咳嗽只是肺炎的一個常見症狀,但並不是每個肺炎患兒都會咳嗽,此外,咳嗽的時間長短和劇烈程度跟肺炎的嚴重程度也沒有必然聯繫

有的家長就會問:“雖然這麼說,我家孩子就是咳嗽1個多星期了,一直不好,最後一去醫院拍片是肺炎,這怎麼解釋?”那是因為你的寶寶一開始得的就是肺炎,引起咳嗽症狀,只是早期無法識別出肺炎,等咳嗽嚴重了去醫院才診斷出來。

到底怎樣判斷,寶寶患了肺炎?

既然發熱、咳嗽,都不一定是肺炎的症狀,那到底怎麼判斷寶寶是否患了肺炎?有一個方法就是,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

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加快,喘得比較厲害,甚至呼吸困難,別耽誤,趕緊去醫院。評判方法如下:半歲以下的寶寶,每分鐘呼吸30—40次為正常,如果超過40次甚至達到50次,應立即去醫院;1歲左右的兒童,每分鐘呼吸30次左右為正常,超過30次甚至更多,有患肺炎的可能;1歲以上的兒童每分鐘呼吸20多次為正常,一旦有呼吸頻率過快的症狀,應考慮或為小兒肺炎。

如果寶寶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甚至口唇發青或發紫,則表示病情可能已經很嚴重了。

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聽寶寶的胸部。肺炎患兒在吸氣末期會聽到“咕嚕”、“咕嚕”般的聲音,稱之為細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徵;寶寶感冒一般不會有此種聲音。

冬天,最怕寶寶得的就是這個病

肺炎可以預防嗎?

1. 堅持讓寶寶鍛鍊身體:陽光及新鮮的冷空氣均有助於提高寶寶的抵抗力。冬季的冷空氣對提高寶寶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很有效,別總讓寶寶捂在家裡啦。

2. 按時注射疫苗:按時帶寶寶打疫苗是經濟有效的預防方式,但要知道,肺炎球菌有眾多血清型,並沒有疫苗能涵蓋所有血清型。目前我國常見的有7價肺炎球菌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7價肺炎球菌疫苗既可用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亦可用於2歲以上兒童;而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只能用於2歲以上的兒童及成人。

3.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飯前便後和其他可能接觸細菌的時候都要給寶寶洗手,這對預防肺炎十分重要,定期擦洗所有帶菌身體部位可能接觸的地方,比如電話、玩具、門把手、冰箱把手等。

4. 家中及時通風:如果寶寶的居住環境擁擠、通風差,空氣中致病菌就會增多,幼兒較易感染肺炎,而肺炎可通過飛沫傳染,如果家裡有久咳或已經感冒的人,也會造成空氣汙染和疾病傳染。

5. 不要在家裡抽菸:有研究結果顯示,生活在煙霧繚繞環境中的寶寶也會更容易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和耳部感染。

6.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營養均衡有助於小兒免疫功能的完善及抵抗力的提高,肺炎高發季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過甜或過鹹,同時多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親寶媽有話說

寶寶患了肺炎,不要迷信靜脈輸液,患輕度肺炎的寶寶,只有咳嗽、發熱、咳痰的症狀,一般通過口服抗生素就可以搞定。只有寶寶病情嚴重,出現精神萎靡、顏面青紫、劇烈咳嗽,這時才需要進行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輸液不一定就見效快,正確的做法是聽從醫生的分析,選擇合適的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