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的特点,才能不断地吸引外来文化,绵延千年,这种包容性也正是中华民族充满自信的象征。儒、释、道三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这种包容性。然而在对待酒的态度上,三教却是决然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儒家对酒是极其尊重的,因为酒是粮食酿造的,所以极其尊贵,古时候主要用来祭祀神和祖先用的。然后人才可以饮用。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就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而且还说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喝闷酒很无趣,不如大家一块儿畅饮。据说他的酒量也是很大的,他的后代里喜欢喝酒的人也不少,比如让梨的孔融。他们的家族因为在历史上要接待的贵宾太多,还打出了自己的家族酒的品牌。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在儒家思想里,酒成了人际交往的必备之物。以酒待客是敬礼之道。中国的文人们喜欢喝酒的也很多,李白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爱喝酒,然而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儒家虽然对酒很尊重,然后却提倡饮酒不过量不乱性。西周时期,周公就颁布诏令严禁私自饮酒,认为上天造酒,并不是给人享受的,而是为了祭祀。并制定了酒礼:"时、序、数、令"。即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喜庆典礼时饮酒;饮酒时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饮酒;在饮酒时不可发狂、适量而可;在酒宴上要服从酒官的指令,不能随心所欲。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道教对等酒也很尊重,呈现出一种比较宽容的接纳态度,把酒叫做玉液、琼浆,认为"神仙不禁酒,以能行气壮神,然不过饮也。"道教中连神仙都可饮酒,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酒可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道家提出,饮酒不可过量,需要节制,也就是说要适量饮酒。同时道家在修道过程中有时还要借重于酒。道教饮食中很看重酒的养生保健功效,认为酒能调节人体生态平衡,可以避秽、助药力,适当饮用有益健康。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确实现代科学了证明了,少量饮酒可延缓动脉硬化、预防部分心脏病,但是大量饮酒则会损伤肝脏。说明道教饮食很讲究科学道理。同时道家还提出一些饮酒方法,认为饮酒宜缓,不可剧烈;宜暖,不可饮冷酒;忌空腹饮酒;忌酒后在风里坐卧,并发明了多种药酒治病。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然而和儒、道不同,佛教则是完全禁酒的。佛家戒律是自己不能饮酒,也不能给别人饮酒,家里也不要藏酒。酒戒可以算是佛门重戒,破戒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佛教禁酒,并不是说酒有什么不好。而是认为多数人们酒后会乱性,犯杀盗淫妄之罪,所以要预防。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然而佛教里却又把酒叫做"般若汤",般若是梵语的译音,意思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的智慧,与一般的智慧不同。般若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为何把酒叫做"般若汤"呢?这是因为有的僧人犯戒偷饮,为了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僧人们喝酒后为了求个心安理得,又要对佛祖有个交代,于是就想到了这一出。确实,在佛教里,也确实有些僧人不戒酒,却一样能修得正果的,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

儒、释、道为何在酒的态度上决然不同呢?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本土宗教对酒的态度是接受的,而外来的佛教则对酒很排斥。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教义的区别,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思想,融入世俗生活中的,享受酒也是一种世俗的乐趣。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所以对酒也不会排斥。而佛教则不同,佛教讲究修行,要清心寡欲,不能沉醉。所以对酒就比较排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