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去日本後,當時的日本人的語言發音是不是秦人那個時候的發音?

水的味道


徐福何時去的日本?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秦始皇希望長生不老。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市(即徐福,市音同弗)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於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資巨大。但徐巿率眾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至琅琊,徐巿推託說出海後碰到巨大的鮫魚阻礙,無法遠航,要求增派射手對付鮫魚。秦始皇應允,派遣射手射殺了一頭大魚。後徐福再度率眾出海。

近代的中日學者也都接受這種說法,並說至今日本新宮市還保留著徐福和他的侍員七人墓、徐福祠等遺蹟,每年八月新宮市還要舉行大祭儀式。

圖一:徐福東渡的浮世繪



徐福東渡時,日本處於什麼時期?

當時的日本,正處彌生時代晚期。

彌生時代是北海道與琉球以外的全日本列島的一個時代劃分,存在於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之間(一說是自公元前10世紀開始)。彌生時代是在經歷了以採集為經濟主體的繩文時代之後,一個主要依賴水稻種植,並使用土陶器(稱為彌生式)和金屬器具的生產經濟時代。

圖二:彌生陶器

彌生人,指彌生時代來到日本列島的移民團體,與繩文人在人類學上有明顯區別。兩群人後來融合成為日本人。


彌生人來自何方?

來自秦末戰國時期的中國南部

一般認為彌生人主要是來自江南吳越地方的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民,他們或許因為戰亂等原因來到日本列島。

根據抽樣檢測,日本福岡縣和山口縣地方的彌生人遺傳基因,最接近西漢時期的江蘇和山東臨淄。


來自春秋時期的吳國

魏郎中魚豢的《魏略》中,提及倭人自謂太伯之後。

泰伯(亦作太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長子。為陝西岐山周原人。因為太王第三子季歷的兒子昌有“聖瑞”,所以太王希望以季歷為繼承人,然後傳位給昌。於是作為季歷的兄弟泰伯與仲雍不忍發生王位爭奪而同避居今無錫東南六十里之梅里,紋身斷髮。


泰伯將中原當時農業等先進科技帶至當時尚未開發的江南地區,並於公元前1096年自號句吳(即後來的春秋吳國)。

泰伯死後無子,仲雍繼立。吳國亡國後,仲雍的部分子孫入海。

有觀點認為仲雍子孫就是邪馬臺國倭人的始祖,也是神武天皇的祖先。


當時日本人的語言

綜合分析,來自戰國甚至春秋時期的彌生人,可能是吳越一帶的土著,有語言而無文字記載,說得是一種南亞語系或壯侗語族語言,在征服並融合繩文人之後,又在歷史各階段吸收中國文化,最終形成現代日本語。

因此,出生於齊地的徐福,來到日本時會發現當地人說的是一種似懂非懂的語言。

像中國,但不是中國。



注:另有扶余人(今中國吉林地區,公元前2世紀立國,494年為高句麗所滅)征服繩文人的說法,暫未找到材料證明,本文不作採納。


感謝大家的閱讀,最後是彩蛋時間:

你喜歡哪個妹子呢?繩文還是彌生?


關於徐福去日本的補遺

後世的描述

五代時期的義楚和尚最早提出徐福到日本定居的說法。

宋代歐陽修的《日本刀歌》明確指明徐福所滯留的地方就是日本,並且認為徐福東渡時攜帶了大量的典籍,才使得在中國遭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典籍在日本得以保留。但是這種說法的真實性難以考證。

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5年)駐日公使館一等書記官黃遵憲在所著《日本國誌》一書中指出:“至徐福之事……今紀伊國有徐福祠,熊野山有徐福墓,其明證也。日本傳國重器三,曰劍、曰鏡、曰璽,皆秦制也。君曰尊,臣曰命,曰大夫、曰將軍,又周秦語也。自稱神國,立教首重敬神;國之大事,莫先於祭;有罪則誦禊以自洗濯,又方士之術也。崇神立國,始有規模,計徐福東渡已及百年矣,當時主政者,非其子孫殆其黨徒歟?至日本稱神武開國基,蓋當週末,然考神武至崇神,中更九代,無事足記,或者神武亦追王之辭乎?”

圖:三神器


在日本,關於徐福的描述

成書於8世紀時的日本典籍《古事記》和《日本書紀》只提到了秦朝人移民到日本的情況,沒有徐福東渡的記載。

最早提到徐福的是源隆國的《今昔物語》。

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親房所著《神皇正統記》,其中正式提出徐福東渡到日本,此事作為信史記錄,稱“孔子全經唯存日本矣”。。

日本人認為徐福在日本的紀州熊野的新宮(今和歌山縣新宮市)登陸,目前當地還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在日本徐福的傳說中,日本人認為徐福帶來了童男童女、百工、榖種、農具、藥物及捕鯨技術和醫術,對日本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尊徐福為“司農耕神”和“司藥神”。和歌山有一熊野速玉大社與徐福有關。佐賀也有一座金立神社以他為主神。

圖:金立神社


徐福是神武天皇?

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後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日本傳說中的神武天皇。

徐福登岸地點恰巧就是日本傳說中的人物神武天皇登岸地點。徐福當年和數千個童男女隨從到達日本之後一去不返,徐福更成為後來的神武天皇(日本現有的徐福墓是即附會此一說法而立)。

縱使對此現象日本史學界有不同看法,但有史學家堅持認為徐福就是神武天皇,因為若非徐福的到來,尚處在石器時代的日本是無法制造出這種鐵器時代的精良器械的。

然而,神武天皇在位是公元前660年,而徐褔則是在公元前219年上書,前210年還未出海,神武天皇立國以現時資料比較上比徐褔早400餘年。但去除闕史八代真實性傳疑的天皇,之後繼位的崇神天皇即位較徐福上書遲一百多年,所以崇神天皇之前的日本史本來就不可靠,崇神天皇之前的統治是誰何時開始統治日本,都沒有可靠文獻紀載,也就導致了各種爭論。因此,徐福究竟是不是神武天皇,至今尚無可靠定論。

圖:徐福墓





萬里長空夜未央


東亞列島沒有文化。都是華廈文化的改編型。現代日本文化都是3000多年前,亞洲華廈諸侯國族衙門,署門端掉踢出一批相當數量的惡教《天神道教》門生,信徒,及追隨者們。為了謀生,它們深懷對華廈刻骨銘心的仇恨,利用竹排遊戈向東前行尋找它們未來歸宿。途中餓了就捉魚生吃魚肉,魚片才踉踉蹌蹌來到東亞列島新歸宿地,跌跌撞撞的爬了上去。開始新的生活,由於祖德不正,繼續作惡。不久與西岸逃亡而來的《徐福》結緣。在相當一段時間裡,經過政治,文化,武藝等激烈博弈之後,《徐福》一行各項品位都在前世邪民之上。《徐福》博得倭寇朝廷官臣的認可和尊重。《徐福》成為了倭寇的首領。為了區分與西岸華廈文化的不同和差異。它們把華廈56個民族的土語,土話作為它們語言發音,同時編集平假名和片假名在語言文章中與漢字混搭,片假名專門用幹外來語中的各種名詞,專用詞,技術性名詞等,同時編造一些華廈沒有的"漢字"混搭。成為倭寇自以為一體的國家語言。

它們為了共同一致的反華,把《天神道教》改名《神道教》,從它的靈意中獲取和練就《武士道》精神。歷天,歷月,歷年,歷代t進行反華教育,奴役教育,軍國教育。念念不忘復仇華廈。《徐福》在《神道教》靈意中獲取令尊,當即改名《神武》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倭寇第一輪(屆)《天皇》了。《神武天皇》行使它們最高權力。

在歷史的變遷和倭寇政治的延續,公元670年始初,繼承《徐福》意志,以漢文化主流霸權使司組成新內閣,廢除了《倭國》統治。同時建立新國號《日本國》。意為,旭日升起之國。

在《徐福》思想發酵下,既定日本語言文化運用和鞏固發展與日本民族政治發展為一體,成為罪孽民族與侵略殺戳性一系例行為中的奇葩。!與它們民族自古以來的本質底蘊相匹配。



華君文


你這種邏輯和現代南方百越有得一拼,南方百越佬由於自卑不認百越祖先紛紛扛著鍵盤自詡是秦朝遷去嶺南的,粵語就說成是秦朝話。這又來了日本又成了秦音。

我就想知道秦徵百越和徐福東渡日本之前,當地眾多的百越原住民或大和原住民難道是“啞巴”嗎?當時的交通,遷來的數量上再怎麼也比不過原住民吧?


鐵蹄藍馬


徐福究竟有沒有去了日本?這本身就是一個疑問,日本人有可能是中原人漂過去然後繁育的後代,是誰不太確定。

假設真的是徐福過去,那麼兩千多年前的日本究竟有沒有原著住人,如果有那麼徐福是否有能力去傳播大秦的語言?

如果當時日本真的是秦時的語言,那麼秦人必定到了日本,日本必定不會有太多的原住人。


跳跳談史


徐福是不是去了日本並不一定。

而且,就算去了,能改變當地所有人的發音嗎?

我們這麼長時間了,發音能隨意改變嗎?

日本人的遺傳基因經過分析,有好像17%多的是中國人的,但是這並不多啊。不能說現在的日本人就是中國人。

與其關注徐福能否改變日本人的發音問題,還是研究下徐福記的問題如何。


北國風雲2


秦語是古陝西話,但是徐福是龍口人,每個地方的發言也是不一樣的,徐福到了日本也是傳播的古黃縣話,所以不可能秦語是現在的日語


馬詠鈞


我覺得不是。因為帶去語言的同時也會帶去文字。而秦朝用的的小篆,而日文不像由小篆慢慢演變而來,有些倒像直接抄中國繁體字,有些完全像亂碼文字。

而日本文化沒有斷過,不可能發展為那樣。所以我認為不是的。


通史明鑑


不是,日本人發音是古通古斯語與南太語的接和。


史水村夜譚


這個我想應該是,回到2200多年前的大秦朝,應該是這樣的,雖說是傳說,但是草有根,是話有音,就是沒有歷史驗證,如果有我想懇定是,


孤獨求勝173537459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