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这是否会加重美俄对抗?西方阵营是否又会联合对抗俄罗斯呢?

乱世英雄龙隐


“俄乌冲突”肯定会加重美俄对抗。“西方阵营”可能会联合对抗俄罗斯。虽然西方国家不等于美国也不等于北约,但美国势力非常强大,在德国、法国比较弱势且欧盟内部极不团结的情况下,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是否会跟随“令箭”与俄罗斯对抗很难说。

(1)“美国帮”成员的西方国家肯定会合作对抗俄罗斯

“美国帮”以美国为首领,英国为首的“英联邦”(日不落帝国殖民体系国家)部分成员为主体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体系。其主要国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日本、以色列等国家,还包括原东欧国家的波兰等。

“西方阵营”的前提是理解“西方世界”,“西方世界”传统意义上讲大概二十多个国家,主要也就是上面说的各国再加上北欧。

“美国帮”在政治制度、法制观念、宗教思想大体一致,已经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

(2)从目前形式上看,联合对抗俄罗斯的西方国家只会参与“北约”架构对抗,实际上因为地理和经济等因素,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西方国家,因为自身利益从目前看还不会联合对抗俄罗斯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后,统一后的东西德失去了“敌人”。为了德国历史的光荣,德国和法国达成“历史性和解”作为欧洲大陆的“发动机”逐渐将6个国家(1958年)变成今天的27个(英国脱欧已经不算了)。

虽然,随着“新老欧洲”已经既成事实,“新欧洲”作为过去的“苏联系国家”普遍反俄罗斯,典型代表就是波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

但是,“新欧洲”同样也不是铁板一块,以捷克、匈牙利等受到德国影响较大的国家的国内,反俄和亲俄势力人数都不少。

以捷克为例,总统相对中立、总理比较反俄。因此,“欧盟”也不会形成统一意见、“北约”也是如此。

为了各自利益,德国系、法国系为代表的各国,在未来发展中,即使名义上以“北约”“欧盟”做出围攻的样子儿,实际上属于打酱油角色。唯一不同的就是,历来“好充能耐梗”的法国不确定性较大。


坐古谈今


俄乌从刻赤海峡冲突开始,到现在俄乌重兵对峙,事态越来越有扩大化的趋势。波罗申科要是没有得到美国暗中的支持,是没有实力和胆量跟俄罗斯搞对抗的。俄乌冲突其实就是美俄对抗,从G20上双普那种冷淡的场面,有违特朗普一直对普京的热情。G20上双普的冷淡,其实就是现实中的美俄关系。


在G20会议中,默克尔跟普京互相交换了对刻赤海峡的处理意见,默克尔认为俄罗斯应该尽早释放,被俄扣押的乌克兰士兵和船只。而普京强硬的回绝了,认为乌克兰是这次事件的挑事方,俄罗斯应该审判那些被扣押的乌克兰士兵。 当然普京明面上的强硬,并不代表私下不会做出妥协,毕竟俄罗斯和欧盟能否良性互动,是俄罗斯走出外交困境的重要因素。

所以2014年解决俄乌冲突的诺曼底模式,又提上了议事日程。会议期间普京表示愿意加入,随后波罗申科也发表声明,同意参加俄法德乌在诺曼底召回的四国会议。 诺曼底模式是欧洲人自己解决欧洲事务的一种模式。 从刻赤海峡冲突开始,俄罗斯一直处在被动的应对的局面,乌克兰军演,俄罗斯也跟着军演,波罗申科上窜下跳,普京就默默的看着。


普京能如此隐忍,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普京比谁都清楚,俄罗斯的经济在也经不起战争的折腾了。 波罗申科虽然是个三流的政客,但也知道一味的强硬,必须要有实力的保证。所以当法德提出用诺曼底模式,来解决俄乌冲突时,妥协成了他唯一的选择。当然,波罗申科还是会在谈判中表现出自己的强硬,毕竟乌克兰明年的大选是他的利益所在,对俄强硬变成了他最后的一张王牌。

目前看,由于法德两国的调停,让俄乌冲突出现了转机。

从长远看俄乌两国的矛盾要想彻底解决,已经变的越来越困难了。当然由于俄罗斯和欧盟存在着能源上的互利合作。欧美国家联合起来,对抗俄罗斯的局面暂时不会出现。


李硌砚


俄乌对抗不是弱者与强者的对抗!俄乌矛盾的本质,即不是俄乌之间的矛盾,也不是美国现政府与俄罗斯的矛盾,而是俄罗斯与前美国民主党政府之间矛盾的延续。

公平的看待俄乌之间的关系,如同围棋,乌克兰占据厚势先手,而俄罗斯占据实地利益。



  1. 乌克兰是奥巴马抛出的的胜负手,是一枚弃子。乌克兰的身后是美国及其盟友的强大厚势,他可以直接威胁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侵蚀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即使损失了,也不会伤害美国及其盟友的太大利益,不会影响美国及其盟友面对俄罗斯的绝对优势。而俄罗斯已经身无可退,必须在衰落中主动作战主动出击,于是俄罗斯生生的吞并了克里米亚,撕裂了乌东地区,在乌克兰抢占了一块实地,作为腾挪做活的空间,从而保护自身本土不受威胁,维持自身缓慢复苏。在战役上俄罗斯占据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在战略上处于完全的被动防御。而乌克兰在战略上拥有绝对先手,拥有话题绝对优先权和绝对主导权,普京言“即使乌克兰把婴儿当早餐,西方也会同意”,乌克兰的话语主导地位就是这么强悍,俄罗斯只能见招拆招,处处被动。


  2. 乌克兰此番主动出击,是以自身为棋抛出的胜负手。乌克兰虽为弃子,但是也不想如此颓废的败落。乌克兰是欧美反俄势力战斗的前沿,是欧美反俄势力的精神寄托。如今,乌克兰总统选举即将来临,波罗申科连任希望渺茫,他此番出击就是自身为胜负手。胜——则可以继续执政,保留希望,继续消耗俄罗斯实力,拖延俄罗斯经济复苏的脚步,争取民主党再次执政,重新凝聚力量再次对抗俄罗斯。负——则西方彻底失去乌克兰这个对抗俄罗斯的前沿阵地,俄罗斯暂时摆脱西方的战略威胁,可以集中全力发展经济,走出低谷,西方未来可能再次面对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此番胜负手抛出,必定刺激美国国内反俄势力的激烈反应,要求特朗普政府反制俄罗斯,从而加重美俄对抗。

欧美联合对抗俄罗斯的局面,遭到特朗普严重破坏。

  1. 特朗普上台,对奥巴马时期的政策几乎全盘否定,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肆意加征关税挑起贸易争端。国际社会在延续奥巴马时代的战争阴影之下,再次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摧残,深受其害。但是,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西方国家的凝聚力大不如前,美欧日澳关系出现裂痕。默克尔两次访美遭到特朗普的漠视,与特恩布尔的首次通话就摔了电话,七国峰会围观特朗普,安倍的强拉硬贴也逃不过钢铝关税,推翻北美贸易协定,退出伊朗核协定,最近与马克龙又是隔空互怼,等等,特朗普破坏了世界,也破坏了美欧共同对抗俄罗斯的联合体。特别是叙利亚问题,两次大规模的空袭,声势浩大,却只见雷声未见雨点,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一败涂地,而美国完全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西方对特朗普“通俄”深有怀疑。
  2. 西方制裁俄罗斯已经持续多年,此举虽然严重制约俄罗斯的复苏,但是,自身伤害也是不少,特别是欧俄之间贸易大为减少,欧洲国家内部拒绝反俄声音逐渐增加。特别是默克尔率领的政党相继在德国选举中失利,导致默克尔先是与反对党联合执政,丧失内阁外交、财政等重要岗位,随后又不得不宣布辞去党主席,放弃继续竞选总理。随着对俄制裁的加剧,欧美对俄制裁的凝聚力和筹码正在逐渐减少。与此同时,俄罗斯通过自身努力,也在不断深挖潜力完善自身体系,强化自身反制裁能力,2017年俄罗斯经济在制裁之中,依旧出现微弱增长,这已经显露出俄罗斯内部经济改善的势头,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完善大体完成,正处在慢慢积累的量变之中。西方继续制裁下去,除了加大自身危害,对俄罗斯的威胁在逐渐降低。而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使欧洲在伊朗利益严重受损,欧洲正联合俄罗斯对抗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伊朗核问题,欧洲需要俄罗斯的通力合作。



面对特朗普的离谱政策,加上俄罗斯的缓慢复苏,外加伊朗核协议的存废,欧洲已经丧失了再次对抗的冲动与勇气,美欧联合对抗俄罗斯,需要美国做出重大让步,才能再次发生。这个情况难度很大!


石隙甘泉


俄乌冲突,必定加重美俄对抗。这从特朗普取消与普京的G20峰会会晤就可以看出。不过,特朗普并不打算完全与普京闹翻,特朗普也不敢与普京闹翻,所以在G20峰会上还是举行了“非正式会谈”。尽管特朗普和普京自说自话,没有达成共识,但沟通的渠道是畅通的,美国为了乌克兰而与俄罗斯大干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


乌克兰应该知晓自己的地位,不过就是美国手中的一枚棋子:因为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亲美,美国就要把这种利益扩大到最大化,千方百计利用乌克兰牵制俄罗斯。乌克兰挑起这次事端,既有自身的考虑——波罗申科支持率低,希望提高支持率,在明年总统大选中连任;也有美国的背后支持——美国当然希望亲美的波罗申科连任,如果换成一个反美的乌克兰总统,肯定是特朗普不愿看到的事情。


不过,在这次冲突中,俄罗斯非常清醒,没有将矛盾扩大化——仅仅与乌克兰一个钉子一个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没有与美国、与西方国家对着干。在G20峰会期间,普京不仅与特朗普进行了短暂的“非正式会谈”,而且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就俄乌冲突充分交换了意见,表达了俄罗斯的立场。尽管没有得到德国、法国领导人的完全赞同,但德国、法国也不可能为了乌克兰而与俄罗斯对抗。


解铃必须系铃人。解决俄乌冲突,乌克兰是关键。一方面,乌克兰如果摆正位置,知道自己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应该不会与俄罗斯闹很久,目前波罗申科结集军队、举行军演,宣布进入30天战时状态,不过就是虚张声势、做做样子;另一方面,乌克兰已经知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可能真正帮助自己,美国要帮助乌克兰,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问题上就帮助乌克兰了。所以,乌克兰如果识时务,应该不会与俄罗斯干到底。


俄罗斯目前本身就没想把乌克兰怎么样:一方面,这次冲突是乌克兰挑起的,破坏了美俄双方早就决定的“双普会谈”,如果俄罗斯要收拾乌克兰,一定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另一方面,俄罗斯要抓的是发展经济,力争2024年成为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哪有心思与乌克兰计较;再一方面,叙利亚内战尚未结束,俄罗斯不可能丢掉到手的汤圆,必须在叙利亚战场取得最后胜利,所以不可能与乌克兰作过多纠缠。


当然,如果乌克兰不识时务,不排除俄罗斯简单教训一下乌克兰,美国也许只是看看热闹,西方阵容也许就是谴责、呼吁一下而已,而最终吃亏的、受损的必定是乌克兰。缓解俄乌局势,防止事态升级,其实主动权掌握在乌克兰手中,俄罗斯仅是应对而已。


毛开云


毋庸置疑,俄乌冲突爆发一定是是会加重美俄对抗,事实上并不是俄罗斯想与美国对抗,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会以此来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进一步孤立俄罗斯。


积怨已久的俄乌冲突

近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舰在刻赤海峡发生冲突,23名乌克兰船员和3艘船只被扣,多名船员受伤。这是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乌军队首次爆发面对面冲突,也是世界范围内近几年罕见的海上擦枪走火事件。发生冲突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连夜召开战时紧急内阁会议,并且宣布乌克兰军队进入全面战备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乌克兰政府还向北约,欧盟,联合国安理会全面援助。




有限的对俄制裁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30日表示,他确信欧盟将于12月扩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乌刻赤海峡时间不断升级,西方已经开始按耐不住了。G7集团30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俄罗斯释放乌方船员,并且声称现在的对峙局面十分危险。虽然嘴巴上这么说,但是面对俄罗斯的强硬回击,与以往大肆施压不同,这次西方得到反应十分微妙。这与乌克兰当局政府有关,临近大选的波罗申科支持率不断下降,西方也不可能拼劲全力保护一个不稳定的政府,乌克兰一直是西方的一个旗子,西方雷声大雨点小的声音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国怎么怎么对待乌克兰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是怎么对待这次冲突的,首先美国国务院26称俄方举动是 危险升级 说美方希望看到更多欧洲盟友支持乌克兰,潜台词就是你们欧盟先上吧我在后面看看。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也只是说可能会取消本周会晤普京计划。看到美国如此冷淡,乌克兰当局估计早已心灰意冷,历史早已证明把所有的希望放到别人身上最终都会导致自己的失败。如今乌克兰把希望寄予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异于自取灭亡。

泰唔国际致力于为读者创造优质的阅读体验


泰唔国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俄乌冲突背后无处不在充斥着美国幕后操纵的影子。美国在叙利亚行动处处受挫,只有另寻战场,以期达到制衡,牵制俄罗斯的战略意图,称霸世界。刻赤海峡危机是引子,乌克兰只是一枚马前卒而已,尽管危机俄罗斯被动接招。

俄乌矛盾由来已久,刻赤海峡危机,不是一个独立的突发事件,之前,乌克兰就曾一度高调的穿越俄罗斯领海,俄罗斯选择了容忍。此次再度入侵,俄罗斯果敢动用轻重武器开火,扣押舰船三艘,捕获军人23名并导致多人受伤。它向世界表明:俄罗斯是一个血性的战斗民族,对于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没有姑息迁就跟妥协余地。

时下,乌克兰国内矛盾积重,总统大选在即,波罗申科谋求连任,在治国无方,人气低迷的情形之下,需要找到一个抓手,俄罗斯便变成了不二选择。惟此,波罗申科才能转移焦点,提振选情,不惜将国家利益,民众利益为代价,期冀达到不可告人目的。刻赤海峡危机,是乌克兰及美国蓄意挑起的事端,俄罗斯好比被动赶上树的北极熊,不在紧要关头,这只熊是不会兽性大发的。

俄乌冲突,是否加剧美俄对抗,西方阵营是否会联合抗俄,完全取决于乌克兰战略意图,挑衅的程度,还有美国的意志。所以化解危机的主动权在波罗申科手上,而不是俄罗斯,也不是大帝普京


有志竟成——99


两件物体甚至两个人或者两个国家之间产生一点矛盾是正常的自然规律,关键是人是活的,欲好欲坏在于人的选择!


淡定14164


会,但这是美国欧盟愿意看到的。所以,乌克兰还会搞进一步的挑事。冲突不断,麻烦曰增,但不能发生战争,被打败了。那美欧就计谋落空了。


夏天的记忆17


乌克兰是美国的棋子,也是白约的挡箭牌。一个好好的日子不过,要过战乱的日,


手机用户58602765487


不会加重美俄对抗,俄乌冲突美国更多的是希望欧盟及北约能够参与进来遏制俄国;

北约或许会参与,不过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较低,大概率会出现军事援助性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